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学的是物联网工程专业 有没有加入学生会对以后找工作是否有影

大学里学的是物联网工程专业 有没有加入学生会对以后找工作是否有影,第1张

 对以后找工作有一点影响,但不会很大,这个可以放心。
找工作,主要看个人能力。参加学生会、社团也不会说一定是个人能力强,只能说是阅历比较丰富而已。就业影响因素较多,社团工作经历仅突出了个人某方面特点,但绝无消极影响。
1、学生委员会、学生会,亦称“学生联合会(student union)”或“学生委员会 (Student Committee)”。在中国大陆,学生会一词一般代指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简称全国学联)在各院校的团体会员机构。《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章程》第四章中对“学生会”以及“学生会会员”的描述为“学生会、研究生会是学生自己的群众组织。凡在校的中国学生,不分民族、性别、宗教信仰均可为学生会、研究生会会员”。各大中专院校、高中学生会在本校党组织的领导和团组织的指导帮助下,依照法律、学校规章制度和各自的章程,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
2、社团是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人相聚而成的互益组织。中国的社团一般具有非盈利和民间化两种基本组织特征。社团与政府组织、非正式组织或自然群体有着明显的区别。
社团一般按专业、学科、兴趣组成,有此经历,说明某专业、学科知识水平在—般人之上;作为社会性组织,参加者必进行一些组织工作,说明有—定组织能力;组织中形成一定人际关系,能和谐相处,即锻炼了人际关系协调能力。

、以强乡村民族绿色产业意识筑就兴村共富梦
广西乡村民族特色产业必须坚持绿色发展优先,因地制宜、因材施策、灵活多变、有的放矢等原则,发展民族特色绿色产业。
(一)继续强化做强甘蔗产业品牌意识
广西是全国最大的甘蔗生产基地,但在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不足。现阶段,广西蔗叶还田比例仍小于7%,配方施肥的比例仍低于25%,地膜材料和保墒技术的覆盖率仍然低于4%,严重影响甘蔗作物和蔗糖产品的产量水平;同时种植品种单一,新推广品种比例小,甘蔗生产基础设施落后,生产机械化种植低,广西蔗区机播率约27%,机收率约45%,种植环节机械化水平约22%,但在收获环节只占05%。应继续充分利用独特优势实现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产业链、科技链、销售链上下功夫,加快研究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同时成立甘蔗专业培训班,在种植、护理、研发、销售等方面培训农民、专业骨干等人员,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在产学研科技方面实现攻坚克难的同时,也需要从思想观念、管理方式上实现科学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质量。如需要从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态度观念、精神境界的内生动力上入手,增强农民对种植的态度信心、思想观念上注重教育引导,把农民淳朴的思想、勤劳的特质充分挖掘调动起来并加以运用到科学的管理之中,多元化融合发展,起到凝心聚力、团结统一的方式方法作用。广西很多产业的失败教训是深刻的,不是因为技术的问题,而是存在不科学的管理问题,也就是人的思想、态度问题,如果我们的群众思想跟不上、价值观念不更新,没有坚定的民族文化自信,遇到问题彷徨失错、精神定力不强、坚守精神家园、顽强拼搏的尽头不足,那么我们做什么都是徒劳的,地方政府在这方面也很容易忽视,因此我们需要帮助农民弥补民族精神文化不足的现象,才能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才能真正做强具有广西民族文化特色的甘蔗产业品牌,促进乡村振兴、农民富裕。
(二)拓宽做好具有民族特色茶产业发展思路
广西阳光充足,雨水充沛,适合发展种植茶产业,目前共有13个市49个县(区)种植茶叶,主要生产绿茶、红茶、黑茶(六堡茶)和花茶。有资料显示,2017年绿茶、红茶和黑茶的产量占广西茶叶总产量的98%。茶园面积、总产量与总产值均呈逐年增加趋势,但近几年来总体上增长相对较慢,如2015年绿茶产量占比为4230%,较2010年的7568%降低了3338%;黑茶产量在2010年和2015年的比例分别为2027和1905%,几乎无明显变化。对此,除了向全国有种植茶产业经验的地方学习取经之外,广西要进一步拓宽做好具有民族特色茶产业发展思路,重点把广西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茶文化产业,发挥地方特有的不同民族文化元素,走广西民族特色茶文化产业之路,如融入壮族的三月三“排哥节”、苗族的“跳坡节”、彝族的“火把节”、仡佬族的“吃新节”等不同文化特征的元素融入其中,展现广西各乡村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特色和风情,并结合广西的山山水水融入其中,打造人淳朴热情、水清澈纯净、山优美如画的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优质茶产业,使人喝了此茶记忆犹新、印象深刻、流连忘返,做成具有广西地方民族特色文化的茶产业化发展品牌。
(三)做强做大猕猴桃民族文化产业文章
在我国,猕猴桃分布很广,北方的陕西、甘肃和河南,南方的两广和福建,西南的贵州、云南、四川,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各省都有。广西也是猕猴桃的主要产区之一,目前广西猕猴桃主要有:南丹红阳猕猴桃、乐业猕猴桃、武植3号、中华猕猴桃,需要做强做大猕猴桃民族文化产业还需要做到:一是充分利用广西山多的地理优势与光照条件充足特点,聘请猕猴桃种植专家在全区加大调研哪些乡村适合种植猕猴桃,对症下药,统筹安排落实,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不断引进新品种、新产业,扩大种植规模,加大研发投入,坚持产业出题,科技答题,推动猕猴桃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二是充分吸收八桂大地各民族特有的文化元素,衍生出一系列特色的猕猴桃民族文化品牌专利,把各乡村中特有的民族文化特点充分挖掘出来,把猕猴桃市场需求与民族精神文化元素紧密融合,通过猕猴桃民族文化产业让人民钱袋子鼓起来,又让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文化内涵发展起来,做好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猕猴桃产业化,逐渐使乡村民族文化特色产业振兴,实现乡村共同富裕之路。如猕猴桃的汁沁人心脾、吃起来爽口美味的特征,与八桂大地各族儿女勤劳的智慧、辛勤的汗水、淳朴的民风相融合,才能种植出硕果累累、美味爽口的猕猴桃,这些产业与八桂大地的民族农耕文化息息相关,不断丰富发展着伟大创造和伟大奋斗精神基因,是绵绵不息的中国精神的生动再现和表达。
二、以数字引领乡村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实现科技兴村梦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建设,而乡村振兴建设落实落地又必须具有勇于求变的精神,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推进产业科技创新,才能在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共同富裕中育先机。
(一)做好数字乡村建设,打造“互联网+民族文化产业”工程
有数据显示,2020年广西数字经济规模再上新台阶,总量达到7267亿元,相较2019年增长了1022% ,占广西经济的328%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广西数字经济企业共有145万家,同比增长1168% ,从 2019 年的11万家发展至2021年的145万家,年均增长率约为15% ,这为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契机和机遇,把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与数字乡村发展结合起来,可全力打造互联网+民族食品+民族工艺的发展模式,做强具有广西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整合优化全区民族特色文化产业资源,建设智慧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数字化乡村、科技融合乡村,实现科技下村、科技兴农、科技兴村,使民族食品如辣椒、包菜、玉米、芋头、洋葱和民族工艺如壮锦、绣球、刺绣、南珠、坭兴陶、手袋、背包等产品具有科技与手工相结合,实现打造产品品质高和经济效益好的特色发展之路,实现出村进城的产业化发展,助推乡村振兴、农民增收,实现共同富裕。
(二)做强做大“互联网+民族特色美食文化”产业
广西民族特色美食文化非常丰富,人口5012多万,境内生活着壮、汉、苗、瑶、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族等28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有1880多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752%。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美食,这些美食是优秀民族饮食文化的精华。针对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美食特点,要统一谋划行动,又需因地制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挖掘全区各村具有民族特色文化的美食或食品,共同探索“互联网+民族特色美食文化”的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一体化模式。如对民族食品中的粽子、粉等各种民族文化特色美食进行深加工,依托全区特色旅游景区、红色旅游胜地、网络直播带货等不同方式,向全国推广销售,价格公道,可口美味,服务热情,力争做成具有广西地方风情的民族特色美食文化产业化发展之路。
(三)做精做优“互联网+民族特色医药”产业
广西中草药物种基源仅次于云南居全国第二位,有丰富的桂产地道药材如罗汉果、八角、肉桂、蛤蚧、鸡血藤、广豆根、田七、青天葵、千年健、巴戟天、金银花、穿山甲等;全国400多种常用中药原料药材中有70多种主要来源于广西,其中10多种占全国总产销量的50~80%以上,罗汉果、鸡血藤、广豆根等更高达90%以上。广西具有明显的民族医药资源优势。而且广西不是单一民族的医药,包括壮医药、瑶医药、苗医药、仫佬医药、毛南医药、侗医药、京医药等,各民族医药又有丰富的诊疗技法与验方,具有明显的医源优势,可以综合利用、优势互补。应发挥这些优势加快发展融壮医药、中医药与西医药相结合的民族产业化发展的特色之路,统一谋划成立专门的农民种植培训班和民族医药产业公司,以“互联网+民族特色医药”产业模式,融价格公道、政策灵活、资金扶持、技术培训、统购统销服务于一体,使农民无后顾销售之忧,鼓励农民大胆地干、大胆地闯,做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具有民族特色医药的广西品牌企业。
三、以“三勤”干劲推动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实现兴业富民梦
新时代壮美广西的建设者和奋斗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心决心恒心,勇担乡村振兴使命,勤勤恳恳、不辞劳苦,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共同富裕新篇章。乡村民族特色文化的发展振兴关键在人,充分调动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够创造人间奇迹。
(一)勤恳谋事,铸造广西新时代民族特色产业主力军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925万人,有25万名农业科技人才、128万名高技能人才活跃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培育了高素质农民146万人,已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使他们成为了广西新的乡土人才和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2016年以来,广西创建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339个、县级示范区873个、村级示范点超过1万个,各级示范区拥有农技人员21万人,引进人才14万多人。对此,铸造广西新时代民族特色产业主力军,一方面按照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要求,结合乡村民族特色文化发展的实际,全区要大力培养造就一大批黄文秀式好青年、好干部、好人才,勇做乡村民族特色文化发展振兴的实践者和生力军。另一方面全区各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要结合本村实际灵活运用“三企入桂”、对口支援等政策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振兴乡村,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带领村民走村集体产业化发展的共富之路。
(二)勤恳创业,创造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群系
有资料显示,广西人才平台竞争力居西部地区第6位,居全国第25位,显示了相对弱势,而广西人才贡献竞争力居西部地区第7位,居全国第26位,显示了此项指标在全国的相对弱势。目前广西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高端人才、研发人才、高级技能人才等三种类型人才稀缺,应发挥广西在人才发展态势竞争力、人才数量竞争力等方面的优势,弥补广西在人才结构竞争力、人才贡献竞争力等方面的短板,才能整体提升广西的人才综合竞争力,而创造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产业,一方面成立专业技术服务公司。想方设法吸引全村青壮年劳动力留在村里发展,各村根据实际成立类型不同的专业技术服务公司,培训思想道德素质、专业技术、团队服务意识“三过硬”的专业技术队伍(如装修技术等),积极对外宣传,承揽项目,推进全村民族特色文化振兴发展,村民发家致富。另一方面成立现代特色农家乐。打造休闲、旅游、服务、吃住、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农家乐,成立村级厨师培训班、娱乐服务专业团队,把全村各家各户闲置的空闲房间用于游客住宿,各村结合自身实际打造特色农家菜,如烤全羊、牛肉汤、白切鸡、柠檬鸭、五香扣肉等,坚持各村的民族特色文化菜谱要极具个性化、丰富多样发展,不能雷同,才能吸引留住游客,品牌才能打响。同时结合本村各自民族特色文化传统发展的历史,做好如唱山歌(侗族大歌、壮乡山歌)、跳民族舞、拔河比赛、火把节、吃新节等节目表演,丰富文化娱乐生活。
(三)勤恳宣传,为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合作营造良好氛围
《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互联网发展报告》表明,广西移动互联网用户4450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897%,低于全国(942%);手机上网用户4439万户,同比增长79%,增速全国排名第2;手机上网用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的渗透率为86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22%)。广西本地互联网应用发展情况主要表现在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2421万,网民使用率为805% ;互联网教育用户规模达1295万,较2018年增长1027%,网民使用率为430%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西全区中小学“停课不停学”,互联网教育用户规模迎来暴发式增长。对此我们应充分通过互联网教育等不同技术手段进行勤恳宣传,主要利用网络直播、网络宣传推广等信息技术手段,宣传本村的特色,吸引游客、吸引商家前来投资入股合作。比如自然风光优美的村庄可吸引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旅游拍摄等,同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VR虚拟技术等不同手段宣传推广,实现数字化农村经济和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化发展,既保留了传统民族文化特色,又实现了创新发展,是破解当前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困境的必由之路。

2月19日,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由新华社受权发布。

这份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全文共分8个部分,包括: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农业基础,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短板;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能否落到实处,直接关系到农村工作硬任务能否按期完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能否实现。

文件指出,今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三农”领域有不少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动摇。要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赢得主动,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我们通过政策原文,为大家整理了一下重点: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编者注: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对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一项,描述文字超过700字,重视程度可见一番。)

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研究出台配套政策,指导各地明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的具体办法,确保政策衔接平稳过渡。

完善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在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础上,开展“回头看”,做好收尾工作,妥善化解遗留问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至农户手中。

健全土地流转规范管理制度,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允许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担保融资。总结好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试点经验,巩固改革成果。

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农民进城落户条件,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在修改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完善配套制度,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加快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拓展改革试点,丰富试点内容,完善制度设计。

抓紧制定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指导意见。研究起草农村宅基地使用条例。开展闲置宅基地复垦试点。允许在县域内开展全域乡村闲置校舍、厂房、废弃地等整治,盘活建设用地重点用于支持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和返乡下乡创业。

严格农业设施用地管理,满足合理需求。巩固“大棚房”问题整治成果。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要求,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重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标准农田建设。

扎实开展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使用,调剂收益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乡村振兴。加快修订土地管理法、物权法等法律法规。

#确保2020贫困县全部摘帽#

《文件》指出,咬定既定脱贫目标,落实已有政策部署,到2020年确保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稳定粮食产量,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5亿亩。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保持在1546亿亩以上。

#两个“振兴”#

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支持长江流域油菜生产;积极发展木本油料;实施奶业振兴行动;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合理确定内陆水域养殖规模;规范有序发展远洋渔业。

#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

科学确定国内重要农产品保障水平,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国内安全保障能力。将稻谷、小麦作为必保品种,稳定玉米生产,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保障立法进程。在提质增效基础上,巩固棉花、油料、糖料、天然橡胶生产能力。

#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

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阶段性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干净整洁有序,村民环境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建立地方为主、中央补助的政府投入机制。中央财政对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等给予补助,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给予奖励。

#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全面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养老、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发展乡村新型服务业#

支持供销、邮政、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等开展农技推广、土地托管、代耕代种、统防统治、烘干收储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适应城乡居民需要的休闲旅游、餐饮民宿、文化体验、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产业。

#实施数字乡村战略#

深入推进“互联网+农业”,扩大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和增收。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引导产业有序梯度转移,支持适宜产业向小城镇集聚发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支持返乡下乡创新创业#

鼓励外出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城市各类人才返乡下乡创新创业,支持建立多种形式的创业支撑服务平台。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鼓励地方设立乡村就业创业引导基金,加快解决用地、信贷等困难。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支持创建一批返乡创业园,支持发展小微企业。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按期完成全国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加快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建设,建立健全集体资产各项管理制度。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积极探索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办法。研究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推动农村各类产权流转交易公开规范运行。研究完善适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特点的税收优惠政策。

来源:中房网根据政策文件综合整理

一、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登录入口为 >院校专业: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高职) 理工类 民办

官方网址: >

官方地址: 浙江绍兴市

官方电话: 0575-88329488,0575-88054099

电子邮箱: zsyjyc@sxvtccom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 1999年,是浙江省较早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之一,地处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学校以“守正创新”为校训,秉持“教育为人生奠基,办改变人一生的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以“专业成才,精神成人”为人才培养理念,遵循“品性为根,技术技能为用”的育人方针,立德树人,追求“办品质之学”,为全国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示范性基地、浙江省普通高校首批示范性创业学院、浙江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校园占地面积512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2018届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毕业生起薪等核心指标分别列全省高职院校第3位、第6位、第10位。 学校设有信息工程学院、范蠡商学院、机电工程与交通学院、建筑与设计艺术学院、医学院、阳明学院等 6个二级学院。开设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智能制造、现代住建、轨道交通、文化创意、健康医养、学前教育等8个专业群38个专业,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群、电子商务专业群入选浙江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名单。现有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省优势(特色)专业9个、省重点专业1个,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学校以学业、产业、就业、创业“四业贯通”为人才培养特色,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 学校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社会服务卓有成效。现有浙江省通用砂浆研究院、浙江省建筑业现代化绍兴产业学院、越城区公共实训基地、绍兴市数字改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绍兴市物联网技术应用研究会、绍兴市跨境电子商务学院、绍兴市通用机器人应用中心、绍兴市协同智造促进中心、绍兴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联盟、绍兴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工人教育培训基地、绍兴市农村文化礼堂培训基地、传统民间艺术传承基地、绍兴市红十字会参与养老服务培训基地(国家级试点)、绍兴市养老与家政产业学院、越医文化传承实践基地等22个研究机构与社会服务平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有机融合,相互促进,校企合作多元化、精准化,在信息技术、机器换人、电商换市、智能制造、文创旅游、建筑砂浆、海绵城市、健康服务、美丽乡村建设等领域的研究和服务成效显著。学校与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合作研发出版的《中国教育地图集》,刘延东作序,袁贵仁批示,2010年获中国优秀地图作品“裴秀奖”。2018年学校发明专利数位列全国高职院校第43位、全省第9位。 学校加强党的领导,注重文化育人,引导学生多样成才。 2个党建特色项目入选首批全省高校党建“双百示范”工程,2个党支部获评“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党总支获评“全省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围绕核心价值观,倡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创设“和畅书吧”“永和研吧”等文化活动载体,系统实施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工程、技能精英培养工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和卓越人才培养工程,形成了“综合素质”与“技术技能”并重、德技并修的育人体系。学校青年志愿者总队获第二届“全国敬老文明号”称号、机电学院团委践行“工匠精神”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学校团委荣获“浙江省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成绩突出团委”荣誉称号。“行知会计学社”“青藤书堂社”获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称号。校舞蹈队获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表演和创作一等奖。校男篮获2019年CUBA二级联赛全国总决赛第七名。 学校崇尚 “技术改变生活”。2018年学科技能竞赛成绩排行全国高职院校第18位、全省第2位。2019年获“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国赛一等奖。“大学生程序设计”(ACM)竞赛为全省唯一获得“九连金”的高职院校。 学校为全省最早开展创业教育的高校之一,学生创业率居全省高校前列。经学校孵化,学生成功创办企业 290家,其中资产超千万企业42家。学生创业典型获评“浙江教育年度十大影响力人物”、省“创业明星”和国家奖学金特别评审奖。

其他信息: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99年,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浙江省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据2019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512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设有6个教学单位,开设29个高职专科专业,有全日制在校生11798人。

在市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落实新发展理念,奋力开创某市邮政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决胜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全面建设现代化邮政强国而努力奋斗!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在市邮政管理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任海龙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国家邮政局、自治区邮政管理局20xx年工作会议要求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xx年工作,回顾邮政法修订实施10年来行业发展成效,部署20xx年工作,决胜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建设,为某市邮政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20xx年工作及邮政法修订施行10年来总体回顾

20xx年全市邮政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邮政业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持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推动邮政业高质量发展。全市邮政业保持了平稳增长、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收入(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业收入)累计完成376亿元,同比增长556%;业务总量累计完成273亿元,同比增长695%。全市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80746万件,业务收入累计完成236亿元,同比增长1594%。

(一)以主题教育为统领,继续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精心谋划,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市局党组充分发挥主体责任作用,按照总要求总目标落实学习研讨、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各项举措。通过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参加全市机关单位迎国庆升旗仪式、组织开展纪念第五十届世界邮政日宣传活动、学习先进典型、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强化主题教育学习效果。组织党员对照“18个是否”、开展9个方面专项整治、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认真检视问题,建立问题清单,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办结,抓好整改落实。

二是把解决实际问题做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试金石。主题教育期间,局党组确定落实快件属地过机安检、解决末端服务网点违规收费、精准扶贫工作中有效改善嘎查经济状况三个调研课题开展调研,提出解决措施,形成调研报告,并转化为工作实效。市邮政管理局将快递末端违规收费行为纳入行业乱象重点整治范围,执法检查快递末端网点30个,覆盖全市7个旗县。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6份,立案处罚企业4家,处罚金额2万元,印发快递末端服务违规收费清理整顿通告400余份张贴于全市快递分支机构与末端网点。对末端网点违规收费问题,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坚决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快递市场良好秩序。在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对口扶贫帮扶工作中,结合前期畜牧养殖产业扶贫,动员全市邮政快递企业通过协调通信企业和筹集资金,帮助嘎查建设通信基站。在落实属地过机安检方面,督促存在异地安检情况的企业尽快整改,各旗县快递法人企业配备安检机14台。同时按照自治区局要求,进一步巩固深化违规公款吃喝等九个方面专项治理“回头看”工作、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自查自纠,完成了审计问题整改和办公用房、会议费专项清理的自查整改工作。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党员干部履职能力。制定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要点,按照自治区局党组巡察反馈意见修订完善16项制度。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落实《局党组工作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办法》,对党建、业务、财务、人事、纪检等事项进行集体研究,确保了各项工作在党组的领导下有序开展。以学习贯彻《中国***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为契机,大力推进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积极开展组织生活,规范“三会一课”、党费收缴、党日活动等组织管理制度建设,强化对党员干部日常行为的常态化管理和监督。

四是行业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市邮政管理局利用重大纪念活动和重要传统节庆,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将爱国主义情 *** 融入其中,为全体党员带来了精神上的洗礼。通过开展行业文明创建,11名快递员获“诚实守信”好青年、“五一劳动奖章”、“青年岗位技术能手”、“巾帼建功标兵”等市级荣誉称号,一人获交通运输部及国家邮政局技术能手称号,一人获“内蒙古好人”、感动内蒙古网络人物评选“年度感动人物”称号。组织开展非公党建调研,对全市快递从业人员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结合本地区实际对接市直机关团工委成立某市邮政业青年工作委员会,以团建为党建打基础。

(二)优化行业发展环境,持续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一是抢抓政策机遇,为行业争取利好支撑。市邮政管理局积极推动市政府设立促进快递业发展专项资金,已与市财政局共同制定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办法。将旗县级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建设、苏木嘎查配送网点建设、共同配送车辆标识统一,标准化托盘和标准包装周转箱推广使用纳入20xx年内贸流通服务业发展项目补贴范围,两家企业获得30万元资金补贴。与自然资源、住房和城乡建设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广住宅小区智能信报箱建设实施意见》,共同推进在建和新建住宅信报箱建设工作。

二是完善四级物流快递体系,提高行业服务能力。建成东胜区、康巴什区、伊旗、准旗、鄂旗、达旗、鄂前旗7处分拨中心。在达旗、鄂旗试点“邮快合作”、“交邮合作”模式实现农村快递服务网络全覆盖。实现全市特色小镇快递服务网络全覆盖。

三是全面依法履职,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局党组专题研究部署全年邮政机要通信监管工作,联合市委保密机要局印发《机要通信监督检查工作方案》,开展两轮机要通信检查与全国“两会”期间机要通信安全检查,确保邮政机要通信安全平稳运行。有序开展“违规实施快递业务经营许可”专项治理工作,依法行使行政审批与备案管理权力。组织开展邮政普遍服务网点分等分级工作,开展邮政普遍服务网点实地考核、评定,消灭了四类网点。组织开展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与市公安局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利用公安系统核查快递从业人员基本信息,保障行业用人安全。制定印发并严格执行《20xx年随机抽查 工作计划 》,实现“双随机一公开”常态化。邀请局法律顾问开展执法案卷评查和执法培训工作。通过召开动员部署会、办理快递车辆通行证、召开旺季服务保障工作新闻通气会、加大“三项制度”的执法检查力度,做好快递业务旺季服务保障。印发《推广应用建制村投递监测系统工作方案》,推进建制村投递监测系统使用。完成全市736个建制村村邮站挂牌和专用投递信箱配置工作。《人民日报》当日见报水平持续提升,当日见报率由上年的5714%提升至8571%。

四是多措并举关心关爱快递小哥。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关爱“快递小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市邮政管理局一是联合团市委启动“关爱快递青年”服务月活动。二是会同工商银行某支行联合开展了“工邮递爱,驿路同行”主题活动。三是与团市委联合推动开展快递员权益保护工作,将快递从业青年积极纳入全市优秀青年奖励机制范围,为快递业优秀青年争取全市“向善向上”好青年、“十佳青年“等荣誉,同时继续推进“权益保护“普法工作,依托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台实体阵地和网络平台,组织专业力量,为快递业从业青年提供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四是在双十一快递旺季期间同自治区邮政管理局、自治区快递协会、自治区总工会及市区两级工会慰问一线快递员,为奋斗在岗位上的快递员带去关怀和温暖。

(三)以补短板强弱项为目标,全力打好邮政业“三大攻坚战”

一是强化安全监管红线意识底线思维,确保寄递渠道安全稳定运行。与市公安局建立全市邮政业网格化安全监管长效机制。积极对接政法委,调整全市寄递渠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全力攻克实名收寄信息化率“最后一个百分点”差距问题,实名收寄率基本稳定在995%以上。联合市公安局深入各旗区开展“送法上门”活动,组织全市邮政寄递企业参观禁毒教育基地,开展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20xx年实现全市分支机构安全生产培训全覆盖,开展危化品泄露处置与消防演练1次,行业应急处置能力稳步提升。联合多部门开展寄递渠道安全生产执法检查工作,20xx年以来,共约谈企业15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76份,立案处罚企业16家,共处罚金79万元。

二是助力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联合市商务局、农牧局、扶贫办印发了《关于联合市邮政公司开展“电商扶贫”的通知》,以达旗为试点积极借助“邮乐小店”平台开展扶贫工作,20xx年累计服务贫困户30人次,带动贫困户增收426万元。协助建成公乌素嘎查集体养殖基地项目,全年项目养殖收入8万元。

三是推进绿色发展,做好污染防治。制定《某市邮政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要点》与《“邮来已久、绿动未来”主题宣传活动工作方案》,顺利完成“9571”指标。开展“邮来已久、绿动未来”主题宣传,全市企业网点张贴宣传海报、宣传条幅,滚动播放生态环保宣传视频,通过电视台等媒体对邮政业生态环保工作进行专题报道。联合东胜区昭君社区开展“邮来已久、绿动未来”暨纪念第五十届世界邮政日宣传活动。联合多部门开展某城市绿色货运示范工程建设,将邮政、快递企业纳入新能源车、城市绿色货运补贴范围内。20xx年组织召开行业生态环保工作动员部署会1次;开展邮政业绿色包装国家标准培训1次;将行业生态环保工作纳入日常监管,并开展快递包装专项检查1次。

20xx年是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施行10周年。也是某市邮政管理局成立的第七个年头。7年来,某市邮政业高速发展,邮政业业务收入增长127%,年均增幅超过14%,快递业务总量增长超过13倍,快递业务收入增长超过444倍。完成了空白乡镇邮政局所补建,实现了736个建制村全部直接通邮,基本建成了惠及全市230多万群众的邮政普遍服务体系。7年来,建成了市级快递园区,实现了快递服务乡镇全覆盖,基本建成了连接城乡、通达全国乃至世界的快递服务网络。

同志们,7年来我市邮政业取得的改革发展成就,离不开全市各有关部门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全行业、全系统干部职工的拼搏奋进和主动作为,也离不开社会各界的理解和帮助。在此,我谨代表市邮政管理局党组,向关心支持邮政业改革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同志,向全体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着力解决“不匹配、不平衡、不适应”问题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乡村振兴、自治区“向北开放”战略的深入推进,邮政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地方政府对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日益加大。与此同时,行业发展也面临不少新问题新情况,集中表现在“不匹配、不平衡、不适应”上。

一是服务能力和发展需求不匹配。目前邮政业在服务流通消费上成效明显,但服务生产上差距较大。某市羊绒、冷鲜牛羊肉等产品很有竞争优势,市场潜力很大。现阶段,城乡双向流通渠道虽已打通,但由于品牌开发不足、主动对接不够,缺乏提供全流程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能力和经验,现有的快递服务农业和制造业项目规模普遍偏小,没有形成“金牌项目”和“拳头产品”。各快递企业大多采用家族管理模式,缺乏现代的管理技术,管理水平较低,服务同质化问题仍未解决,压价扩量的低水平竞争依然存在。

二是与东部发达地区对比发展不平衡。某市快递投递量与快递业务量之比超过8:1,表明某市快递企业快递业务量小、投递量大导致的经营成本高、利润率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虽然网点数量众多,但大都规模较小, *** 作及管理水平有限。大部分企业在包装、分拣、装卸、搬运等环节上采取手工作业,半自动及全自动分拣设备尚待普及。

三是专业人才和发展要求不相适应。快递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据统计,我市快递从业人员中,初中、高中教育程度人员占比最大,快递业中、高级职业技能人才缺口明显。同时,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工作中,部分邮政管理干部也存在能力短板、知识弱项,不能适应信息化监管要求。

因此,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一要深刻认识未来物联网+5G+人工智能给快递服务网络、运营组织、产业协同、决策监管带来的改变,主动思变应变。要改变以往单纯以件量论英雄的传统观念,在新服务、新技术和新模式推广应用上下功夫,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二要创新邮政公共服务内涵,改革邮政公共服务机制,抓住邮政领域中央和地方事权改革契机,发挥双重管理优势和部门联动优势,推动形成协调发展新格局。三要引导企业重视员工培养,支持员工申报快递工程技术职称、参加职业技能竞赛,营造尊重知识、重视人才的企业氛围;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鼓励在校师生参加“互联网+快递”大学生双创大赛,充分发挥学院高校在行业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

三、20xx年工作计划

20xx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良好开局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更好基础的关键之年。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因地制宜推进“两进一出” (即快递进村、进厂、出海)工程,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是全行业的使命和责任。

(一)着力加强党对邮政管理工作的全面领导

全市邮政业要把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继续巩固和拓展“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 成果,健全查改问题和推动落实的长效机制。以主题教育为起点继续加强机关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下大力气整治“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断严肃党的组织生活,继续开展支部品牌党建创建活动,让党建工作在机关、在支部得到有效落实延伸。探索非公快递企业党组织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带动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和群团组织建设,以高质量党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二)着力打赢邮政业“三大攻坚战”

一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做到依法行政,强化市场监管。以贯彻落实《邮政法》、《反恐法》、《快递暂行条例》为主线,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查处不执行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三项制度的违法行为。强化机要通信检查和行业安全监督检查,采用日常检查、抽查、专项检查和“双随机”检查等形式,制定执法检查计划,加强节日和快递生产旺季的监督管理,做好寄递渠道安全保障工作,严守安全发展底线不动摇。建立企业违法行为通报制度,全面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落实安检员持证上岗制度,提升三项制度落实质量。突出“两会”“十四冬”等重大活动期间寄递渠道安保防控工作,坚决做到“万无一失”。依托绿盾工程,借鉴自治区经验,积极对接地方政府,推动安全监管中心的建立。

二是打赢 脱贫攻坚 战。继续大力开展产业扶贫,推动公乌素嘎查集体养殖项目发展。全面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物流业协同发展,开启电商快递助力脱贫攻坚新局面。积极推动邮政企业服务农村电子商务,鼓励和支持邮政企业依托邮乐网、邮乐小店、“邮掌柜”、邮政便民服务站等系统,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邮政服务农村电商体系,并支持鼓励企业开展“一市一品”的农产品进城示范项目。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寄递网络建设,助力脱贫攻坚。

三是加快行业绿色发展步伐。贯彻落实国家局、区局20xx年关于行业生态环保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提出具体细化任务和时间表。力争年内实现电子运单使用率达100%,“瘦身胶带”封装比例达90%,电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装率达70%,循环中转袋使用率达90%,包装废弃物回收装置覆盖率达100%。

(三)着力推进邮政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推动快递服务转型升级。按照区局工作部署引导推动企业从多种形式入手促“进村”,20xx年行政村快递服务通达率达到40%。着力打造1个服务现代农牧业金银牌项目和1至2个储备项目。主动对接行业科技创新项目,从大数据应用、精细化管理入手促“进厂”,开展快递服务先进制造业项目创建工作。鼓励寄递企业利用民航腹舱拓展区内航空支线运输,加强全货机配备,推进快递“上机”。以高铁开通为契机推动开展“城际高效寄递”业务,推动快递“上铁”。引导快递物流企业加快冷链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参与冷链城乡一体化共同配送。二是本着开放、共享的的理念,继续支持和鼓励快邮合作,落实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邮政集团公司部署要求,鼓励邮政企业开放末端网络平台,提高邮政基础设施利用效率。积极推动杭锦旗、乌审旗旗县分拨中心建设工作,探索推进达旗模式和鄂旗模式在全市范围内的推广,全面建成四级快递物流服务网络。三是推动出台本市快递电动三轮车规范管理办法,引导企业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实现快递运输节能减排。

(四)着力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一是加强邮政普遍服务和机要通信监管。认真落实刘鹤副总理对村村直接通邮工作作出的“巩固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保住网”的重要批示要求,充分利用建制村投递监测系统,稳定和提升建制村直接通邮水平。开展苏木乡镇局所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加强对没有独立营业场所和“营投合一”的普服网点的执法检查力度,确保普服网点“营业时间、投递频次”双达标。推进普遍服务局所视频监控信息接入工作,强化信息化监管。继续组织开展仿印邮票图案管理专项检查和时限测试工作。全市9名社会监督员工作重点要向旗县以下及农村牧区倾斜。继续开展机要通信专项检查和机要通信监管档案评审,规范提升机要通信水平。二是强化快递市场监管。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利用网络监测、数据监控、书面报告等方法提高监管效能,加大移动执法装备配备力度,保障执法过程记录和执法结果公开。发挥寄递渠道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协作联动机制,充分应用联席会议、联合督导、联合执法、案件移送、信息通报等联动工作机制,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做好寄递渠道反恐、禁毒、扫黄打非、打击侵权假冒、危险化学品整治等专项工作。将符合条件的智能快件箱运营企业和企业开办服务站经营快递业务纳入监管范围。支持品牌快递企业开展同城即配业务,提升城市末端服务时效。持续开展快递末端违规收费治理,维护用户合法权益。将邮政业生态环保情况纳入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组织开展快递信用评定,开展失信联合惩戒。依法实施集邮市场及邮政用品用具监管工作。三是推进邮政业安全中心建设。20xx年配合国家邮政局完成绿盾一期工程硬件设施建设。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实现安全监管平台共享,加快邮政业安全中心建设。四是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接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运输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邮政管理体制机制,在安全、环保、末端网络建设等方面争取地方支持。五是加强财务管理,牢固树立“勤俭节约办事业”思想,切实提升资金使用效益。要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做好信息发布和政策解读。加强新闻宣传,讲好行业故事,为邮政强国建设营造良好氛围。

同志们,新的一年我们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信心、保持定力,锐意进取、守正创新,为决胜全面建成与小康社会相适应的现代邮政业、全面建设现代化邮政强国而努力奋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4412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