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上半年“三个第一” GDP增速居副省级城市榜首

西安上半年“三个第一” GDP增速居副省级城市榜首,第1张

西安速度正在成为全国不少城市关注的焦点,今年上半年西安GDP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三个关键经济指标,均排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首位。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上半年,在一系列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以及援企惠企政策措施作用下,西安市经济增长回升向好,投资增速逐步反d,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带动就业,居民收入保持了增长。

重点项目建设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3月以来,西安市投资增速逐步反d,总体呈现“企稳回升、活力增强、稳中向好”的态势,投资对全市经济的拉动关键作用逐步显现。

1—6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28%,增速较去年同期增长106个百分点,较1—5月提高51个百分点。

奥体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国际展览中心一期、国际医学中心等14个大项目竣工投运,为西安市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提供了支撑。

虽然有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是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和推动下,重点项目建设总体进展良好,目标任务提前实现“双过半”。上半年,196个续建和117个新建项目完成投资17955亿元,达到年计划的64%,超进度14个百分点。

投资的快速增长,得益于今年以来西安市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克服疫情不利影响,集中优势资源力量抓开工、抢进度、促投产,充分发挥重点项目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上半年,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西安市在新基建项目上不断发力。积极推动97个新基建及其产业配套项目加快建设(总投资5166亿元,年计划投资795亿元)。1—6月完成投资4992亿元,达到年计划的628%。这些项目涵盖了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充电桩、城际高铁、轨道交通等领域。随着北斗产业创新中心、远望谷物联网、泛太空国际超算西安中心、5G基础设施建设等一批新基建项目开工建设,将为西安市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形成新的增长点。

下半年,有关部门将按照“项目带动”的稳投资工作思路,坚持“目标再提高、任务再增加、标准再提升”,以重点建设项目为抓手,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强力补齐发展短板,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策划实施系列活动

促进消费稳增长

上半年,西安市发放各类消费券、文旅融合发展“夜经济”、助力搞活“小店经济”,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大力推动居民消费回升。

商务部于2020闻发布会,公布了首批与南京夫子庙、杭州湖滨路、重庆解放碑、成都宽窄巷子同获殊荣。

有观点认为,西安市通过高水平规划引领、体制机制创新、智慧街区创建、商旅文融合发展等措施,大唐不夜城已成为具有西安文化风味的城市名片,凸显了中国特色,代表了地方特点,体现了国际化水平的良好基础和优势。

大唐不夜城是西安市文旅、餐饮、时尚消费的典型场景之一。其实,上半年西安市已经举办的众多促消费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今年以来,为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增长,西安市商务局筹划了2020年西安购物美食节系列促消费活动实施方案,计划举办“花开长安-2020西安云上购物节”“美美长安-2020西安啤酒节”“长安闹市-2020西安名品会”“品味生活·嗨购西安”等大型主题促销活动。

西安一家大型商贸企业负责人“点赞”说,西安市组织举办的各种大大小小的促销费活动,突出不同主题,汇聚国际品牌啤酒、西安特色美食、特色演艺,打造文化、旅游、休闲相融合的消费场景,提升了市民消费品质,优化了消费供给,促进了消费增长。

民生保障稳定有力

居民收入同比增长

在各项政策措施的有力推动下,复工复产有序推进,带动就业形势趋稳。6月末,全市“五上”单位从业人员数同比增长11%,比3月末提高10个百分点。劳动参与率603%,提高20个百分点。

物价涨幅回落。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好转,在保供稳价措施的积极作用下,农产品供给回升,居民消费价格呈逐月回落态势。“菜篮子”在防疫期间影响着千家万户。有关部门根据监测情况,及时启动储备菜投放,共计投放45857吨,稳定了市场。在确保重要节假日以及重大疫情期间市场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蔬菜政府储备“储得住,管得好,调得出,用得上”。

总体来看,上半年,西安市物价总体稳定,CPI上涨30%,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涨幅回落27个百分点。

商品 住宅价格 涨幅趋于平稳。6月,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08%,同比上涨78%,同比涨幅连续11个月回落,在70个大中城市中位次降至14位。

经济运行平稳、就业状况稳定为平均工资增长奠定基础。上半年,收入较快反d。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39元,同比增长28%,比一季度提高23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74元,增长44%,提高58个百分点。

经济学家白永秀分析表示,经济发展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民生的改善上。在一系列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的政策措施作用下,居民收入增速保持回升,居民消费水平逐渐恢复,特别是居民基本生活支出保持了稳定增长。

蓝光·雍锦半岛

在售

参考价格: 参考均价 5300 元/㎡

楼盘 地址: 宝鸡市渭滨区高新九路与渭滨大道交汇处东南角

楼盘电话: 400-818-0066 转 002051

交一万抵三万

40个联网城市分别是:

1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重庆。

2省会或首府城市:广州、长沙、福州、济南、太原、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合肥、福州、南昌、郑州、武汉、海口、成都、昆明、西安、贵阳、西宁、石家庄、呼和浩特、银川、乌鲁木齐、南宁。

3其他城市:深圳、大连、宁波、无锡、苏州、厦门、温州、青岛、北海、三亚。

目前住建部信息中心表面40个城市的住房信息联网工作实际已经完成,但技术上实现联网后,其中的信息还不完整。

总体而言,住房信息联网的进度并不理想,联网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不小。据知情人士介绍,联网的技术难度其实已经不大,但一些地方或部门不愿意主动配合完成联网工作,则是主要的阻力。

据国务院和住建部提出的住房信息联网的进度要求,2012年6月30日前应实现40个重点城市的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与住建部联网。

根据最初设计,实现住房信息联网后,只要输入相关的身份信息,就能查询到此人在全国各地所拥有的房屋的详细情况。

2014年住建部还将继续推进地级市联网,并加快完善信息。

扩展资料

房产信息联网具有以下优点

1使个人房屋信息更加明晰,有助于在财政、税收等政策上实施“法制化管理”,从而取代限购等行政化调控手段。

2满足本地房产管理部门决策、管理、服务各层次需要,贯穿整个工作流程等情况的管理、监控、全过程,为各级领导提供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为房地产数据的统计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

3加强和提高房屋信息管理的电子化水平,强化信息管理,实现信息的共享,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实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新的《房屋登记办法》,实现房屋登记簿与档案的电子化管理。

4调整市场供需关系,加强对未来市场的管理,调整房屋分配。

5全面、准确、时效的提供房地产基础数据包括房屋增量信息、房屋存量信息、价格信息,根据建设部的要求提供具体的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

6公开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度,便民利民,进一步的提升政府的工作形象。

你好!智能家居类产品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而处于物联网感知层的传感器则扮演了重要角色。受制于布线成本、安装环境和无线通讯的需要,传感器的低功耗性及智能化特性变得相当重要,这类传感器将是未来用于物联网系统中的主流产品。
物联网下的智能家居,重新定义住宅内的一切物品并非指给这个物品重提一个名称与概念,而是在物联网组建成的虚拟住宅(住宅内的虚拟世界)中给每个物品一个代号,所以,我们眼睛看到的这些新物品与原来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也许许多产品更小巧、更时尚化,加入了一些互联接口),但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都有了自己在互联网里的ID,有了自己在“智能化”时代的身份。
千家网的市场研究人员在此后通过微信、邮件、见面访谈的形式就此话题与更多的专业人士进行了沟通交流,甚至包括家电行业的高管、家电渠道领域的资深人士,当然,更多的是想立足在智能家电行业进行创新和创业的人员,我们有了一个模糊的拼图,它在试图告诉我们物联网下的智能家电颠覆路径。一、首先被颠覆的:智能电视;二、接下来轮到小家电被颠覆了;三、智能空调,虽迟但也会颠覆传统空调;四、智能冰箱,将成为电商和冷链物流的免费配送终端。
智能家居的价格是用户考虑的主要因素。由于智能家居是一个产业化的产品,在市场规模还未达到一定的程度,其价格肯定是很高的。比如:一个智能LED灯面板需要几百元,对于一般家庭来讲,市面上普通灯具的价格仅需几十元,价格相差10倍以上。另外,智能家居的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由于智能家居依赖于数据通信,其数据的安全性,需要较高标准和规范的认证,这是未来智能家居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更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32931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