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指标有哪些?

软件测试指标有哪些?,第1张

近年来,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迅速发展,我国软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于软件产品质量把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软件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软件系统性能测试、软件压力测试等也逐渐受到行业重视。

软件性能测试直接关系到用户需求和体验,那么软件产品如何做性能测试呢?测试过程中又包含哪些测试指标,卓码软件测评小编就此进行简要分析。

一、什么是软件性能测试?

一般来说,软件性能测试是根据需求设计对测试系统施加压力,在测试过程中获得系统响应时间、运行效率、资源利用情况等各项性能指标,以此判断系统能否满足用户的需求。之前有研究报道指出,如果一个网站每天挣10万元,那么1秒的页面加载延迟就有可能导致损失25的销售额,所以软件性能测试对于网站用户体验甚至客户的利益都至关重要。

二、软件性能测试指标有哪些?

那么在日常的测试工作中,对于软件性能测试都有哪些评判指标?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考量:

1、负载测试;通过自动化测试工具模拟程序或者软件系统在超强负荷条件下,观察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一般与压力测试共同进行。

2、强度测试;指系统在资源条件很差工作环境下的运行情况,如人为限制网络带宽,内存等。

3、容量测试;一般指模拟用户不断增加时,确定系统可以处理同时在线的最大用户数量。

三、怎么做软件性能测试?

了解软件性能测试相关考核指标以外,那么怎么做好软件性能测试呢?许多企业会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自行进行部分性能测试,但软件测试工具,测试环境,测试人员技术能力等都是影响软件性能测试的重要因素,另外还有搭建测试环境需要用到的人力物力成本等,所以还是推荐由专业的第三方测试机构进行完善的测试服务,能够帮助企业得出公正、客观的测试结果。

四、相关测试机构推荐

说到第三方测试机构的话,企业可以选择像卓码软件测评这样的独立第三方机构,能够为企业提供一体化的软件测试服务,在项目验收测试、成果鉴定测试、产品确认测试方面有丰富的测试经验。拥有完善的自动化测试工具环境,也可以为客户在公司部署各种复杂度的系统测试环境进行测试服务。

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属于软考高级资格考试,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包含三个科目,上午考试科目为综合知识,综合知识科目的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题型为客观选择题,满分为75分。
软考高级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考试科目为综合知识,考试时间安排在上午9:00-11:30,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综合知识科目考试知识点如下:
1信息化和信息系统;
11 信息系统及其技术和开发方法;
111 信息系统基础;
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含义、特征或属性;
信息系统的目标和构成;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模型;
112 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
113 常规信息系统集成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标准与协议、网络设备、网络接入、网络设计与规划、性能指标);
服务器技术(体系结构、性能指标);
存储技术;
数据库技术(数据库管理体系、数据仓库);
中间件技术;
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的规划与设计;
114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及其生命周期;
软件架构(定义、模式、分析与评估);
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与开发;
软件工程的过程管理;
软件配置管理;
软件的质量管理及其评估;
软件测试及其评估;
软件集成技术与管理;
115 新一代信息技术;
物联网;
云计算;
大数据;
移动互联;
大型信息系统;
12 信息系统安全技术;
121 信息安全基础;
信息安全的有关概念;
信息加密、解密与常用算法 122 信息系统安全;
常用信息系统安全管理的技术、设备、设施、工具和方法;
13 信息化发展与应用;
131 信息化发展与应用的新特点;
132 信息化发展战略;
区域信息化;
领域信息化;
133 电子政务;
134 电子商务;
135 工业和信息化的融合;
136 智慧化;
14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141 信息系统服务业及发展;
142 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概念和发展;
143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概念和发展;
144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的标准和框架;
15 信息系统规划;
151 大型信息系统;
152 信息系统的规划流程;
153 信息系统的规划工具;
16 企业首席信息官及其职责;
2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础;
21 项目管理的理论基础与体系;
211 项目管理基础;
212 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的构成;
213IPMP/PMP®;
214PRINCE2®;
定义与结构;
原则;
主题;
流程;
工具;
215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216 项目管理的量化;
22 组织结构对项目的影响;
23 信息系统项目典型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
V 模型;
原型化模型;
螺旋模型;
迭代模型;
敏捷开发模型;
24 单个项目的管理过程;
3立项管理;
31 立项管理内容;
32 可行性研究;
33 项目评估与论证;
4项目整体管理;
41 项目整体管理的含义、作用;
42 项目整体管理过程;
421 制订项目章程;
422 编制项目管理计划;
423 指导与管理项目工作;
424 监控项目工作;
425 项目整体变更控制;
426 结束项目或阶段;
43 项目整体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5项目范围管理;
51 项目范围管理的含义和作用;
52 项目范围管理过程;
521 规划范围管理;
522 收集需求;
523 定义范围;
524 创建工作分解结构 WBS;
525 确认范围;
526 控制范围;
53 项目范围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6项目进度管理;
61 项目进度管理的含义和作用;
62 项目进度管理过程;
621 规划进度管理;
622 定义活动;
623 排列活动顺序;
624 估算活动资源;
625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
626 制订进度计划;
627 控制进度;
63 项目进度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7项目成本管理;
71 项目成本和成本管理基础;
72 项目成本管理过程;
721 规划成本管理;
722 估算成本;
723 制订预算;
724 控制成本;
73 项目成本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8项目质量管理;
81 质量管理基础;
82 项目质量管理过程;
821 规划质量管理;
822 实施质量保证;
823 控制质量;
83 项目质量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9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91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92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921 规划人力资源管理;
922 组建项目团队;
923 建设项目团队;
924 管理项目团队;
93 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0项目沟通管理和干系人管理;
101 项目沟通管理基础;
102 项目沟通管理过程;
1021 规划沟通管理;
1022 管理沟通;
1023 控制沟通;
103 项目沟通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04 项目干系人管理基础;
105 项目干系人管理过程;
1051 识别干系人;
1052 规划干系人管理;
1053 管理干系人参与;
1054 控制干系人参与;
106 项目干系人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1项目风险管理;
111 风险和项目风险管理基础;
112 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1121 规划风险管理;
1122 识别风险;
1123 实施定性风险分析;
1124 实施定量风险分析;
1125 规划风险应对;
1126 监控风险;
113 项目风险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2项目采购管理;
121 采购管理基础;
122 采购管理过程;
1221 规划采购管理;
1222 实施采购;
1223 控制采购;
1224 结束采购;
123 采购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24 招投标方法和程序;
13项目合同管理;
131 合同管理基础;
132 合同管理过程;
1321 合同签订;
1322 合同履行;
1323 合同管理;
档案管理;
索赔管理;
违约管理;
1324 合同收尾;
133 合同管理的技术和工具;
14信息文档管理、配置管理与知识管理;
141 信息系统项目相关信息文档及其管理;
142 配置管理基础;
143 知识管理基础;
15项目变更管理;
151 变更管理角色职责;
152 变更管理工作程序;
153 项目变更管理与其他管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16战略管理;
161 组织战略管理;
1611 战略与战略管理;
1612 组织战略的主要内容;
1613 战略实施过程分解;
1614 战略监控;
1615 战略评价;
162 组织战略的类型和层次;
1621 组织战略类型;
1622 组织战略层次;
1623 组织战略目标分解;
1624 组织战略与项目管理;
17组织级项目管理;
171 组织级项目管理概述;
172 组织级项目管理的内容;
173 组织级项目过程管理;
174 组织级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
175 组织级项目管理流程体系设计;
176 组织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PMIS);
18流程管理;
181 流程管理基础;
182 流程分析、设计、实施与评估;
183 流程重构与改进;
184 项目管理流程的管理和优化;
19项目集(大型项目)管理;
191 项目集管理基础;
1911 项目集管理标准;
1912 项目集相关角色界定;
1913 项目集经理的角色及其具有的知识和技能;
192 项目集与战略一致性;
1921 项目集与组织战略的一致性;
项目集商业论证;
项目集计划;
1922 项目集线路图;
1923 环境评估;
事业环境因素;
环境分析;
193 项目集生命周期和收益管理;
1931 项目集生命周期;
项目集定义阶段;
项目集收益交付阶段;
项目集收尾阶段;
1932 项目集收益管理;
项目集收益识别;
项目集收益分析与规划;
项目集交付;
交付项目集收益;
项目集收益维持;
194 项目集干系人管理;
1941 项目集干系人识别;
1942 编制项目集干系人管理计划;
1943 管理项目集干系人;
1944 监控项目干系人;
195 项目集治理;
1951 项目集治理委员会及其责任;
项目集治理与组织愿景;
项目集的批准、签署和启动;
项目集筹资;
建立项目集治理计划;
沟通与签署项目集成功标准;
批准项目集方法与计划;
项目集绩效支持;
项目集报告与控制;
项目集组件启动移交和收尾;
1952 项目集组件治理与其他支持活动;
项目集组件治理;
项目集信息系统;
项目集知识管理;
项目集管理审计支持;
196 项目集管理支持过程;
1961 项目集整合管理;
1962 项目集沟通管理;
1963 项目集财务管理;
1964 项目集采购管理;
1965 项目集质量管理;
1966 项目集范围管理;
1967 项目集资源管理;
1968 项目集风险管理;
1969 项目集进度管理;
20项目组合管理;
201 项目组合管理基础;
2011 项目组合管理概念;
项目组合管理和组织治理的关系;
项目组合管理模块;
项目组合管理办公室和组合经理角色;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周期;
2012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组;
定义过程组;
调整过程组;
授权与控制过程组;
2013 项目组合管理过程的相互作用;
常见的输入和输出;
贯穿项目组合过程的关键可交付成果;
202 项目组合治理管理;
2021 制订项目组合管理计划;
2022 定义项目组合;
2023 优化项目组合;
2024 授权项目组合;
2025 规定项目组合监督;
203 项目组合绩效管理;
2031 制订项目组合绩效管理计划;
2032 管理供应与需求;
2033 管理项目组合价值;
204 项目组合风险管理;
2041 制订项目组合风险管理计划;
2042 管理项目组合风险;
21项目管理办公室;
211 组成、只能和类别;
212 项目管理师在组织级 PNO 中的职责;
213 组织级项目管理办公室;
214 项目集和项目集管理办公室;
22信息系统安全管理;
221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
2211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的概念与内容;
2212 建立安全策略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2213 信息系统安全策略设计原则;
2214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
222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
2221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概述;
2222 信息安全系统;
2223 信息安全系统架构体系;
2224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基础;
2225 信息安全系统工程体系结构;
ISSE-CMM 基础;
ISSE 过程;
ISSE 体系结构;
223PKI 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2231 公钥基础设施(PKI);
2232 数字证书及其生命周期;
2233 新人模型;
2234 应用模式;
224PMI 权限(授权)管理基础;
2241 PMI 权限(授权)管理基础设施;
2242 PMI 与 PKI 的区别;
2243 属性证书定义;
2244 访问控制;
2245 PMI 支撑体系;
2246 PMI 实施;
225 信息安全审计;
2251 安全升级概念;
2252 建立安全审计系统;
基于入侵监测预警系统的网络与主机信息监测审计;
重要应用系统运行情况审计 2253 分布式审计系统;
23知识管理;
231 知识和知识管理概念;
232 知识管理常用的方法和工具;
233 知识产权保护;
24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241 法律;
2411 合同法;
2412 招投标法;
2413著作权法;
2414政府采购法;
242标准;
2421基础标准;
信息技术软件工程术语 GB/T 11457-2006;
信息处理 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件编辑符号及约定 GB/T 1526-1989;
信息处理系统 计算机系统配置图符号及约定 GB/T 14085-1993;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知识体系指南 GB/Z 31102-2014;
2422生存周期管理标准;
信息技术 软件生存周期过程 GB/T 8566-2007;
系统工程 系统生存周期过程 GB/T 22032-2008;
系统与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环境服务 GB/T 30972-2014;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 14394-2008 2423 文档化标准;
系统与软件工程 用户文档的管理者要求 GB/T 16680-2015;
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 GB/T 8567-2006;
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 GB/T 9385-2008;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GB/T 9386-2008;
2424质量与测试标准;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1 部分:概述 GB/T 189051-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2 部分:策划和管理 GB/T 189052-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3 部分:开发者用的过程 GB/T 189053-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4 部分:需方用的过程 GB/T 189054-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5 部分:评价者用的过程 GB/T 189055-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评价 第 6 部分:评价模块的文档编制 GB/T 189056-2002;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2 部分:外部度量 GB/T 162602-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3 部分:内部度量 GB/T 162603-2006;
软件工程 产品质量 第 4 部分:使用质量的度量 GB/T 162604-2006;
25管理科学基础知识;
251数学建模基础知识;
252数据分析处理基础知识;
253运筹学基本方法;
254数学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255系统管理基础知识;
26专业英语;
261具有高级工程师所要求的英语阅读水平;
262掌握本领域的英语词汇;
27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职业道德规范。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猎考网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下方免费复习资料内容介绍:2018上半年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上午真题(汇总)
格式:PDF大小:1956KB 2022年数据库系统工程师考前几页纸
格式:PDF大小:4411KB
资格考试有疑问、不知道如何总结考点内容、不清楚报考考试当地政策,点击底部咨询猎考网,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从2000年后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是非常迅猛的,从传统的互联网行业发展,比如我们之前看新闻,买东西只能在电脑上买,到2012左右开始智能机加剧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都可以在手机上很容易的做很多事情,比如一个厕所蹲一天都没有任何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互联网带给了你乐趣,并不是因为厕所的舒适度更好了。

再到现在的数据互联网行业,大数据分析,再到5g AI 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等,整个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那么质量保障就非常重要了,软件测试工程师就是质量保障的最重要一环,也是最后一道关,所以薪资高,未来发展路劲多。那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测试工程师,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呢?今天青云叔叔来为大家梳理一下。

1、良好的沟通表达能力:

因为在互联网公司,沟通是在所难免的,更应该说是经常的,对于软件测试工程师来说,你要去找产品、找开发经常性的沟通,所以如何把自己的点更好的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加速问题的解决,做工作才能更高效,当然进入企业的第一步就是面试,所以我经常给学生提到如果你满肚子墨水,表达不出来,那么你面试的结果就会很差,所以我们才在测试培养过程中就加入了对沟通表达力的培养。

2、问题分析能力:

这个问题我也是经常给学生提到,遇到问题,尤其在写代码过程中不要慌,别喊老师老师,这个咋报错了呢,你去了企业能一直喊领导领导我这里报错了吗,应该更多的先去分析,分析原因在哪里,包括你在企业提bug也是要先进行分析而不是一味的傻瓜式的提bug,那么别人对你的认知就是小白,所以加强分析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文档总结能力:

好的文档的总结是对自己掌握知识的不断回顾和不断理解,只要不断总结,你才能不断沉淀,这样你的能力提升是非常迅速的,不然靠背课文式的背概念你会发现以后面试和工作会遇到很大的问题。

4、思维能力:

对于测试工程师,测试过程中不仅要能想明白背后开发是设计逻辑,从而去设计自己的测试方案,更应该从用户角度去触发,站在用户的使用习惯上去发现软件的问题。

5、持续的学习能力:

我一直在强调,软件测试是一个技术工作,所以如果你想要在这一行业薪资越来越高,持续发展,那么持续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学习平台可以如下:

1)知乎,当前平台已经有很多软件测试学习的方向和技术文章

2)csdn,也是累计了比较多的技术文章就是有点庞杂

3)编测技术社区(>

4)一些微信公众号及大厂的技术分享

6、测试技术能力:

从基础测试工程再到测试开发技术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具体的技术路线:

1、软件测试理论基础
2、测试用例设计方法、测试用例管理工具
3、bug概念及bug管理工具
4、项目能力
5、linux、mysql、python
6、接口测试、接口自动化测试、性能测试、框架设计能力(如PO模式、数据驱动、关键字驱动等)
7、CI/CD能力
8、项目实战能力
9、各种文档编写能力
10、新技术的引入能力,比如代码审计、代码覆盖统计分析、安全测试
11、熟悉ATDD/TDD/BDD
11、测试平台建设,建设统一化,透明化,标准化,数据化平台

可以多看看boss、拉钩等招聘网站高薪资的需求,塑造自己的技术能力,如果要往技术方向发展,可以瞄准测试开发方向,但是不要被市场的0基础学测试开发带偏了,搞清楚什么是真测试开发,我之前写过文章,可以自行去了解。

青云叔叔在企业做了多年测试总监了,我把整个企业的实战模式,工作模式,要用到的测试资料,测试工具,测试项目,测试环境都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可以直接参考我之前写的的学习路线去学习,当然需要的都可以直接问我要的,这样你体系化的学习后,再去企业面试,你会发现so easy!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院所、企业事业单位、技术和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开发、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逻辑、数字分析、计算机原理、微机原理、微型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高级语言、汇编语言、数据结构、 *** 作系统、编译原理、系统分析与控制、信号处理原理、通信原理概论等。

2、软件工程专业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软件工程专业是2002年国家教育部新增专业,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及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专业将成为一个新的热门专业。

该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同时,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如工业、农业、银行、航空、政府部门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提高了工作和生活效率。

3、信息安全专业

信息安全专业,具有全面的信息安全专业知识,是计算机、通信、数学、物理、法律、管理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确保信息安全的科学与技术。培养能够从事计算机、通信、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电子金融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高级专门人才。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具有应用已掌握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不断增强系统的应用、开发以及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努力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既可以承担实际系统的开发,又可进行科学研究。

4、物联网工程专业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 MITAuto-ID 中心Ashton 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又称为物联网域名。

5、数字媒体技术专业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Digital Media Technology),属于计算机类专业,同时也属于属于电气信息类,旨在培养具有先进的游戏设计理念、设计思想,扎实专业基础和创作实践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主要开设有游戏策划、游戏用户体验分析、游戏开发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游戏创作等课程。

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相比,该专业略注重技术素质的培养,可适应新媒体艺术创作、网络多媒体制作、广告、影视动画、大众传媒、房地产业的演示动画片制作工作。

6、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是智能科学系在2003年提出成立的,智能科学系的前身是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中心,由北京大学数学系、计算机系、电子学系等10个系(所)于1985年成立,主要从事机器感知、智能机器人、智能信息处理和机器学习等交叉学科的研究和教学。智能科学与技术是面向前沿高新技术的基础性本科专业,覆盖面很广。

专业涉及机器人技术,以新一代网络计算为基础的智能系统,微机电系统(MEMS),与国民经济、工业生产及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智能技术与系统,新一代的人机系统技术等。

7、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从2004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武汉大学首先开设至今,经过了数年发展,已成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专业。

现在国内的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专业主要有两种内涵,一种是由武汉大学开创的(地理)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即武大模式),另一种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开设的以外太空空间信息为研究对象的技术(即西电模式)。

扩展资料:

计算机学科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理论性强,实践性强,发展迅速。

按一级学科培养基础扎实的宽口径人才,体现在重视数学、逻辑、数据结构、算法、电子设计、计算机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术基础,前两年半注重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拓宽面向。

后一年半主要是专业课程的设置,增加可选性、多样性、灵活性和方向性,突出学科方向特色,体现最新技术发展动向。至今已覆盖所有二级学科课程。加强数学基础和分析能力,高等数学改上数学分析,增加计算机数学基础课程,体现在假设组合数学,增加离散数学的课时,并在计算机后续课程(如算法与数据结构、编译等课程)中体现数学应用不断线。

更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实验课程、课程设计比重,注重自主性实践环节,上机实践贯穿于四年的学习中,加强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软件测试是一份很细心的工作,当然也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否则就会被面试官给淘汰。然而在软件测试面试宝典中,就总结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保持头脑清晰,反应灵敏, 千万不要像丈二和尚一样,在回答面试官问题时,摸不着头脑。一般在软件测试面试时,面试官都会问与工作有关的问题,比如您的长处和短处,以及会给公司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一定要多说自己的长处,简短的介绍自己的短处。同时,要相信自己能胜任软件测试这份工作,而且还能给公司带来好的收益,实现宏伟目标。当然,为人处事也要热诚,即便是在难完成的工作,也要不惜一起代价去完成。当面试官问您看中软件测试工作的是什么?这时可以把自己的技能发挥出来,并且还有挑战,超越自我的精神。当问到您期望从工作中获得什么回报时,可以说希望能通过此工作来提升技能水平,以及提升自我。软件测试工程师的工作职责、工作要求以及职业发展方向,比如做自动化测试,学习一门编程语言等。

看来软件测试领域对于测试之外的人员还是还有很多误解、黑盒测试入门容易提高比较难、所以能把黑盒测试做好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至于你说的开发和测试
最好你能选择好、你到底是喜欢做测试还是做开发。
1、目前开发的待遇比测试要高
2、开发的从业人员比测试从业人员要多很多
3、测试是一个进入门槛比较低但是想提高就需要努力的职业
4、开发和测试是相互相成的、高级测试人员必须要要会代码、相对的要写出高质量的代码有点测试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5、从发展来看测试行业比开发行业要好、目前测试在国内才10年时间、还处于起步阶段
6、要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行业、这很重要。
7、测试虽然轻松、但是经常陪着开发加班
我是从业软件测试行业的、对开发不是很了解但是我会写点代码什么的、希望上面的对你有帮助
参考资料是软件测试的职业发展的文章你可以看看:

在选择之前可以先分别了解一下这两个方向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什么。
一、软件测试
字面意思,主要工作是测试软件。发现软件程序中的错误,对软件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是否能达到技术要求,进行有关验证,以及评估软件的质量。
随着IT类企业的大量增加,从而导致各类人才出现大量缺口,其中软件测试人才更是紧缺。当然,这里说的是严格意义上的软件测试开发工程师。
需要熟练标准规范的测试流程,能够做性能,功能,自动化测试;熟练使用Linux *** 纵系统,独立搭建测试环境;熟练MySQL、Oracle等数据库的一种或多种;至少掌握Java、Python、C++等一门编程语言。
在蜗牛学院的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教会学员做标准的软件测试,还会教会学员自己开发自动化测试工具。我们会让学员用这些工具来完成一些项目,但是这些工具对我们来说根本不是核心和重点,我们要教会大家的是不依赖于这些工具也可以完成自动化测试,这就牵涉到其背后的底层的工作原理,这些才是我们要学习的重点。
二、Web前端
前端开发是创建Web页面或APP等前端界面呈现给用户的过程。通过HTML、CSS及JavaScript以及衍生出来的各种技术、框架、解决方案,来实现互联网产品的用户界面交互。前端技术变化比较快,需要不断的学习。在终端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的当下,前端开发的边界也在不断的拓展,岗位需求的数量也会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蜗牛学院在结合了企业需求、企业技术调研以及目前主流的技术分析和实战后重磅推出了Web前端75的课程体系,增加了更多项目实战,框架原理的分析,加强了前后端的实战。不仅要学会怎么用,还要知道是怎么来的。
总之,软件测试和Web前端都是不错的专业,都有充足的上升空间和发展前景。根据你自己的兴趣和擅长的方向来选择吧。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作为一名IT从业者,同时也是一名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来回答一下。

对于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在大学期间为自己规划一个合理的职业发展方向还是具有一定意义的,一方面可以根据自身的职业规划来组织知识结构,从而获得更强的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利用大学的教育资源,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这一点对于想在IT行业发展的大学生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在进行IT方向的职业规划时,需要考虑以下三方面因素:

第一:结合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特点来选择发展方向。当前IT行业内有很多发展方向,不同的发展方向需要不同的知识结构,在进行方向选择的时候,一方面要立足于自身的专业特点,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自身的能力特点和兴趣爱好,这对于后续的学习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比如对于数字比较敏感的学生可以考虑大数据方向,而对于硬件设备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考虑物联网方向。

第二:关注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IT行业对于新技术是非常敏感的,新技术往往会带来新的价值空间,也会有更多的创新、创业机会,所以在进行职业发展规划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势。在当前工业互联网和“新基建计划”的影响下,可以重点关注一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这两个方向,这两个方向对于人才类型的需求也非常多元化,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发展切入点。

第三:结合自身高校的实际情况。在进行发展方向规划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自身高校的学科实力,尽量选择学科实力比较强的高校,这会更容易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在专业领域走得更远。

如果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或者是考研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者私信我!

随着IT行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应用的逐步普及,现在电脑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设备。同时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岗位也逐渐增多,因此每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也在稳步提升。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以及就业方向都有哪些,希望能对您的职业规划有所帮助。

一、计算机专业介绍:

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宽口径的一个专业。该专业是通过基础教学与专业训练,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宽、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意识,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育、开发和应用的高级人才。

二、专业方向:

1、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2、计算机应用技术

3、计算机体系结构

三、专业课程:

电子技术、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 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编译原理、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通讯原理、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控制、网络计算、算法设计与分析、信息安全、应用密码学基础、信息对抗、移动计算、数论与有限域基础、人机界面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等。

四、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

总体上讲, 社会 对计算机人才总需求量没有明显变化,但毕业生就业岗位分布和岗位层次将更宽泛,需求的主体由政府机关、金融单位、电信系统、国有企业转向教育系统、非公有制经济实体等中小用人单位,由于毕业生人数剧增,就业率与供求比例明显走低,就业率发展平稳,但薪酬水平有所下降,衡量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标准,既要考虑到毕业生的就业率,又要考虑毕业生的薪酬水平。随着高校研究生和本科学生的扩招,特别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人数的急剧增加,以及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不如从前那样火爆,就业的整体质量存在明显下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选择地增加,导致对应聘者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不仅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而且还要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包括核心技能、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专门技能,更多用人单位更注重高学历、有经验人才的引进。

五、计算机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计算机专业的就业方向非常广,取决于你的具体专业方向,总的来说有一下几个方面:

1WEB应用程序设计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网站应用程序开发、网站维护、网页制作、软件生产企业编码、软件测试、系统支持、软件销售、数据库管理与应用、非IT企事业单位信息化。

2可视化程序设计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企业桌面应用开发、软件生产企业编码、软件测试、系统支持、软件销售、数据库管理与应用开发、非IT企事业单位信息化等工作。

3数据库管理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企、事业单位数据库管理、软件开发、专业数据库应用设计与开发、数

据库的应用与开发、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企、事业单位网络管理、软件销售等工作。

4多媒体应用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计算机美工、动画制作、影视

5移动应用开发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移动设备应用开发、嵌入式应用开发、移动网站开发、软件生产企业编码、软件测试、系统支持、非IT企事业单位信息化、软件销售、企、事业单位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集成等工作。

6电子政务软件专业

能够胜任基层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数字化政务管理系统的设计、维护与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集成、办公室文员等工作。

7软件测试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软件测试、软件编码、IT企事业单位系统支持、非IT企事业单位信息化、软件销售等工作。

8物流信息技术专业

毕业后能够胜任现代物流业信息管理,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物流系统设计、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以及运输等管理工作。

9物流管理专业

毕业后能够胜任全省各级企事业单位物流系统设计、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以及运输等管理工作等工作。

10网络系统管理专业

毕业后能够从事政府管理部门、经贸、金融、邮电、电子、学校、交通、社区以及应用计算机网络的有关行业,从事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设计、维护、管理、从事网站开发与应用、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调试、安装、计算机及网络产品营销等工作。

男生可以往前端开发或构造师方向发展,java要学好。女生往UI方向发展

如果想从事IT方向的,在校期间就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知识。IT的从业方向也有很多,先看看什么适合自己,可以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或者找老师询问、或者其他的渠道进行了解。选好了相应的方向,看自己的能力决定是自己学习还是参加系统的课程学习。注意多参加相关的项目,这样毕业后虽然没有工作经验,但是有项目经历也可以让你比别人有些优势

企业需要的人才要求是什么?

从需求着手,要求无法三点:

1 精技术:有一门精湛的手艺是在企业立根之本。不管是后台、前端、大数据都行,不是什么好就去学什么,是你的能力兴趣在哪才去学哪。学科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这点上不要被培训机构洗脑。之所以劝你学特定的一门,很大一部分情况是限于机构的教学能力。

2 明职场:好多学习编程的人有个通病,我的技术好就可以怎么样,公司还得依赖我的技术,甚至极度鄙视技术不好但会献媚的同事。虽然有抱负,但是要知道不明白职场规则,纵使你技术再高,走人也是迟早的事,就看是自己走还是被请走。案例太多,腾讯不到8小时被开除,一个大厂纠结这8小时吗,没有工作8小时的人多了去,只是生意不好整柜台,内部优化就是从不明职场的人开始的。

3 有经验:有好的项目经验,是职场跳跃的利器,参与的大项目越多,见得多,要价就可以高!
综上,第一步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掌握一门技术入行。至于是不是一定要用它做到退休,做过这行的人都知道,不可能!后期自我修炼,跨语言,跨体系是很正常的事。

尽量往大项目上挤,熟悉业务知识多于技术积累,积累人力资源大于埋头苦干。有的大牛是真的,还有更多大牛是人气包装的!

“我说话做事就是这样,请多包涵”类似这类无脑的话,只能多看书多和人打交道,自我提升,不然职场也会演变成宫廷剧,你活不过第一集!

我个人建议合理的职业规划还是找一些同行的人进行探讨,然后根据你自身的情况做这个职业规划;如果身边没有从事相关行业的话,可以找一些资审的大品牌的IT 培训机构,最好是做多元化教育的,能给你做一些对比,指导一下方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44830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