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物联网?物联网是干嘛用?

什么叫物联网?物联网是干嘛用?,第1张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这一概念提出已有20多年,但受全球各国重视是2008年和2009年这两年,各国纷纷推出物联网相关政策,我国也开启了物联网发展里程碑的年份,列为国家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经过10年发展,物联网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在云+AI等技术加持下,让物联网得到了广泛应用,产业发展迅猛,也迎来了黄金发展时代。

运营商、半导体厂商、通信设备、云服务商和应用端等形成物联网产业链,而NB-IoT和LoRa等LPWA低功耗广域网通信技术,解决物联网大规模部署连接等需求,继而使得物联网在工业、零售、物流和交通等垂直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在产业链积极推动下,物联网连接规模成倍速度增长,LPWAN连接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09%。此外物联网高级顾问杨剑勇指出,5G技术部署,也将把物联网带上更高的层次,也让万物互联成为可能,其中运营商是万物互联积极推动者,全球运营商纷纷转型寄望于在大连接时代,不再局限做一个管道提供者,希望能抢夺物联网应用端市场,例如面向工业、教育、医疗、车联网和智慧家庭等应用场景寻求机遇。

物联网在移动监测、智能可穿戴、POS机、气象、医疗和能源等行业用途很大,而且是实现设备联网不可或缺的产品,不少相关的top域名都被注册。

与传统水利相比,智慧水利可以促进水利规划、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智能化,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增强防御水旱灾害的能力,改善水环境和水生态,保障国家水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针对智慧水利的安全监测,帮助运维管理人员可直观具体的获取一手资料、分析大坝及基岩的运行状态、掌握大坝的工作形态、评价大坝安全状况。以及发现大坝异常提供依据。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结合物联网、5G、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形式的智慧水电站、智慧大坝应用,也给传统水利行业提供更大的价值体现,提升产业全面感知、共享整合、智慧管理。

以三维智慧水利可视化监管解决方案为例:通过三维建模,多种角度直观展示大坝主体、厂房、船闸、升船机、发电机组、闸门泄水建筑物等重点管理对象的运行态势,实现水利管理综合运营态势一屏掌握。如下展示:

大坝安全监测主要分为渗流、内部、环境量以及变形监测。监测仪器主要包括位移计、渗压计、应力计等。监测数据分为:不具有方向性的标量信息;包括上下游、左右岸以及坝体垂直方向的矢量信息。

监控指标主要包括变形、应力、渗流量等,其中可以依据水工建筑物手册确定大坝安全系数,拟定应力预警值;再结合典型大坝渗流分析结果拟定渗流量的监控预警值。Hightopo可视化/数字孪生技术,基于各类监测系统数据、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直观展示自建、报汛和共享水雨情测报站点等要素的分布、覆盖面积、类型和监测信息,结合专业分析预测模型,对流量、流速、降雨(雪)、蒸发、泥沙、冰凌、墒情、水质等水情参数进行多维度分析。

对异常水情进行可视化预警告警,辅助用户及时掌握水情动态,提升对水害事故应急相应效率。

通过拖拉场景左侧的截洪控制面板,可控制闸门开度,实现改变场景中闸口水流流速效果。

通过点击水工建筑物,可切换视角至大坝不同设备,更加直观、具体的展示大坝场景。

三维可视化技术采用 B/S 架构,经过模型轻量化处理后,用户无需再花费高价钱去采购高性能的图形工作站来支撑三维可视化系统。实现远程监查和管控。支持 VR、手持或固定触控终端等多种控制设备,轻松对显示内容集中控制,实现可视化对象浏览、点选、筛选、圈选、地图平移放缩等功能。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AI 技术的牵引和高端设备的加持下,“智能化水质安全监测及自主处理系统”将水利工程实验人员从重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释放了生产力,并完全契合当前智能化转型的需求,实现了提质、降本、增效的水质监测效果。而该系统在多项水质监测项目中的突出表现让龙应斌在水利工程行业内具有不可撼动的地位和影响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3898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