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东北大学招生章程

2022年东北大学招生章程,第1张


2022年东北大学招生章程已经公布,主要包含学校概况、招生计划、报考条件、录取规则、 收费标准 、奖助学金等信息,以下是详细内容,供大家参考。


东北大学2022年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招生管理,维护考生合法权益,保证东北大学本科招生 工作 顺利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国务院关于深化 考试 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教育部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 校招 生工作的通知》及其他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具体情况,本着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制定东北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章程。


第二条  学校全称为东北大学,国标代码为10145。上级主管部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注册地址为 辽宁 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巷11号。办学层次为本科及以上。办学性质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2017年9月,进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行列。东北大学在辽宁省沈阳市设有南湖、浑南等校区,在 河北 省秦皇岛市设有秦皇岛分校。


第三条  东北大学本科招生采用东北大学(校本部)(10145)(以下简称“校本部”)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19145)(以下简称“秦皇岛分校”)两个招生代码,分别填报,分别录取。校本部录取的 新生 在辽宁省沈阳市就读,南湖校区地址为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三巷11号,浑南校区地址为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195号。秦皇岛分校单独招生,录取的新生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就读,地址为河北省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山路143号。


第四条  本科 学习 期满,成绩合格, 毕业 时颁发东北大学本科毕业 证书 ,证 书 种类为普通高等教育毕业z书,达到东北大学学位授予标准的颁发东北大学学士学位证书。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五条  东北大学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成立东北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核制定全日制普通本科生招生计划、章程、政策、制度和程序,研究分析招生重大问题,统筹决策招生重大事项,监督招生活动,维护招生公平公正。东北大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东北大学招生办公室,招生办公室根据需要组建各省(地区)招生组,负责该地区的招生宣传、咨询和生源组织工作,并协助招生办公室开展招生录取工作。招生工作接受纪检监察部门以及社会的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及招生对象


第六条  东北大学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办学条件和近年来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各省 高考 人数、生源质量、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及各专业(类)在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选考科目要求。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选考科目要求以及其他要求由各省级招生办公室统一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  东北大学将预留不超过计划总数1%的招生计划,主要用于调节各地统考上线生源的不平衡及解决同分数考生的录取。


第八条  东北大学本科生的招生对象为:国家统一组织考试的高考生(含 强基计划 、综合评价录取、定向 就业 、 艺术 类、 体育 类、高水平运动队、少数 民族 预科班、内地 新疆 高中班、内地 西藏 班、国家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等考生)、保送生、华侨及港澳台地区学生以及第二学士学位生等。秦皇岛分校不承担特殊类型招生任务。


第四章  录取原则


第九条  调档比例。东北大学视生源情况确定调档比例,按照 平行志愿 投档的一般不超过105%。按照顺序 志愿 投档的原则上不超过120%。平行志愿投档到校考生,在体检合格且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下均予以录取。根据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在改革省份的调档比例原则上为100%。


第十条  体检要求。对考生体检的要求执行教育部、原卫生部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有关补充规定。艺术类招生体检要求详见招生简章。


第十一条  加分政策。在提档时原则上认可符合《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第46、47、48条有关情形的教育部和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全国性加分政策,但分值最高20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条件,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不适用于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招生项目。


第十二条  录取规则。分专业录取时实行“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即在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体检均合格的前提下,以考生投档成绩为依据,从高分到低分按照考生所报专业志愿(不含专业服从志愿)录取,优先满足投档成绩高的考生的专业志愿,专业志愿之间不设分数级差。


第十三条  优先顺序。在已调档考生中,如投档成绩相同,则优先录取“语文+数学+外语”成绩高的考生;如“语文+数学+外语”成绩相同,则文科考生按照语文、外语、数学的顺序,理科考生按照数学、语文、外语的顺序择优录取,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按照有关省市同分排序规则执行。


第十四条  专业调剂及退档。在已调档考生中,优先满足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当考生投档成绩无法满足所填报的专业志愿时,如果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学校根据投档成绩并适当参考考生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直至录满;对于不服从专业调剂的,做退档处理。


第十五条  征集志愿(二志愿)。当平行志愿初次投档(或按顺序志愿投档的第一志愿)考生档案不足或招生计划尚未完成时,调取征集志愿(顺序志愿投档时按志愿顺序依次调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档案。对征集志愿(非第一志愿)考生分专业录取时,根据投档成绩并适当参考考生单科成绩安排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直至录满。经征集志愿仍未完成的计划,学校将调整到其他的省(区、市)录取。


第十六条  校本部 计算机 类(含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原则上只招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时将视生源情况在部分省市征集志愿中额外征集录取部分考生。录取到生物医学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入校后不得申请转专业。


第十七条  实行大类招生的专业大类,录取时不分具体专业,入校后根据学校有关规定进行专业分流。


第十八条  部分专业教学时对外语语种有要求。外国 语言 文学类(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专业只招收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建议外语语种为英语或法语的考生报考。设计学类(含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音乐表演、经济管理试验班(含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工业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理科试验班(含化学、应用化学)、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自动化类(含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工业智能)、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类(含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类(含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数字媒体技术)、生物工程类(含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物医学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人工智能、智能医学工程、机器人工程、环境工程、采矿工程(创新实验班)、智能采矿工程专业入学后部分课程采用英文教材和英语授课,外语语种为非英语的考生请慎重报考。


第十九条  在 内蒙古 自治区实行“专业志愿清”录取规则,即进档后优先录取第一专业志愿考生,再依次录取其他专业志愿考生。


第二十条  特殊类型招生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及东北大学制定的具体招生办法执行。其中艺术类专业使用专业省统考成绩,录取办法见《东北大学2022年艺术类招生简章》。体育类专业招生时在投档考生中按照录取基准分从高到低录取,录取基准分=高考文化课成绩(不含加分)+专业测试成绩,录取基准分数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高考文化课成绩(不含加分)高的考生,如再相同,则参照第十三条规定的优先顺序择优录取。


第二十一条  定向就业生、内地新疆高中班、内地西藏班和少数民族预科生等录取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及东北大学制定的具体招生办法执行。其中,录取为定向就业生的考生在入学前须与定向就业单位和学校共同签署定向就业协议书。


第二十二条  考生可以通过各省级招生办公室公布的渠道查询本人的录取结果,也可分别登录东北大学招生网、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招生网查询。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根据国家规定,学生入学须缴纳 学费 、住宿费。按照属地化原则,校本部按辽宁省发改委核定和教育厅备案的收费标准收取学费和住宿费等。学费实行学分制收费,由专业注册学费和学分学费两部分组成,每学年按学年制收费标准预收,实际结算时多退少补。校本部大部分专业学年学费标准为5760—6240元/年;艺术学院各专业学年学费标准为12000元/年;软件学院各专业学年学费标准为 大一 大二 5200元/年、 大三 大四 16000元/年;生物医学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国内学年学费标准为45000元/年,第四年达到赴英国邓迪 大学学习 要求的学生,学费标准按照英国邓迪大学学费标准由邓迪大学收取,同时东北大学收取学籍注册费4500元/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国内学年学费标准为30000元/年,国外学费(含注册费)标准4148欧元/年。住宿费标准为700—1200元/年。学分制收费具体情况参照学校文件及相关规定执行。学校实际收取学费以辽宁省教育厅备案的“学费标准”为准。


第二十四条  学校构建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三金”(国家奖学金、国家 励志 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为主体,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绿色通道、爱心物资、社会奖(助)学金多种资助形式并存的绿色物质资助体系,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同时注重精神引领与能力提升,打造一系列 成长 成才计划,全面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第二十五条  秦皇岛分校在招生中的相关要求、收费标准、大类招生及专业分流等详见《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本科招生实施办法》。东北大学悉尼智能科技学院是东北大学与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应用统计学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由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19145)招生,原则上只招收有专业志愿的考生,学生进校后应当在录取专业完成学业。录取时将视生源情况在部分省市征集志愿中额外征集录取部分考生。东北大学悉尼智能科技学院中外合作办学各专业学费56000元/年。


第二十六条  东北大学校本部招生咨询联系电话为024-83687392,传真为024-23891272,电子邮件为ddzsb@mailneueducn,东北大学招生网网址为>

不可以的,因为苹果手机是没有文件夹这个东西的,你必须得从iTunes store里面下载,那个音乐就可以直接播放。百度云盘的音乐只能在百度云盘里面听。手机版的百度云根本不能实现用其他播放器转播的功能,要想转播,需要在电脑上下载电脑版的百度云,然后把歌曲下载下来,再通过iTunes导入手机。

百度云是百度提供的公有云平台,于2015年正式开放运营。百度云秉承“用科技力量推动社会创新”的愿景,不断将百度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技术能力向社会输出。

“世界很复杂,百度更懂你”,2016年,百度正式对外发布了“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位一体的云计算战略。百度云推出了40余款高性能云计算产品,天算、天像、天工三大智能平台,分别提供智能大数据、智能多媒体、智能物联网服务。为社会各个行业提供最安全、高性能、智能的计算和数据处理服务,让智能的云计算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百度云的智能多媒体服务音视频转码MCT(Multimedia Cloud Transcoder)。为音视频文件提供高质量的转码计算服务,将源音视频文件转码为各种消费设备所需要的媒体文件格式,满足手机、平板、智能电视和PC等多终端播放需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百度云

UI节目设计将越来越有前景,因为企业从现在直到将来要在“用户体验方面”拉开群雄逐鹿的态势争抢用户。谁的产品体验好,产品就受用户欢迎多。这就意味着,UI设计已经突破了大家狭隘的理解,认为UI工作只是描边画线,或是软件产品的核心是程序和技术,把UI看作是次要的辅助。新的时代UI人才将不可替代,将越发受到企业人才抢夺,这也是UI设计师今天如此受关注和火爆原因。 
现今,用户的交互体验已经被认为是电子产品继程序、功能之外的下一个竞争点,而这一点恰恰是UI设计师的工作能力和职责。

提到USB
Type-C接口(以下简称为USB-C),大家第一个能想到的是USB-C接口能正反插,用起来很舒服。了解更多的可能还支持USB-C接口速度更快,达到5Gbps或者10Gbps,还有人可能知道USB-C具备100W的供电能力,看过我们新闻的读者还会知道Intel的雷电3接口用的也是USB-C接口,不仅速度达到了40Gbps,还能传输视频,支持双路4K输出。这么一来,USB-C接口简直逆天了有木有,各种全能,真的是超越所有接口的存在。
USB-C的那些误区:其实它只是个物理结构规范,跟速度、供电没关系
其实上面说到的USB-C接口的各种优势有很多误区,某些方面说的没错,USB-C接口确实可以做到这些,但USB-C接口自身只是定义了一种全新的物理结构,不论USB 30还是USB 31或者目前的USB 20,它们都可以做USB-C接口。
至于100W供电,那是USB Power Delivery规范的功劳,而100W输出需要的是20V/5A,USB-C的电压依然是5V,现在还实现不了100W输出。
还有视频输出,那些功能更属于高级附加值,不光要看USB-C接口,还得看DP、HDMI等规范以及厂商的支持。
USB-C:一口御重口,万口要归一
为什么要做USB-C接口?我们可以检视下现在的USB接口到底怎么了——USB是通用串行总线接口,通用这个词确实做到了,目前我们使用的外设中就属USB设备最多最方便,但是随着USB接口更新换代,为了满足不同市场应用,USB接口也衍生出了Type-A、Type-B接口,这两种接口还有标准型、Mirco(硬盘底座很多是micro-B接口)及mini(智能手机、平板用的最多)这样的子分类,更坑爹的是USB
20及USB 30的mini、Mirco接口根本不通用。现在已经是USB
31时代了,如果再继续这样的态势,估计又要弄出新的接口了,这可愧对通用接口之名了。
USB接口虽然是通用接口,但衍生版本越来越多,已经不方便了
这种情况下,USB官方组织USB-IF觉得不行了,再这么折腾下去全都乱了,他们要不忘初心(大误),于是就打造了USB-C这种接口,该接口被定义为新一代USB接口规范,而且要适应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移动设备。
USB-C接口是面向未来的,还要适应多种接口协议,所以它总计有24个针脚,而USB
30接口通常是9到11个,USB
20只有4个针脚。不过别担心,针脚的增多并没有导致USB-C接口体积变大,实际上它还缩小了体积(相对标准口来说),满足了移动设备的需求。
我们可以把USB-C接口当作一个“篮子”,USB-IF重新定义的这个篮子很巧妙,大妈们(USB 20)可以带着它去市场买菜当菜篮子用,妹子们(USB 31)也能拿着它逛街当时尚品用,而且它还有各种优势可供挖掘。
当然,USBC-C虽有万般好,但也不是没缺点——如果下面说的这些算是缺点的话。首先是USB-C不兼容其他A、B接口,第二它看起来体积小巧,但USB-C接口的长宽分别是86x24mm,USB
20 mini-B接口是68x30mm,mirco-B接口是685x180mm,因此它实际上更大了一点。
上述“缺点”相比USB-C接口的优势来说实在微不足道了,我们更应该关注USB-C接口带来的优势。
USB-C接口优点之一:正反可插
用户USB接口的玩家100%都遇到过“正面插不对、反面插也不对、正面再插就对了”的情况,我觉得仅此一点USB-C就足以取代其他USB接口了,因为USB-C是正反面都能插,说的专业点就是接口没有方向性。
我敢说你用USB接口一定遇到过这个问题了
果粉比安卓用户自豪的地方也有这个因素,因为苹果iPhone手机很早就有这样的设计了,iPhone
5开始的Lightning接口就可以随便插,不需要像安卓手机那样需要认清正反面(更糟糕的是不同厂商的mini
USB接口设计也不同,值得吐槽小米的就是他们的手机还把USB接口做的上下看起来一样宽,更不好辨别了),用起来舒服多了。
USB-C接口优点之二:供电更强
虽然前面说了100W的USB供电跟USB-C接口不是一回事,但USB-C接口的供电能力也确实强化了,我们知道USB
20的供电电流是05A,USB 30达到了09A,USB
31这方面没变化,但USB-C接口的电流有不仅有15A还有3A可选(标准线缆),接口可承载的电流实际上是5A,这么算起来理论上其供电能力最高可达25W,这已经比很多QC
20快充都要高了。
当然了,实际上厂商能做到多大的供电能力并不一定是这样,如果能100%实现PD
20规范,那么USB-C+USB PD
20规范下也真的能做到100W供电输出,这时候别说充电了,带一般的笔记本都没什么问题,苹果的NMB笔记本就只用了一个USB-C接口搞定。
此外,USB-C接口还支持双向供电,它既可以接受充电器供电,也能当作充电器对外输出电流,Google的亲儿子Nexus
5X/6P手机就有了这样的功能。不过双向充电这个功能是USB-C可以做到的,但不是说只有USB-C能做到,此前华为的Mate
7等没用USB-C接口的手机也能做到这样的功能,可以对外充电。
USB-C接口优点之三:速度更快
我们还是不得不回到传输速度上来,虽然USB-C接口最低要求是USB 20速度即可,但这么好的接口只用USB 20显然是浪费的,它完全可以做到USB 30甚至USB 31速度标准,这个就得看厂商的选择了。
苹果在NMB笔记本上用上了USB
301 Gen1标准的速度,其实就是5Gbps的USB 30速度。手机中,目前联想神奇工场的Zuk Z1是第一个支持USB
30速度的USB-C接口手机,其他厂商包括Google的Nexus 5X/6P都还是USB 20速度的。
话说回来,智能手机所用的闪存虽然内部速度比较高,但连接电脑的速度并不怎么样,大部分手机连好点的U盘都跑不过,所以对USB
30的需求并不高,而且USB 30对手机信号有干扰,三星在Note 3上就用过USB
30,结果默认是不开启的,后来的手机直接取消了USB 30支持。
USB-C接口优点之四:能传视频
USB-C接口一出生就是万般宠爱于一身,不仅在自家兄弟中最受瞩目,其他行业也看中了USB-C接口的发展潜力,纷纷给USB-C做媒扩展它的功能。视频电子标准组织VESA就联合USB-IF推出了“DisplayPort
over USB-C”计划,这就让USB-C接口具备了DP视频传输功能,以后发展好了,估计能把DP接口及DP线都给取代了。
USB-C接口还可以用作DP视频输出
在这方面走的比较快的是Intel的雷电3(Thunderbolt 3),今年6月份Intel发布雷电3标准时,除了速度提升到40Gbps之外,另一个明显变化就是用USB-C接口取代了以往的mini DP接口,甚至可以支持双4K输出,性能强的不要不要的。
苹果的NMB笔记本所用的USB-C接口现在也具备了DP输出能力,支持原生DP 12输出,通过转接器还可以实现VGA、HDMI输出。
随着其他规范的扩展,USB-C接口具备的功能可能还会更多,能做到上述四点就已经够强大了。2015年支持USB-C接口的主板越来越多,笔记本也在苹果NMB上破冰,智能手机及平板中USB-C接口也开始崭露头角,我们来看下有哪些手机及平板用了这种接口。
目前已上市的USB-C接口手机、平板盘点
USB-C接口的平板:
如果没记错的话,诺基亚品牌、富士康 *** 刀的N1平板是首款使用USB-C接口的平板,只不过这款平板在市场上存在感太弱了。今年下半年来戴尔的Venue 8、Venue 10 Pro平板以及惠普的Pavilion x2 10平板也先后用上了USB-C接口。
USB-C接口的手机:
手机上使用USB-C接口的动力比平板还足,特别是中国市场上。国内首款USB-C安卓手机实际上是由乐视这个智能手机新军推出的,之后分别有一加手机2、神奇工场Zuk
Z1、小米手机4c、谷歌Nexus 5X/6P、微软Lumix 950/950 XL等用上了USB-C接口,其中只有Zuk
Z1是宣称支持USB 30速度的,其他都还是USB 20。此外Googge的Neuxs
5PX/6P还可以支持双向充电,其他的暂时还没有跟进。
▲一加2也支持了USB-C接口
总的来说,USB-C接口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是针对智能手机来说的,包括PC、笔记本、平板以及物联网设备都有可能全面升级到USB-C接口,但那是以后的事,就目前来看上USB-C接口的手机除了发挥正反插的方便之外,在充电、高速传输等方面并没有什么动作,不论他们吹的多么好,现在升级USB-C接口只能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而且因为数据线不通用,有时候甚至麻烦多于方便,这个问题在USB-C接口大规模普及之前可能都是个麻烦。

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应该是不相上下的,有的省市湖南大学的分数高,有的省市中南大学的分数高,湖南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是:土木工程、建筑学、车辆工程、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另外工商管理和电气应该也不错。中南大学的冶金和医学应该是挺好的。中南大学兼并了湘雅医学院,人说北协和南湘雅,湘雅下面有3家三甲医院。其实学校的综合排名并没有多大的用处,主要看你想学那个专业,然后去专业比较好的学校。因为你并不是每个专业都上,你只上一个专业。湖南大学的土木应该是全国第5吧,车辆有一个国家实验室在这边,经贸是全国第3的样子,建筑是从土木院分出去的,现在也很不错,金融和工管在学校的各项活动里都比较牛的样子,电气院是湖南大学的几个大院之一,人数很多,听说就业不错。我是湖南大学的本科生。对中南只有一点点的了解。其他的学校我就不太清楚了,但是综合排名的话山东大学和大连理工应该都比中南和湖大好吧,但是还是要看你想学什么专业。另外,湖南大学这边大一末可以转专业,大部分专业都很好转,几个好的专业就难一点。别的就不太清楚了。另外,长沙这边天气不太好……
想了解更多的湖大信息可以上湖大的BBS,>提到USB Type-C接口(以下简称为USB-C),大家第一个能想到的是USB-C接口能正反插,用起来很舒服。了解更多的可能还支持USB-C接口速度更快,达到5Gbps或者10Gbps,还有人可能知道USB-C具备100W的供电能力,看过我们新闻的读者还会知道Intel的雷电3接口用的也是USB-C接口,不仅速度达到了40Gbps,还能传输视频,支持双路4K输出。这么一来,USB-C接口简直逆天了有木有,各种全能,真的是超越所有接口的存在。
USB-C的那些误区:其实它只是个物理结构规范,跟速度、供电没关系
其实上面说到的USB-C接口的各种优势有很多误区,某些方面说的没错,USB-C接口确实可以做到这些,但USB-C接口自身只是定义了一种全新的物理结构,不论USB 30还是USB 31或者目前的USB 20,它们都可以做USB-C接口。
至于100W供电,那是USB Power Delivery规范的功劳,而100W输出需要的是20V/5A,USB-C的电压依然是5V,现在还实现不了100W输出。
还有视频输出,那些功能更属于高级附加值,不光要看USB-C接口,还得看DP、HDMI等规范以及厂商的支持。
USB-C:一口御重口,万口要归一
为什么要做USB-C接口?我们可以检视下现在的USB接口到底怎么了——USB是通用串行总线接口,通用这个词确实做到了,目前我们使用的外设中就属USB设备最多最方便,但是随着USB接口更新换代,为了满足不同市场应用,USB接口也衍生出了Type-A、Type-B接口,这两种接口还有标准型、Mirco(硬盘底座很多是micro-B接口)及mini(智能手机、平板用的最多)这样的子分类,更坑爹的是USB 20及USB 30的mini、Mirco接口根本不通用。现在已经是USB 31时代了,如果再继续这样的态势,估计又要弄出新的接口了,这可愧对通用接口之名了。
USB接口虽然是通用接口,但衍生版本越来越多,已经不方便了
这种情况下,USB官方组织USB-IF觉得不行了,再这么折腾下去全都乱了,他们要不忘初心(大误),于是就打造了USB-C这种接口,该接口被定义为新一代USB接口规范,而且要适应智能手机、平板、笔记本等移动设备。
USB-C接口是面向未来的,还要适应多种接口协议,所以它总计有24个针脚,而USB 30接口通常是9到11个,USB 20只有4个针脚。不过别担心,针脚的增多并没有导致USB-C接口体积变大,实际上它还缩小了体积(相对标准口来说),满足了移动设备的需求。
我们可以把USB-C接口当作一个“篮子”,USB-IF重新定义的这个篮子很巧妙,大妈们(USB 20)可以带着它去市场买菜当菜篮子用,妹子们(USB 31)也能拿着它逛街当时尚品用,而且它还有各种优势可供挖掘。
当然,USBC-C虽有万般好,但也不是没缺点——如果下面说的这些算是缺点的话。首先是USB-C不兼容其他A、B接口,第二它看起来体积小巧,但USB-C接口的长宽分别是86x24mm,USB 20 mini-B接口是68x30mm,mirco-B接口是685x180mm,因此它实际上更大了一点。
上述“缺点”相比USB-C接口的优势来说实在微不足道了,我们更应该关注USB-C接口带来的优势。
USB-C接口优点之一:正反可插
用户USB接口的玩家100%都遇到过“正面插不对、反面插也不对、正面再插就对了”的情况,我觉得仅此一点USB-C就足以取代其他USB接口了,因为USB-C是正反面都能插,说的专业点就是接口没有方向性。
我敢说你用USB接口一定遇到过这个问题了
果粉比安卓用户自豪的地方也有这个因素,因为苹果iPhone手机很早就有这样的设计了,iPhone 5开始的Lightning接口就可以随便插,不需要像安卓手机那样需要认清正反面(更糟糕的是不同厂商的mini USB接口设计也不同,值得吐槽小米的就是他们的手机还把USB接口做的上下看起来一样宽,更不好辨别了),用起来舒服多了。
USB-C接口优点之二:供电更强
虽然前面说了100W的USB供电跟USB-C接口不是一回事,但USB-C接口的供电能力也确实强化了,我们知道USB 20的供电电流是05A,USB 30达到了09A,USB 31这方面没变化,但USB-C接口的电流有不仅有15A还有3A可选(标准线缆),接口可承载的电流实际上是5A,这么算起来理论上其供电能力最高可达25W,这已经比很多QC 20快充都要高了。
当然了,实际上厂商能做到多大的供电能力并不一定是这样,如果能100%实现PD 20规范,那么USB-C+USB PD 20规范下也真的能做到100W供电输出,这时候别说充电了,带一般的笔记本都没什么问题,苹果的NMB笔记本就只用了一个USB-C接口搞定。
此外,USB-C接口还支持双向供电,它既可以接受充电器供电,也能当作充电器对外输出电流,Google的亲儿子Nexus 5X/6P手机就有了这样的功能。不过双向充电这个功能是USB-C可以做到的,但不是说只有USB-C能做到,此前华为的Mate 7等没用USB-C接口的手机也能做到这样的功能,可以对外充电。
USB-C接口优点之三:速度更快
我们还是不得不回到传输速度上来,虽然USB-C接口最低要求是USB 20速度即可,但这么好的接口只用USB 20显然是浪费的,它完全可以做到USB 30甚至USB 31速度标准,这个就得看厂商的选择了。
苹果在NMB笔记本上用上了USB 301 Gen1标准的速度,其实就是5Gbps的USB 30速度。手机中,目前联想神奇工场的Zuk Z1是第一个支持USB 30速度的USB-C接口手机,其他厂商包括Google的Nexus 5X/6P都还是USB 20速度的。
话说回来,智能手机所用的闪存虽然内部速度比较高,但连接电脑的速度并不怎么样,大部分手机连好点的U盘都跑不过,所以对USB 30的需求并不高,而且USB 30对手机信号有干扰,三星在Note 3上就用过USB 30,结果默认是不开启的,后来的手机直接取消了USB 30支持。
USB-C接口优点之四:能传视频
USB-C接口一出生就是万般宠爱于一身,不仅在自家兄弟中最受瞩目,其他行业也看中了USB-C接口的发展潜力,纷纷给USB-C做媒扩展它的功能。视频电子标准组织VESA就联合USB-IF推出了“DisplayPort over USB-C”计划,这就让USB-C接口具备了DP视频传输功能,以后发展好了,估计能把DP接口及DP线都给取代了。
USB-C接口还可以用作DP视频输出
在这方面走的比较快的是Intel的雷电3(Thunderbolt 3),今年6月份Intel发布雷电3标准时,除了速度提升到40Gbps之外,另一个明显变化就是用USB-C接口取代了以往的mini DP接口,甚至可以支持双4K输出,性能强的不要不要的。
苹果的NMB笔记本所用的USB-C接口现在也具备了DP输出能力,支持原生DP 12输出,通过转接器还可以实现VGA、HDMI输出。
随着其他规范的扩展,USB-C接口具备的功能可能还会更多,能做到上述四点就已经够强大了。2015年支持USB-C接口的主板越来越多,笔记本也在苹果NMB上破冰,智能手机及平板中USB-C接口也开始崭露头角,我们来看下有哪些手机及平板用了这种接口。
目前已上市的USB-C接口手机、平板盘点
USB-C接口的平板:
如果没记错的话,诺基亚品牌、富士康 *** 刀的N1平板是首款使用USB-C接口的平板,只不过这款平板在市场上存在感太弱了。今年下半年来戴尔的Venue 8、Venue 10 Pro平板以及惠普的Pavilion x2 10平板也先后用上了USB-C接口。
USB-C接口的手机:
手机上使用USB-C接口的动力比平板还足,特别是中国市场上。国内首款USB-C安卓手机实际上是由乐视这个智能手机新军推出的,之后分别有一加手机2、神奇工场Zuk Z1、小米手机4c、谷歌Nexus 5X/6P、微软Lumix 950/950 XL等用上了USB-C接口,其中只有Zuk Z1是宣称支持USB 30速度的,其他都还是USB 20。此外Googge的Neuxs 5PX/6P还可以支持双向充电,其他的暂时还没有跟进。
▲一加2也支持了USB-C接口
总的来说,USB-C接口是大势所趋,这不仅是针对智能手机来说的,包括PC、笔记本、平板以及物联网设备都有可能全面升级到USB-C接口,但那是以后的事,就目前来看上USB-C接口的手机除了发挥正反插的方便之外,在充电、高速传输等方面并没有什么动作,不论他们吹的多么好,现在升级USB-C接口只能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而且因为数据线不通用,有时候甚至麻烦多于方便,这个问题在USB-C接口大规模普及之前可能都是个麻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4253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