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重点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重点,第1张

(一)着力发展物联网技术
1新型传感器及传感节点研发技术
2传感节点组网与协同处理技术
3物联网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
4物联网应用抽象及标准化技术
5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
(二)大力培育物联网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物联网产业爆发力强、关联度大、应用范围广的特点,以应用为突破和带动,强化商业模式,按照产业关联度大小,重点培育和发展物联网核心产业、支撑产业和带动产业三大重点产业领域。
(三)全力推广物联网应用
面向重点领域,先期在工业、农业、物流、电力、交通、环保、水利、医疗、安保、家居、园区等领域建设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为物联网的应用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市场环境,培育完整的市场应用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国家和江苏省的物联网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在示范先行的基础上逐步开展应用推广,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我市建设成为“感知中国”战略应用示范先导区。
(四)努力搭建物联网平台
采取引进、合作、培育等方式,快速集聚一批国家、省、市物联网领域高层次科研力量和研发机构,按照统一规划、市场运作、鼓励企业参与的原则,建立健全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级各类服务平台,协调发展各平台的优势。

1、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现在很吃香
在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教师给物联网专业的学生授课。曾学习物联网技术多年的王金全近两年回到了故乡雄安,成为智慧城市的一名研发者。中移超脑、边缘计算、雄安大数据……这些雄安新区的智慧城市项目都有王金全的贡献。凭借多年积累的物联网知识和经验参与新区建设,这令王金全备感自豪。在他看来,物联网技术是新兴技术的代表,也是雄安新区的代表性产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兴起,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成为热门职业。这个新职业是干啥的能为行业带来哪些改变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2、应技术发展潮流而生
共享单车、二维码支付、智能咖啡机、手机跟踪快件信息……物联网将各类智慧设施和产品带入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如今,人们所需要的已经不仅是“随时”的快捷与“随地”的便利,还有“随物”的自由。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物联网产品为生产生活服务,熟练物联网相关技术的 *** 作人员至关重要,物联网安装调试员也就成了产业的中坚力量。
近日,人社部发布《新职业—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提出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指的是利用检测仪器和专用工具,安装、配置、调试物联网产品与设备的人员,他们能熟练 *** 作物联网产品,构建物联网网络,并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生活的信息化、智能化,实现“物物相联”。
物联网产业要求从业者具有相应的计算机 *** 作知识和互联网网络技术,要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与意识,是物联网、信息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新选择,也是能力升级、职业发展的新途径。
北京科技大学物联网与电子工程系主任王志良认为,“物联网的发展,人才是根本。物联网的大力发展为人才就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机遇和方向。” 物联网安装调试员的出现,顺应了技术发展的潮流。

据报道,物联网时代下,中国的物联网产业已经进入快车道。2017年,中国物联网行业井喷式发展,如果说2016年是物联网的新元年,那么2017年无疑是中国物联网的爆发之年。

报道称,专家表示,2017年我国物联网加速进入“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和规模化发展”的新阶段,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数以万亿计的新设备竞相接入网络,形成海量数据,带来应用的爆发性增长。

工信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明确加快推进移动物联网部署,到2017年末,实现NB-IoT网络覆盖直辖市、省会城市等主要城市,基站规模达到40万个。

物联网的大发展不仅将进一步便利人们的生活,同时还将推动其他技术取得突破,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物联网万亿级的垂直行业市场正在不断兴起,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将驱动物联网和其它前沿技术不断融合,虚拟现实、自动驾驶、智能机器人等技术也将不断取得新突破。

农业物联网和农业产业互联网的关系都是对农业进行信息化改造。
1、农业物联网和农业产业互联网的区别有以下几点。
2、定义不同:农业物联网(InternetofAgriculture,IIA)是通过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来实现对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数字化控制。而农业产业互联网(BusinessInternetofAgriculture,BIAN)则是指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对农村产业进行优化重组的过程。两者之间存在很大差别。
3、应用范围不同:农业产业互联网(BIAN)将互联网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及管理服务中。而农业物联网则是将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决策后向用户或者其他相关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智能决策和执行服务。
4、发展现状差异很大:从目前全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推进情况来看,全国农村信息化建设水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突出。从农业产业物联网到农产品电子商务这一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数据平台来承载和提供各种数据业务和服务功能。

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物联网技术”这一概念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MIT Auto-ID中心Ashton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所谓RFID,是指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广泛应用于自动识别、物品物流管理等领域。
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也就是在2005年,物联网技术得到普及,人们对于物联网的认识不再存留于表面。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对中国,对于全球经济都有重大影响。一方面由于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可以大大提高经济效率,节约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全球经济复苏提供动力。
物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深度融合
无论是智慧交通、智慧医疗还是智慧教育等,都无可回避的一个话题,那就是物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超乎人们的想象,手机、电视、甚至是手表都能够上网,人们不知道下一个改变的将会是什么?但是它却对于传统行业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传统行业未来命运。
不同于互联网,物联网将人们的生活信息化,无时无刻不进行信息交流,大大提升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使许多行业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目前,人们对物联网技术的实际应用感受最深的莫过于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所涵盖的交通信息系统、管理系统、公共公交系统、车辆控制系统、货运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以及紧急救援系统。物联网对于交通领域的影响在于运用先进的定位技术、实时掌控交通动态,选择最优出行路线,实现车辆调控,甚至实现车辆的无人驾驶。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出行交通,在车辆管理中心,根据车辆实时状态合理安排发车、收车计划是至关重要的。在早晚上班高峰,无论是公交还是地铁,增加运营车辆,减少发车间隔,以确保安全运送超量的乘客。目前,地铁能够实现的最快发车间隔是前车出站后车进站。近乎零间隔的发车,依赖于物联网技术的准确的传感系统与定位系统,得以实时掌握列车动态,更依赖与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容量。
随着物联网的突飞猛进,原有的通信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壮大的物联网的需求。在北京,已经实现地铁的无人驾驶。无人驾驶对于技术的需求不仅仅是准确、迅速、及时还要稳定。
在这种背景下通信5G应运而生。为物联网而生的5G技术不同于之前的4G、3G、2G,它不仅仅是移动通信技术,更是多种无线接入技术演进集成后解决方案的总称。
单看传输速度,5G技术是原有4G的100倍,不仅如此,高容量能够支持多种设备连接,500公里/小时的移动性,增加了网络稳定性,使万物互联成为可能,更为交通领域的无人驾驶奠定基础,通过移动终端控制整个家庭网络的智能家居也成为可能。
不仅仅是交通、家居领域,在5G技术下,在线医疗、远程手术都将成为可能。远程手术,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医生通过患者现场手术影像,将医生的动作转化为数字信息传递给患者,控制当地医疗器械 *** 作。这种可能,如果转化为现实,则为落后地区医疗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目前各国已开始抢食5G蛋糕,从全球范围看,欧盟、美国、日本韩国均已开始部署5G项目的相关研发工作。相关厂商也开始布局5G领域。华为、中兴通讯、大唐电信、中国移动等中国企业已投入巨资进行5G技术标准的研发。
5G技术的兴起,不仅仅是原有技术的演进,更是一种创新和发展。而这种技术,给现有产业所带来的并不是颠覆,而是与产业更加的深度融合,为万物互联提供了更强大的技术支撑。
以上由物联传媒转载,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44454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