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警告:人类只剩不到200年逃离地球?

霍金警告:人类只剩不到200年逃离地球?,第1张

假如有人和你说,人类只有不到200年的时间可以生活在地球上了,200年之后,地球上的人类可能将不复存在,你会相信吗?

2016年11月,霍金曾在一个学校发表过演讲,指出人类最多还能地球上生活一千年的言论,他在演讲中提出了两个关键的要点,其一是人类的科技水平如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迭代和更新,而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真正掌控和驾驭大多数前沿科技的能力,这些科技带来的危机和隐患也是前所未有的巨大。其二便是地球本身的“脆弱”难以承载人类无穷尽增长的野心和征服世界的欲望,地球已经遭受人类很大程度的摧残和破坏,而这种现象在未来只会愈演愈烈。

今年的5月份,根据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道,霍金于挪威特隆赫姆(Trondheim)颂扬科学和艺术的“斯塔尔慕斯节”(Starmus Festival)活动中,再次重申了人类将灭绝的警告,并且将预测时间从一千年提前到了200年。

那么,这样一位功成名就的科学界大腕为何要在近些年频繁地发出这样或那样的警告呢?是危言耸听,吸引公众的视线?还是诚心地告诫,心系全人类的安危?

我们不妨先来理性地分析下目前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境况以及伴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将要面临的潜在危险,然后再从中找出一些关键点来评估霍金观点的可信程度。

人类目前在地球上的生存境况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评估:

1,人口和环境:

截止2016年10月26日的最新统计,全球目前人口总数已经达到726亿, 而去年11月14日,全球碳项目(Global Carbon Project, GCP)发布了《2016年全球碳预算报告》。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化石燃料及工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363GtC (1GtC为10亿吨碳),与2014年持平,较1990年(即《京都议定书》规定的排放量计算基准年)增加了63%。

另据《世界经济论坛》网站文章,目前全球人口总量正在以非常快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50年全球的人口总量将会达到100亿左右。即使目前的人均碳排放量不改变,2050年全球的碳排放总量也将达到将近500亿吨。由于厄尔尼诺现象期间陆地吸收碳的含量会减少,因此将会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被大气吸收从而导致全球变暖现象进一步加剧,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上升3-6度,与此同时海平面也将持续上升100-200厘米。

2016全球人口密度分布图

2015全球碳排放水平

除了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人口爆炸还会带来诸多更加严重的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剧等。

两次工业革命的诞生导致我们的生产技术和制造水平迅速提升,我们进入了商品化的时代,然而,除了给地球制造了更多难以处理的垃圾和化学废料以外,还带来了更多之前从未预料到的风险,来看以下几组数据

1 估计全球每年约有70一100亿吨城市废物产生,包括城市固体垃圾、商业和工业废料、建筑和拆迁垃圾等。

2 至少有20亿人缺乏收集固体废物的途径、有30亿人没有处置废物的设施。

3 非洲和亚洲的低收入城市,在未来15到20年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将加倍。

4 在中等或低收入城市,无节制地制造废物所产生的人均成本可能是固体废物管理中心运作成本的5 — 10倍。

5 世界排名前50的大型垃圾站影响6400万人的日常生活。

6 2014年产生了约4180万吨电子垃圾,比2010年增加了25%。这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垃圾种类,预计将在2018年达到5000万吨。

7 根据2013年粮农组织数据,每年大约有13亿吨粮食——占全球粮食总数的1/3——被丢弃或浪费。

8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估计,2010年,固体废物管理站大约造成3%的全球温室气体(GHG)排放,大部分来自垃圾填埋场生成的甲烷。

9 1994年,在印度的苏拉特,沉重的季风降雨和垃圾导致下水道堵塞,引发了大规模洪水,使得300,000人流离失所,造成经济损失高达20亿美元。洪水引发肺鼠疫疫情,造成52人死亡。

由此可见,全球日益增加的垃圾造成的环境破坏和威胁,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这一点也足以说明,人类膨胀的欲望走在了最前面,我们尚不具有在不破坏生态平衡和环境的前提下满足自己膨胀欲望的能力,就好比我们还没将科学双刃剑的另一边磨平就用力斩了下去,结果总能在身上找到受伤的地方。

国际扶贫发展机构乐施会(Oxfam)2015年12月2日发布报告称,全球最富有的10%人口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全球50%,而最贫困的35亿人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只占10%。而2000年时前10%人口碳排放量还只有40%,全球最富有的人口的人均碳排放依然在快速增长,这似乎说明当人的欲望是无限的,它只会在被激发以后进行指数级的膨胀,无法消停。

从更深层面来说,我们的科技发展并没有让世界最贫困的人口脱贫过上小康生活,没有让世界成为地球村,相反,科技发展的红利大部分依然在造福社会中的中上层,而非下层阶级。这也将成为未来人类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导火索。

2,技术现状和潜在威胁:

随着20世纪一些基础学科的突破性进展,我们拥有了核技术,生物工程,基因工程,互联网,量子通信,乃至目前最为火热的人工智能。

然而,人类的每一项技术在诞生之后都是急切地为某种目的服务,缺乏对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全面分析和综合评估。

首先,曼哈顿计划成就了核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人类首次感受到量子世界真正的威力是在二战时期,而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导致目前全球所有有核国家拥有的核d头数量超过3万多枚,足以将地球毁灭几千次。而2011年日本福岛地震引发的核电站泄漏事故,是比核威胁离我们更近的威胁,因为核辐射是导致生物和病毒变异的首要因素。

其次是生物和基因工程,备受争议的克隆人技术虽然在公开范围中难以为继,却无法杜绝其在部分小众群体中的发展和推崇,另外,部分转基因植物食品乃至转基因动物食品的潜在风险依然有待全面细致的评估。

我们的疫苗和生物医学技术不断突破,然而我们的生态环境每天都在被各类不同的化学毒素侵袭,它们顺着地球的各种生态循环深入环境内部,如慢性毒药般侵蚀地球本身,也侵蚀地球上的生命,从近年来禽流感病毒在很多地方都有爆发,而其变异的特征也引起了医学界的注意,我们不能排除将来出现变异速度快过任何一种疫苗研制速度的新型病毒的可能性。超级细菌和超级病毒始终是横在地球上全人类头上的一根悬梁。

20世纪末期全球最大的变革便是出现了互联网及新型通讯技术,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黑客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似乎互联网在为全球人类提供便捷的同时也为某些群体提供了高级的犯罪工具,而基于互联网的发展,21世纪我们还将拥有更高级的物联网,当生活中所有的物品乃至整个人都可以被连接到网络,我们的信息安全和生存安全也将不再完全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我们可能不知道在夜晚入睡时是谁打开了厨房里的天然气灶。当VR虚拟现实技术完全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甚至可能过于沉迷其中而不能再分清现实和虚幻,我们甚至不知道第二天醒来的时候是在现实还是在VR的世界。

《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在他的书中提到,由于人工智能的出现和普及,未来99%的人都将成为无用阶层,绝大多数现有的职业都会被机器人代替,而至于这些绝大多数的人未来又将从事何种职业,以何种方式生活,目前却无从知晓,难以预测。我们也几乎无法预测是否社会会在那个时代来临后变得混乱不堪,充斥着愤怒和暴戾。而社会中那些没有被人工智能所代替的顶尖阶层又会如何应对一个这样的社会,抑或我们早已把一切全部交给人工智能来管理,失去主宰地球甚至主宰自身的能力?

虽然目前我们还无法准确预测人工智能的奇点在哪里,然而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上述情况的实现应该会在100-200年之内发生,因此,如果要避免任何潜在的风险和危机,可能在100-200年内移民到别的星球会是一个比较不错的选择,然而,我们又如何避免移民到别的星球的人不会被人工智能所掌控呢?

所以,逃避困难和危险从来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如果我们可以正视自身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它,我们可能会成功解决目前地球上所有的潜在威胁,而不是让它成为继以上所有威胁后的最大威胁。

1 大数据兴起预示“信息时代”进入新阶段
(1) 看待大数据要有历史性的眼光
信息时代是相对于农业和工业时代而言的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不同时代的生产要素和社会发展驱动力有明显差别。信息时代的标志性技术发明是数字计算机、集成电路、光纤通信和互联网(万维网)。尽管媒体上大量出现“大数据时代”的说法,但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目前还没有出现与上述划时代的技术发明可媲美的技术突破,难以构成一个超越信息时代的新时代。信息时代可以分成若干阶段,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标志着信息社会将进入一个新阶段。
考察分析100年以上的历史长河可以发现,信息时代与工业时代的发展规律有许多相似之处。电气化时代与信息时代生产率的提高过程惊人地相似。都是经过20~30年扩散储备之后才有明显提高,分界线分别是1915年和1995年。笔者猜想,信息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扩散储备后,21世纪的前30年可能是信息技术提高生产率的黄金时期。
(2) 从“信息时代新阶段”的高度认识“大数据”
中国已开始进入信息时代,但许多人的思想还停留在工业时代。经济和科技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其根源是对时代的认识不到位。18-19世纪中国落后挨打,根源是满清政府没有认识到时代变了,我们不能重犯历史性的错误。
中央提出中国进入经济“新常态”以后,媒体上有很多讨论,但多数是为经济增速降低做解释,很少有从时代改变的角度论述“新常态”的文章。笔者认为,经济新常态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以信息化带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阶段,是经济和社会管理的跃迁,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倒退。
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成的IT架构“第三平台”是信息社会进入新阶段的标志,对整个经济的转型有引领和带动作用。媒体上经常出现的互联网、创客、“第二次机器革命”、“工业40”等都与大数据和云计算有关。大数据和云计算是新常态下提高生产率的新杠杆,所谓创新驱动发展就是主要依靠信息技术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3)大数据可能是中国信息产业从跟踪走向引领的突破口
中国的大数据企业已经有相当好的基础。全球十大互联网服务企业中国占有4席(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和京东),其他6个Top10 互联网服务企业全部是美国企业,欧洲和日本没有互联网企业进入Top10。这说明中国企业在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服务业务上已处于世界前列。在发展大数据技术上,我国有可能改变过去30年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在大数据应用上中国有可能在全世界起到引领作用。
但是,企业的规模走在世界前列并不表示我国在大数据技术上领先。实际上,国际上目前流行的大数据主流技术没有一项是我国开创的。开源社区和众包是发展大数据技术和产业的重要途径,但我们对开源社区的贡献很小,在全球近万名社区核心志愿者中,我国可能不到200名。我们要吸取过去基础研究为企业提供核心技术不够的教训,加强大数据基础研究和前瞻技术研究,努力攻克大数据核心和关键技术。
2 理解大数据需要上升到文化和认识论的高度
(1) 数据文化是一种先进文化
数据文化的本质是尊重客观世界的实事求是精神,数据就是事实。重视数据就是强调用事实说话、按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定性思维而不是定量思维。目前许多城市在开展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工作,但是发现多数老百姓对政府要开放的数据并不感兴趣。要让大数据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首先要大力弘扬数据文化。本文讲的数据文化不只是大数据用于文艺、出版等文化产业,而是指全民的数据意识。全社会应认识到:信息化的核心是数据,只有政府和大众都关注数据时,才能真正理解信息化的实质;数据是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大数据的利用可以改变资本和土地等传统要素在经济中的权重。
有人将“上帝与数据共舞”归纳为美国文化的特点之一,说的是美国人既有对神的诚意,又有通过数据求真的理性。美国从镀金时代到进步主义时期完成了数据文化的思维转变,南北战争之后人口普查的方法被应用到很多领域,形成了数据预测分析的思维方式。近百年来美国和西方各国的现代化与数据文化的传播渗透有密切关系,我国要实现现代化也必须强调数据文化。
提高数据意识的关键是要理解大数据的战略意义。数据是与物质、能源一样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涉及每一个行业,是带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技术。从硬技术到软技术的转变是当今全球性的技术发展趋势,而从数据中发现价值的技术正是最有活力的软技术,数据技术与数据产业的落后将使我们像错过工业革命机会一样延误一个时代。
(2)理解大数据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论
历史上科学研究是从逻辑演绎开始的,欧几里得几何的所有定理可从几条公理推导出来。从伽利略和牛顿开始,科学研究更加重视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在观察基础上通过归纳方法提炼出科学理论,“科学始于观察”成为科学研究和认识论的主流。经验论和唯理论这两大流派都对科学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但也暴露出明显的问题,甚至走入极端。理性主义走向极端就成为康德所批判的独断主义,经验主义走入极端就变成怀疑论和不可知论。
20世纪30年代,德国哲学家波普尔提出了被后人称为“证伪主义”的认识论观点,他认为科学理论不能用归纳法证实,只能被试验发现的反例“证伪”,因而他否定科学始于观察,提出“科学始于问题”的著名观点[3]。证伪主义有其局限性,如果严格遵守证伪法则,万有引力定律、原子论等重要理论都可能被早期的所谓反例扼杀。但“科学始于问题”的观点对当前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大数据的兴起引发了新的科学研究模式:“科学始于数据”。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大数据分析方法与“科学始于观察”的经验论较为接近,但我们要牢记历史的教训,避免滑入否定理论作用的经验主义泥坑。在强调“相关性”的时候不要怀疑“因果性”的存在;在宣称大数据的客观性、中立性的时候,不要忘了不管数据的规模如何,大数据总会受制于自身的局限性和人的偏见。不要相信这样的预言:“采用大数据挖掘,你不需要对数据提出任何问题,数据就会自动产生知识”。面对像大海一样的巨量数据,从事数据挖掘的科技人员最大的困惑是,我们想捞的“针”是什么?这海里究竟有没有“针”?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知道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始于数据”与“科学始于问题”应有机地结合起来。
对“原因”的追求是科学发展的永恒动力。但是,原因是追求不完的,人类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找到“终极真理”。在科学的探索途中,人们往往用“这是客观规律”解释世界,并不立即追问为什么有这样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传统科学并非只追寻因果性,也可以用客观规律作为结论。大数据研究的结果多半是一些新的知识或新的模型,这些知识和模型也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可以认为是一类局部性的客观规律。科学史上通过小数据模型发现一般性规律的例子不少,比如开普勒归纳的天体运动规律等;而大数据模型多半是发现一些特殊性的规律。物理学中的定律一般具有必然性,但大数据模型不一定具有必然性,也不一定具有可演绎性。大数据研究的对象往往是人的心理和社会,在知识阶梯上位于较高层,其自然边界是模糊的,但有更多的实践特征。大数据研究者更重视知行合一,相信实践论。大数据认识论有许多与传统认识论不同的特点,我们不能因其特点不同就否定大数据方法的科学性。大数据研究挑战了传统认识论对因果性的偏爱,用数据规律补充了单一的因果规律,实现了唯理论和经验论的数据化统一,一种全新的大数据认识论正在形成。
   3 正确认识大数据的价值和效益
(1)大数据的价值主要体现为它的驱动效应
人们总是期望从大数据中挖掘出意想不到的“大价值”。实际上大数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驱动效应,即带动有关的科研和产业发展,提高各行各业通过数据分析解决困难问题和增值的能力。大数据对经济的贡献并不完全反映在大数据公司的直接收入上,应考虑对其他行业效率和质量提高的贡献。大数据是典型的通用技术,理解通用技术要采用“蜜蜂模型”:蜜蜂的效益主要不是自己酿的蜂蜜,而是蜜蜂传粉对农业的贡献。
电子计算机的创始人之一冯·诺依曼曾指出:“在每一门科学中,当通过研究那些与终极目标相比颇为朴实的问题,发展出一些可以不断加以推广的方法时,这门学科就得到了巨大的进展。”我们不必天天期盼奇迹出现,多做一些“颇为朴实”的事情,实际的进步就在扎扎实实的努力之中。媒体喜欢宣传一些令人惊奇的大数据成功案例,对这些案例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据Intel中国研究院首席工程师吴甘沙在一次报告中透露,所谓“啤酒加尿布”的数据挖掘经典案例,其实是Teradata公司一位经理编出来的“故事”,历史上并没有发生过[4]。即使有这个案例,也不说明大数据分析本身有什么神奇,大数据中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两件事同时或相继出现的现象比比皆是,关键是人的分析推理找出为什么两件事物同时或相继出现,找对了理由才是新知识或新发现的规律,相关性本身并没有多大价值。
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寓言可以从一个角度说明大数据的价值:一位老农民临终前告诉他的3个儿子,他在他家的地中埋藏了一罐金子,但没有讲埋在哪里。
他的儿子们把他家所有的地都深挖了一遍,没有挖到金子,但由于深挖了土地,从此庄稼收成特别好。数据收集、分析的能力提高了,即使没有发现什么普适的规律或令人完全想不到的新知识,大数据的价值也已逐步体现。
(2)大数据的力量来自“大成智慧”
每一种数据来源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只有融合、集成各方面的原始数据,才能反映事物的全貌。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隐藏在各种原始数据的相互关联之中。不同的数据可能描述同一实体,但角度不同。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数据能提供互补信息,可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因此在大数据分析中,汇集尽量多种来源的数据是关键。
数据科学是数学(统计、代数、拓扑等)、计算机科学、基础科学和各种应用科学融合的科学,类似钱学森先生提出的“大成智慧学”[5]。钱老指出:“必集大成,才能得智慧”。大数据能不能出智慧,关键在于对多种数据源的集成和融合。IEEE计算机学会最近发布了2014年的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预测报告,重点强调“无缝智慧(seamless intelligence)”。发展大数据的目标就是要获得协同融合的“无缝智慧”。单靠一种数据源,即使数据规模很大,也可能出现“瞎子摸象”一样的片面性。数据的开放共享不是锦上添花的工作,而是决定大数据成败的必要前提。
大数据研究和应用要改变过去各部门和各学科相互分割、独立发展的传统思路,重点不是支持单项技术和单个方法的发展,而是强调不同部门、不同学科的协作。数据科学不是垂直的“烟囱”,而是像环境、能源科学一样的横向集成科学。
(3)大数据远景灿烂,但近期不能期望太高
交流电问世时主要用作照明,根本想象不到今天无处不在的应用。大数据技术也一样,将来一定会产生许多现在想不到的应用。我们不必担心大数据的未来,但近期要非常务实地工作。人们往往对近期的发展估计过高,而对长期的发展估计不足。Gartner公司预测,大数据技术要在5~10年后才会成为较普遍采用的主流技术,对发展大数据技术要有足够的耐心。
大数据与其他信息技术一样,在一段时间内遵循指数发展规律。指数发展的特点是,从一段历史时期衡量(至少30年),前期发展比较慢,经过相当长时间(可能需要20年以上)的积累,会出现一个拐点,过了拐点以后,就会出现爆炸式的增长。但任何技术都不会永远保持“指数性”增长,一般而言,高技术发展遵循Gartner公司描述的技术成熟度曲线(hype cycle),最后可能进入良性发展的稳定状态或者走向消亡。
需要采用大数据技术来解决的问题往往都是十分复杂的问题,比如社会计算、生命科学、脑科学等,这些问题绝不是几代人的努力就可以解决的。宇宙经过百亿年的演化,才出现生物和人类,其复杂和巧妙堪称绝伦,不要指望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就能彻底揭开其奥妙。展望数百万年甚至更长远的未来,大数据技术只是科学技术发展长河中的一朵浪花,对10~20年大数据研究可能取得的科学成就不能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4 从复杂性的角度看大数据研究和应用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技术和人类探索复杂性的努力有密切关系。20世纪70年代,新三论(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的兴起对几百年来贯穿科学技术研究的还原论发起了挑战。1984年盖尔曼等3位诺贝尔奖得主成立以研究复杂性为主的圣菲研究所,提出超越还原论的口号,在科技界掀起了一场复杂性科学运动。虽然雷声很大,但30年来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之一可能是当时还没有出现解决复杂性的技术。
集成电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强了人类研究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大数据技术将复杂性科学的新思想发扬光大,可能使复杂性科学得以落地。复杂性科学是大数据技术的科学基础,大数据方法可以看作复杂性科学的技术实现。大数据方法为还原论与整体论的辩证统一提供了技术实现途径。大数据研究要从复杂性研究中吸取营养,从事数据科学研究的学者不但要了解20世纪的“新三论”,可能还要学习与超循环、混沌、分形和元胞自动机等理论有关的知识,扩大自己的视野,加深对大数据机理的理解。
大数据技术还不成熟,面对海量、异构、动态变化的数据,传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难以应对,现有的数据处理系统实现大数据应用的效率较低,成本和能耗较大,而且难以扩展。这些挑战大多来自数据本身的复杂性、计算的复杂性和信息系统的复杂性。
(1)数据复杂性引起的挑战
图文检索、主题发现、语义分析、情感分析等数据分析工作十分困难,其原因是大数据涉及复杂的类型、复杂的结构和复杂的模式,数据本身具有很高的复杂性。目前,人们对大数据背后的物理意义缺乏理解,对数据之间的关联规律认识不足,对大数据的复杂性和计算复杂性的内在联系也缺乏深刻理解,领域知识的缺乏制约了人们对大数据模型的发现和高效计算方法的设计。形式化或定量化地描述大数据复杂性的本质特征及度量指标,需要深入研究数据复杂性的内在机理。人脑的复杂性主要体现在千万亿级的树突和轴突的链接,大数据的复杂性主要也体现在数据之间的相互关联。理解数据之间关联的奥秘可能是揭示微观到宏观“涌现”规律的突破口。大数据复杂性规律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大数据复杂模式的本质特征和生成机理,从而简化大数据的表征,获取更好的知识抽象。为此,需要建立多模态关联关系下的数据分布理论和模型,理清数据复杂度和计算复杂度之间的内在联系,奠定大数据计算的理论基础。
(2) 计算复杂性引起的挑战
大数据计算不能像处理小样本数据集那样做全局数据的统计分析和迭代计算,在分析大数据时,需要重新审视和研究它的可计算性、计算复杂性和求解算法。大数据样本量巨大,内在关联密切而复杂,价值密度分布极不均衡,这些特征对建立大数据计算范式提出了挑战。对于PB级的数据,即使只有线性复杂性的计算也难以实现,而且,由于数据分布的稀疏性,可能做了许多无效计算。
传统的计算复杂度是指某个问题求解时需要的时间空间与问题规模的函数关系,所谓具有多项式复杂性的算法是指当问题的规模增大时,计算时间和空间的增长速度在可容忍的范围内。传统科学计算关注的重点是,针对给定规模的问题,如何“算得快”。而在大数据应用中,尤其是流式计算中,往往对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时间、空间有明确限制,比如网络服务如果回应时间超过几秒甚至几毫秒,就会丢失许多用户。大数据应用本质上是在给定的时间、空间限制下,如何“算得多”。从“算得快”到“算得多”,考虑计算复杂性的思维逻辑有很大的转变。所谓“算得多”并不是计算的数据量越大越好,需要探索从足够多的数据,到刚刚好的数据,再到有价值的数据的按需约简方法。
基于大数据求解困难问题的一条思路是放弃通用解,针对特殊的限制条件求具体问题的解。人类的认知问题一般都是NP难问题,但只要数据充分多,在限制条件下可以找到十分满意的解,近几年自动驾驶汽车取得重大进展就是很好的案例。为了降低计算量,需要研究基于自举和采样的局部计算和近似方法,提出不依赖于全量数据的新型算法理论,研究适应大数据的非确定性算法等理论。
(3)系统复杂性引起的挑战
大数据对计算机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能耗提出了苛刻要求,大数据处理系统的效能评价与优化问题具有挑战性,不但要求理清大数据的计算复杂性与系统效率、能耗间的关系,还要综合度量系统的吞吐率、并行处理能力、作业计算精度、作业单位能耗等多种效能因素。针对大数据的价值稀疏性和访问弱局部性的特点,需要研究大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处理架构。
大数据应用涉及几乎所有的领域,大数据的优势是能在长尾应用中发现稀疏而珍贵的价值,但一种优化的计算机系统结构很难适应各种不同的需求,碎片化的应用大大增加了信息系统的复杂性,像昆虫种类一样多(500多万种)的大数据和物联网应用如何形成手机一样的巨大市场,这就是所谓“昆虫纲悖论”[6]。为了化解计算机系统的复杂性,需要研究异构计算系统和可塑计算技术。
大数据应用中,计算机系统的负载发生了本质性变化,计算机系统结构需要革命性的重构。信息系统需要从数据围着处理器转改变为处理能力围着数据转,关注的重点不是数据加工,而是数据的搬运;系统结构设计的出发点要从重视单任务的完成时间转变到提高系统吞吐率和并行处理能力,并发执行的规模要提高到10亿级以上。构建以数据为中心的计算系统的基本思路是从根本上消除不必要的数据流动,必要的数据搬运也应由“大象搬木头”转变为“蚂蚁搬大米”。
 5 发展大数据应避免的误区
(1) 不要一味追求“数据规模大”
大数据主要难点不是数据量大,而是数据类型多样、要求及时回应和原始数据真假难辨。现有数据库软件解决不了非结构化数据,要重视数据融合、数据格式的标准化和数据的互 *** 作。采集的数据往往质量不高是大数据的特点之一,但尽可能提高原始数据的质量仍然值得重视。脑科学研究的最大问题就是采集的数据可信度差,基于可信度很差的数据难以分析出有价值的结果。
一味追求数据规模大不仅会造成浪费,而且效果未必很好。多个来源的小数据的集成融合可能挖掘出单一来源大数据得不到的大价值。应多在数据的融合技术上下功夫,重视数据的开放与共享。所谓数据规模大与应用领域有密切关系,有些领域几个PB的数据未必算大,有些领域可能几十TB已经是很大的规模。
发展大数据不能无止境地追求“更大、更多、更快”,要走低成本、低能耗、惠及大众、公正法治的良性发展道路,要像现在治理环境污染一样,及早关注大数据可能带来的“污染”和侵犯隐私等各种弊端。
(2) 不要“技术驱动”,要“应用为先”
新的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信息领域不断冒出新概念、新名词,估计继“大数据”以后,“认知计算”、“可穿戴设备”、“机器人”等新技术又会进入炒作高峰。我们习惯于跟随国外的热潮,往往不自觉地跟着技术潮流走,最容易走上“技术驱动”的道路。实际上发展信息技术的目的是为人服务,检验一切技术的唯一标准是应用。我国发展大数据产业一定要坚持“应用为先”的发展战略,坚持应用牵引的技术路线。技术有限,应用无限。各地发展云计算和大数据,一定要通过政策和各种措施调动应用部门和创新企业的积极性,通过跨界的组合创新开拓新的应用,从应用中找出路。
(3) 不能抛弃“小数据”方法
流行的“大数据”定义是: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采集、存储、处理的数据集。这是用不能胜任的技术定义问题,可能导致认识的误区。按照这种定义,人们可能只会重视目前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同走路的人想踩着自己身前的影子。其实,目前各行各业碰到的数据处理多数还是“小数据”问题。我们应重视实际碰到的问题,不管是大数据还是小数据。
统计学家们花了200多年,总结出认知数据过程中的种种陷阱,这些陷阱不会随着数据量的增大而自动填平。大数据中有大量的小数据问题,大数据采集同样会犯小数据采集一样的统计偏差。Google公司的流感预测这两年失灵,就是由于搜索推荐等人为的干预造成统计误差。
大数据界流行一种看法:大数据不需要分析因果关系、不需要采样、不需要精确数据。这种观念不能绝对化,实际工作中要逻辑演绎和归纳相结合、白盒与黑盒研究相结合、大数据方法与小数据方法相结合。
(4) 要高度关注构建大数据平台的成本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建设大数据中心,吕梁山下都建立了容量达2 PB以上的数据处理中心,许多城市公安部门要求存储3个月以上的高清监控录像。这些系统的成本都非常高。数据挖掘的价值是用成本换来的,不能不计成本,盲目建设大数据系统。什么数据需要保存,要保存多少时间,应当根据可能的价值和所需的成本来决定。大数据系统技术还在研究之中,美国的E级超级计算机系统要求能耗降低1 000倍,计划到2024年才能研制出来,用现在的技术构建的巨型系统能耗极高。
我们不要攀比大数据系统的规模,而是要比实际应用效果,比完成同样的事消耗更少的资源和能量。先抓老百姓最需要的大数据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大数据。发展大数据与实现信息化的策略一样:目标要远大、起步要精准、发展要快速。

近日,京东数科正式向上交所递交招股书,科创板将正式迎来 “数字 科技 第一股” ,预计估值约人民币2000亿。招股书中,一家不同于传统ToB企业的新型泛ToB服务公司已跃然纸上。

近年来,不论是在战略布局还是在业务演进层面,京东数科掌舵人陈生强在多个场合重点强调的 “以增长为核心” 、以 “开放” 和 “共建” 双轮驱动,绝非虚言。在全部对外披露的信息中,除却亮眼的数据,尤以两处十分引人注目,京东数科如何从低调的 “前行者” 进化成生态层级的 “造血者” 一举实现估值2000亿?答案或可从中管窥:

其一,是首次对外披露京东数科收入模式: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业务逻辑,京东数科按照其服务行业和客户类型将其主营业务划分为金融机构数字化解决方案、商户与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政府及其他客户数字化解决方案三大块,实现了ToF、ToB、ToG全覆盖,已整体转变成为一家新型产业数字化服务公司。

两大亮点联动来看,可以观察到,支撑京东数科确立的清晰收入模式的,正是秉持着增长逻辑与追寻长期价值的发展战略进化路径。创造和共享增量价值,始终是京东数科价值观中,产业数字化的靶向灵药。

回顾其两次重大迭代与三大发展阶段,好企业的路总是越走越开阔。

众所周知,京东数科的7年发展道路脱胎于数字金融,成长于金融 科技 ,进化和繁盛于数字 科技 。伴随着多项“首个”、“首创”与逐步参与进入的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其各阶段业务的扩展,既展示了典型的数字 科技 企业发展脉络,又全然呈现一副产业数字化进程一览图:

产业数字化的入门阶段,AI、IoT、大数据等如今耳熟能详的数字技术在当时仍是方兴未艾,帮助产业解决Bug是协助处于这一阶段的企业进行数字化的首要任务:早期,立足京东商城既有的供应链和强大的自建物流体系,京东数科一手推进以供应链金融和消费金融为突破口切入的增殖服务,谋求将已有的流程进行数字化,扩充场景边界。后期,连续落地的诸如与国家能源集团合作的“AI优化火力发电”项目、以“猪脸识别”为首的基于物联网设备的数字农牧解决方案等,整体上仍是挖掘存量价值,降本增效还是核心关键词。

紧跟着,满足各产业及其重点企业的发展需求成为了重心:京东数科敏锐地捕捉到了银行强大的数字化转型需求,随即加大金融云投入,并从这一时期开始持续将数据中台、智能决策及运营系统及架构能力组件化地输出给金融机构,帮助金融机构自己提升研发效率、运营效率和做开放银行,与此同时,实现了从金融模式切换到 科技 模式的变道超车,开启了一个持续 探索 、教学相长的长期拉锯过程,持续至今。

因此,崭新的“联结(TIE)”模式出现,令数字生态成为京东数科打破旧格局、催生新平衡的金钥匙。从亮相服贸会到近日京东数科召开资管大会的频频动作来看,当前,京东数科已通过智能城市和金融资管两个领域,对TIE模式进行了诠释,两个嵌套的“数字生态”体系正在发挥作用:

在顶层,基于城市 *** 作系统的“一核两翼”体系(即以“市域治理现代化”为一核,发展“服务企业的AI+产业发展”和“生活方式服务业”两翼)一手以集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可视化于一体的、专门面向城市的大数据和AI平台助力政府对城市运行进行宏观监测,破解精细化管理难题,实现数据安全打通;另一手,给予产业合作伙伴专业化、标准化、智能化、平台化的AI组件服务,让众多企业可以在城市 *** 作系统上开发自己的应用,深度参与共建智能城市。这一体系,直接撬动政府与产业各方构建彼此相互支持、相互联动、协同统一的良性循环,以“数字生态”助力政府构建智能城市,不仅是追求安全、稳定和更优质的 社会 治理,更希望能够推动产业增长和民生改善。

产业和民生又息息相关。如果说数字 科技 是产业的最大公约数,那么毋庸置疑,京东数科将步入深水区的金融 科技 视为产业间、产业与外界资源联动的最大公约数。京东数科服务金融机构数字化,基于T1金融云和JT²资管 科技 平台这两大“纵横一体”的服务体系,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展示和交易撮合平台,也不限于打包或模块化定制的 *** 作系统和解决方案,而是作为一个深度联结金融与实体产业的开放平台,使金融和产业两个领域基于“数据”这一新生变量产生更紧密的场景联结,打造又一层“数字生态”,使得金融服务可以更早、更有效地介入到产业增长模型中去以数字化为核心逻辑,又同步构建着金融机构的“第二增长场景”。

纵观京东数科整体战略发展和业务布局的蝶变史,联结(TIE)模式的诞生绝非偶然。京东数科力求 探索 长期价值,以大师匠心来塑造超越盈利目标的“不可替代性”:没有持续的积累,绝无神兵天降的水到渠成。

TIE模式不是空中楼阁,其底层实际上正是京东数科最根本的“用户+数据+技术+产业Know-how”。其中,数据和用户更是京东数科区别于传统 科技 企业价值的关键要素,两者既来源于数科运用数字 科技 与零售、出行、 旅游 、校园、大宗商品、农牧、港口等数字化场景的实践,又经过TIE模式所倡导的“数字生态”循环,再次作用于产业数字化进程。

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可获悉,数科仍在持续加大技术投入和人才团队组建,募集资金超过7成将直接用于与技术和数字化服务升级相关的项目。可以预测,立足于坚实基础,京东数科将持续利用自身数字 科技 和生态建立数字化平台赋能实体企业,帮助产业实现业务模式升级,助力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深度拓展行业价值空间,最终推动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双升级。

截止到2021年4月,尚未确定。

未来10年内,重庆市将投入138亿元,在全市养殖存栏安全奶牛7万头,以保障市民用奶安全。昨上午,我市7万头安全奶牛业行动计划在长寿区双龙镇生态养殖园区正式启动,市农垦集团和巫溪、云阳等13个区县签订了生态循环标准化奶牛养殖产业联动战略合作协议。

成立直辖市需具备以下条件:

明显的区位,经济,政治,贸易,交通,体育,医疗,科技,历史,科创,文化,教育,生态环境,配置资源,信息网络,物联网,互联网优势,在国内主要城市中经济、生态环境体量靠前。

直辖后能够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生态,社会发展,且应与原有直辖市必须保持一定的地理位置距离。

农村村委会主任工作计划一

为了进一步的贯彻并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上级部门工作安排,针对我村现有实际情况制定2015年工作计划,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提高素质

村“两委”是农村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加强我村两委班子队伍建设,与党委政府保持高度一致,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严格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四项民主制度的要求,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村民监理小组等群众组织的职能作用,落实群众关心的财务和村务公开制度。在决策涉及全体村民的事项时,让全体村民知情议政,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转变两委干部工作作风,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公开透明,特别市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从群众角度出发,依照政策和村民自治章程来妥善处理好各方面利益关系,把矛盾和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提高学习的时效性,拓宽发展思路

村两委注重班子成员的学习,提高素质,转变农村生产发展的传统观念,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雪球发展新途径,加强对村组干部的教育管理力度,做到履职到位,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积极争取上级的的支持,为来年发展打下基础。

1、全面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工作,积极组织村民参加新型城乡医疗,参合率100%,彻底解决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七一前夕慰问老党员,为他们送去慰问金、米面等,了解生活的困难并帮助解决,送去党的温暖。对我村残疾人做好康复需求摸底及残疾专项资金补助等工作。为了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党支部注重抓好农村业余文化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科普活动,为群众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食粮,丰富农村文化。

2、美好村貌,建设宜居农村,发展特色农业

深入落实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机制,结合我村实际,我村选配了保洁员、备齐卫生保洁工具、修建了垃圾池,重点整治村内主要地点,通过实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将村民的卫生意识、保护意识增强,杜绝以往柴草乱堆滥放、建筑物私搭乱建、卫生脏乱的现象,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3、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提高生产力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技能培训和文化事业,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是我们村今后工作的重点。为加强我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和维权服务能力建设,村党支部积极和街办劳保所取得联系,请该所的干部为我村外出务工农民免费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尽最大的努力把剩余劳动转移出去,增加群众收入。

4、坚决杜绝违章搭建,抢修抢建现象的发生,为未来发展降低成本,减轻工作压力,为未来的发展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一是宣传,贯彻落实政策,并对群众讲道理。做深做细群众工作,二是落实专人负责,分片管理。三是奖惩过硬,责任追究。

5、定期分析研究我村的不稳定因素,掌握情况,做到底细清楚,确保我村的稳定。

以上是我作为村委会主任20xx年的工作计划,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以村两委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扎实工作,奋力创新,使我村的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的跨越。

农村村委会主任工作计划二

今年是“十二五”收官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关键之年,扎实做好第二季度工作对确保全年工作任务的完成和目标实现至关重要。全农委系统要始终按照委、政府“创新、转型、升级”的发展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全农村工作会议和“两会”精神,突出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围绕农民创新创造创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坚持改有所成,激发活力,持续推动农村改革攻坚,加快城乡一体、联动融合,全面建设美好乡村。防骄破满,高位求突破,拉高标杆,创新求跨越,正风肃纪,作风再提升,科学发展,创业谱新篇,高点强攻迎挑战,抢抓机遇再奋发。认真抓好各项工作方案的组织落实,突出重点,强力推进,开拓创新,务求实效,勇于担当,善作善成,确保上半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年各项工作目标实现和任务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一、主要会议

1、筹备召开全午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会议。(责任领导:戴文刚,责任单位:农村能源生态处,办公室)

2、筹备召开全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工作会议。(责任领导:张厚伦、戴文刚;责任单位:种植业局、生态处、办公室)

3、举办2015年80个美好乡村省级重点示范村书记培训班。(责任领导:肖波,责任单位:美好办)

4、召开美好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议。(责任领导:肖波,责任单位:美好办)

5、筹备召开农村改革工作推进会议。(责任领导:肖波,责任单位:政策法规处)

6、召开全上半年农业结构调整现场推进会议。(责任领导:张厚伦,责任单位:种植业局,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7、召开午季农作物秸秆全量还田工作现场会。(责任领导:周晓波;责任单位:农机局、部分县农机局)

8、组织召开光伏下乡工作联席会议和整村推进现场观摩会。(责任领导:肖波,责任单位:扶贫办)

二、重点工作

1、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实施《合肥2015年农业产业化发展意见》,着力抓好“五个创新”和“六项提升”工作落实。制定《合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意见》,培育和发展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促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发展,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责任领导:戴文刚,责任单位:产业化发展处,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2、切实抓好粮食生产。落实2015年粮油绿色增产攻关模式试点建设任务。推进耕作制度创新工作。(责任领导:张厚伦,责任单位:种植业局,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3、突出发展高效农业。深入实施特色高效农业“双百双超”工程,加大“三环三沿”等重点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提升蔬菜、草莓、西甜瓜、果品、茶叶等主导产业发展规模质量和效益。以打造长丰草莓强县和创建肥东设施蔬菜大县为重点,建设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块状经济集中区和产业村镇。新增一批“一乡一业”特色产业乡(镇)和“一村一品”产园村一体化示范村。(责任领导:张厚伦,责任单位:种植业局,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4、大力推进规模农业发展。组织实施《合肥关于规范土地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施意见》,按照“扩大总量、整合存量、提高质量,规范管理,防范风险”的`要求,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大力推进和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责任领导:耿峰,责任单位:农经处,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5、积极推进现代种业发展。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关于加快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围绕打造种业强目标,突出抓好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的培育和发展,提升种业创新能力。重点抓好郭河种子产业园建设,积极鼓励和引导在肥种子公司入园建设试验示范基地,着力打造全省首个种业科研集聚示范区。(责任领导:张厚伦,责任单位:种植业局,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6、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业。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千百十”工程建设,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由数量扩张向转型升级,资源消耗向技术创新,分散无序向集聚发展的“三个转变”。重点抓好打造“大园区”,引进“大龙头”,构筑“大产业”,突出“大项目”,建设“大体系”,培育“大品牌”六项重点工作,推进农产品产地粗加工,帮助农民减损增收,加快食品工业发展,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支持合巢经开区加快推进安全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推进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合作共建合肥安全农产品加工研究院筹建工作;会同合巢经开区共同做好农产品加工项目集中签约会议筹备工作。(责任领导:戴文刚,责任单位:产业化发展处,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7、加快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重点支持邮乐、景徽等一批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着力抓好邮乐“电商+农业主体+基地+融资模式”创新工作。积极推进农业物联网建设,力争在引入高新技术,新兴业态和新商业模式进入农业上实现新突破。(责任领导:张厚伦,责任单位:种植业局,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8、提升发展休闲农业。完成《合肥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规划》制定工作。推进一批休闲农业观光点,打造一批休闲农业节庆品牌。继续重点做好山、水、泉、民、民居、花果、农耕、节庆等七篇文章,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全面推进休闲观光农业提档升级,会同旅游局开展首批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区评选活动。(责任领导:张厚伦,责任单位:种植业局,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9、加强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组织实施政府《关于推进现代生态循环发展意见》,探索一批具有合肥特点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逐级分解落实2015年化肥和化学农药减量使用任务。(责任领导:张厚伦,责任单位:种植业局、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全面启动肥东长临、巢湖烔炀和包河大圩三个农业面源污染防控试验区试点建设。(责任领导:戴文刚,责任单位;生态处,肥东、巢湖、XX区农业主管部门)

10、突出抓好园区建设。按照“全域统筹,区园并建,轴线展开,组团发展”的工作要求,科学规划和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十区百园”提升工程。重点围绕“提升、提速、提质”的发展要求,紧抓“优势”,高标准打造产业基地;紧扣“特色”,高质量实施重点项目;紧扣“创新”,高起点转化科技成果;紧扣“场”,高定位创建品牌、名优品牌;紧扣“转型”,高要求发展规模农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做大做强6个省级示范区主阵地,联动推进各类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集聚。切实抓好示范区开行三期项目的设计和工程建设工作,组织申报开行四期项目。(责任领导:张厚伦,责任单位:种植业局,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11、切实抓好农业科技工作。制定和实施《合肥农业科技进步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推广,农民教育培训“三大体系”。全面实施农业“三新”工程,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发展水平。组织农技人员开展春季农业科技服务活动。(责任领导:丁爱农,责任单位:科教信息处,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12、突出抓好农业项目建设。重点抓好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农业加工、流通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工作。谋划和包装一批农副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项目,积极引导和支持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农村开发。抓好对农业项目的编报入库、实施统计、定期调度、跟踪落实工作。加强在建、新建、续建项目的调度和洽谈签约项目的落实,力争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努力在农业投入上实现新突破。(责任领导:戴文刚、张厚伦,责任单位:产业化发展处、种植业局,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1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会同国土、财政、水利等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加快推进标准农田建设。(责任领导:张厚伦,责任单位:种植业局,各县农委)

14、加快推进农机化发展。重点抓好农机购机补贴政策的落实和监管工作,组织实施《合肥农机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进XX县开展粮食全程机械化试点工作。强化农机安全管理,落实农机安全监管责任,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组织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责任领导:周晓波,责任单位:农机局,各县区农机局)

15、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全面落实农产品监管责任,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源头监管,修订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相关制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和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加大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开发力度,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推进XX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和XX县、XX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抓好“五一”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领导:周晓波,责任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处、总站,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16、深化农村土地改革。开展第一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督查核实工作,全面完成试点工作任务。启动XX县、巢湖和肥东肥西各5个乡镇启动2015年土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完成各城区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调查摸底及前期调研工作。组织实施《合肥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意见》,推进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村集体资源资产产权改革。(责任领导:耿峰,责任单位:农村经营管理处,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17、加强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扎实抓好专业大户、职业农民、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培育和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广“合作式”、“订单式”、“托管式”等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加快农业服务业发展。(责任领导:戴文刚,张厚伦,耿峰,责任单位:产业化发展处,种植业局、农村经营管理处,政策法规处,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18、创新农业投入机制。组织实施《合肥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发展意见》,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抓好农业招商引资工作,促进现代农业加速发展。(责任领导:张厚伦、戴文刚、肖波,责任单位:种植业局、产业处、城乡统筹处,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19、创新农业融资机制。继续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担保资金和联盟融资工作。完善融资机制,拓宽融资渠道,提高融资水平。启动“二权”抵押融资试点工作。完善“政银保”,融资机制,扩大保证保险贷款范围。(责任领导:肖波,责任单位:种植业局,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20、认真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组织实施《合肥关于壮大村级集体发展实施意见》,制定《合肥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和2015年度全空壳村脱壳计划。启动100个村集体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培育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典型。(责任领导:耿峰,责任单位:农村经营管理处、统筹处,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21、探索推进村级集体资产改革。继续推进农村产权场交易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村级集体资产资源集中交易工作。扎实抓好XX县撮镇建华村村级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制定出台《合肥加强农村村居“三资”管理的意见》。(责任领导:耿峰、肖波,责任单位:农经处、政策法规处、总站)

22、突出抓好午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完成午季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任务,确保禁烧目标实现。(责任领导:戴文刚、周晓波,责任单位:农村能源生态处、农机局、政策法规处,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23、突出抓好美好乡村建设。完成2015年80个美好乡村中心村规划审查工作,启动建设2015年84个省级美好乡村示范村和示范村村级光伏电站及美好乡村建设工作。着力抓好环巢湖西岸、南岸美好乡村建设示范区建设,全面提升美好乡村发展水平。开展美好乡村建设督查工作。XX县旅游部门抓好美好乡村特色精品村旅游业发展工作。抓好已形成的旅游村建档工作。(责任领导:肖波;责任单位:美好办、各县美好办)

24、抓好农民增收工作。制定和落实《合肥农民收入倍增十项富民行动推进计划》,进一步加大农民创造、创新、创业推进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着力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责任领导:肖波;责任单位:城乡统筹协调处、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25、扎实抓好精准扶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关于推进农村精准扶贫开发工作意见》,启动500户“三无”特困农户家庭光伏电站建设,组织实施《合肥“三无”特困人群专项扶贫规划》。(责任领导:肖波;责任单位:扶贫办、各县扶贫办)

26、启动“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重点抓好课题调研和编制规划招标工作。(责任领导:肖波,责任单位:各处室(局),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27、制定合肥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责任领导:张厚伦,责任单位:种植业局)

28、配合纪委完成对我委的巡视工作。(责任领导:陈寅、丁云葆,责任单位:监察室、办公室、财务处)

29、突出抓好机关作风建设。坚持勤政廉政,严守八项规定,坚持不懈纠正“四风”,严格落实各项制度纪律,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创一流精神风貌,切实转变作风,创一流工作效能,扎实为民服务,创一流工作业绩。(责任领导:陈寅、王铁峰,责任单位:机关各处室(局),总站、农科院)

30、筹备南京区域经济农口协作会第28届年会。(责任领导:陈寅,责任单位:办公室,机关各处室(局))

31、推进元山良种场改制工作。(责任领导:陈寅、丁云葆,责任单位:办公室、计划财务处、工会)

32、做好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责任领导:陈寅,责任单位:办公室,机关各处室、(局))

三、日常工作

(一)农业生产

1、抓好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开展2013年度、2014年度现代农业示范区专项资金项目验收和绩效考评工作,下达2015年度现代农业示范区专项资金项目分配方案,开展第二批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认定工作。

2、制订2015年度现代农业奖补项目 *** 作规程,抓好2015年度现代农业奖补项目实施工作。

3、继续推进合肥经济圈供肥蔬菜基地合作共建工作,落实2015年度合作经济圈供肥蔬菜基地合作共建项目。

4、抓好午季粮油生产,突出抓好油菜菌核病、小麦赤霉病等主要病虫害防治,力争夏粮丰产丰收。

5、制定《环巢湖西岸、南岸农业结构调整工作方案》,按照“生态、规模、高效”的发展要求,着眼“高效、外向、休闲、生态”发展标准,以休闲农业集聚区建设为导向,统筹山、田、湖、园、村要素融合,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大环湖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精品设施农业发展。

6、抓好水稻标准化育秧工厂建设工作。

7、积极承办在安徽绿溪洲召开的省、瓜菜新品种展示会。

8、推进XX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责任领导:张厚伦,责任单位:种植业局、总站,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二)农业产业化

1、组织2015上海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参展工作、中国农业产业化协会(洛阳)农博会企业参展工作。

2、做好农业龙头企业半年监测工作,着重摸清重点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状况。

3、开展科企对接、银企对接工作。

4、做好2015年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项目备案入库工作。

5、推动农业产业联合体建设

6、完成《合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编制上报工作。

7、做好委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他工作。

(责任领导:戴文刚,责任单位:产业化发展处,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三)农业科技

1、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根据部、省级下达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任务,按照条件,尽快确定出培训机构及遴选培育对象,制定出培训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进度安排、监督考核、认定管理、扶持政策。

2、完成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资料的统计建档工作。

3、搜集、整理、发布农业信息,编印《合肥农情》总第37期。(责任领导:丁爱农,责任单位:科教信息处)

4、拟定2014年本级农业系统培训方案,并组织实施本级培训。

5、做好农业信息系统运行和维护工作。

(责任领导:丁爱农,责任单位:科教信息处,各县农业主管部门)

(四)农经管理

1、规范农村土地流转,会同公管局建立完善农村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数据库建设。(责任领导:耿峰,责任单位:农经处)

2、完成合作社监测统计报表工作。

2、完成土地流转统计报表工作。

3、完成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统计报表上报工作。

4、开展农村土地流转督促检查。

5、完善2015年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政策问答。

6、督促检查农民负担检查中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

(责任领导:耿峰,责任单位:农村经营管理处、总站(农经站),各县区农业主管部门)

(五)政策法规

1、做好城乡统筹改革小组联络员单位各项工作任务。

2、组织全新任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工作。

3、做好行政服务中心信息管理系统修改录入工作。

4、做好处室对外宣传工作。

5、做好窗口行政许可办理、农业奖补项目受理等工作。

6、抓好“两个清单”的落实情况督查工作。

7、推进全委依法行政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8、做好我委行政权力及数据库动态调整工作。

9、做好委领导安排和其他处室相关的政策调查、研究及有关政策措施和材料的起草工作。

农村村委会主任工作计划三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我村实际,制定今年工作计划:

一、切实加强村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和落实领导责任制,一是支部必段加强对村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二是要明确规定领导班子成员分工,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三是要明确职责分工,做好各项工作的相互协调,工作人员的相互协作,通过加强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强、有奉献精神的村干部队伍。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村党建工作机制

1、村建立党建工作联系会议制度,村党建工作联系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分析形势任务、安排部署工作,协调各方面关系,深入开展党建工作联创、思想工作联做、社会治安联防、公益事业联办、环境卫生联搞、文体活动联谊等共驻共建活动。

2、健全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村党组织的工作重心和村委会的功能定们,建立村党组织领导,发挥好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3、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教育、预防为主,强化党员干部廉洁自律,警钟长鸣。狠抓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和警示教育活动,做到抗腐蚀、拒诱惑、守清廉,使党员在思想上保持先进、头脑保持清醒,政治上保持坚定、工作上保持进取、作风上保持严谨。

4、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切实做好慰问工作,定期组织党代表探望村困难党员、群众,体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从接待群众来访扩大到党代表走出去、走访辖区单位和党员群众,听取各方意见,积极为党员群众送服务、做好事。

三、关注民生、落实党的惠民政策

村委工作人员要细致了解民情,对特困户经常关心,积极进行宣传和实施医疗救助,每户救助对象做到入户调查、资料审核,开展民主评议并及时向外公示,接受村民的监督。

四、即将开展的工作

1、4月份完成谈家头村便民服务中心的正式落成。

2、完成村级安息堂建设的前期征地筹备工作。

3、完成寺前路的翻建。

4、贯彻落实各村小组的道路亮化,加装路灯。

5、配合胡发坚烈士墓的翻修。

6、原兴盛压铸厂地块的闲置土地利用,原印刷厂旧厂房的翻建。

7、谈家头村工业集中区的绿化翻建。

8、原村加工厂的翻建。

9、下塘新苑文体活动场的二次整修。

10、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

11、进一步配合镇工业园区建设、管理。

12、配合完成11kv高压线出线工程建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4675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