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系统结构说明

监控系统结构说明,第1张

现在的监控系统很简单,就拿你说的远程,无非就是电脑或是硬盘录像机。电脑配一张采集卡就可以。现在的采集卡都带注册域名,申请一下就可以了。要是有路由器。映射一下端口就OK。在全国都可以看,只要能上网。

硬盘录像机更简单了,IP或是域名添加里就可以。在电脑上看IP或是域名就行。我个人觉得,采集卡遇到问题就是电脑配置不匹配。采集和主板,显卡不匹配等等。

硬盘录像机问题很小。坏了直接换掉

监控行业难的就是布线了。要是几个点就好说了。很简单。但涉及到楼宇了,工厂了等等,就很麻烦了。因为什么,线很多,一个摄像头一般两根线,电源线和视频线。电源线简单,就地取就可以。或是几个合并在一起都可以。而视频线要一个摄像机一根线。要是几百个摄像机,就几百根线走到监控主机上。一捆线啊,很迷糊。这就要你做出布线方案了。

调试就更简单了,拿着对讲机一个人去摄像机位置转镜头,一个人在机房看着。转正位置就可以了。

涉及到动点,就3跟线,视频线,电源线,控制线。其中控制线也可以会在一起。

所谓的监控系统,就是叫的好听。技术含量其实很低。只要遇到的问题多了,一一解决。慢慢你就是高手了。

要想成为监控工程师,就要有现场施工经验,就是布线了。还要有计算机软件硬件知识。简单的就可以了。最主要是会CAD制图这样设计出来的图纸好看啊,让客户看了也正规。

智能用电监控系统主要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采集并上传电气线路的剩余电流、温度、电流、电压、功率、频率、电度等安全状态参数,再经云平台的综合诊断分析,随时随地通过电话、短信、APP等向安全管理人员推送预警信息,指导其开展隐患治理。

作用:

1云服务平台-24小时在线监测管理

基于安装在配电柜(箱)内的安全用电传感终端,实时监测供电、用电参数,通过物联网传输技术上传至智慧安全用电云平台。通过智慧电气火灾云监控系统服务云平台,客户24小时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或Web客户端了解企业用电安全情况,对出现的异常能及时通过预警方式向各安全负责人员提醒存在的安全隐患。

2本地监管系统-声光报警

现场配电柜(箱)监测值一旦发生安全异常,触发本地报警器发出声、光报警,通过云平台监管系统手机APP、Web客户端同步发出报警提示,多种方式提醒值班人员检修;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具备用户权限管理的功能,相应的二级单位管理员只可查看自己所属单位安全用电实时数据。通过本地工作站,值班人员可以全面地了解到所属单位的用电状态,一旦提示异常,可快速定位位置、回路,及时进行处理。

3手机APP-电气安全移动值班室

通过手机APP,使用授权的账号和密码登录,客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或上网的电脑了解企业用电安全情况,掌上了解用电系统的安全状态。

4短信报警-防火于未然

用电单位在其监管系统的“用户管理”设置界面中,可以很方便地设置好接收短信报警的手机号码。通过设置,可将警报信息发送至企业业主、分管安全的责任人手机上。通过短信报警功能,相关负责人可以在第一时间获知用电异常情况。

5大数据分析功能

智慧式用电安全隐患监管服务系统还提供着报警记录、历史趋势、报表分析等功能。平台每周定期统计本期用电数据,生成检测报告。用户可登录平台随时浏览,也可以根据你的选择,查看单一回路某项参数的历史曲线(比如线温、漏电流等)、对比分析哪几路重要负荷的运行状态、查看日、月、年的整体用电负荷、对日用电量及日功率的峰谷分析以及提供异常报警回路的报警原因分析。

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平台,是一种新的运维模式。它结合多种高端技术----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通过物联网传感终端(现场监控模块、传输模块),将供电侧、用电侧电气安全数据实时传送至云平台。不仅提高了各方的效率,降低了维护成本,而且还为智慧安全提供基础数据来源,是城市智慧的重要组成部分。HY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有哪些优势呢?
1、大量实时数据存储,随时获取第一手数据,形成数据中心,数据提取,挖掘,分析,总结,为重要决策提供依据;
2、7×24小时全天候监控,摆脱人力工作的局限与低效,随时监控设备运行状况;;
3、图形化展示,将用电情况清晰的变成可视的数字化监控,直观展示电气运行安全情况;
4、及时报警,异常线路,实时启动报警机制,准确报告故障点,及时调查火灾隐患;
5、基于GIS实现监控点定位,视觉显示项目,设备分布,定位方便;
6、监控区域电气状态,实现电气消防安全“透明”;
“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平台,改变了传统的运维模式,,通过建立自动化监控管理平台,使用电安全监管变得更加简单,达到了消除潜在安全隐患,实现“反盗窃”的目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36044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