电子印章系统的主要流程_企业电子印章办理流程

电子印章系统的主要流程_企业电子印章办理流程,第1张

电子印章系统为组织定义制作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电子公章、电子合同章、电子法人章和电子个人私章,并且可以为这些印章匹配可靠的电子签名。所有电子印章的数字证书都由系统实时校验有效性,保证每一个电子印签在合法有效的情况下使用。

电子印章系统的一体化管理服务,方便组织对实体印章的安全管理、分子机构用印授权管理、电子化签约管理和对所有用印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统一管理。

主要功能:

1、实体印章和电子签章一体化授权管理:传统的实体印章和电子化签约及数据存证完美结合,在电子印章系统上即可管理实物印章也可管理电子印章;通过系统统一的印控中心,对各类印章授权管理,不管是实体印章还是电子印章都在安全授权的情况下使用。

2、电子印章和实体印章防伪打印机结合:融入物联网技术,通过智能硬件和软件结合,把实体印章和电子印章防伪打印机管控起来,只有通过授权才能使用印章和打印盖章文件。

3、保证文件数据私密性及安全性:采用混合云的方式,数据保存在组织内部保证签约数据的私有性、安全性,电子印章系统保存签约过程、修改痕迹以及电子认证等第三方存证记录。

4、保证印章的使用安全:电子印章系统通过智能硬件、软件加密和电子身份认证多重安全防护,确保印章使用安全、合规、有效和便捷。

5、随时随地移动签署:所有印章都可以装入到手机,出差在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随时授权指令实物印章的使用和监控。

6、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部署方案:电子印章系统提供多种软硬件结合实施方案,不管是大规模企业、中小规模企业和政府都可以合理配置,快速实施。

2010年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这个拥有约900万常住人口、生产总值超过8000亿元的城市,在30年前仅仅是一个边陲小镇,只有26万人口、7辆汽车和2条水泥路。深圳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海关的支持,目前,深圳海关旅检业务占全国55%,加工贸易监管占全国1/5,快件监管业务占全国1/3,税收征管约占全国9%,运输工具监管约占全国70%。深圳口岸是全国最繁忙的主要口岸,深圳海关也是全国任务最繁重的海关之一。

“敢为天下先”的锐意创新精神,雕琢着深圳的巨变。新形势下,当热遍全国的物联网概念逐步寻求落地时,深圳海关正成为海关总署物联网应用的示范单位。

自动核放 5秒钟通关

深圳皇岗口岸,是全中国最大的公路口岸,素有“亚洲第一陆路口岸”之称。进出境车辆高峰时一天接近4万辆次,包括本地清关车、集中报关车、转关车、大小客车等。可是让记者感到吃惊的是,皇岗口岸并不像想象中那样车水马龙,堵塞不堪。上午10点,这里的进出关车辆并没发生排队现象,而且每条车道上,都没有工作人员值守,而是由系统对车辆自动核准出入。看似简单的抬杆、通行过程,背后是什么在支撑呢
深圳海关原副总工程师程仰贤告诉记者:“2002年深圳海关把自动感应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全面应用了自动核放系统,把以前每辆车通道上平均的通关时间由2分钟缩减到了5~6秒钟。以前通道上由于人工收单、录入核单、盖章,通关车辆动不动就堵上2~3公里。自从实施了自动核放系统以后,堵车现象消失了。”现在程仰贤和他的同事们的手机24小时处于开机状态,一旦运行监控系统检测出问题就会告警进行短信通知,技术人员就会立即处理。从服务器、存储系统、网络系统到应用系统、数据交换系统的各种故障,大都能得到及时解决,使技术故障对通关业务的影响大大降低。
相关人员向记者介绍,抬杆放行这一个简单动作,后面的支撑技术却不少――公路口岸车辆自动核放系统主要应用RFID射频识别技术,集成了电子车牌、司机识别卡、电子地磅、电子栏杆、地感线圈、红绿信号灯、声音报警、LED显示、防闯关路障、红外感应、GPS和电子关锁通信设备等多项数据采集传感器和末端设备。
正是依靠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才实现了在海关关员的监控下对进出境车辆进行自动、快速地验放。并且这些感应得来的数据真正进入了业务系统,参与判别与决策,做到了不仅有“感”,还有“知”。例如,电子车牌自动识别系统采集、识别进出境车辆的资料数据,登记进出境记录;司机卡自动识别系统采集、识别司机身份的资料数据;电子地磅的作用则是在车辆经过通道时,采集车辆和货物的重量,并与申报数据进行对碰;如果上述几个判别结果都符合条件,那么电子闸门被打开,若车辆数据异常或受布控的车辆经过时,报警器会发出鸣叫。
记者在皇岗口岸的海关监控室看到,屏幕上不断显示出各个通道通行车辆的信息,除了正常车辆外,还会在窗口下部显示车辆查控情况,比如“货物总重量申报不符”、“该车获控”等信息。据了解,有的车辆为了逃避关税,在入关时,装载的货物远多于申报的货物;而在出关时,为了享受出口退税的政策,又会使申报货物数量多于实际数量。如何快速查验这些情况除了采取开箱抽查外,通过电子地磅大致称出其重量也是种快速比对方式。此外,系统的风险分析数据库会将一些经常有问题的车辆或公司的车号提取出来,当这些车通关时,将获布控被抽查,这样就将风险分析前置,使信息与物流监控高度融合。
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全关的公路、海运、特殊监管区域、内陆车场卡口在运行通道累计339条,7×24小时不间断验放。其中,公路口岸自动核放系统日均验放进出境车辆4万辆次以上,电子车牌发放数量47万张,司机识别卡超过6万张。

电子关锁 RFID是 “心脏”

在自动核放出入境的车辆中,记者发现一类特殊的车辆,它们的尾部挂着一把电子关锁,其外形跟正常的锁类似,只是形体较大。但是据程仰贤介绍,这是内部带有RFID芯片的电子锁。
现行海关转关直通货物监管主要采用传统的一次性铅封方式,以排队领封、人工 *** 作、肉眼识别等方式对集装箱进行机械施封、验封、解封,运行成本高、安全性低。这种监管方式 *** 作效率低,远远不能满足海关大密度、高强度业务流量的监管要求。
2009年6月30日,按照广东分署的统一部署,深圳海关辖下的盐田港与黄埔海关辖下的车检场在广东省内率先正式启用电子关锁卡口联网,两地卡口联网试点车辆逐步推广使用电子关锁。
电子关锁的外形就像正常的锁,也为司机配有钥匙,司机将锁安置在车门或集装箱门上以后,通关时如果数据核对成功,当关员发送放行指令,过通道时卡口系统发出施封指令,电子关锁的RFID感应到这些信号以后则自动施封。电子关锁坚固耐用、防伪性强,属于机械与电子双重锁闭,具有机械锁定、电子施封双重功能。电子关锁作为无线终端,主要实现信息存储、无线通信、机构控制、状态监测等功能。
“电子关锁卡口联网的主要业务模式是国内海运转关,大鹏海关作为口岸海关,使用总署版卡口控制与联网系统。”程仰贤介绍说,在深圳盐田港,卡口系统自动对电子关锁验封、解封,无需耗费大量人力;试点车辆的《司机薄》不用经过海关批注、盖章,节省了《司机薄》流转的时间和成本。记者了解到,目前参与电子关锁卡口联网试点的车辆约4000多辆,从2009年6月30日到2010年7月31日,参与电子关锁卡口联网试点的车次累计超过17万辆次,目前电子关锁卡口联网试点车辆日均800车次以上。电子关锁卡口联网应用之前,每辆车平均每天只能跑一趟,现在每辆车平均每天可以跑15趟,效率提高了50%。
记者在皇岗口岸看到,一些司机仍然在监管场所排队购买铅封锁,售价大概10元钱一个,是需要等待关员手工施封验封的,这类锁无法保证通关车辆在全过程不被开启,而且容易被仿效。程仰贤介绍说:“现在铅封锁与电子关锁并存,电子关锁可以使每车次时间节省30分钟到1个小时,售价也不贵,还可以大大提高通关效率,未来有替代传统锁的趋势。由于卡口验放自动化程度高,海关允许车辆24小时通关,深受一些快件企业的欢迎。”联邦快递、EMS等都装备了电子关锁。据了解,为了使电子关锁行遍各个口岸,近期海关总署正在组织标准制定工作。
目前,电子关锁已经成为跨境快速通关的核心支撑技术。
现实工作中,当从事跨境公路货物运输业务的承运人或代理人,在车辆进境前或出口货物报关单申报前,向出境地或启运地海关申报载货清单电子数据,海关应用电子关锁和GPS卫星定位等监控手段进行途中监控,如果有人试图开启电子关锁或集装箱离开车体,报警信号会通过车载设备传给监控中心,这样就能对车辆及其所载货物进行实时监控。
据了解,跨境快速通关于2007年8月启运,截至2010年8月,共开展了46万车次的应用,使深圳海关成为大通关链条中最快捷、最方便的一环。目前跨境快速通关主要应用于香港、澳门到全国海关货运、快件监管,业务量日均140车次左右。

物联网充当前海湾保税区“保镖”

2010年8月19日,是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封关运作一周年的日子,截至2010年8月,码头吞吐量已近180万标箱,进出口总值约46亿美元,海关监管货运量155万吨,审核各类报关单证11万份,上缴税款54亿元人民币。深圳前海湾保税港区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用地面积1174平方公里,包括深圳招商局海运物流有限公司全部用地,妈湾港5、6、7号泊位及堆场。但是,特殊监管场所之间的物流调拨监控问题一度困扰着保税港区。
在2009年前海湾保税港区建设时,由于特殊的地域限制,保税园区与保税港区之间需经过社会道路,无法实现封闭围网。这个时候,深圳海关通过综合运用电子关锁、GPS、CCTV(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区域间的物流严密监控,建立起了电子围网。
在蛇口海关的监控中心里,记者看到一整面显示大屏,工作人员通过它实时、动态地监控着调拨物流的状态。监管场所之间的物流调拨均由调拨卡口进行验放,系统联动了集装箱自动识别系统、CCTV视频监控系统、GPS监控系统等相关系统,形成一个虚拟的电子闭合通道,目前日均调拨量约1100多车次。
蛇口各码头与集中查验场之间、蛇口各大码头之间的调拨业务备案车辆在200部左右,日均调拨量约600车次。“特殊场所之间物流调拨应用的实现,简化了海关转关手续,也加强了对货物流转的监管。”程仰贤说。
此外,盐田、蛇口港还与英国、荷兰开展了智能集装箱的安全智能贸易试点,在集装箱上加装RFID电子标签和电子封志,结合GPS,在集装箱状态发生变化时可将信息传输到货主或海关系统上。

平台动“大手术”实现物联网进阶

深圳海关在物联网应用上走在了前面,可是他们也最先遇到了发展阶段的难题。
“深圳海关物联网应用起步较早,1996年下半年采用瑞典有源射频识别电子标签制作电子车牌,在深圳的皇岗海关,以4条空车通道进行试用,获得了成功。”程仰贤回忆说,“从1999年开始,我们改用美国无源RFID技术研发海关卡口自动核放系统。到现在已经有4方面的应用与物联网相关。”即前文介绍过的公路口岸车辆自动核放系统应用、跨境快速通关应用、电子关锁卡口控制与联网应用、特殊监管场所之间的物流调拨应用。深圳海关当之无愧成为物联网应用的先行者。
然而,“先行者”的烦恼接踵而至。随着物联网传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末端传感设备进入深圳海关信息系统,如何让这些设备更好地联动起来仅仅靠原有系统是无法满足要求的,深圳海关技术处软件开发科科长李小绵深有感触:“物联网必须要与业务系统相融合,才能发挥优势。但现在往往新增一个传感功能,就得涉及很多程序改动。多种传感设备的引入,对IT系统架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现有的架构是10年前设计的,显然有些过时了。”
在这样的困扰下,深圳海关下决心对系统“动大手术”,采用一种新的OSGI(开放服务网关)框架,它具有标准化、模块化和动态化的特点。OSGI服务平台提供在多种网络设备上无需重启的动态改变构造的功能,为了最小化耦合度和促使这些耦合度可管理,OSGi技术提供了一种面向服务的架构,它能使这些组件动态地发现对方。程仰贤介绍说:“别看系统改造前后,功能是一样的,前台几乎不会有任何感觉,但是后台却是连架构都更新了。”这种“暗度陈仓”的改动,着实给深圳海关技术处出了道难题。
目前深圳海关物联网应用中传感和控制设备种类很多,有十六、七种设备,几十种类型,集成难度可想而知。据李小绵介绍,目前系统正在开发阶段,这是深圳海关承接的署级项目,准备2011年上半年完成开发与测试,下半年部署,届时深圳海关339条通道都将进行切换。今后新增各种物联传感设备时,仅需遵循统一标准即可灵活接入,各种新业务也可以通过热插拔的方式动态增加。“所有的程序都是由深圳海关技术处自己组织、控制开发的,没有外包给别的公司。”程仰贤介绍说,“海关业务特殊,需要自主开发,不依赖于任何一家公司,以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如果碰到一些项目实在人手不够,会很有限度地借助一些外面的力量。
在新的历史节点,深圳海关不断完善整合各项业务,优化通关环境,而信息系统在深圳海关的地位已经无法替代了,不断与业务的融合,才能发掘出更加高效的工作方式,助推深圳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为深圳实现新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采访手记 要“感”更要“知”

物联网发挥作用,除了传感器感应获取信息外,更重要的是后台的分析系统。这并不是短时间能够见成效的。程仰贤在海关技术处工作了28年,他回忆起自己1982年刚刚来到深圳海关时,都是自己动手用汇编语言写程序,敢于尝鲜、自给自足是深圳海关技术处的特点,所有的系统都是由自己人动手开发,维护,这对于100多人的班子来说并不轻松。而且随着业务系统对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压力也随之增加。目前除了跟物联网紧密相关的通关类业务外,技术处还开发了政务类系统、风险分析类系统和对外服务类系统。
深圳海关自主研发的智能布控系统就是建立在感知层之上的决策应用。智能布控系统是以风险管理部门建立的风险指标体系为支撑,按照设定的数学模型,对海量历史数据进行风险分析运算,筛选出高风险对象,对卡口自动核放系统直接下达布控指令,被控对象到达卡口时即行报警,由海关人员实施查验,非布控对象则可快速通关。物联网的这种应用,既加强了海关监管,又提高了通关效率。
物联网要真正发挥作用,就不能流于形式,一定得深度融合进业务系统。怎样鉴别物联网是花瓶还是饭碗看看业务数据是否流淌其中,还需要从“感”到“知”的畅通。(文/许泳)

物联网卡的销售流程通常如下:
了解客户需求:销售人员首先需要与客户进行沟通,了解客户对物联网卡的需求,包括所需数量、使用场景、网络制式等。
提供方案:根据客户需求,销售人员会提供适当的物联网卡方案,包括不同网络制式、数据流量和有效期等选项。同时,还会提供价格和优惠信息。
签订合同:如果客户接受方案,销售人员会向客户提供合同,并与客户达成交易协议。合同中应该包括服务内容、价格、交付日期、支付方式等详细条款。
激活物联网卡:在签订合同后,销售人员会负责激活物联网卡并设置相关参数,以确保物联网卡可以正常使用。
发货:经过激活后,物联网卡将通过快递等方式发送给客户。
售后服务:在客户使用物联网卡的过程中,销售人员还需要对客户提供持续的售后服务,包括解决问题和提供技术支持。
总之,物联网卡的销售流程就是从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方案、签订合同、激活物联网卡、发货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组成。

企业流量卡办理流程如下:

第一步:选择开卡方式:物联网卡服务商或者当地运营商

一般企业的话建议通过物联网卡服务商办理,原因一:资费价格不同;2 代理服务商都是和运营商合作,公司都是批量拿卡最低几十万张、百万张,所以在价格方面有很大的优势,并且对采购数量的要求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原因二:办理流程的不同1 运营商办理所需企业信息较多、较全,需要企业实名,流程繁琐,层层递进,最终到工信部备案,开卡周期少说一个月左右。2 物联网卡服务商处办理只要企业相关的一般基础信息,不需要企业实名,流程简便,开卡比较快,你拿到卡的速度只是取决于物流公司的快慢,这个自己选择一下。

如果选择运营商(中国移动、联通、电信等)可以人工客服,直接联系政企的客户经理,走正常流程办理流量卡,一般先是报资费,客户确认之后签最后运营商发订单发卡。

第二步:和服务商或者运营商商讨,确定开卡的人数、资费等要求。

第三步:签订合同。

第四步:发卡使用。

使用需要转出的手机号编辑短信“CXXZ#姓名#身份z号”发送至(移动—10086;联通—10010 ;电信—10001)。如果不符合条件,收到短信中会说明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携号转网呢,其实就是手机号码不变,将原来的网络换成电信、移动或者联通网络的意思。

下面我就把我去年转网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前提条件

1、必须是你本人实名认证的手机号。

2、手机号码处于正常使用状态不能在欠费,停机、挂失期间3号码没有在网约定期限的协议没有绑定宽带业务俗称合约期

4、不是校园卡,靓号卡,亲情号、政企卡这种号码。

5、如果近期已办理过携号转网,那么间隔120天以上才可再次办理。

二、办理流程步骤:

步骤一:短信查询携转资格,编辑短信“CXXZ#用户姓名#证件号码”。需要注意的是字母不分大小写,电信10001,移动10086,联通10010)。

步骤二:短信申请授权码

。编辑短信“SQXZ#用户姓名#证件号码”(字母不分大小写),发送至(电信10001,移动10086,联通10010)。

步骤三:去营业厅办理携入

这里特别提醒一下,去营业厅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带上身份z,我就是因为忘记带身份z,又回去取了一趟,结果导致授权码超时了,又从新申请了一次授权码。

1、需要持有效身份z件(原号码使用的身份z)和申请服务的电话卡前往拟携入的运营商营业厅办理携入,(也就是说你要转网到联通就去联通,要转移动就去移动,要转电信就去电信。)并提供有效的携出授权码,就是第二步 *** 作收到的那个短信。

2、在收到授权码后, 需在授权码有效时间内携本人身份z到号码归属地的可受理携转服务的“自有营业厅”办理。携入方收到成功的生效结果告知后激活号码,实现携入号码正式入网。

第四步:等业务生效时间,就是等你在营业厅办理完业务后,一般在1个小时内(每个整点时刻进行网络切换,)即可正式携转到新的运营商啦。

三、办理了固移融合等业务怎么才能携号转网

办理了固移融合、一号多终端等业务的号码携号转网可能影响宽带或套餐使用,需要先拨打客服电话变更这些业务,先解除携出限制后,就可以携号转网了。

四、解除携出限制后多长时间能携号转网

运营商发布的《携号转网服务实施细则》中明确,用户申请办理在网约定期限限制协议解除服务并满足解除条件时,将在24小时内可携号转网;对于存在携号转网受影响业务的,用户办理业务变更后即刻可携号转网。

总之,办理携号转网就是查资格,申请授权码,去营业厅。

1)新入网企业客户新办理物联网业务时,可以通过拨打物联网销售支撑热线4006010010进行咨询,或登录中国联通M2M物联网产品体验包网站(地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2292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6
下一篇 2023-05-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