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热泵能效比国家标准

风冷热泵能效比国家标准,第1张

近日,GB 37480-2019《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公开发布,并将于2020年5月1日实施。

标准范围

这项标准适用范围如下:

规定了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的能效等级、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适用于采用电机驱动的、低环境温度运行的风-水型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供暖用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热水机、供暖用低温型商业或工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热水机。

不适用于低环境温度空气源多联式空调机组和风-风型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机组。

能效等级

这项标准要求低温热泵机组能效等级依据性能系数的大小确定,依次分成1、2、3三个等级,1级表示能效最高。根据产品的名义制热量、额定出水温度,确定产品的类别;依据表1判定该类别产品的额定能效等级。对于产品涵盖不同额定出水温度工况时,应测试每个额定出水温度工况下的能效指标,应均不小于表1中能效等级所对应的指标规定值。

标准行业背景

一直以来,低环温工况都是空气源热泵技术从南方挺进北方、布局全国市场必须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破局更辽阔的区域,这是众多企业不断挑战的技术方向。

空气源热泵户式采暖在北方市场的飞速发展已经让整个行业原先的质疑被打破,仅凭当下行业内的综合技术实力,空气源热泵机组在超低温领域中的确还有一些需要改进与完善之处,但向更北挺进、挑战更低温尚需沉淀。

在4月闭幕的中国制冷展上,中央空调企业所展出的不管是可在-35℃环境下应用的低温机组,还是加入喷气增焓技术、单机双级技术、全直流变频技术的低温系统机组,都传达出企业在投入更多精力去生产与推广低温技术的讯息,随着政策文件对低温技术的关注,未来还将有更多应用于低温领域的多样性产品。

标准意义

GB 37480-2019的发布为各级地方政府部门开展招投标工作给出了评定该类产品的性能要求、试验方法和评价依据;同时也为生产制造企业对该类产品的生产制造提供依据,极大确保该类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对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产品的推广应用起到积极引导促进作用,对规范行业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选择不锈钢磁力泵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流量和扬程要求:首先需要根据需要的流量和扬程来选择磁力泵的型号和规格。通常可以参考工艺流程图、管路系统参数等信息,确定所需的流量和扬程范围。
输送介质:不锈钢磁力泵适用于输送各种腐蚀性介质,但不同的介质可能对不锈钢材质的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输送介质的化学性质、温度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不锈钢材质。
温度和压力要求:不锈钢磁力泵的温度和压力范围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需要根据工艺要求来选择合适的不锈钢磁力泵型号和规格。
设备运行环境:设备的运行环境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腐蚀性等因素。需要选择能够适应当前环境的不锈钢材质和防护等级。
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在选择不锈钢磁力泵时需要考虑其维护和保养成本。不同型号和规格的不锈钢磁力泵的维护成本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供应商和品牌信誉:选择正规厂家和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不锈钢磁力泵,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总之,在选择不锈钢磁力泵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选择符合要求的产品型号和规格。同时,需要选择正规的供应商和品牌,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1 总则101 为保障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简称系统)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功能,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物、构筑物设置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1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施工、验收及维护管理,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 术语201 准工作状态 condition of prepare operating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备性能及使用条件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发生火灾时,能立即动作、喷水灭火的状态。202 系统组件 system components组成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报警阀、水力警铃、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等专用产品的统称。203 监测及报警控制装置 equipments for supervisery and alarm controlservices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某些部位进行监控并能发出控制信号和报警信号的装置。204 稳压泵pressure maintenance pumps能使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压力保持在设计工作压力范围内的一种专用水泵。205 喷头防护罩 sprinkler guards and shields保护喷头在使用中免遭机械性损伤,但不影响喷头动作、喷水灭火性能的一种专用罩。206 水压气动冲洗 methods of hydropneumatic flushing采用专用设备形成的压缩空气驱动一定量的水,使其从配水支管末端反向地朝配水管流动,将堵塞物从配水干管底部出口处冲洗出去的方法。207 末端试水装置 end water-test equipments安装在系统管网或分区管网的末端,检验系统供水压力、流量、报警或联动功能的装置。3 施工准备3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施工应由通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经审核批准的施工队伍承担。302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3021 设备平面布置图、系统图、安装图等施工图及有关技术文件应齐全;3022 设计单位应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3023 系统组件、管件及其它设备、材料,应能保证正常施工;3024 施工现场及施工中使用的水、电、气应满足施工要求,并应保证连续施工。303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前应对采用的系统组件、管件及其它设备、材料进行现场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3031 系统组件、管件及其设备、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3032 喷头、报警阀、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等主要系统组件应经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合格。304 管材、管件应进行现场外观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3041 表面应无裂纹、缩孔、夹渣、折迭和重皮;3042 螺纹密封面应完整、无损伤、无毛刺;3043 镀锌钢管内外表面的镀锌层不得有脱落、锈蚀等现象;3044 非金属密封垫片应质地柔韧、无老化变质或分层现象,表面应无折损、皱纹等缺陷;3045 法兰密封面应完整光洁,不得有毛刺及径向沟槽;螺纹法兰的螺纹应完整、无损伤。305 喷头的现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3051 喷头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3052 喷头的商标、型号、公称动作温度、制造厂及生产年月等标志应齐全;3053 喷头外观应无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3054 喷头螺纹密封面应无伤痕、毛刺、缺丝或断丝的现象;3055 闭式喷头应进行密封性能试验,并以无渗漏、无损伤为合格。试验数量宜从每批中抽查1%,但不得少于5 只,试验压力应为30MPa;试验时间不得少于3min。当有两只及以上不合格时,不得使用该批喷头。当仅有一只不合格时,应再抽查2%,但不得少于10 只。重新进行密封性能试验,当仍有不合格,亦不得使用该批喷头。306 阀门及其附件的现场检验应符合下列要求:3061 阀门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3062 阀门及其附件应配备齐全,不得有加工缺陷和机械损伤;3063 报警阀除应有商标、型号、规格等标志外,尚应有水流方向的永久性标志;3064 报警阀和控制阀的阀瓣及 *** 作机构应动作灵活,无卡涩现象;阀体内应清洁、无异物堵塞;3065 水力警铃的铃锤应转动灵活,无阻滞现象;3066 报警阀应逐个进行渗漏试验。试验压力应为额定工作压力的2 倍,试验时间应为5min。阀瓣处应无渗漏。307 压力开关、水流指示器及水位、气压、阀门限位等自动监测装置应有清晰的铭牌、安全 *** 作指示标志和产品说明书;水流指示器尚应有水流方向的永久性标志;安装前应逐个进行主要功能检查,不合格者不得使用。4 供水设施安装与施工41 一般规定411 消防水泵、消防水箱、消防水池、消防气压给水设备、消防水泵接合器等供水设施及其附属管道的安装,应清除其内部污垢和杂物。安装中断时,其敞口处应封闭。412 供水设施安装时,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5℃。42 消防水泵和稳压泵安装421 消防水泵、稳压泵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422 消防水泵和稳压泵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和安装使用说明书。423 当设计无要求时,消防水泵的出水管上应安装止回阀和压力表,并宜安装检查和试水用的放水阀门;消防水泵泵组的总出水管上还应安装压力表和泄压阀;安装压力表时应加设缓冲装置。压力表和缓冲装置之间应安装旋塞;压力表量程应为工作压力的2~25倍。424 吸水管及其附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4241 吸水管上的控制阀应在消防水泵固定基础上之后再进行安装,其直径不应小于消防水泵吸水口直径,且不应采用蝶阀;4242 当消防水泵和消防水池位于独立的两个基础上且相互为刚性连接时,吸水管上应加设柔性连接管;4243 吸水管水平管段上不应有气襄和漏气现象。43 消防水箱安装和消防水池施工431 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施工和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432 消防水箱的容积、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消防水箱间的主要通道宽度不应小于是10m;钢板消防水箱四周应设检修通道,其宽度不小于07m;消防水箱顶部到楼板或梁底的距离不得小于06m。433 消防水池、消防水箱的溢流管、泄水管不得与生产或生活用水的排水系统直接相连。434 管道穿过钢筋混凝土消防水箱或消防水池时,应加设防水套管;对有振动的管道尚应加设柔性接头。进水管和出水管的接头与钢板消防水箱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处应做防锈处理。44 消防气压给水设备安装441 消防气压给水设备的气压罐,其容积、气压、水位及工作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442 消防气压给水设备上的安全阀、压力表、泄水管、水位指示器等的安装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443 消防气压给水设备安装位置、进水管及出水管方向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时其四周应设检修通道,其宽度不应小于07m,消防气压给水设备顶部至楼板或梁底的距离不得小于10m。45 消防水泵接合器安装451 消防水泵接合器的组装应按接口、本体、联接管、止回阀、安全阀、放空管、控制阀的顺序进行。止回阀的安装方向应使消防用水能从消防水泵接合器进入系统。452 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4521 应安装在便于消防车接近的人行道或非机动车行驶地段;4522 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应采用铸有"消防水泵接合器"标志的铸铁井盖,并在附近设置指示其位置的固定标志;4523 地上消防水泵合器应设置与消火栓区别的固定标志;4524 墙壁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其安装高度宜为11m;与墙面上的门、窗、孔、洞的净距离不应小于20m且不应安装在玻璃幕墙下方。453 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的安装,应使进水口与井盖底面的距离不大于04m,且不应小于井盖的半径。454 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井的砌筑应符合下列要求:4541 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上的地方设置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井时,其井壁宜采用Mu75级砖、M50 级水泥砂浆砌筑;4542 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下的地方设置地下消防水泵接合器井时,其井壁宜采用Mu75 级砖、Mu75 级水泥砂浆砌筑,且井壁内、外表面应采用1:2 水泥砂浆抹面,并应掺有防水剂,其抹面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抹面高度应高出最高地下水位250mm。当管道穿过井壁时,管道与井壁间的间隙宜采用粘土填塞密实,并应采用M75级水泥砂浆抹面,抹面厚度不应小于50mm。5 管网及系统组件安装51 管网安装511 管网安装前应校直管子,并应清除管子内部的杂物;安装时应随时清除已安装管道内部的杂物。512 在具腐蚀性的场所安装管网前,应按设计要求对管子、管件等进行防腐处理。513 管网安装,当管公称直径小于或等于100mm时,应采用螺纹连接;当管子公称直径大于100mm 时,可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连接后,均不得减小管道的通水横断面面积。514 螺纹连接连接符合下列要求:5141 管子宜采用机械切割,切割面不得有飞边、毛刺;管子螺纹密封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基本尺寸要求》、《普通螺纹公差与配合》、《管路旋入端螺纹尺寸系列》的有关规定;5142 当管道变径时,宜采用异径接头;在管道弯头处不得采用补芯;当需要采用补芯时,三通上可用1 个,四通上不应超过2 个;公称直径大于50mm的管道不宜采用活接头;5143 螺纹连接的密封填料应均匀附着在管道的螺纹部分;拧紧螺纹时,不得将填料挤入管道内;连接后,应将连接处外部清理干净。515 焊接连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516 管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等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516 的规定。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的最小距离表 516公称直径(mm)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距离(mm) 40 40 50 60 70 80 100 125 150 200517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5171 管道应固定牢固;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表517的规定;管道支架或吊架之间的距离表 517公称直径(mm)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250 300距离(mm) 35 40 45 50 60 80 85 70 80 95 110 1205172 管道支架、吊架、防晃支架的型式、材质、加工尺寸及焊接质量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173 管道支架、吊架的安装位置不应妨碍喷头的喷水效果;管道支架、吊架、与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300mm;与末端喷头之间的距离不宜大于750mm;5174 配水支管上每一直管段、相邻两喷头这间的设置的吊架均不宜少于1 个;当喷头之间距离小于18m时,可隔段设置吊架,但吊架的间距不宜大于36m;5175 当管子的公称直径等于或大于50mm时,每段配水干管或配水管设置防晃支架不应少于1 个;当管道改变方向时,应增设防晃支架;5176 竖直安装的配水干管应在其始端和终端设防晃支架或采用管卡固定,其安装位置距地面或楼面的距离宜为15~18m。518 管道穿过建筑物的变形缝时,应设置柔性短管。穿过墙体或楼板时应加设套管,套管长度不得小于墙体厚度,或应高出楼面或地面50mm;管道的焊接环缝不得位于套管内。套管与管道的间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519 管道横向安装宜设0002~0005 的坡度,且应坡向排水管;当局部区域难以利用排水管将水排净时,应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当喷头数量不于或等于5只时,可在管道低凹处加设堵头;当喷头数量大于5 只时,宜装设带阀门的排水管。5110 配水干管、配水管应做红色或红色环圈标志。5111 管网在安装中断时,应将管道的敞口封闭。52 喷头安装521 喷头安装应在系统试压、冲洗合格后进行。522 喷头安装时宜采用专用的弯头、三通。523 喷头安装时,不得对喷头进行拆装、改动,并严禁给喷头附加任何装饰性涂层。524 喷头安装应使用专用扳手,严禁利用喷头的框架施拧;喷头的框架、溅水盘产生变形或释放原件损伤时,应采用规格、型号相同的喷头更换。525 当喷头的公称直径小于10mm时,应在配水干管或配水管上安装过滤器。526 安装在易受机械损伤处的喷头,应加设喷头防护罩。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离表 528喷头与梁、通风道的水平距离 (mm)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风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mm)300~600 25600~750 75750~900 75900~1050 1001050~1200 1501200~1350 1801350~1500 2301500~1680 2801680~1830 360527 喷头安装时,溅水盘与吊顶、门、窗、洞口或墙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528 当喷头溅水盘高于附近梁底或高于宽度小于12m 的通风管道腹面时,喷头溅水盘高于梁底、通风管道腹面的最大垂直距离应符合表528 的规定。529 当通风管道宽度大于12m时,喷头应安装在其腹面以下部位。5210 当喷头安装在不到顶的隔断附近时,喷头与隔断的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表5210的规定。喷头与隔断的水平距离和最小垂直距离表5210水平距离(mm) 150 225 300 375 450 600 750 >900最小垂直距离(mm) 75 100 150 200 236 313 336 45053 报警阀组安装531 报警阀组的安装应先安装水源控制阀、报警阀,然后应再进行报警阀辅助管道的连接。水源控制阀、报警阀与配水干管的连接,应使水流方向一致。报警阀组安装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进,报警阀组应安装在便于 *** 作的明显位置,距室内地面高度宜为12m;两侧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05m;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应小于12m。安装报警阀组的室内地面应有排水设施。532 报警阀组附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5321 压力表应安装在报警阀上便于观测的位置;5322 排水管和试验阀应安装在便于 *** 作的位置;5323 水源控制阀安装应便于 *** 作,且应有明显开闭标志和可靠的锁定设施。533 湿式报警阀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5331 应使报警阀前后的管道中能顺利充满水;压力波动时,水力警铃不应发生误报警。5332 报警水流通路上的过滤器应安装在延迟器前,而且是便于排渣 *** 作的位置。534 干式报警阀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5341 应安装在不发生冰冻的场所;5342 安装完成后,应向报警阀气室注入高度为50~100mm的清水;5343 充气连接管接口应在报警阀气室充注水位以上部位,且充气连接管的直径不应小于15mm;止回阀、截止阀应安装在充气连接管上;5344 气源设备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5345 安全排气阀应安装在气源与报警阀之间,且应靠近报警阀;5346 加速排气装置应安装在靠近报警阀的位置,且应有防止水进入加速排气装置的措施;5347 低气压预报警装置应安装在配水干管一侧;5348 下列部位应安装压力表:⑴报警阀充水一侧和充气一侧;⑵空气压缩机的气泵和储气罐上;⑶加速排气装置上。535 雨淋阀组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5351 电动开启、传导管开启或手动开启的雨淋阀组,其传导管的安装应按湿式系统有关要求进行;开启控制装置的安装应安全可靠。5352 预作用系统雨淋阀组后的管道若需充气,其安装应按干式报警阀组有关要求进行;5353 雨淋阀组的观测仪表和 *** 作阀门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便于观测和 *** 作;5354 雨淋阀组手动开启装置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在发生火灾时应能安全开启和便于 *** 作;5355 压力表应安装在雨淋阀的水源一侧。54 其它组件安装541 水力警铃应安装在公共通道或值班室附近的外墙上,且应安装检修、测试用的阀门。水力警铃和报警阀的连接应采用镀锌钢管,当镀锌钢管的公称直径为15mm 时,其长度不应大于6m;当镀锌钢管的公称直径为20mm时,其长度不应大于20m;安装后的水力警铃启动压力不应小于005Mpa。542 水流指示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5421 水流指示器的安装应在管道试压和冲洗合格后进行,水流指示器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5422 水流指示器应竖直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侧,其动作方向应和水流方向一致;安装后的水流指示器浆片、膜片应动作灵活,不应与管壁发生碰擦。543 信号阀应安装在水流指示器前的管道上,与水流指示器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300mm544 排气阀的安装应在系统管网试压和冲洗合格后进行;排气阀应安装在配水干管顶部、配水管的末端,且应确保无渗漏。545 控制阀的规格、型号和安装位置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方向应正确,控制阀内应清洁、无堵塞、无渗漏;主要控制阀应加设启闭标志;隐蔽处的控制阀应在明显处设有指示其位置的标志。546 节流装置应安装在公称直径不小于50mm的水平管段上;减压孔板应安装在管道内水流转弯处下游一侧的直管上,且与转弯处的距离不应小于管子公称直径的2 倍。547 压力开关应竖直安装在通往水力警铃的管道上,且不应在安装中拆装改动。548 末端试水装置宜安装在系统管网末端或分区管网末端。6 系统试压和冲洗61 一般规定611 管网安装完毕后,应对其进行强度试验、严密性试验和冲洗。612 强度试验和严密性试验宜用水进行。干式喷水灭火系统、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应做水压试验和气压试验。613 系统试压前应具备下列条件:6131 埋地管道的位置及管道基础、支墩等经复查符合设计要求;6132 试压用的压力表不少于2 只;精度不应低于15级,量程应为试验压力值的15~2倍;6133 试压冲洗方案已经批准;6134 对不能参与试压的设备、仪表、阀门及附件应加以隔离或拆除;加设的临时盲板应具有突出于法兰的边耳,且应做明显标志,并记录临时盲板的数量。614 系统试压过程中,当出现泄漏时,应停止试压,并应放空管网中的试验介质,消除缺陷后,重新再试。615 系统试压完成后,应及时拆除所有临时盲板及试验用的管道,并应与记录核对无误,且应按本规范附录A 的格式填写记录。616 管网冲洗应在试压合格后分段进行。冲洗顺序应先室外,后室内;先地下,后地上;室内部分的冲洗应按配水干管、配水管、配水支管的顺序进行。617 管网冲冼宜用水进行。冲洗前,应对系统的仪表采取保护措施。止回阀和报警阀等应拆除,冲洗工作结束后应及时复位。618 冲洗前,应对管道支架、吊架进行检查,必要时应采取加固措施。619 对不能经受冲冼的设备和冲冼后可能存留脏物、杂物的管段,应进行清理。6110 冲洗直径大于100mm 的管道时,应对其焊缝、死角和底部进行敲打,但不得损伤管道。6111 管网冲洗合格后,应按本规范附录B 的格式填写记录。6112 水压试验和水冲洗宜采用生活用水进行,不得使用海水或有腐蚀性化学物质的水。62 水压试验621 水压试验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当低于5℃时,水压试验应采取防冻措施。622 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等于或小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的15 倍,并不应低于14Mpa;当系统设计工作压力大于10Mpa时,水压强度试验压力应为该工作压力加04Mpa。623 水压强度试验的测试点应设在系统管网的最低点。对管网注水时,应将管网内的空气排净,并应缓慢升压,达到试验压力后,稳压30mm,目测管网应无泄漏和无变形,且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624 水压严密性试验应在水压强度试验和管网冲洗合格后进行。试验压力应为设计工作压力,稳压24h,应无泄漏。625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源干管、进户管和室内埋地管道应在回填前单独地或与系统一起进行水压强度试验和水压严密性试验。63 气压试验631 气压试验的介质宜采用空气或氮气。632 气压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028Mpa,且稳压24h,压力降不应大于001Mpa。64 冲洗641 管网冲洗所采用的排水管道,应与排水系统可靠连接,其排放应畅通和安全。排水管道的截面面积不得小于被冲洗管道截面面积的60%。642 管网冲洗的水流速度不宜小于3m/s;其流量不宜小于表642的规定。当施工现场冲洗流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按系统的设计流量进行冲洗,或采用水压气动冲洗法进行冲洗。冲洗水流量表642管道公称直径(mm) 300 250 200 150 125 100 80 65 50 40冲洗流量(L/s) 220 154 98 58 38 25 15 10 6 4643 管网的地下管道与地下管道连接前,应在配水干管底部加设堵头后,对地下管道进行冲洗。644 管网冲洗应连续进行,当出口处水的颜色、透明度与入口处水的颜色基本一致时,冲洗方可结束。645 管网冲洗的水流方向应与灭火时管网的水流方向一致。646 管网冲洗结束后,应将管网内的水排除干净,必要时可采用压缩空气吹干。7 系统调试71 一般规定711 系统调试应在系统施工完成后进行。712 系统调试应具备下列条件:7121 消防水池、消防水箱已储备设计要求的水量;7122 系统供电正常;7123 消防气压给水设备的水位、气压符合设计要求;7124 湿式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内已充满水;干式、预作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内的气压符合设计要求;阀门均无泄漏;7125 与系统配套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处于工作状态。72 调试内容和要求721 系统调试应包括下列内容:7211 水源测试;7212 消防水泵调试;7213 稳压泵调试;7214 报警阀调试;7215 排水装置调试;7216 联动试验。722 水源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7221 按设计院要求核实消防水箱的容积、设置高度及消防储水不作它用的技术措施;7222 按设计要求核实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和供水能力,并通过移动式消防水泵做供水试验进行验证。723消防水泵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7231 以自动或手动方式启动消防水泵时,消防水泵应在5min内投入正常运行;7232 以备用电源切换时,消防水泵应在15min 内投入正常运行。724 稳压泵调试时,模拟设计启动条件,稳压泵应立即启动,当达到系统设计压力时,稳压泵应自动停止运行。725 报警阀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7251 湿式报警阀调试时,在其试水装置处放水,报警阀应及时动作;水力警铃应发出报警信号,水流指示器应输出报警阀电信号,压力开关应接通电路报警,并应启动消防水泵;7252 干式报警阀调试时,开启系统试验阀,报警阀的启动时间、启动点压力、水流到试验装置出口所需时间,均应符合设计要求;7253 干湿式报警阀调试时,当差动型报警阀上室和管网的空气压力降至供水压力的1/8以下时,试水装置应能连续出水,水力警铃应发出报警信号。726 排水装置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7261 开启排水装置的主排水阀,应按系统最大设计灭火水量做排水试验,并使压力达到稳定;7262 试验过程中,从系统排出的水应全部从室内排水系统排走。727 联动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并按附录C进行记录:7271 采用专用测试仪表或其它方式,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种探测器输入模似火灾信号,火灾自动报警控制器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启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7272 启动一只喷头或以094~15L/s的流量从末端试水装置处放水,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水力警铃和消防水泵等应及时动作并发出相应的信号。

消防专用水泵的设计要求如下:

1、消防专用水泵和扬程的关系曲线是没有驼峰的稳定运行曲线,从额定流量到零流量的扬程也要是稳定上升的。

2、消防专用水泵的工况点要在水泵性能曲线的高效区。

消防专用水泵的使用要求如下:

1、底漆要在设备生锈之前涂刷,底漆要在干后再涂表层油漆。

2、所有的碳钢、锻件和低合金钢外的表面,要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基本处理,并加以油漆。

3、在装运消防专用水泵前,要清除零部件内部的所有的杂物,以及内外表面的一切不应有的痕迹。

4、在装运前设备一定是完全干燥的,所有的开孔和法兰接口等,都要加以保护,以防止发生腐蚀、损害或进入杂质。

5、所使用的控制设备和仪表,要选用通用的产品,并且要符合国家的有关标准。

消防专用水泵的设计和使用,除了要满足以上的要求外,还要保证其在负荷变动过程中不会发生汽蚀现象;在没有出现故障的情况下,要连续正常的运转大于一年的时间,其设计寿命要大于二十年。

标准很多啊
GB19762-2005
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 

GB/T3215-1982
炼厂、化工及石油化工流程用离心泵通用技术条件
Centrifugal pumps for refinery, chemical and petrochemical processes--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GB/T5660-1985
轴向吸入离心泵底座尺寸和安装尺寸
End-suction centrifugal pumps--Baseplate and installation dimensions

GB/T5656-1994
离心泵技术条件(II类)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entrifugal pumps--Class II

GB/T5657-1995
离心泵技术条件(Ⅲ类)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entrifugal pumps--Class Ⅲ

GB/T5661-2004
轴向吸入离心泵 机械密封和软填料用空腔尺寸
End-suction centrifugal pumps-Dimensions of cavities for mechanical seals and for soft packing

GB/T5662-1985
轴向吸入离心泵 (16 bar) 标记、性能和尺寸
End-suction centrifugalpumps (rating 16 bar)--Designation, nominal duty point and dimensions

GB/T7021-1986
离心泵名词术语
Glossary of terms for centrifugal pump

GB/T10832-1989
船用离心泵、旋涡泵通用技术条件
Centrifugal and vortex pumps for marine use—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GB/T13007-1991
离心泵效率
Efficiencies for centrifugal pumps

GB/T13006-1991
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汽蚀余量
NPSH for centrifugal, mixed flow and axial pumps

GB/T13469-1992
工业用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与旋涡泵系统经济运行
Economical operation for industrial centrifugal, mixed flow, axial flow and vortex pump systems

GB/T18149-2000
离心泵、混流泵和轴流泵水力性能试验规范精密级
Centrifugal,mixed flow and axial pumps--Code for hydraulic performance tests--Precision class

GB/T16907-1997
离心泵技术条件(I类)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entrifugal pumps--Class I

JB/T66632-1993
(2005复审)
轻小型单级离心泵 技术条件

JB/T66631-1993
(2005复审)
轻小型单级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68782-1993
管道式离心泵 技术条件

JB/T6879-1993
(2005复审)
离心泵铸件过流部位尺寸公差

JB/T7256-1994
(2005复审)
自吸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77311-1995
(2005复审)
小型汽油机直联高速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77312-1995
(2005复审)
小型汽油机直联高速离心泵 技术条件

JB/T2727-1993
立式多级筒形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6884-1993
(2005复审)
液下式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68781-1993
管道式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1050-1993
单级双吸清水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1051-1993
多级清水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64351-1992
小型多级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64352-1992
(2005复审)
小型多级离心泵 技术条件

JB/T53313-1994
微型离心泵 质量分等

JB/T8060-1996
托架式离心泵型号标记、性能和尺寸

JB/T50111-1998
塑料离心泵产品质量分等

JB/T8688-1998
塑料离心泵

JB/T97991-1999
IB型单级离心泵 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97992-1999
IB型单级离心泵 技术条件

JB/T10114-1999
输油离心泵型式与基本参数

JB/T53058-1999
管道式离心泵 产品质量分等

JB/T53062-1999
一般清水离心泵 产品质量分等

JB/T53061-1999
化工用离心泵 产品质量分等

JB/T53305-1999
大型立式单级单吸离心泵 产品质量分等

JB/T51203-1999
IB型单级离心泵 产品质量分等

JB/T53304-1999
小型磁力传动离心泵 产品质量分等

JB/T51032-1999
轻小型单级离心泵 产品质量分等

JB/T5415-2000
微型离心泵

SY/T6599-2004
潜油电泵离心泵试验推荐作法

HG/T3183-1989
氟塑料衬里单级单吸化工离心泵技术条件

HG/T2639-1994
搪玻璃单级单吸化工离心泵技术条件

SH/T3140-2004
石油化工中、轻载荷离心泵工程技术规定

SH/T3139-2004
石油化工重载荷离心泵工程技术规定

QB/T1443-1992
ZBY型道纸专用药液离心泵技术条件

MT/T114-2006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2694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