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们的大脑结构都是相同的,但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却截然不同。比如说,一些人喜欢用逻辑思考和分析问题,另一些人则更习惯用感知来了解事物。很多科学研究发现,学生如果用自己天性喜欢的方式学习,则学得更快,知识在大脑里留下的印象也更深刻。此外,学生只有在认为所学的知识或技能对自己很重要的时候,才会将学到的东西存进大脑的长期记忆中。所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效果要比不感兴趣的好得多。
所以,教育研究界有一个共识,就是老师在教孩子知识之前,首先要激发学生的灵感和兴趣,英文是“Inspire”。最高境界的教育,不是把知识或者技能灌输给学生,而是发掘学生自身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创新。这就意味着,每个学生所学的科目和主题是完全个性化的,是学生自己主动选择的。
但是要做到教学科目和方法的完全个性化,在传统的学校课堂里是不可能的。一个班四五十名学生,怎么可能照顾到每个人的兴趣和偏好呢?如果这个任务完全交给老师来做,那一个老师肯定没法照顾到几十上百个学生,这就意味着,老师和学生的比例需要大幅提高,而这样做的人力成本就太高了,也许只有一些收取天价学费的贵族学校才有可能做到。
可不可以让机器来分担这个工作呢?答案是肯定的。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已经让所谓的“自适应学习”成为可能。首先,电脑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产生关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偏好的大量数据,然后,算法通过对数据进行系统地分析,自动调整学生下一步学习的内容,推荐适合学生的习题,甚至改变教授知识的方法。这个过程不断地进行,数据越多,机器对学生的习惯和偏好掌握得越透彻,推荐的内容和方法也就越精确地匹配学生,学习效率自然不断提高。
二、精细化学习很多人上学的时候都有这种经历:一开始学得很轻松,但随着年级的升高,一些科目学得越来越糊涂,后来只能靠死记硬背和大量习题应付考试,考完之后立马还给老师,最后似乎什么也没学到。
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我们学习的过程太粗糙,一个概念还没有理解透彻,就匆忙开始学下一个。很多知识,尤其是理科知识都是互相关联的,前一个概念没有完全理解,下一个就会有些糊涂,再下一个就完全摸不着头脑了。这时候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自己“不是学这个的料”,开始厌恶这个学科,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其实大多数时候,这种情况和个人本身的智力和能力没有太大关系,只是因为知识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没有掌握好,于是整个链条就断了。
真正有效的学习应该是精细化的,就像几百年前欧洲手工匠人的学徒制:一门手艺的每一个步骤都要练习到炉火纯青,才能开始下一步。一个学徒,没有十年以上的修炼,做出的东西是不可能像师傅做的一样卖个好价钱。如今这个时代,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精细的学习了。知识爆炸、信息充斥,我们的时间也都“碎片化”了,每个人都没有耐心进行深耕式的学习,很多东西仅仅学到一点皮毛就匆忙进入了下一步。
虽然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需要精细学习,但是,在培养孩子学习方法和习惯的K12教育中,精细化学习是绝对不可忽略的。我们要培养学生严密的思维习惯和缜密的逻辑,就需要他们至少对一门学科能够有全面深刻的理解。这对教学的要求无疑非常高。在一个四五十人的班级里,老师只能按照大家的平均进度教课,但班里面可能没有一个人的学习进度是和老师的教学进度完全吻合,这样的教学肯定无法使学生达到精细化学习。
人工智能则可以改变这个现状。学生的学习进度不是由老师来决定,而是由无时无刻不在观察学生学习的机器来进行实时调试。人工智能算法根据学生练习的表现推测学生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然后用加强练习、复习概念、举更多例子等方法来弥补学习中的缺陷,直到整个知识体系链条掌握完整为止。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一方面防止学生在掌握必要知识之前就跳到下一步,另一方面也节省了做无用练习的时间,使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
智慧教育家长第一次使用智慧教育APP时,在登录页面点击获取密码,软件将以短信形式通知用户的密码。
家长后续登录智慧教育平台均以短信密码为准。
扩展资料:
智慧教育意义作用
智慧教育是依托物联网、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打造的物联化、智能化、感知化、泛在化的新型教育形态和教育模式。智慧的教学模式是整个智慧教育系统的核心组成。
教育信息化在未来将在教育云平台上进行展现,随着教育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教育信息化将为现有的教育网、校园网进行教育信息化升级。
新一代教育网必然成为未来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亚教网素质教育云平台是国内实现三网合一的教育云平台,实现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跨平台使用并且手机短信支持联通、电信、移动全网覆盖。
参考资料:
行业处于快速成长期
“智慧教育”的本质就是要通过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来实现教育信息与知识的共享。“智慧教育”具有“教育”的属性,同时也具有“信息化”的属性。而本报告中,在线教育是作为智慧教育的载体,教育信息化是作为实现智慧教育的技术。
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达979%,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普通教室348万间,936%的学校已拥有多媒体教室,其中742%的学校实现多媒体教学设备全覆盖;学校统一配备的教师终端、学生终端数量分别为995万台和1469万台,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学生、教师分别占全体学生和教师数量的485%、667%。目前来看,中国智慧教育行业正处于快速成长期。
近年来,我国智慧教育发展迅速,尤其是以“三通两平台”为主要标志的教育信息化取得一系列成果。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为4072亿元,在校教育市场规模为2518亿元,我国智慧教育行业市场规模约为6590亿元,前瞻推算,2019年,我国智慧教育市场规模约为7594亿元左右。
根据智慧教育的含义和特征,“智慧教育”是政府主导、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构建的现代教育信息化服务体系,智慧教育行业市场规模应该包括两大块: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主要指除学校外的社会机构提供的在线教育)和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主要指学校实施的智慧校园等工程)。我国智慧教育行业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我国智慧教育市场规模超过7000亿元。2019年,我国教育信息化投入约4368亿元,占智慧教育行业总规模的5752%;在线教育市场规模为32257亿元,占智慧教育行业总规模的4248%。
互联网企业纷纷布局
2015-2019年,我国智慧教育行业单笔投资额波动变化。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智慧教育单笔投资额达209亿元,2020年1-4月,我国智慧教育行业单笔投资额达098亿元。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持续发展,AI+教育,VR/AR+教育、创客教育等获得深入推进,游戏化教学也逐渐被接受并被广泛推广。在推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科技巨头纷纷入场,积极布局智慧教育。
为快速切入教育信息化领域,构建教育信息化领域全方位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拓展在“智慧城市”、“智慧教育”的业务布局,2020年1月,亿通科技发布公告,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吴和俊等13名股东合计持有的华网信息100%股权,同时公司拟向不超过5名符合条件的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政策利好智慧教育
国家教育部指出,“十三五”教育信息化工作要强化深度应用、融合创新,大力提升信息化在推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中的效能;要运用信息技术来设计和推进“教改”、“课改”,促进教学方法、管理模式以及教育服务供给方式的变革。2018年4月16日,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的通知,特别提出,到2022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
随着消费方式的转变,互动白板、智能录播系统、教务系统等逐渐被学校和各大教育机构采用,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移动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已成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需求。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教育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智慧教育是指依托计算机和教育网,全面深入地利用以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重点建设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促进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实现创新成果的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全面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智能化、国际化的现代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加强师生信息素养建设,以应对教育科技“零点革命”
信息技术可以称为工业革命的巅峰,人工智能可以超越这一巅峰,成为一场新革命的起点,这场革命可以称为“零点革命”。人工智能将极大地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人们的智力,同时也将拓展人们的思维。在2017年颁布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等被列为该学科的核心素质,也可供其他学科参考。
首先,教育部会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加强对信息素养的研究,为数字化公民的培养提供战略支持。
二是加强“国培计划”中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提高普通教师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能力。
三是与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学会共同培养1万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素质。
四是广泛开展信息技术综合实践课程,统筹规划机器人竞赛、多媒体竞赛、程序设计竞赛等信息技术竞赛,消除了一些竞赛中存在的“混沌”现象,提高了学生学习和运用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二、推广信息化教学方法,促进“课堂革命”的有效有序发生
课堂是教育改革的主战场。只有构建一种符合“数字土著”认知特点的新型教学模式,才能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
一是深化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创新融合,倡导教师创新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加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实践,促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现。
二是鼓励应用协同建构式学习、能力本位学习、引导式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等新型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全面提高。
三是探索应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痛点”的典型案例,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
三、加强数据互联融通,构建个性化支持服务的教学环境
研究表明,学习环境可以塑造师生的行为习惯。构建以数据智能为驱动,提供个性化支持和适应性服务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新的教学模式的发展。
一是将“智慧教育”融入智慧城市、智慧乡村、智慧社会建设,打破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数据和信息壁垒,促进教育数据的综合挖掘和整合。
二是要制定教育大数据确权、公开、对接和保护规章制度,促进各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与资源平台的数据整合。
第三,通过学习分析和教育数据挖掘等手段,提高教学服务供给与学习需求的匹配度,实现准确推送,优化教学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高现代教育治理的有效性
一是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的科学决策和教育治理机制,合理利用国家基础教育数据库和城市发展数据,有效支持教育决策,提高教育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其次,鼓励开展教育动态模拟研究,运用机器学习、模糊数学等方法建立模型,动态模拟教育决策的实施效果,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充分利用智能技术感知、预测和预警校园基础设施和安全运行,及时掌握师生认知和身心变化,做出积极、及时、准确的决策,形成现代教育治理新战略,不断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