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垃圾怎么分类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垃圾怎么分类,第1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讨论生活垃圾的危害性,引出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使学生懂得垃圾分类后可以回收再利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

1、了解生活垃圾的危害,学会垃圾分类方法。

2、认识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3、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拿出实际行动,主动参与环保。

垃圾的种类

1、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织物和金属等。

2、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剩饭剩菜、骨头、菜根和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料。

3、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废荧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

4、其他垃圾:是指暂时无法回收利用的垃圾。

扩展资料:


垃圾分类重要性:

节约资源;不浪费;让城市更美观 。

1、减少占地:生活垃圾中有些物质不易降解,使土地受到严重侵蚀。垃圾分类,去掉能回收的、不易降解的物质,减少垃圾数量达50%以上。

2、减少环境污染:废弃的电池含有金属汞、镉等有毒的物质,会对人类产生严重的危害;土壤中的废塑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抛弃的废塑料被动物误食,导致动物死亡的事故时有发生。因此回收利用可以减少危害。

3、变废为宝:中国每年使用塑料快餐盒达40亿个,方便面碗5—7亿个,废塑料占生活垃圾的4—7%。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用于生产1200吨纸的林木。一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很好的铝块,可少采20吨铝矿。生产垃圾中有30%—40%可以回收利用,应珍惜这个小本大利的资源。 大家也可以利用易拉罐制作笔盒,既环保,又节约资源。

作为一名中国农业大学环境专业的大四毕业老学姐,这一点小问题可难不倒我哦!

       听说前不久的粽子节吃剩下的粽子叶引起大家广泛讨论,粽子叶属于干垃圾还是湿垃圾呢?

首先,关于干垃圾和湿垃圾这个概念,恐怕大家都是第一次听说。中国国内绝大多数民众提到垃圾还只是想到垃圾场、垃圾分类、白色垃圾等等词汇,对于干垃圾和湿垃圾就是第一次听说了。很多人可能会将干湿垃圾与垃圾所含的水分多少联系起来,甚至有人脑洞大开问了这样一个问题,请问喝了一半的矿泉水瓶算干垃圾还是湿垃圾?(笑死老夫了)有的孩子也在问父母请问香蕉皮属于干垃圾还是湿垃圾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了国家和政府还需要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

最近,我国很多省份推行实行垃圾四分法,指的就是可回收物,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包括废纸类、塑料类、玻璃类、金属类等;餐厨垃圾,餐饮垃圾、废弃食用油脂、家庭厨余垃圾以及废弃的蔬菜、瓜果等有机易腐垃圾;有害垃圾,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物质,包括废荧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废蓄电池、废油漆桶、过期药品、过期化妆品等;其他垃圾,除前三项以外的生活垃圾,包括废弃纸巾、保鲜膜(袋)、零食包装袋或超薄塑料袋、废弃瓶罐、烟蒂、清扫渣土等。

简单来说,干垃圾就是指可焚烧垃圾,湿垃圾就是指可堆肥垃圾。这样喝了一半的矿泉水瓶应该归属于干垃圾,因为无法堆肥。同理,香蕉皮就是属于湿垃圾,粽子叶也属于湿垃圾。那么我现在问大家,湿纸巾属于干垃圾还是湿垃圾呢?答案显而易见,湿纸巾属于干垃圾。

       具体说来,干垃圾包括餐盒、各种纸(具体包括一次性纸巾、餐巾纸、卫生纸等)、还有塑料袋等。湿垃圾值得多为可经过化学过程发生有机反应的垃圾,具体包括各种瓜果皮

干垃圾和湿垃圾相当于把垃圾分类继续细化,从源头上实行垃圾分类,不仅方便后续将不同垃  圾用不同手段进行处理,更是对我们生存环境的极大保护。

希望看过我的回答之后,你可以很好的区分干湿垃圾,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垃圾分类处理。

活动目标
1.知道垃圾与生活的关系及回收垃圾的作用。
2.尝试给垃圾分类。
3.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分类投放垃圾,提高分析、分类、比较的能力,萌发初步的环保意识,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能。
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已做过垃圾填埋和废电池养花实验2物质准备:做纸浆工具、实物垃圾和三个垃圾桶、录像机、纸和水彩笔活动过程实录一、引出课题提问:什么是垃圾环卫工人为什么要每天清扫垃圾呢今天我们捡来的垃圾该怎样处理呢为什么
二、了解不同垃圾的腐化及再利用1.认识有机垃圾①提问:菜叶等垃圾腐烂后会有什么用 (学习词:有机垃圾)还有哪些也是有机垃圾

街道垃圾识别系统对街道、路面进行实时监测,无需人工干预,一旦监测到有人乱丢乱扔垃圾时,立即进行告警,告知监控管理中心,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理。同时将告警截图和视频保存到数据库形成报表,可根据时间段对告警记录和告警截图、视频进行查询点播,方便进行事后轨迹回溯,快速查找责任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3294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