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素质农业农村建设三年行动新建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几个以上

学生素质农业农村建设三年行动新建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几个以上,第1张

100个。
经查阅相关资料,江西省代省长在2022年的工作报告中表示,学生素质农业农村建设三年行动新建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需达100个。
内容包括大力发展农村电商,让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应当统筹推进数字农业农村建设,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运用,建设智慧农业。

一号文件渐行渐近,农业细分板块主题也将迎来机会,尤其是近期“互联网+农业”相关政策密集出台,政府高层也力挺农村电商,可谓利好不断。分析人士认为,农村电商市场广阔,加上政策助力,相关涉农上市公司有望爆发。
政策云集利好不断
谈到政策面的利好,仅就近期来看,可谓密集。财政部日前发布了关于印发《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集中支持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鼓励发展“互联网+农业”,积极支持优势特色农产品(000061,股吧)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力争用3年时间,在各农业综合开发县初步形成1-2个优势特色产业,以省为单位各形成10个左右、在全国初步形成百个资源比较优势大、产业链条延伸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带动作用强的区域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全面部署指导农村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明确培育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主体、扩大电子商务在农业农村的应用和改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三大任务。
无独有偶,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聚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和农村社会治理制度等五大领域,成为我国农村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
另外,早在今年5月8日,国务院出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的指导意见》,其中就要求加强互联网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引入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等现代管理理念和方式,出台支持政策措施。
市场广阔蓝海待掘
随着政策支持的不断落地,农村电商发展也异常快速。11月16日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副司长孔令羽做客中国政府网时谈到,去年全国网民已经达到668亿,农民网民也上升到178亿,网购有7714万人,同比增长406%,农村网购规模超过1800亿,同比增长60%以上。
同时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副巡视员贾舒颖说,今年1-9月,我国电子商务网络零售交易额接近26万亿元,其中农村网购规模约为1830亿元,占全社会网购总规模的7%。
众成证券杨凡指出,我国农业规模庞大,农产品和农资交易都在万亿元以上规模。据预测,2016年全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将突破4600亿元,呈爆发性增长。未来农资市场容量有望超过15万亿元,农产品市场容量将超过4万亿元,农村消费电商也在万亿元级别,发展空间巨大。
中泰证券研究员谢刚也表示,从政策发布的频度以及密度来看,足见国家对于推进农村电商基础建设、扩大农村消费的重视程度。当前全国共有超过68万个行政村,9亿多农村人口,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对于我国刺激内需、加快经济转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深耕服务者望脱颖而出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和市场吸引下,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互联网巨头纷纷推进下乡之路,同时在传统农业企业里也在以不同的方式推进“互联网+农业”。环顾A股市场,金正大(002470,股吧)、史丹利(002588,股吧)、芭田股份(002170,股吧)、和邦生物(603077,股吧)、新都化工(002539,股吧)、苏宁云商(002024,股吧)、辉隆股份(002556,股吧)、农产品、大北农(002385,股吧)等多概念股迎来契机。
中泰证券建议,从投资角度来看,我们推荐积极关注新都化工(打造哈哈农庄电商平台,实现购物、运输、定制、娱乐一站式服务平台)、金正大(农商1号,构建起集“互联网+农业+渠道+技术+服务”于一体综合平台)、辉隆股份(供销社平台渠道优势明显,背靠中科院拥有完善技术支持)。
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则认为,农村电商政策将利好龙头公司渠道下沉打开成长空间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盈利模式升级两方面,看好有资源优势的电商及农批市场龙头股:农产品(全国农批市场龙头,国企改革有望受益)、苏宁云商(1500家乡镇服务站布局农村电商)、永辉超市(601933,股吧)(生鲜农超对接典范,携手京东发力O2O)。
长江证券(000783,股吧)分析师李锦则认为,农村电商市场整体繁荣可期,而真正能够脱颖而出者,必然是能够深知农村消费者习性、并精耕服务者。个股方面,建议重点关注:拟收购供销大集优质资产,实现供销社资源登陆A股上市,成功卡位农村市场的西安民生(000564,股吧);具备农村化肥经销网点、盐直销网点基础资源,以线上平台和线下体验店形式加快农村电商布局的新都化工。

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有:
1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加强合作社人员培训,各级财政给予经费支持。将合作社纳入税务登记系统,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尽快制定金融支持合作社、有条件的合作社承担国家涉农项目的具体办法。
2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
3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工技能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失去工作的农民工纳入相关就业政策支持范围。落实农民工返乡创业扶持政策,在贷款发放、税费减免、工商登记、信息咨询等方面提供支持。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土地承包权益,对生活无着的返乡农民工要提供临时救助或纳入农村低保。
4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按照着力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到2012年基本完成改革任务的要求,继续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推进“乡财县管”改革,加强县乡财政对涉农资金的监管。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资金稳定、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
5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增加对县乡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逐步提高县级财政在省以下财力分配中的比重,探索建立县乡财政基本财力保障制度。
6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支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合作建立区域性农村商品采购联盟,用现代流通方式建设和改造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扩大“农家店”覆盖范围,重点提高配送率和统一结算率,改善农村消费环境。
7完善国家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有效衔接办法。实行新的扶贫标准,对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尽快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重点提高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离不开数字农业的发展和应用。宿州市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数字农业基地之一,7月22日至23日,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调研小队”5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宿州市萧县曲里铺村以及宿州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开展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

7月22日上午,团队首先来到萧县曲里铺村村政府,就当地数字农业的发展与村干部们进行了三小时的深入沟通与交流。李彩玲书记表示,当地农业生产基地已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合作,在应用数字农场、物联网、农业大数据等技术上取得了巨大成效,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打开了村民增收致富的大门。

在与村干部们的访谈中,团队深刻意识到数字化技术在推动当地农业发展、带动农民走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巨大作用。

在李书记和几位村干部的带领下,团队一同前往当地的芦笋种植基地。萧县芦笋种植基地作为宿州市与阿里巴巴合作探索打造的“生产智能化、产品绿色化、经营网络化、管理数字化、服务在线化”的数字农业示范基地之一,通过示范基地数字化改造和升级,实现了农业生产的远程在线监控和精准化管理,帮助涉农主体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农业产值。

该生产基地为永富农业开发公司建设,董事长赵中夫向团队介绍道:“目前,永富已发展从事设施栽培芦笋合作社16家,家庭农场28家,种植大户50余个,芦笋种植面积已超过2200亩,带动贫困户就业200余户,人均年增收5000至1万元。” 永富公司技术人员向团队表示,基地已经实现了智能水肥一体化、棚内棚外全程物联网监控、温,光,水自动控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绿色生产技术,并计划继续扩大绿芦笋种植规模,开展芦笋罐头、芦笋茶的深加工业务,不断延长产业链,带动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次日上午,团队前往宿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了解到中科大设计并研发的光谱分光型光伏农业系统、均光型光伏农业系统以及光传感器及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在捕捉光能、最大程度发挥植物光合作用上具有巨大作用,有效提高了温室大棚反季节花卉、瓜果蔬菜的生长速度及品质。然而,我们发现科技园区有多处蔬菜大棚废弃,大棚内荒草丛生,大片的农田仍是传统耕作方式,冠以“农业科技”之名的园区多少有些有名无实。

"驾言各勇往,实践仍精思。”在这次暑假社会实践调研中,团队成员贯彻了安财“知行合一”的校训,于宿州市各地多方实地走访调查,深刻了解到当下乡村数字农业的真实面貌,意识到数字农业的发展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巨大作用。

Q: 瓯海区梅屿村三产什么时候建 : 设
梅屿村三产基地于2020年7月正式开工,预计2021年底完工。该项目旨在改善当地农民的生活条件,推进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村物联网综合服务能力,实现农村“互联网+”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4039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