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为物联网相关产业培养信息技术领域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可在企业、事业单位、公司、电子商务、金融、物流等行业从事计算机安全、物联网建设和嵌入式开发等相关技术工作。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帮助!
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就业方向可在通信、金融、商业、交通、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从事物联网规划设计,无线局域网组网,物联网应用编程,物联网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等工作。
定位为物联网系统集成方向,该专业核心技术涉及传感与检测技术、RFID技术、无线组网、嵌入式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物联网系统集成等。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联网企业需要与之相关的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传感网涉及城市公共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环境监控等领域。目前国内从事传感网应用的大企业为数不多,小企业则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传感网技术,主要由传感器、通讯网络和信息处理系统三部分构成,具有实时数据采集、监督控制等功能。凭借这种技术,通过网络实时监控各种环境、设施及内部运行机理等成为可能。
就业方向随着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基础研究的深入和实用化进程的发展,特别是纳米技术与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进一步有机结合,许多环保难将会得到解决。
纳米科技的兴起,对我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纳米材料是纳米科技的基础,功能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科学中最富有活力的领域,它对信息、生物、能源、环境、宇航等高科技领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就业方向本专业能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备建筑节能基础理论、建筑物理环境、建筑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知识,具有建筑节能设计、舒适性建筑环境工程设计、建筑能效评价等能力的高端综合人才。
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适应传统媒体机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公司等团体组织急需的宽口径、复合型信息传播人才。本专业既能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
新媒体与信息网络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过去的信息生产机制,同时也引起了新闻传播教育的革命。
就业方向物联网:下一个创业的机会
分析人士指出,物联网是未来十年科技业的发展方向,同时是走出这次金融危机的助推剂。于是我们看到,无锡的“感知中国”得到政府及运营商数亿的'资金,而且正在迅速增长中,同时各地物联网产业园和示范区如雨后春笋般曾出不穷。
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该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就业口径广,需求量十分大。
物联网工程专业介绍
物联网应用从技术层面讲主要涉及三个部分,即对外感知、感知信息传输(可能需要节点利用无线组网实现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回馈控制。智能技术贯穿整个物联网之中,是核心技术的核心。感知可以是智能感知,可以是多节点协同感知,还可以是智能识别感知系统。
物联网工程学习课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概论、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电磁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物联网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1、IT系统维护工程师
就是对基金公司所有IT设备进行维护管理的人员,广义上讲IT系统维护工程师,就是在基金公司从事技术支持、软硬件维护、病毒防护系统管理、设备维护管理等IT技术工作的人员。
2、ERP顾问
ERP实施顾问,也叫ERP实施工程师、ERP应用工程师,是指把公司的ERP实施作为己任,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确保实现这一实施目标的项目管理人员。
3、系统管理员
主要分为网络系统管理员和信息系统管理员。网络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整个网络的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系统的设计、安装、配置、管理和维护工作,为内部网的安全运行做技术保障。服务器是网络应用系统的核心,由系统管理员专门负责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员则负责具体信息系统日常管理和维护,具有信息系统的最高管理权限。
4、网络管理员
网络管理员是指向社会公众开放的营业性上网服务提供场所里的管理员。
5、产品经理产品经理
就是企业中专门负责产品管理的职位,产品经理负责调查并根据用户的需求,确定开发何种产品,选择何种技术、商业模式等。并推动相应产品的开发组织,她或他还要根据产品的生命周期,协调研发、营销、运营等,确定和组织实施相应的产品策略,以及其他一系列相关的产品管理活动。
6、电子元器件工程师
电子元器件工程师主要是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集成电路、半导体分立器件、电真空器件和特种器件等。
7、系统架构师
系统架构师(又称企业架构师或者系统设计师)是一个最终确认和评估系统需求,给出开发规范,搭建系统实现的核心构架,并澄清技术细节、扫清主要难点的技术人员。主要着眼于系统的“技术实现”。因此他/她应该是特定的开发平台、语言、工具的大师,对常见应用场景能马上给出最恰当的解决方案,同时要对所属的开发团队有足够的了解,能够评估自己的团队实现特定的功能需求需要的代价。
8、游戏设计师
游戏开发工程师致力于游戏总体设计,负责游戏开发工具和运营维护工具的设计与开发,并配合主程序完成游戏架构及各大功能的设计、开发、调试和其他技术支持。
物联网工程就业前景
物联网工程的市场庞大,因此就业前景也非常好。毕业生可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或者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等等。
院校专业:基本学制:四年 | 招生对象: | 学历:中专 | 专业代码:080905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以及和物联网相关的计算机、通信和传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 的专业能力和良好外语运用能力,能胜任物联网相关技术的研发及物联网应用系统规划、分析、 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工 程科学知识;
3.系统掌握物联网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理解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理 解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关联,具有感知、传输、处理一体化的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 并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物联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 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物联网技术体系、标识与感知、物联网通信、物联网数据处理、物联网控制、物 联网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理论学时+实验或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5 +18学时)、RFID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传感网原理及应用(45 +18学时)、物联网软件设计 (27 +18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54学时)、物联网中间件设计(27 +18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 设计(54学时)、嵌入式系统与设计(45 +18学时)、传感器微 *** 作系统原理与设计(36+36学 时)、物联网控制原理与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定位技术(45 +18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 (45 +18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36学时)、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示例二:物联网工程概论(30学时)、物联网算法基础(60 +15学时)、物联网硬件基础(60+ 15学时)、传感网与微 *** 作系统(45 +15学时)、物联网安全与隐私(30学时)、无线单片机与协议 开发(60+15学时)、JAVA语言程序设计(30 +15学时)、物联网移动应用开发(20 +10学时)、物 流管理信息系统(30+15学时)、RFID系统(30学时)、物联网嵌入式系统开发(20 +10学时)、多 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60学时)、云计算(30学时)、物联网与智慧思维(30学时)、移动人机交互 技术(30学时)、社会计算(30学时)。
示例三:物联网工程导论(18学时)、物联网体系结构(40学时)、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6+10 学时)、物联网数据处理(40+10学时)、嵌入式系统原理(40 +12学时)、物联网工程规划与设计 (40+10学时)、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50学时)、物联网通信技术(40 +14学时)、RFID与智能卡 技术(40+10学时)、物联网控制技术与应用(40+14学时)、物联网信息安全(40 +14学时)、传感 器网络及应用(40 +14学时)、网络规划与设计(40 +14学时)、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40+10学 时)、信息系统分析与集成(40+14学时)、软件集成与服务计算(40+1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传感器实验、传感网实验、物联网通信实验、物联网数据处理实验、物联网工 程规划与设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职业能力要求
职业能力要求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专业教学主要内容
《嵌入式原理及应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汇编语言与微机原理》、《传感器微 *** 作系统原理与设计》、《应用密码学》、《光电子物理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建模》、《微处理器系统设计》、《物联网信息处理技术》 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电商物联网、移动嵌入式、智能机器人、物联网大数据采集与分析。
专业(技能)方向
专业(技能)方向
IT类企业:物联网工程、物联网系统设计架构、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物理网系统管理、网络应用系统管理、物联网设备技术支持、云计算。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继续学习专业举例
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
物联网专业就业前景
目前,教育部审批设置的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本科专业中有“物联网工程”、“传感网技术”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三个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专业。此三个专业从2011年才开始首次招生,目前为止还没有毕业生,所以,无法从往年的就业率来判断未来的就业情况,但可从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等方面了解该专业未来的就业形势。
作为国家倡导的新兴战略性产业,物联网备受各界重视,并成为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领域,使得物联网成为各家高校争相申请的一个新专业,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未来的物联网技术要得到发展,需要在信息收集、改进、芯片推广、程序算法设计等方面有所突破,而做到这些的关键是如何培养人才。柏斯维也指出,从整体来看,物联网行业是非常需要人才。
对应职业(岗位)
对应职业(岗位)
其他信息:物联网工程的市场庞大,因此就业前景也非常好。毕业生可从事信息传播时代内容方面的深度、综合、跨学科的信息传播工作,同时也能在新闻传播技术方面从事设计、制作等方面的传播技术类工作或者在政府管理部门、科学研究机构、设计院、咨询公司、建筑工程公司、物业及能源管理、建筑节能设备及产品制造生产企业等单位从事建筑节能的研究、设计、施工、运行、监测与管理工作等等。
为培育无锡新兴产业,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在2008年无锡市委市政府就创建了中国首家以“微纳技术”为核心的微纳国际创新园,引入了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全面打造基于微纳技术的传感网产业,并将该工作列入无锡市委市政府2009年十一项重点工作和无锡“科技创新创业六大行动”纲要。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在视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指出:“要在进入该领域比较早的无锡迅速建立中国传感信息中心(‘感知中国’中心)”。
为了落实总理的讲话精神,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无锡市产业转型升级有关指示,特提出如下方案: 1.近期(2009—2015)
至2015年总投资40亿元,完成5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载体面积150万平方米。建成引领中国传感网技术发展和标准制订的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集聚各类相关科研机构、研发中心、检测中心35家,实现各类技术成果转移100项,集聚各类传感网企业500家,实现产值500亿,引进和培养高级人才5000名,集聚从业人员5万人。
2.远期(2016—2020)
依托无锡微电子产业基础,通过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的建设推动,集中优势力量研发传感网关键核心传感技术;通过技术成果的快速转移转化,积极吸纳和承接国内外传感网产业转移,形成涵括传感网全技术链的产业链;通过全力发展传感网专业信息服务商、网络运营商和中介商务机构,加强应用示范点建设,拉动传感网推广应用,形成以传感网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应用服务于一体的中国传感网产业创新基地。
至2020年,完成总投资100亿元,集聚各类传感网产业化企业1500家,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企业10-15家,实现产值1500亿,集聚从业人员15万人。 根据无锡感知中国中心及各分园的发展定位,园区总体规划范围由三部分组成:
(1) 传感网创新园(以下简称创新园)
创新园规划面积1200亩,开发建设规模约80万平方米,重点打造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引进国内外重点科研机构,开发国际领先的传感网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积极推进产业联盟建立、国际国内标准制定以及产业集群公共技术、设备的平台服务,建成传感网人才培养基地。
创新园计划分两块同时建设,一区核心技术研发区700亩,开发建设规模约50万平方米,重点打造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和传感网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引进各类科研机构、检测机构及中小型创新企业。二区占地500亩,开发建设规模约30万平方米,主要引进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其他社会资本,打造创新园产业孵化区,重点发展中小型研发、设计及小型制造等初创企业。
(2) 传感网产业园(以下简称产业园)产业园总规划面积7380亩,开发建设规模约350万平方米,重点承接传感网创新园相关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整合发展无锡集成电路企业,通过引进和培育规模型企业,做强、做大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传感网产业化园区。
分为两个区域并行建设,一区占地占地2800亩,载体建设规模130万平方米;二区占地4580亩,载体建设规模220万平方米,主要为产业化集中区。
(3) 信息服务园(以下简称服务园)服务园总规划面积2584亩,开发建设规模约180万平方米,充分利用无锡(国家)软件园嵌入式软件开发、信息处理、信息服务的优势,以及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国内大型运营商深度合作的基础,在为同质竞争日益加剧的软件产业提供新经济增长模式的同时,进一步汇聚传感网专业运营商、信息服务商、应用服务商和中介机构,进而通过重点应用示范,形成行业和公众应用产业集群,为传感网走向全面应用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
服务园分两个区域,其中一区1668亩,建设规模约100万平方米;二区占地916亩,建设规模约80万平方米。主要汇聚传感网专业运营商、信息服务商、应用服务商和软件外包、嵌入式软件企业,以及传感网展示中心、主题公园、外场测试中心、中试线等。 (1) 围绕“感知中国”大课题,利用总理视察无锡的“天窗”时间节点,加快筹建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迅速推进国家工信部中国物联网产业园区、国家科技部物联网国家级工程研发中心和国家发改委国家级物联网产业工程研发中心的申报工作。
(2) 充分利用载体建设的阶段性成效,在短期内提供入驻条件,展现层次递进的发展形态。
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已入驻无锡(国家)软件园白羊座A楼4层,1个月完成整楼1-6层的装修。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先期将在服务园双子座A楼启动,10月完成公共部位的装修。充分利用现有载体,传感网中试线用房由规划区域内原厂房改造,10月底完成装修;测试外场、主题公园由太科园配合传感网中心在10月建设完成,力争在年底前展示中心和体验中心建成并对外开放。
(3) 充分利用国资力量,加快载体建设,快速建成信息园先导区。
创新园一区启动区(吴越路与菱湖大道交叉地块)已启动建设70亩,预计2010年6月份建成载体面积9万平方米,主要为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相关科研机构以及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供载体;加快推动第二阶段10万平方米设计规划,年底启动建设,力争2010年10月建成。
产业园计划于10月份完成设计规划,同时综合协调组织全市各类招商资源,确保年内落实自行建设企业项目不低于5家。
服务园一区(无锡软件园)目前已完成300亩的开发建设,建成载体面积25万平方米,集聚了IBM、微软、NEC、海辉、大展等世界500强或全球服务外包100强企业在内的数百家创新企业。服务园二区明年上半年完成10万平米的载体建设。
(4) 充分利用社会科技综合运行地产商的资本优势,形成载体建设的倍增效应。
创新园二区建设将与天安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加快商务谈判,力争今年9月达成协议,年底完成设计,2010年初启动建设10万平方米的孵化载体。 (1) 太科园道路及部分区域土地指标尚未落实,此次园区规划涉及更多土地使用,建议有关部门加快太科园用地审批手续,解决近期开工项目的土地指标问题。
(2) 筹建无锡传感网产业联盟,统筹全无锡的传感网企业和科研资源作为园区布局,整合江阴长电科技、美新半导体、中电科58所、华润微电子、中星微电子、北大软微学院等,制订涵盖服务外包和嵌入式软件企业的传感网产业发展政策,实现地区产业的整体发展。
(3) 建议由市有关部门牵头组织传感网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组织专家论证会,对园区的技术发展方向和产业化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