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五大名山是哪几座山?

安徽五大名山是哪几座山?,第1张

1、黄山

黄山: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华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黄山是安徽旅游的标志,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唯一的山岳风光。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黄山代表景观有“四绝三瀑”,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2、九华山

九华山(Jiuhua Mountain),古称陵阳山、九子山,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传说因唐朝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诗:“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而更名为“九华山”。

九华山为皖南三大山系之一,主体是由花岗岩岩体组成的强烈断隆带。其边缘地区除部分为沉积岩外,大都是由花岗闪长岩组成的褶皱断块轻度隆起带。九华山地处北亚热带,不仅受到湿润季风的影响,而且受到山区海拔高度、地形地势的制约,所以具有温和、湿润、阴凉等山区气候特点。

3、天柱山

安庆市潜山市西部的天柱山,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市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据1980年航空测定,主峰海拔为1488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坐标东经116°27′,北纬30°43′。

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建国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景区于2011年获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2011年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4、琅琊山

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西南约5公里、现滁州市的西郊。主峰小丰山,海拔317米,总面积240平方公里。

琅琊山享有“蓬莱之后无别山”“皖东明珠”之美誉。因盛产多种中药材,而被人们誉为“天然药圃”。境内有醉翁亭、琅琊阁、城西湖、姑山湖、胡古等景点。

自宋代以来,琅琊山一直是皖东有名的历史胜境。1988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首批被国家林业局确定的国家森林公园。2001年1月11日琅琊山森林公园成为全国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5、齐云山

齐云山,古称白岳,因遥观山顶与云平齐得名;位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齐云山镇,地处休宁县城区西约15千米处,距屯溪区33千米,总占地面积110平方千米。

齐云山内有月华街、云岩湖、楼上楼3个景区。有奇峰36座,怪岩44处,幽洞18个,飞泉洞27条,池潭14方,亭台16座,碑铭石刻537处,石坊3个,石桥5座,庵堂祠庙33处。

1994年,齐云山被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001年,齐云山被批准为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齐云山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这五座山都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扩展资料: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位于中国大陆东部,属于华东地区,介于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东西分置而建省。安徽得名于“安庆府”与“徽州府”之首字。

安徽是中国史前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淮河文化、庐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 安徽与江苏、上海、浙江共同构成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成为国际6大世界级城市群之一。2014年,获得中国最幸福的省份荣誉,被列入中国首个新型城镇化试点省份。2015年,安徽省正式迈入中等偏上收入的快速发展阶段。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安徽

国旗国徽
中国:国徽象征着中国人民自“五四”运动以来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四颗小五角星环绕一颗大五角星,象征中国领导下的全国人民的大团结;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工农联盟;天安门则体现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也是首都北京的象征。因为天安门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又是新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国徽在颜色上用正红色和金互为衬托对比,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吉寿喜庆的民族色彩和传统,既庄严又富丽。
国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国旗的整个图案,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红色表示热烈,象征革命,祖国大地似红霞一片;配以五星,显得光明灿烂;五星呈,还有象征中华民族属人种之意,以表民族的特征。旗面左上方缀着的五颗五角星,大五角星代表中国,四颗小五角星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中国人民所包括的四个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颗小星环拱于大星之右,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大团结和人民对党的衷心拥护。这也体现了中国政权的特征。
俄罗斯:国徽双头鹰头上是彼得大带的三顶皇冠,鹰爪上的权杖和金球象征皇权;鹰胸前的盾中是一位俄罗斯传说中杀死怪物的勇士。
国旗这面国旗是由彼得大帝时的红、白、蓝三色旗演变而来。白色象征真理;蓝色象征忠诚和纯洁;红色象征美好和勇敢。
澳大利亚:国徽盾面六幅图案代表六个州;袋鼠与鸸鹋代表特有动物;金星的七个角代表六个州和北部自治区;底部饰带上的文字为国名。
国旗英国“米”字形图案代表与英国的传统关系;最大的七角星象征六个州和联邦区;五小星象征南十字星座。1788年英国在悉尼开始建立殖民据点,1901年组成澳大利亚联邦,成为英国自治领。这面国旗是1903年全国设计比赛三万个图案中选出的优胜作品。
美国:国徽白头鹰左爪紧握的月桂象征对和平的热爱;右爪紧握十三支箭象征战无不胜的决心;雄鹰胸前的十三道红、白宽条、头顶的十三颗星都象征建国时的十三个州;蓝色象征国家的各个机构;雄鹰口衔的饰带上的文字为拉丁文“合众为一”;圆形顶饰象征众多国家星系中的一个新的星座。
国旗十三道红、白相间的宽条象征建国时的十三个州;五十颗五角星象征现在拥有五十个州;红色象征强大和勇气;蓝色象征警惕、坚韧不拔;白色象征正义和纯洁。
苏丹:国旗红色象征社会主义革命与进步;白色象征和平、希望与荣誉;黑色象征属于非洲黑色人种的南方居民;绿色象征北方居民信仰的伊斯兰教以及繁荣、幸福。
国徽当地特有的沙漠鹭鹰的双翅与身体象征六大行政区。上下一条饰带上分别是阿拉伯文“胜利属于我们”和“苏丹共和国”。
巴西:国旗绿色象征广大的丛林;象征丰富的矿产和资源。中央的天球仪上的廿二颗五种大小的五角星代表廿二个州和联邦曲及首都等。拱形饰带上是葡萄牙文“秩序与进步”。
国徽红边五角金星象征国家的团结和独立;金星内圆面上的五颗白色星象征在巴西上空最为明亮的南十字星座;两条金色环带上的廿二颗星代表廿二个州;绿叶红果的咖啡树枝叶和烟草象征国家的主要农作物;太阳的光芒象征希望和信心;饰带上是葡萄牙文“巴西联邦共和国”和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日期“1889年11月15日”。
阿根廷:国徽双手紧握的“自由之竿”以及竿顶的“自由之帽”是十九世纪拉丁美洲解放战争中爱国者的标志;月桂花环象征胜利;“五月太阳”象征自由和解放。
国旗浅蓝和白色是布宜诺斯艾利斯人民反抗侵略军的标志;“五月太阳”象征自由和黎明。这面国旗是1812年2月由阿根廷独立运动领袖之一曼努埃尔•贝尔格兰诺将军创制,并在同年6月20日在炮兵阵地上首次升起,该日因而被定为“国旗日”。
冰岛:国旗蓝色象征天空和海洋;白色象征国土是一块银色大地。十字图案源自丹麦国旗,但更多冰岛人坚信这十字象征基督。
国徽中央是盾形国旗,国旗上方的国鸟白隼和蛇;以及左右的黑牛和手持拐杖的老者,是传说中冰岛的四个守护神;底部的石块象征多岩石的海岸。
韩国:国旗源于道教的太极图象征宇宙天地浑成以及单一民族构成的国家;周围的四卦象征政府;白色象征神圣国土。
国徽韩国人称作“无穷花”的木槿花象征世代生生不息以及坚韧 不拔的民族精神;花朵中央的阴阳太极图案象征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
意大利:国旗绿色象征象征土地;白色象征和平、正义的崇高精神;红色象征爱国者的热血以及自由、平等和友爱。
国徽镶红边的白色五角星象征民族主义;齿轮象征发达的工业生产;橡树枝和橄榄枝象征力量与和平;饰带是国名: “意大利共和国”。
英国:国旗由英格兰守护神圣乔治的白地红十字、苏格兰守护神圣安德鲁的蓝地白交叉形十字以及爱尔兰守护神圣帕特里克的白地红交叉形十字叠合而成,启用于1801年。
国徽国徽即是皇室徽章。三头金狮象征英格兰;点缀着鸢尾花的方框中跃立的红狮象征苏格兰;银弦竖琴象征爱尔兰。环绕盾徽的嘉得勋章绥带上的文字为“恶有恶报”;两侧是英国王狮和苏格兰独角兽,上方的头盔上供奉着帝国冠冕;底部丝带上是英王的座右铭:“神赐予我权利”。
法国:国旗1789年7月法国大革命时期,巴黎国民自卫队率先采用了蓝、白、红三色旗,白色象征皇室,蓝、红色象征市民。三种色彩来历于法国历史,蓝色是圣•:马丁长袍的颜色;白色纪念圣女贞德;红色源自英雄圣丹尼斯使用的军旗。1946年,法国宪法正式规定这面国旗
国徽法国没有正式国徽,传统上采用大革命时期的一枚椭圆形纹徽作为国家的标志。中心图案是一支代表正义与权威的束棒,象征国家的自由、独立和主权;两侧交叉的橄榄和月桂枝叶象征和平与胜利;饰带上是法国大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下悬挂着一枚光荣勋章,象征1789年法国大革命。

安徽师范大学和福建师范大学都是不错的师范大学,下面多角度进行二者对比:

一、学校荣誉对比

1、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高等教育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大学。

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首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和“高水平大学奖补资金项目”支持高校,安徽省高峰学科建设计划重点支持高校。

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也是安徽省优先建设的综合性省属重点大学。

2、福建师范大学: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中国教育部共建高校,为中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还是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其前身是福建优级师范学堂。

该校入选“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福建省重点建设三所高水平大学之一、面向东南亚开展对外汉语教学培训基地。

国家单独招收台湾学生试点学校、支持周边国家汉语教学重点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受院校、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学校。

二、师资力量对比

1、安徽师范大学: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24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90余人,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1020余人。拥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40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75人,省级以上人才称号(荣誉)教师404人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48个,省级教学名师29人,省级教坛新秀41人。

2、福建师范大学:截至2020年5月,校本部拥有近1800名专任教师,其中,高级职称人员占5906%;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6001%;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9人。

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含海外)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成员3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评审组召集人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

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学名师”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3人。

三、学术研究对比

1、安徽师范大学:截至2014年6月,安徽师范大学有省、部重点科研机构16个。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8个省级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中心)。

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2个省级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高中地理骨干教师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截至2012年安徽师范大学有41项课题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获批经费2397万元,项目立项数和获批经费均创同期历史最高水平,2012年较2011年同期增长25%和164%,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其中,国旅学院陆林教授获重点项目资助,资助经费290万元,这是继2008年王绍武教授获得重点项目资助后该校再次获得该类项目资助。

这是国家基金委自1986年成立以来资助的我国第2个旅游地理类重点项目。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三批重大招标项目立项名单,文学院院长、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任丁放教授的《唐诗学研究》获准立项,资助经费80万元。

2、福建师范大学:截至2016年6月,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核心协同单位之一),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

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1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4个,省社科研究基地2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

截至2015年1月,学校先后共获部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00多项,其中独立或合作获国家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8项。

2009-2014年,学校先后承担各类国家级课题近400项,其他各类课题2300多项。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安徽师范大学、百度百科——福建师范大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4163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