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传水表就是普通机械水表加上电子采集发讯模块而组成,电子模块完成信号采集、数据处理、存储并将数据通过通信线路上传给中继器、或手持式的抄表器。
表体采用一体设计,它可以实时的将用户用水量记录并保存,或者直接读取当前累计数,每块水表都有唯一的代码,当智能水表接收到抄表指令后可即时将水表数据上传给管理系统。
远传水表是以普通的机械式冷热水表为基础,加上远传输出系统构成的,水表部分选用的主要控制参数为流量、常用流量、过载流量、最小流量、分界流量、公称压力、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压力损失等。
扩展资料
直读远传水表的性能特点:
1、单片机采用高可靠设计,运行稳定。
2、全密封设计,防水性能好,可泡在水中正常工作。
3、自动记忆码轮位置,无须初始化。
4、不受外部强磁攻击,抗干扰性能极高。
5、有效解决水表倒转、水锤现象。
6、采用M-BUS通信接口,通信距离远。
7、日常工作无须供电,使用寿命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远传水表
适合农村改造用的智能水表有好几种,不过由于农村地区供水不集中,因此“有线”的智能水表并不适应,例如:光电直读远传水表就不适合农村改造使用。
对于一些无线智能水表,例如:IC卡水表、无线远传水表LoRa等,还是比较农村改造使用的。
这个早就有了啊,现在很多小区根本不需要以及抄水电了。我自己在东南省份的一个小镇的家里已经都改造为智能水电表,每个月只需要自己在支付宝里头就可以查看绑定账户的水电使用量,可以设置自动缴费也可以手动确认缴费,还能出具电子账单或者去营业厅打印纸质账单发票,还可以很方便的查询历史账单。
如果你家没有这种改造可能个当地市政地方政府的动作有关系,要统一改造才能让你用上,因为是一个系统,所以一家自己单独是无法安装的。
一户一表,包括水表和电表,一户一表就是由供电局将计费电能表直接安装到每一户居民住宅,由供电局直接对每一户居民住宅抄表电费。
实行一户一表的居民住户用电容量可达6kW考虑,居民可放心使用空调等各种家用电器。
一户一表能彻底解决“一表多户”中总表与分表电量不符造成邻里的电费纠纷。供电局按照国家电价直接对每一住户核收电费,避免在电价外加价乱收费现象,同时也避免因窃电行为给其他居民造成经济损失。
一户一表交电费方便快捷。由南宁供电局与工商银行联合实行“以储代收”,客户持“电费牡丹卡”到工行任何联网储蓄所存储电费。可预交电费,不必每月一次在规定时间内交电费。
申报资格
1、新建居民住宅必须严格按新的标准和一户一表要求进行建设,实行“一户一表”新建居民住宅的新增用电,由住宅单位(或建设单位)向供电局提出用电申请。
2、物业管理小区居民住宅需要实行一户一表的,原则上由产权单位负责出资整改配电设备、低压接户线、进户线和计量表箱,然后向供电局申报。每户应满足不小于2kw的标准容量。
3、企事业单位自供职工住宅及由其转供电的居民住宅改造为一户一表。尊重产权单位的意愿。产权单位自愿申请改为由供电局直管直供,并实行一户一表的,改造所需的资金应由产权单位负担,并统一纳入城镇居民住宅一户一表工程,由供电局统一组织实施。
1、在看智能水表时,要了解其表盘数字组合结构。首先水表的单位肯定是立方米,或者可以说是吨,表盘内刻有01、001、0001以及00001的四个仪表,代表的是一吨以下的计量,一般是不用管它的。
2、在读水表时,一般都是从x1、x10、x100以及x1000这四个表盘开始看起的,它们分别代表了个位、十位、百位以及千位。其实就跟我们看石英表是一样的,只不过它的表盘多了很多仪表,比较复杂一些,如果水表的多条指针指在不同的转动轴上,就比较难读一些。
扩展资料:
与传统水表相比好在哪
1、采用智能水表对供水部门来说,改变了先用后抄表导致的水费拖欠问题,实现先交费再供水的人性化用水模式。
2、采用智能水表就可以避免出现入户抄水表来缴费,造成的不便以及人力的浪费,它几乎从根本上就改变了这一收费模式。供水部门只需要设置一些缴费软件,就可以实现实时缴费、实时供水。不仅节省了成本,还无需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从侧面保护了业主家庭的安全。
3、采用智能水表还可以更好的解决一些技术难题。比如,逐渐实行的超计划水价、阶梯式水价等这些复杂水费计价模式。
参考资料:
你好,与普通水表相比,物联网水表的优势有很多,例如:物联网水表避免了人工抄表费时费力、准确度低、及时性差、统计数据慢、报表数据周期长、工作效率低等缺点外,物联网水表抄表是在悄无声息,自动的完成,对于室内用户的水表,抄表也不会对用户造成任何打扰。
水管。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技术型的变革,近年来,物联网技术更是得到了各行各业的推广支持,水表行业亦是如此。
传统抄表方式的水表渐渐地成为过去,而物联网水表的使用不仅可以避免人工抄表费时费力、时效性差、统计数据慢、统计数据周期长、工作效率低等缺点,还能精准的上传数据,为供水管理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