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一码技术怎么实现农产品溯源?

一物一码技术怎么实现农产品溯源?,第1张

农产品溯源一般都需要借助二维码溯源追溯系统来实现。
实现一个农产品的溯源大体流程是这样的:
1溯源码生成
借助二维码溯源系统,在线生成产品标签二维码,并编辑扫描二维码要显示的内容(例如:农产品的信息、种植信息、产品加工信息、质量安全信息以及厂家资质信息等,这个具体看你想展示什么)。
2生产你的农产品并进行封袋包装,最后张贴借助二维码溯源系统生成的二维码(有条件可以直接将溯源二维码印刷在你的农产品包装袋上)。
3消费者通过第三方软件(例如:微信、QQ等)扫描农产品包装袋上的溯源二维码进行农产品的信息溯源。
以上就是农产品溯源的大体流程,具体根据要求不同可能有所差异,但基本就是这样,都大同小异。

以物联网作为数据载体。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大数据系统,推动农业农村大数据与农业实际全面融合,发挥好大数据这一现代农业新型资源要素的重要作用,深度参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大数据系统建设,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和检测数据的网络采集与资源共享,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数据库,使农产品质量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具备信息化基础平台,在对农产品质量监测信息与溯源数据的采集汇总、整理分析的同时,逐步实现上级要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的四大功能,即:农产品质量安全实时监测功能、监测溯源功能、风险预警和预测预报功能、支持政府决策功能等。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大数据系统核心技术是通过建设能够覆盖省、市、县(市区)、乡镇/街道(农业企业农产品检测与溯源工作站)多级的网络化中央控制端和基层监测客户端,实现对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实时监测和质量安全信息技术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大数据系统由若干个子平台组成,分布于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加工企业、超市、各单位食堂,每个子平台有由农药残留速测仪、PC电脑、系统PC端软件组成。子平台可以任意扩充,都有独立的用户名和密码。子平台的所有数据都可无缝对接立刻同步上传给XX省(市、县)《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平台》

物联网这个概念,中国在1999年提出来的时候叫传感网。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和开发。与其它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研发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具有同发优势和重大影响力。
2005年11月2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峰会上,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2009年8月24日,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在台湾公开演讲中,也提到了物联网这个概念。
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中国工业运行2009年夏季报告会上表示,物联网是个新概念,到2009年为止还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大家公认的概念。他说,总的来说,“物联网”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衔接的一种新技术。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世界上万事万物的“Internet of Things”。在这个网络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其实质是利用射频自动识别(RFID)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故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物联网与智能电网均是智慧地球的有机构成部分。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物联网迅速普及的可能性有多大,尚难以轻言判定。毕竟RFID早已为市场所熟知,但新大陆等拥有RFID业务的相关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显示出业绩的高成长性尚未显现出来,所以,对物联网的普及速度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国家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大背景下,物联网会是工业乃至更多行业信息化过程中,一个比较现实的突破口。而且,RFID技术在多个领域多个行业所进行的一些闭环应用。在这些先行的成功案例中,物品的信息已经被自动采集并上网,管理效率大幅提升,有些物联网的梦想已经部分的实现了。所以,物联网的雏形就象互联网早期的形态局域网一样,虽然发挥的作用有限,但昭示着的远大前景已经不容质疑。
这几年推行的智能家居其实就是把家中的电器通过网络控制起来。可以想见,物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家中的电器可以和外网连接起来,通过传感器传达电器的信号。厂家在厂里就可以知道你家中电器的使用情况,也许在你之前就知道你家电器的故障。某一天突然有维修工上门告诉你家中空调有问题,你还惊异地不相信。
物联网的发展,必然带动传感器的发展,传感器发展到一定程度,变形金刚会真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井链溯源平台有专门的农产品溯源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农产品溯源。专门解决假货泛滥、营销困难、窜货严重、渠道难控等问题。采用一物双码,码物精准对应:验证/溯源码、消费/防伪码,溯源防伪一对一锁定,内隐式防伪。

解决方案:

重两端轻中间

生产厂家/品牌商

代理商/经销商/物流商/供应商/……

消费者

井链溯源平台可以存证多帧,多维度展现农产品的基地生产、加工流通、农残检测的信息,其全程可追溯,打造农产品品牌,实现知根溯源。

为畜禽养殖、屠宰、加工、销售、流通、消费提供全产业链追溯的一体化方案;

种植物提供种植、采摘/收割、包装/加工、销售、流通、消费提供全产业链追溯的一体化方案;

为水产育苗、养殖、捕捞、加工、销售、流通、消费提供全产业链追溯的一体化方案。

保障农产品到餐桌的食品安全。

井链溯源平台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的上层应用,充分利用了区块链不可篡改的特性,做到了一物两码(验证/溯源码 + 消费/防伪码),码码不同。最大的特色就是区块链去中心化,从根本上杜绝了造假的可能,为生产厂家塑造品牌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

1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生产监控中的应用
国内外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为此各国政府迅速出台政策,加强对食品安全生产的管理,其中对食品生产过程的监控成为重要措施之一。
美国:派专业人员进驻饲养场或食品加工场,从原料的采集、生产、销售各环节进行全方位监管;无条件召回存在缺陷的食品;加大惩罚性赔偿力度。
法国:供食肉用的动物都必须要挂有识别标签,并由计算机系统在线监测,标签上必须有这些动物的全详细资料(来源、饲养场、预防疾病时间、屠宰场、去向)。
国内的一些专家针对RFID在食品生产全过程监控的应用中也展开了一些研究,给食品装上“身份z”,让食品的相关信息尽可能多的保存在“身份z”上。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积极推进RFID系统在供港澳食用动物检验检疫工作中应用,在出境食用动物身上安装电子标签,从而实现处境食用动物从繁殖、饲养、防疫、用药、用料、运输等全程监管,大大提高了产品质量的透明度,是消费者能够放心的食用。
2物联网技术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应用
现在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消费者甚至管理者都无法知道自己所消费食物的来源,出现问题时无从追溯,这使不法商家和广大消费者处于一个完全不对等的地位。食品安全追溯将是物联网最具发挥潜力的领域,当物联网逐渐在食品溯源中应用后,这种情况将会改变。很多食物都会有自己的信息标签,这种标签可以是二维码,也可以是RFID,消费者可以用比以前小很多的代价来知道自己的食物来源及其他相关信息。通过物联网的引入,可以使市场更加规范合理,减小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46982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