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22年开始,我国的数字人民币版本的APP就已经可以在安卓和苹果的应用商店里面上下载了。注册也比较简单, 输入电话号码,绑定下个人信息就可注册完成了,点击开通数字钱包就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了,界面上滑就是付款码,下滑就是收钱码。使用起来很简单,如果我们平时有使用支付宝或微信付款的经验都可以马上上手使用了。
数字人民币不同于我们之前使用的传统纸币,也和加密的比特币,以及我们之前常用的支付宝、微信的二维码支付有本质的差别,它会更我们的生活带来多方面的变化,这其中主要表面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支付方式更简单,更安全。
在数字货币软件APP上有速转账的碰一碰,这个功能可以让我们手机和手机之间碰一下就能够把钱转过去,另外还有贴一贴功能,只要把手机贴着硬件钱包设备,就能够把钱转出去或者是把钱转进来了,是不是很方便?另外数字货币的使用不需要借助网络,这样在很多无网的条件下支付也毫无障碍。即使手机没电,你装在手机中的数字钱包可以通过NFC技术发挥支付作用。而且很贴心的对于不愿意用或者没有能力用智能手机的人群,可以选择IC卡、功能机或者其他的硬件;
在安全性上方面我国的数字货币在使用中采用了严格的多层加密技术,即使真数字货币的发生了被盗用案件,对于实名钱包,数字人民币可提供挂失功能。
二、可以避免商家对你支付情况的检索,保护个人的隐私
我们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去购买东西的时候,我们的账单隐私等全部都会被记录在平台里面,这些信息很容易被不法商家所泄漏。但是在使用数字人民币APP上面,我们使用手机号注册以后就可以把钱包给匿名,不用绑定任何东西,利用其中的任何一个平台购买的物品时,第三方机构也无法掌握到我们的个人信息。达到了保护个人隐私的目的。
三、对于打击日常的经济犯罪是一项利器。
使用数字货币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就是货币的可追溯性,每一分钱的数字货币的流向都是可以通过中央银行进行查询和追缴的。例如如果今年你使用了数字货币,不幸被电信诈骗了,那就完全不用担心钱款落到犯罪者手中而无法追回,直要公安机关确认犯罪事实,只需要几个简单 *** 作你的钱就会重新回到你自己的数字钱包当中。当然这对于那些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的官员也是一击制胜的法宝。一切的钱款的来龙去脉都有迹可循的,不容得他们抵赖。
四、对于之后国家的经济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将是非常的便利
更有效的监管全社会的货币的投放和使用情况。通过大数据分析政策的制定者可以一目了解,这种统计和监管在纸质货币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政策的制定者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并制定出真正的效的货币使用方案来促进各地的经济的发展和货币的再平衡。比如那里发生自然灾害,政府就可以直接将救援的款项进行打入每个受灾者的账户当中,节省了物力和人力,及避免了中间可能出现的纰漏。
总之数字货币的推出必将逐步改变人们之前旧的货币使用习惯,整个中国进入到了真正的无现金社会。该来的一定会来,我们要做就是迎接改变,接受改变,适应改变。
雄安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新的窗口,现在雄安新区已经得到大家的关注,甚至很多人开始抢滩登陆雄安新区,因为大家觉得雄安新区已经变成一个遍地黄金的好地方,其实中国现在有一个现象就是一窝蜂的投资。我觉得雄安新区将来确实很好,但是目前来看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所以根本不需要急于开始盲目的投资。雄安新区的出现,弄得全国上下到处都是雄安的消息,我今天又一次听到一个令人有些惊异的事情,根据消息说高等院校等可能会疏解到新区,这点我觉得很正常,雄安新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疏解北京地区的人满为患,学校出现这样的消息很正常,可以看到有网友调侃北大清华先搬迁,我觉得有些言过其实了。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中国两所一流的大学,全国的排名第一和第二,两个大学的规模可以说是全国之最,而且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都是首都的一个象征,如果这两所大学离开北京的话,会造成北京教育方面的基础动摇,而且甚至会影响到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正常教学,所以从这点来看我觉得是不现实的事情。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北京地区拥有极高的声望,是北京人民教育的圣地,如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要去雄安新区的话,我估计北京的老百姓是不会同意的,如果说在哪里办理一个分校区的话,也许是可行的,但是整体搬迁北京老百姓不同意,而且这两所大学的学生估计也不会同意,所以我觉得两个学校去雄安新区几乎不可能。
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首都拥有很大的规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的很多建筑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如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离开北京,那么这样浩大的工程,那真是让人望而却步。更何况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历史上都是北京地区,而且这两所大学和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怀,所以根本不可能搬迁到雄安新区。
雄安新区可筹建一所或多所高水平大学
作为继深圳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自出世之日起,就肩负着“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的多重使命。其中,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京高校、科研机构是否迁入新区一直是备受公众关注的焦点。
早在雄安新区成立之初,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的重点工作之一,是把创新驱动作为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引导创新要素向新区集聚。支持新区从创新载体、运行机制、发展环境等方面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吸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努力打造创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一个新的科教创新中心将有怎样的规划各高校、科研机构又会如何在雄安布局新区成立半年来,随着相关各项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们也开始期待。
高校、科研机构:纷纷抛出橄榄枝
2015年8月23日,《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印发,京津冀三省市的城市战略定位正式公布。其中,首都北京被定位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按照规划,北京今后将围绕这四个核心功能发展,疏解其他非核心的功能。而“部分教育、医疗、培训机构等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正是明确要疏解的非首都核心功能之一。
2016年9月,《北京市“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6—2020年)》提出,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推动在京部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有序迁出,支持在京高等学校在京津冀区域内合作办学、学科共建,成立学校联盟,促进优质教学科研资源共建共享。而国家发改委在此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未来,一批京津高校将在河北开办分校、分院。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在教育领域的规划正是基于这一思路而着手制定的。
截至目前,通过领导互访、深入沟通等形式,新区共与20多所在京高校达成了初步意向:各高校希望根据不同情况,以整体搬迁、部分搬迁、新建校区或以筹办科研、教学联合体的形式,在雄安落地。依据中央“稳扎稳打,谋定而后动”的要求,现在相关各项工作仍处在初步沟通阶段。
尽管具体的疏解、规划路线尚不明确,但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在雄安的布局已初见端倪。公开报道显示,5月11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郝平一行就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与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克志,河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进行了座谈。郝平表示,北京大学将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在医疗、教育培训等方面积极与雄安新区对接;在专业部署上,将优质前沿学科向雄安新区倾斜。
会后,北京大学与河北省就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达成了五点共识:一、北京大学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在雄安新区规划建立学科齐全,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医疗服务于一体的一流医学中心;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拟在雄安新区建立培训中心,开展企业人才、管理人才高端培训;三、北京大学与国家有关部门合作建立PPP中心,重点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四、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北京大学与其他著名高校一道,共同在雄安新区部署优质教育资源;五、北京大学与河北省继续加强合作,为河北发展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输送更多人才。
另据改发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多所高校到访雄安新区进行接洽。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提出在新区规划建设传承推广中医药文化的“国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提出建设“中国生命科技大学”的设想。
北京体育大学则提出,建设一个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充分发挥其在教育、训练、科研方面的优势,在结合雄安新区在康复医疗方面需求的同时,为新区体育事业的建设发展提供人力、智力上的专业支持。
8月底,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党委书记李国勤等一行到访雄安新区,中国医学科学院雄安分院暨研究生院规划建设。中国医学科学院希望通过建设研究生院,培养和吸引医学高端人才,在新区打造“医教研产防”一体化的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与此同时,还将利用医学信息资源与服务优势,建设卫生健康大数据研究中心,并依托诸多研究所院的资源与优势,围绕药物研发、生物技术转化等领域,打造生物研发创新的高端平台。
基础教育与医疗:“建四”“帮四”
8月17日,北京市与河北省签署了《关于共同推进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后简称《协议》)。根据《协议》,北京将紧紧围绕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总体要求,在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生态治理、产业升级、公共服务、城市规划、人才交流等七个方面与河北省开展战略合作,集中优势资源,全力支持雄安新区的建设开局起步。
其中,为推动优质教育、医疗卫生等资源向雄安新区布局发展,提升新区公共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为科教新城的建设吸引更多人才,北京敲定了一系列先期支持雄安新区建设的项目。项目主要分为“建四”“帮四”两个部分。
“建四”是指,北京市以“交钥匙工程”的形式,在雄安新区投资建设高水平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综合医院各1所。北京市负责投资建设,建成后移交雄安新区,由雄安新区委托北京一流的教育集团、医疗集团进行管理。新建的3所学校和1所医院拟分别由北京市北海幼儿园、史家胡同小学、北京四中、宣武医院提供办学、办医支持。
另一方面,“帮四”则是指,由河北省在雄安新区选择现有幼儿园、小学、完全中学、综合医院各1所(共4所),由北京市结合学校、医院的办学、办医特色及需求,采取托管、集团化办学、建立医疗联合体等方式,通过派出优秀管理团队、教师互派、课程共享、人才培训、技术帮扶等形式,提供办学办医支持,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除了上述提到的3所学校外,包括人大附中、清华附幼、北大附小等在内的一些北京的学校都表达了在雄安新区基础教育领域进行对口帮扶、援建的意向。其中,北京师范大学还提出设想,可以成立教育集团。
“公共服务领域需要高度协同,一个是资源间的协同,另一个也要与当地人口的特点相结合。比如,当地都是青年人为主,要适度增加幼儿园、小学的配比去建设,因为作为‘青年之城’,这方面的需求肯定是很大的。所以这块我们也在统筹布局,包括跟城乡规划、人口规划部门的政策在沟通,具体还没有特别明确的结论。”相关研究专家称,目前,雄安新区基础教育建设的重点,放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上,“我们也在进行研究,包括跟教育部以及一些著名的研究机构对接,深化我们的公共服务体系规划。”
据了解,雄安新区三县(即雄县、安新县、容城县)目前已各自甄选出了三所学校申报至新区,以待确定最终的帮扶学校。“对于公共服务这一部分,我们一定是要率先去布局、去发展。包括8·17《协议》中落实的具体帮扶学校,我们希望在明年的9月1日就能开学。”该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8月中下旬,雄安新区三县基础教育领域的相关负责人前往北京,就具体的帮扶方案与对口学校进行了交流研讨,目前正处于磨合阶段。容城县教育局副局长高吉臣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虽然现在尚没有明确的方案出台,但各学校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基础性的准备工作。“最简单的是让老师们多看书,提高文化素养;多搞培训,多走出去,多搞内部交流。”在他看来,由于北京与河北的教育基本情况、地域文化不同,学校之间的对接并非简单地提高硬件设施标准,更重要的还有教育理念上的融合与素质的提升。他说,“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
实际上,为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承接北京功能转移,同时提升保定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北京市八一学校与保定国家高新区管委会、河北辅都投资有限公司早在2015年7月就签署协议,三方合作创办了北京市八一学校保定分校。
2016年9月1日,北京市八一中学保定分校正式开学。该分校投资45亿元,除教室外,还建有空中花园、玻璃房式游泳馆、剧院、体育馆等。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师资、教学,均与北京市八一学校实现同步无缝对接。管理团队及各学科带头人,均由北京市八一学校选派。同时,市政府给予部分编制,财政开支,倾力汇聚打造全国最具竞争力的教师队伍。
在医疗方面,根据《协议》,北京市妇产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卫生计生监督所等卫生机构也将为雄安新区相关机构提供对口支持。两省市还将共同加快社会保险跨区域转移对接,推进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医学影像检查资料共享,以及完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
相关负责人表示,当下的主要任务,是着力于三县基础医疗水平的提升以及卫生系统整体能力的建设。
创新与科技转化:打造全球创新高地
作为国家的“千年大计”,雄安新区的目标,是要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协调发展示范区、开放发展先行区,努力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徐匡迪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明确表示,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是设立新区的首要任务。“承接的疏解功能要符合新区发展要求,重点是要紧跟世界发展潮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发展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积极吸纳和集聚创新要素资源,培育新动能,打造在全国具有重要意义的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
多位专家则指出,雄安新区对北京部分科教功能疏解的承接,首先应是服务于本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和新区产业高度相关的院校是重点的承接对象。
事实上,近年来,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尤其是在教育方面的功能,河北省和保定市都已有所布局,并进行了一系列相关模式的探索。
以容城县为例。作为北方最大的服装产业集群,容城有900余家规模以上服装企业,全县服装企业职工总数达到7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早在2015年6月,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北京服装学院就正式与容城县展开合作,在户外运动装、西服、衬衫和休闲装这四大品类的规模企业中,都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
2017年6月,由北京服装学院与容城县政府校地合作共建的北京服装学院容城时尚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高校在中央宣布建立雄安新区后的第一个正式落地的项目。
据悉,该园区占地20亩,建筑面积4460平方米,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由北京服装学院方面的团队负责管理、运营。园区办公楼共有四层,主要包括中央版房、公共开放区、设计师买手店、中央秀场、专业影棚、数字化服务中心、咖啡吧等板块构成,是集设计服务、技术转化、展示销售、时尚推广、交流体验及产业培训于一体的开放共享式创新平台。该园将依托北京服装学院和中关村北服时尚产业创新园优质智力资源和行业影响力,集聚大量高端创新人才,整合各类产业要素,为创业者和本地企业提供完整配套服务。
“雄安新区承载的使命就是创新,今后将成为中国的‘硅谷’,是中国成为创新型现代化国家的心脏区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北京有中国最好的大学、科研院所、科研人才,但缺乏转化空间。雄安新区的建立,将激活北京以及整个京津冀地区,“把北京科技、文化、人才和国际化的优势聚集起来,在京津冀形成创新中心、高端制造中心、现代服务中心。”
而在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看来,雄安要建设成为未来的科创中心,高校、科研院所是整个科技创新体系中必备的一环。除了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将以整体搬迁、开设分校等形式从北京迁入雄安,日后还应逐步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研发中心等科研机构,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像我们常说,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美国硅谷的发展。斯坦福大学不仅为硅谷培养、输送了很多科技人才,同时也搭建了一些创新创业平台、孵化基地,有一些年轻的科技企业……这些我们将来也一定会有。”
“按照中央关于雄安的要求,要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发展高新高端产业,总的方向是明确的,但具体怎么推动,怎样和北京作为科创中心的首都功能实现差异化发展,这里就有一个侧重点。总体而言,北京和雄安在创新功能上是有分工的。”陈耀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目前各方共同的认识是,北京的中心城区未来将主要定位于以高新技术研发和部分先进制造为主的创新源头,而这些科技研发成果的转化则放在雄安新区。
这一思路在8月17日签订的《协议》中也有明确体现:北京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引导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要素资源到雄安新区落地,促进科技成果到园区孵化转化。
而在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李国平看来,由于京津冀地区的科教资源分布严重不均,雄安新区在建设过程中,不应只是单纯地将北京的创新资源迁移过去,同时还应考虑怎样完善区域的创新体系,打造系统创新共同体。
李国平建议,雄安新区本身可以筹建一所甚至多所高水平的大学,从国内外引进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人员。北京的高校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经验,以共建的形式重点支持雄安高校的某一个学院。这种不仅“调存量”,也“从增量上解决”的方案,既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也将改变河北省的高等教育和科研水平。
谈到建设科教新城、创新中心的时间表,陈耀认为,与高教资源高度集中的北京相比,目前河北省的科技基础、人口结构、高素质人才资源等基础条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随着雄安新区的成立,将打破原有的格局。借助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基础,强力植入高端产业,通过发挥政府在动员创新要素、资源上的力量,雄安新区有可能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实现初步的目标。
“现在国家提出创新战略,各地都在向这个方面转变,这也是我们国家发展转变的根本要求。全国很多城市都在争夺这种创新资源,包括高科技的成果转化,科技人才等。各地在待遇上、机制上也出台了各种优惠条件。但雄安新区的地位不太一样,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千年大计’,由于它的战略地位,它在很多条件(的设置)上会更有吸引力,事业上会更有发展空间,体制机制会更有活力,也更能吸引到全国、国际的年轻人才。”陈耀说。
自雄安新区成立以来,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是其是否能够复制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的成功。事实上,后两者在建设中也都大力发展、引入高校与科技资源。对此,李国平向《中国新闻周刊》指出,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每个新区或特区的发展规划都有其独特性。“中国现在处于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们在整个发展进程中,已经由原来的要素驱动转到创新驱动。以前深圳的建设,可能需要全国大量的创新要素、整体资源一股脑地涌入,会形成大量的市场,很大的开发量,很大的生产规模,但雄安这时候肯定不是那样的运作模式。”他说,“一定要考虑的是,雄安要精准地、精致化地发展,追求大,不是雄安的目标,更重要的是要追求内在的品质。”
雄安大学作为实施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提出到开建只用了一年多时间。该校着眼于建设世界名校的高起点,看齐剑桥、哈佛大学这样的高定位,由清华、北大、复旦、中科大等35所国内的985、211大学牵头共建,如此之大手笔,让这所规划占地170公顷的大学一诞生就被公众广泛寄予厚望。
那么,未来的雄安大学,真的有望超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个问题,在网络上还有一定的热度。
话说雄安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名校,或者说雄安大学的校园、硬件建设等媲美清华、北大,我不会怀疑它的可能性,不过要说雄安大学的综合实力超过清华、北大,却不敢苟同,至少未来三五十年内难以实现。
大学综合实力要靠时间积淀高校的建设与城市建设不太一样,不是校园面积变大了、建筑设施变靓了、科研设备变强了、在校学生变多了,就是一所综合实力强劲的大学,而是要把功夫下在学科建设上。
王牌学科、学术大师、科研成果多不多,学术影响力、社会认可度强不强,等等,这些才是大学综合实力的表现。然而, 要把这些做大做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是花钱就能奏效的问题,需要靠时间去积淀。
北京大学有35个A类学科,其中A+学科多达21个;清华大学有37个A类学科,A+学科同样是21个。A+学科排名紧随北大、清华之后的浙江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A+学科分别是11个、6个、5个、5个。不难看出,北大、清华遥遥领先,其他名校想要追赶上来,绝非十年、二十年可望可及。
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都是百年名校。浙江大学虽然合并成立才二十多年时间,但是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也拥有上百年的历史。它们中没有一所高校,是以速成的方式声名鹊起,无不是通过长达一个多世纪的建设与发展,才拥有今天的知名度。
国外高校鲜见后来居上者再来看看那些世界一流名校,比如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还有哈佛大学、麻省理工、耶鲁大学,历史之悠久,国内大学望尘莫及。这些名校的地位和影响力,很少有大学能看齐和超越。
以英国为例,早期只有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发展到工业革命那阵子,英格兰还是只有2所大学,而苏格兰却有了5所大学,首都伦敦后来也办了很多大学。发展到如今,苏格兰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圣安德鲁斯大学,排进了英国高校的前列,不过仍然没能超过牛津大学、剑桥大学。
上世纪60年代前,相比于哈佛、麻省理工,斯坦福大学的实力仍然有着不小的距离。但是,斯坦福学抓住了时代的发展机遇,凭借宽阔的校园和科技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世界顶尖名校。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斯坦福大学成立于1885年,到其跻身于世界一流名校时,距离成立之初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了。
换而言之,斯坦福大学成为顶尖名校,并不是短短的三五十年内就实现了,并且还有时代科技浪潮的红利在助推,即内生发展动力与外部发展机遇的完美结合,才造就了今天的斯坦福大学。即使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大学,也很少见到通过短时间的发展就后来居上、成为公认名牌大学的。
深圳大学的创立与发展具有参照性深圳是改革开放设立的经济特区,与如今的雄安新区,除了设立时间有先后,本质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雄安大学的建设,与当初的深圳大学有诸多相似之处,雄安大学将来发展如何,可在深圳大学找到脉络。
1983年批准创办的深圳大学,最初也是采取顶尖高校援建的方式进行。北大负责中文和外语学科的建设,清华大学负责电子和建设学科的建设,中国人民大学负责经济和法律学科的建设。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深圳的经济实力有目共睹、众所周知,在高等教育方面的投入也非国内其他城市可比。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18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二十强,深圳位居第一。
深圳大学也赶上了好时代,乘改革之东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全国两千多所本科院校中挤进了前七十位。但是,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综合实力、高校影响力相比,仍然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雄安新区的设立,从规划建设的起点定位看,与当年的深圳特区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雄安新区的建设,必将为雄安大学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就像当年的深圳之于深圳大学一样。所以说,深圳大学的创立与发展,仍然很有代表性,能说明一些问题,对雄安大学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具有类比和参照的积极作用。
雄安大学建设成世界一流高校,这是发展的必然,不过要超越北大、清华,几乎不太可能。除非像上世纪50年代那样,由北大、清华或其他知名高校,把自己的王牌学科连师资、设备一并划转给雄安大学。
正在建设的雄安大学,有望超过北大、清华吗?你怎么看?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源于网络,若有不妥,联系即删)
根据中国移动官方网站官网信息,目前已有以下几家公司搬入或计划搬入雄安科创中心:1、中国移动:作为智慧城市科创中心的主建设方和运营方,中国移动自然首当其冲,将其研发机构和部分业务部门迁入中心,率先展览其在5G、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创新成果。
2、易想云:易想云是中国最大本地云服务企业,已搬入雄安科创中心,将推进与中国移动的合作,共同发展雄安智慧城市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相关业务。
3、平安科技:平安科技作为中国知名的金融科技企业,计划将旗下的金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研发中心移至雄安科创中心,与中国移动展开广泛合作。
4、百度:百度作为国内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引擎企业,也将在雄安科创中心设立研发基地,推进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的研发与应用。
5、美的集团:美的集团这家国内领先的家居电器企业,计划将其智能化和工业互联网研发推进至雄安科创中心,以构建更加智能和自动化的生产体系。
备受瞩目的河北雄安新区9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和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的评标结果本日已在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公示。公示期自2017年11月3日至2017年11月6日。公示无异议后将向中标人发出中标通知书。
据河北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显示,雄安新区九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EPC总承包项目1-5标段第一中标候选人分别为:中国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天域生态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体;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星美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联合体;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天津市宏路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体;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创世生态景观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联合体。
雄安市民服务中心项目第一中标候选人为:中海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建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联合体。
河北雄安栖所科技有限公司是2018-10-22在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奥威路15号2059室。
河北雄安栖所科技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30629MA0CUDUB85,企业法人柏贺,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河北雄安栖所科技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软件开发,互联网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健康科技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运行维护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数据处理与存储服务,人工智能系统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医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研究,医院管理(治疗、诊疗除外),医疗护理服务,健康管理服务,健康咨询服务;人力资源代理服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服务,职业技能服务;科技中介服务;工业设计服务和专业设计服务;医疗器械租赁;高端芯片、智能传感器设计制造及相关产品批发、零售;一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三类医疗器械、电子产品、营养品、保健品批发、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通过爱企查查看河北雄安栖所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