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的抗倒伏和易倒伏是显性还是隐性

水稻的抗倒伏和易倒伏是显性还是隐性,第1张

(1)水稻的抗倒伏与易倒伏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是一对相对性状.
“将两株亲代抗倒伏水稻杂交,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子代水稻的性状有易倒伏的,因此抗倒伏是显性(填“显性”或“隐性”)性状,易倒伏是隐性性状.
(2)“子代水稻出现易倒伏性状”,这是遗传物质基因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3)若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则子代易倒伏水稻的基因组成是dd.
(4)子代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已知水稻的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则一株亲代水稻为子代水稻提供12条染色体.
(5)水稻生长过程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
故答案为:(1)相对;显性
(2)可遗传的
(3)dd
(4)12
(5)成熟区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它的定义很简单: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一份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 *** 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 物联网把新一代IT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在这个整合的网络当中,存在能力超级强大的中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的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的管理和控制,在此基础上,人类可以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到“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然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如果“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的日常生活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不谈什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这一点现在看来还不太现实。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但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 物联网-原理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而RFID,正是能够让物品“开口说话”的一种技术。在“物联网”的构想中,RFID标签中存储着规范而具有互用性的信息,通过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把它们自动采集到中央信息系统,实现物品(商品)的识别,进而通过开放性的计算机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实现对物品的“透明”管理。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而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工地,世界的运转就在它上面进行,其中包括经济管理、生产运行、社会管理乃至个人生活。 物联网-发展 (第二届国际epc与物联网高层论坛)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09年2月24日消息,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IBM论坛上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针对中国经济的状况,钱大群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而且中国政府正在以巨大的控制能力、实施决心、和配套资金对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智慧的地球”这一战略将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物联网是一个行业的统称,比如说汽车、水稻、互联网等行业一样,不是某个组织也不是某个公司。
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信息化”时代的重要发展阶段。其英文名称是:“Internet of things(IoT)”。顾名思义,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有两层意思: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因此,应用创新是物联网发展的核心,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创新20是物联网发展的灵魂。
现在有很多人以物联网的名义做传销,希望大家警惕
传销的定义:传销是指组织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获得财富的违法行为。传销的本质是“庞氏骗局”,即以后来者的钱发前面人的收益。
新型传销:不限制人身自由,不收身份z手机,不集体上大课,而是以资本运作为旗号拉人骗钱,利用开豪车,穿金戴银等,用金钱吸引,让你亲朋好友加入,最后让你达到血本无归的地步。
只有中国人民银行才有货币发行权,其他任何企业说发行货币的都是传销骗子。
发行原始股也不会随便这样来发的,需要专业的证券公司来 *** 作,其他个人说交钱可以给原始股的基本是传销骗子。
如果有人说这个是原始股货币送积分要个人信息什么的,基本可以确认是传销。
看到请点赞,让更多的人看到,净化网络环境!
to百度小编:没有任何广告只是提醒人们不要上当

这个稻谷就是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稻谷。这个稻谷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就是在特殊条件保存之下7000年前的稻谷仍然保存的比较完整。由于这个稻谷所存在的时间非常长,所以对于现代人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当时这个稻谷已经成了国家的一级文物,现如今被收藏在浙江博物馆当中。虽然它是一个普通的稻谷,但是它对我国水稻发展史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人类研究水稻的起源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水稻不仅与人类的历史和群族的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水稻还可以作为弘扬中国传统精神的一个器物。不仅如此,确定水稻的起源,对于找到原始栽培类型和野生的水稻种子有着非常大的作用。相关人员可以通过对水稻起源进行探讨,从而让水稻的品质得到一个非常大的提高。中国是一个种植水稻的大国,每年中国的水稻产量都非常的多。但是中国也是有一个竞争者的,那就是印度。在前苏联学者的大力鼓吹之下,人们认为水稻的起源其实是来自印度。当时中国栽种水稻的技术也被国际上的人认为其实是来自印度的。但是在河姆渡遗址当中人们找到了稻谷的踪迹,在这座遗址中,人们明确的发现了稻谷、稻杆。不仅如此,在出土的陶器上也印有着相关稻穗的图案。

当时经过相关人员的研究,发现我国其实早就有种植水稻的技术。并且随着这些稻谷的出现,也成功推翻了印度向我国传播水稻的错误观点。由于这些稻谷聚金时间非常长,所以也是一个比较珍贵的文物,它对于相关人员研究古代水稻起源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就是因为这些稻谷的出现,才让世界知道中国水稻技术究竟有多么先进。

(1)少 长 山区 沿江 沿海
(2)华南 华中 华东

病虫害的发生与作物所处环境有关,过度湿易引起小麦锈病、稻瘟病;干旱易引发小麦白粉病。从图中可以看出,稻瘟病的严重病区主要在山区、沿江、沿海地区。进而进一步分析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水稻纹枯病主要病区分布在华南、华中和华东稻区。

热带沙漠出现“人造绿洲”,而且还长出了中国水稻!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近日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为沙漠地区提升粮食自给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环境再添“中国贡献”。

热带沙漠长出中国杂交水稻

热带沙漠出现“人造绿洲”来源于一份跨国邀请。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副主任张国栋介绍,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受迪拜酋长私人投资办公室邀请和委托,在当地热带沙漠开展水稻实验种植。今年1月份,他们选取几十个杂交水稻材料,在迪拜近郊沙漠进行小范围种植,对其抗旱性、抗碱性和抗倒伏性等性状进行测试。

经过5个月生长,首批水稻已近成熟。5月26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组织来自印度、埃及、阿联酋等国的专家进行产量测评,其中一个水稻材料产量超过500公斤/亩,还有两个水稻材料产量超过400公斤/亩。来自印度的测产专家伊什在电话中向袁隆平表示:“这样的测产结果让人非常激动,印象深刻。”

袁隆平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这次测产结果超出他的预期。500公斤/亩是理想,没想到能达到,这说明中国杂交水稻技术遥遥领先,海水稻技术初露锋芒。

6月下旬,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将对晚熟水稻再次测产。“根据测产结果,我们将从试种水稻中选取优势水稻材料,通过改良并研发适合当地气候环境的杂交水稻品种。”张国栋说。

中国海水稻技术是沙漠种植水稻成功关键

迪拜沙漠昼夜温差达30多摄氏度,白天极端高温,地表温度达50多摄氏度,湿度在20%以下,还经常有沙尘暴。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需要克服重重困难。而当地种植水稻最大的挑战是沙漠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全是散沙,没有团粒结构,无法保墒,而且地下7.5米就是海水。

“如果从地表浇灌水稻,就需要大量淡水。当地淡水非常宝贵,主要依靠海水淡化,这种灌溉方式显然不具可行性。同时,淡水下渗与地下海水相汇,在高光照条件下,还容易引起地下海水上升,发生次生盐碱化。”张国栋说。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将海水稻种植研发的成果--“四维改良”技术引入迪拜。其中,要素物联网模组是最关键的核心技术,它主要由两根搭载了多种传感器的管道构成,第一根管道根据传感器反馈需求,将所需水肥自动送达水稻根系部,供水稻生长;第二根管道是将土壤中渗出的多余水肥回收,运送至回收池供第一根管道循环使用。此外,要素物联网模组在地表还有智能喷洒灌溉系统,能根据水稻不同时期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精确控制喷头和喷q定时定量喷洒水分和养分。

世界粮食安全再添“中国贡献”

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执行主任刘佳音介绍,今年下半年,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与迪拜酋长私人投资办公室将启动100公顷实验农场,在更大范围对生产成本和栽培工艺稳定性进行验证,形成在沙漠地区水稻推广技术标准。

2019年,双方将启动建设100公顷标准农场,并从2020年开始快速复制,扩大种植面积,打造更多“人造绿洲”。

据了解,迪拜酋长私人投资办公室计划与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合作,通过资本、技术和土地合作,以覆盖阿联酋10%以上国土面积为目标,以10平方公里“人造绿洲”为单元,打造“绿色迪拜”和“生态迪拜”,大幅提升阿联酋粮食自给能力和粮食安全,并有效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此外,双方还签订了共建中东及北非海水稻联合研发推广中心框架协议,致力于将“人造绿洲”推广到整个阿拉伯世界,改善沙漠地区生态状况,解决贫困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的饥饿问题。

张国栋告诉记者,在沙漠种植水稻三年以上,土壤有机质含量升高,就能形成团粒结构,可以在“四维改良”基础上种植多种高附加值作物。

内容来自新华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4546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