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轮值CEO胡厚昆全年预计营收6000亿吗?

华为轮值CEO胡厚昆全年预计营收6000亿吗?,第1张

12月29日,华为轮值CEO胡厚昆在2018年新年献词中透露,华为全年销售收入预计约60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其中消费者业务,华为(含荣耀)智能手机全年发货153亿台,全球份额突破10%,稳居全球前三,在中国市场持续保持领先。

胡厚昆的新年献词名为“我们的三十而立: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在这份新年献词中,华为称,2017年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向好,ICT行业在进行产业结构性变革和调整的同时,仍保持着稳健发展,华为聚焦管道战略,加强经营质量管理,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全年销售收入预计约60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

华为的三大业务分别是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以及消费者业务,今年早些时候把云业务单列出来,成为公司第四个一级公司。

其中在运营商业务领域,胡厚昆称,运营商业务受到市场投资周期波动的影响,但仍保持了稳健经营。市场的波动也让华为更坚定地与客户一起探索与把握网络建设从“投资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的趋势,华为助力全球运营商一方面立足现实,以品质家宽、全场景站点、Mobile Money等创新解决方案,挖掘数十万亿美元现网资产的潜能;另一方面,面向未来,加速5G预商用测试,建设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全云化网络和数字化运营运维系统,为个人、家庭、企业用户提供视频、IoT、云通信等极致体验的业务,实现新增长。

企业业务领域,华为称,企业业务着力于加速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强化云计算、企业园区、数据中心、物联网等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在智慧城市、平安城市以及金融、能源、交通、制造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华为通过领先的“端、管、云”全栈式ICT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进行ICT基础架构的顶层设计,同时基于“平台+生态”战略,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生态链。目前,197家世界500强企业,45家世界100强企业选择华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企业业务正呈现出喷薄欲出的活力与潜能。

华为近年表现亮眼的消费者业务,胡厚昆称华为消费者业务在打造“世界级智能终端品牌”的道路上不断突破。2017年,华为与荣耀双品牌并驾齐驱,用户忠诚度不断提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华为(含荣耀)智能手机全年发货153亿台,全球份额突破10%,稳居全球前三,在中国市场持续保持领先。

对于新成立的云业务,华为称旨在携手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和可持续演进的云服务。华为云的服务从2016年底10大类45个增加到14大类97个,上线包括制造、EI企业智能、电商、SAP等50多个解决方案,自从云BU成立后华为云的用户数、资源使用量都增长了3倍。同时,推出公有云合作伙伴计划,全年发展伙伴超过一千家。

胡厚昆称,展望未来,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速走向规模化商用,行业数字化转型正进入深水区,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为特征的智能社会即将来临。战略上,华为聚焦万物互联主航道,努力成为智能社会使能者和推动者。战略思考要视野开阔、着眼长远,经营管理则要放低重心、脚踏实地。

附: 华为轮值CEO胡厚昆新年献词| 致我们的三十而立: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2017年,全球经济整体复苏向好,ICT行业在进行产业结构性变革和调整的同时,仍保持着稳健发展,华为聚焦管道战略,加强经营质量管理,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全年销售收入预计约600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在此我代表公司管理团队,向全体员工的努力奋斗与奉献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运营商业务受到市场投资周期波动的影响,但仍保持了稳健经营。市场的波动也让我们更坚定地与客户一起探索与把握网络建设从“投资驱动”向“价值驱动”转变的趋势,华为助力全球运营商一方面立足现实,以品质家宽、全场景站点、Mobile Money等创新解决方案,挖掘数十万亿美元现网资产的潜能;另一方面,面向未来,加速5G预商用测试,建设以数据中心为核心的全云化网络和数字化运营运维系统,为个人、家庭、企业用户提供视频、IoT、云通信等极致体验的业务,实现新增长。

企业业务着力于加速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不断强化云计算、企业园区、数据中心、物联网等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在智慧城市、平安城市以及金融、能源、交通、制造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华为通过领先的“端、管、云”全栈式ICT解决方案,帮助客户进行ICT基础架构的顶层设计,同时基于“平台+生态”战略,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生态链。目前,197家世界500强企业,45家世界100强企业选择华为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合作伙伴。企业业务正呈现出喷薄欲出的活力与潜能。

消费者业务在打造“世界级智能终端品牌”的道路上不断突破。2017年,华为与荣耀双品牌并驾齐驱,用户忠诚度不断提升,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华为(含荣耀)智能手机全年发货153亿台,全球份额突破10%,稳居全球前三,在中国市场持续保持领先。华为新推出的Mate10成为首款加载人工智能芯片的手机,我们为消费者带来了真正意义上的、足以称为由AI主导的智能手机。未来将不断洞悉消费者需求,探索智能社会行业变革方向,在AI、AR等领域积极创新,引领行业发展趋势。

我们新成立了云BU,旨在携手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安全可信和可持续演进的云服务。华为云的服务从2016年底10大类45个增加到14大类97个,上线包括制造、EI企业智能、电商、SAP等50多个解决方案,自从云BU成立后华为云的用户数、资源使用量都增长了3倍。同时,推出公有云合作伙伴计划,全年发展伙伴超过一千家。

展望未来,5G、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速走向规模化商用,行业数字化转型正进入深水区,以“万物感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为特征的智能社会即将来临。我们既要关注满足客户长远需求的产业和技术,把握技术创新与商业变革的趋势;更要关注客户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遇到的现实挑战,通过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实现商业成功来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华为未来能够继续成功的关键在于两点:一方面,战略要瞄准正确的大方向,但并不追求精确,要为适应不确定性留下调整的空间;另一方面,要让日益庞大的组织始终充满活力。要做到上述两点并不容易,我们要有战略自信,坚定不移地往前走。

战略上,华为聚焦万物互联主航道,努力成为智能社会使能者和推动者。我们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竞争力量,就像高尔夫击球,只有击中球杆头部的“甜蜜点”才能不损失能量获得最远的击球距离。万物互联我们要敢于领先,持续扩大优势;万物感知我们只聚焦在其中的连接和边缘计算、分布计算,持续构建并巩固优势;万物智能是行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结果,我们聚焦云计算和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On-Device AI,使能电信网络智能化及各行各业智能化,也用于内部管理的智能化。

战略思考要视野开阔、着眼长远,经营管理则要放低重心、脚踏实地。面对复杂的业务形势,我们既要实事求是,挤掉泡沫和水分,通过工作重心下沉切实提升经营质量;又要勇于挑战、敢于冲锋,抓住市场增长的机会,从容应对市场波动。经营管理工作是苦活、累活、细活,是综合性的系统工作,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建设。代表处是公司最基层的,也是最重要的经营单元,公司各项管理动作要围绕帮助代表处提升经营质量,从一线到机关、再从机关到一线,围绕战略、机会、目标、打法、资源配置形成共识与合力,真正把工作做细、做实,来实现创造机会、挖掘机会、把握机会。运营商业务要跑赢行业大势,提高合同质量、积极寻求增长;企业业务要持续中高速增长,确保在5年内成为公司的业务顶梁柱;消费者业务要夯实基础、继续良好的发展势头并不断提高盈利能力;公有云业务要按既定战略投入,提高产品竞争力,集中精力追求规模增长。

我们要以“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呈现价值与贡献,获得信任,持续改善、软化商业环境,使之与公司未来千亿美元规模相匹配,在更高层面支撑业务发展。华为的价值循环平台将是全产业链的价值创造与分享,我们要用好最优秀的资源,在资源多、政策好的地方加强布局,构建产业生态圈。同时,要提升对风险内控、合规运营的监管能力,建立危机预警及管理机制,守护好企业形象。

继续坚持从成功实践中选拔干部,让更多有使命感和责任感,具备战略洞察能力和决断力,富有战役管控能力,崇尚战斗意志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员工走上各级重要岗位。2017年我们完成了对4500名优秀员工的破格提拔;2018年将继续对6000名员工破格提拔,其中3000名在15、16级,2000名在17、18、19级,其他职级1000名。代表处是公司实现健康经营、有效增长的关键经营单元,要加快代表处代表等一线主官、专家及职员岗位的干部选拔,公司对艰苦国家及地区将推行“蒙哥马利”计划,打通从“二等兵快速晋升到上将”的流畅通道。谁说撒哈拉沙漠没有将军,蒙哥马利不是吗?坚持论责任结果而不论资历,实事求是地根据其责任结果提升这些员工的职级;同时,要看到日益复杂的业务环境对一线主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快对一线主官的赋能,提高他们的任职能力,使他们敢战而且善战。加快职员队伍的建设,对确定性工作及时、准确、快速、精细化管理。加快代表处专家队伍的全能化建设,培养选拔一批能文能武的文职将军。各经营责任中心的主官要聚焦作战与胜利,以商业成功与持续成功作为唯一衡量准绳,坚持驱动发展与防范风险的并重、坚持短期收益与长远发展协调平衡;公司高层干部要多仰望星空,引领公司前进的方向。各级主官和专家要学习向坤山、满广志,真正深入业务场景去了解业务,发现和解决问题。要敢于使用先进武器,打赢复杂的信息化战争,不要用汉阳造的悲怆文化掩盖主官的无能。

努力奋斗的优秀人才是公司价值创造之源,我们坚持“积极、多元、开放”的人才观,构建公司与人才同创共赢的人才管理机制。面对更加动态变化的商业环境、更加复杂的内部业务需求,对外要打开组织边界,用多种方式整合优秀资源,“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一桶浆糊粘接世界智慧”;对内要敢于破格提拔优秀人才,给优秀人才更多成长的机会;要大胆地开展各类人才的差异化管理,形成主官、专家、职员各司其责的人才结构,促使各类人才能在最佳时间、最佳岗位,作出最佳贡献,获得最好回报。

为适应公司更加复杂的业务结构,我们要逐步建立起集团统治与各业务单位分治并重、责权清晰、运作高效、监管有效的分布式组织运作模式,让各业务在集团共同价值的管控下和共同平台的支撑下自主生长。我们的组织阵形要灵活,从集团到地区部、国家,队形能张能收;我们的组织规模要有d性,需要资源的时候能得到,不需要资源的时候就释放掉。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公司经营重心的前移,加强项目型组织的运作,真正实现一线指挥炮火,机关支撑服务。要通过经营责权前移后的反向运作梳理和一线评价机关机制的建立,努力实现机关职能向平台化、服务化、市场化的转变,从而大力推动机关组织的精简与合并,减少冗余低效的管理层级。

继续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的价值观不改变,坚持“责任结果导向”的评价原则,贯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轮驱动,将组织的愿景使命与员工个人的工作动机相结合,不断激发组织与员工追求更高成功的内在动力。在内外合规、责任自担的基础上,基于信任进行管理,促进各类组织与干部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通过简化过程KPI、增强协同考核等方式,重塑“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群体奋斗精神。

2018年,华为三十而立,风华正茂。未来二三十年,人类将进入智能社会。面向新的时代,华为立志: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这既是激发我们不懈奋斗的远大愿景,也是我们所肩负的神圣使命。

寻芳陌上花如锦,折得东风第一枝。充满希望和活力的新时代已经到来,相信多年后,你我仍会因身在华为、历经这样的奔腾年代激动不已。在此,恭祝各位同事和你们的家人们新年快乐。2018年,让我们一起拥抱更多的收获和成长,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赡养人类

独特的概念



科技 是高挂枝头的鲜亮果实,滋养人类,无人不知。而深 科技 则是深藏地下的盘虬树根,本盛末荣,知者甚少。



深 科技 (Deep Science,深层科学技术)具有双重涵义,既是商业的,也是科学的。



投资公司Prove(x)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斯瓦蒂·查图尔韦迪(Swati Chaturvedi)于2014年创造了这一术语。根据她的定义,深技术是指“建立在科学发现或有意义的工程创新基础上的公司”,也寻求使世界变得更美好。从科学的角度上来看,介于应用 科技 和基础 科技 之间,是一类比基础 科技 更加现实和实用的 科技 ,对科学、经济发展和 社会 进步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集合,通常包括——


新型材料、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区块链、无人机和机器人、光子学和电子学以及量子计算等领域。





当几乎所有的创业项目都披上 科技 公司的外衣时,只要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问题所在。 大部分所谓 科技 公司都是建立在商业模式创新上,或者是利用现有技术应用到商业模式。


以Uber为例——

优步建立在“共享经济”的概念之上,这是一种商业模式创新。或者我们熟悉的蚂蚁金服,企图利用互联网技术上市,但仍从事传统的金融服务。


而深 科技 公司则是建立在有形的科学发现或工程创新之上的。他们正在努力解决真正影响周围世界的重大问题。 例如,

一种新的医疗设备或技术,用于癌症的治疗;

一种数据分析技术,以帮助农民种植更多的食物;

或者是一种清洁能源解决方案,试图减少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分析脑神经细胞, 探索 人脑奥秘




深 科技 公司承诺使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或深度学习等技术在广泛领域中提供解决方案,其方法比媒体报道的 科技 公司所采用的科学方法更为科学。 他们不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 科技 公司(例如Facebook或Spotify),也不是基于创新的业务模型(例如Airbnb或Uber)。相反,他们通过有意义的科学或技术发展来解决问题。



深 科技 的三大特点



在商业领域,深 科技 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这些技术可以产生巨大的影响,需要很长 时间 才能应用于市场,同时需要大量的 资金 来开发和规模化。



1-巨大的影响


基于深技术的创新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但其最终影响远远超出了商业领域,更大的影响在于可以改变人类的日常生活。


2-漫长的研发


深 科技 需要时间从基础科学转向可用于实际使用案例, 这个时间比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 科技 公司要长得多。

从项目立项到技术验证再到技术设计最后到生产,往往需要五至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再加上深 科技 项目往往是开拓性的,监管的压力导致研发时间进一步延长。与之相比,开发移动应用程序之类的 科技 公司平均开发时间仅为数月。


3-艰巨的资金


深层 科技 公司的资金需求很大,但深 科技 领域往往因为其复杂性而难以找到初始资金。

基本上,即使来自投资者(特别是早期投资者,如天使投资)也 往往难以理解深 科技 公司得创业潜力 ,因为很难找到一个在某一特定主题上如此特别有能力的投资者,能够真正理解创业公司提供的创新技术。

另一个是市场风险。 许多深 科技 公司都在早期研究阶段寻求资金,远未将产品甚至原型交到潜在客户手中,这意味着深 科技 投资者几乎没有任何 KPI可以评估其牵引力和市场潜力。




播种未来



一些深 科技 公司也许你早有耳闻,比如战胜柯洁等一众人类围棋高手的Alpha Go,它的创造者DeepMind就是一家根植于神经网络领域的深 科技 公司。

更多深 科技 名声不显,但专注的项目却离我们并不遥远,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例如


Gel-e Life Sciences 公司,这家公司希望利用生物材料技术生产出更加快速安全的止血材料。

Aromyx 公司,专注于气味的采集与分享,未来将在农业和食品领域大有作为。

Lilium Aviation 公司,正在研发如同科幻作品一样可以垂直起飞的日常交通工具。

Luminance 公司目标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法律领域。



刚刚在上面提到的4家公司



深 科技 回答了人类如何到达未来,而仅此一点已经足够的深刻。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将不得不投资于生命科学、计算机、新能源等等……这就是为什么投资深技术很重要的原因——

因为没有这些技术,人类就无法前进。


我们 不会 通过投资 健康 穿戴应用程序来治愈癌症。我们 也不会 通过投资互联网公司或移动应用来种植更多食物,提高能源效率或进行更有效的手术。


除了改变世界的目标之外,深技术公司还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投资机会。


Propel(x)坚持认为:“深厚的技术投资仍然会带来风险,有时面临更长的流动性之路, 但它们的低估值可以带来可观的回报。”


根据Wavestone的一项调查,在欧洲,自2015年以来,风险投资(VC)对深 科技 的投资增长速度比B2C 科技 初创企业世界快3倍。Atomico显示,2017年,深 科技 在600宗交易中投资占了35亿美元。



prople(x)是一家专注于深 科技 的VC平台


开枝散叶



其实,积极进取和有远见的科学家和企业家一直都在。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成功创业后,同时成为创业家,而部分创业家则转化成为天使投资人,支持新的 科技 创业者, 形成了“科学家—创业者—天使投资人—新的科学家”的“人才循环”模式。


这其中非常重要的改变是,有技术的人(know how)能够获得技术能力、资金和其他关键资源,将他们的梦想带入实验室,带入市场,这才真正促进了深 科技 的蓬勃发展。这包括——


1-新平台技术的兴起


其实,过去几十年的创新主要得益于一些强大的平台技术(硅芯片、台式计算机、互联网和移动技术)。

这些技术在许多行业产生了广泛的应用。当下,强大的新平台技术正在持续涌现,为未来几十年的创新铺平了道路。

比如在 软件(机器学习)、硬件(量子计算)和生物学(基因测序和CRISPR-Cas9,它们正在重创生物技术)等等领域 ,这不仅使它们的潜力倍增,也创造了推动新工业革命的势头。



2-创新成本的降低


随着新平台技术的兴起,创新成本大幅度降低。

今天的创新者拥有丰富的技术能力。电子计算机的价格低廉且功能强大,云服务能够提供更强大的计算资源,可省去前期的大额技术支出。

同样,软件也是开源的,并且作为一种服务广泛提供: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和 3D 打印彻底改变了原型设计;在生物技术领域,DNA测序和合成已成为标准服务。



3-创新需求的增多


今天的创新比以往更加分散和多样化。 更多的初创公司正在寻求更多的应用途径,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应用于区块链,生物技术,新型材料开发,无人机,新能源等诸多领域。


4-可用资本的增长


在创新创业的文化氛围下,风险投资并不缺乏。

根据Crunchbase的数据,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风险交易价值接近1000亿美元,比2017年增长40%以上。在此期间,成交量也增长了40%,接近10,000轮。初创公司实现新的科学和商业成功水平的能力鼓励投资者向小型公司注入数千亿美元。


5-政府的支持


世界各国政府在新技术研发支持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根据《经济学人》编制的数据,过去20年,为了和欧美国家竞争,中国在研发方面的购买力平价支出增长了约400%,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美国研发总支出相当于GDP的27%,其次是中国21%,欧盟20%。


6-自身的魅力





营造生态



深 科技 不像种植小麦,播种耕耘即有收获。 更像珍贵的野生菌,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等待其壮大。



深 科技 的发展,也需要 创新生态环境。


商业生态系统并不新鲜,但深 科技 在新兴领域运作,其生态系统正在萌芽,尚未稳定下来。


深 科技 生态系统是高度动态的——玩家来来去去,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总是正式的,由合同定义的,或者由设置决定的。


例如,与早期初创公司相比,商业化阶段的成熟初创公司需要较少的技术、IP 和监管专业知识,以及更多的知名度和进入市场的机会。各类合作伙伴的吸引力也发生了变化,因为初创公司会随着时间而转向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以便获得所需的资源。


深 科技 生态中的协作较少依赖于中央协调者,而更多地依赖于参与者之间的多层面互动。 即使生态系统在中心有一个强大的参与者(通常是将其他各方聚集在一起的参与者),也很少有实体完全控制。其角色更多的是磁铁的作用,而不是管理合伙人的角色。每个合作伙伴都可以影响整体的方向,参与者之间的联盟也可以在关键战略问题上改变权力平衡。


此外,区别于传统的商业生态,深 科技 生态中流动的能量不仅仅只是货币。 知识、数据、技能、专业知识、联系人和市场准入也是连接生态系统参与者的能量。 这意味着传统的财务措施,如收入和利润,并不总是评估已实现的价值的最佳手段。深 科技 生态系统通常涉及建立在非传统、间接或非金融联系(例如涉及数据或服务)的关系之上,这些联系推动公司、初创公司、投资者和其他公司开发新的协作和薪酬模式。生态系统参与者同时以各种能量进行交换。


最后,深 科技 生态系统的最终结局和前进道路高度不确定。 任何特定的想法,启动-或新兴的技术-可能或可能不会成功。传统的自上而下战略和研发项目管理技术需要通过旨在管理不确定性的方法来加强。 不同的管理方法可以激发、培养和增加预期结果的可能性,但它们无法设计。在这样的环境下,公司和投资者不应该以单一的"赌注"或"赌注"来思考。他们需要参与并培育整个生态系统,并寻找成功的初创公司或技术从中脱颖而出。





伦敦,就成功培育出了这样的一片沃土。


报告显示,2020年英国深 科技 行业吸引投资金额在全球排名第三,虽然仅为美国吸引投资额的十分之一,但增速高达1737%,位居全球第一。


虽然2020年一直笼罩在疫情和脱欧的阴影之下,但英国 科技 行业逆流而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并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欧洲第一 科技 中心的地位。2020年,英国脱颖而出的深 科技 初创企业有:能源 科技 公司Octopus Energy;电动 汽车 制造商Arrival;物联网公司Connexin;聚变能研究公司Tokamak Energy;自动驾驶初创企业FiveAl(剑桥);植物肉公司The Meatless Farm Company(利兹)。




过去15年,英国数字经济中的工作岗位增加了近50%, 科技 工作在劳动力市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2020年的居家办公也预示着未来几十年可能衍生出怎样的工作模式。总的来看,深 科技 对英国经济的贡献正在增加。

一个新的深度技术生态系统正在形成,

要不就加入其中,要不就被抛弃。




物联网产业迎来重磅政策。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下称《行动计划》)。机构分析,5G将驱动物联网成为新一轮 科技 与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看好物联网各大细分赛道投资机会,尤其是消费级市场成长可期。

政策发力万亿物联网市场

AIoT大时代来临

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明确,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推动10家物联网企业成长为产值过百亿元、能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龙头企业;支持发展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物联网连接数突破20亿个;完成40项以上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制修订。推进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规模化部署是下一步重点。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 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在 社会 治理、行业应用、民生消费三大领域重点推进12个行业的物联网部署。

信达证券点评称,《行动计划》明确四大行动目标,定性与定量齐登场,计划落地决心强。在智能革命推动下,以智能家居、智能安防、智能穿戴、智能网联 汽车 等为代表的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新应用有望相继爆发,智能革命将开启AIoT大时代,AIoT赛道具备“高确定性+高成长性”,物联网成长空间大且可持续性强,看好物联网各大细分赛道投资机会。

“当前5G通讯网络已大规模铺设,大数据云计算等万物互联的基础设施开始具备,整个物联网产业链将迎来大爆发,一场基于万物互联的智能革命就在眼前。”国信证券如是分析。

中信证券也认为,5G将驱动物联网成为新一轮 科技 与产业变革的核心动力。连接技术迭代进步、产业政策持续驱动、下游场景需求井喷式爆发驱动物联网连接数高速增长。据IoT Analtytics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将至少达到250亿个,中国物联网连接规模将在2022年达到70亿个。据GMSA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产业规模达11万亿美元;IDC预计中国物联网支出占全球比重将达到267%(约3000亿美元),位居全球首位。

从二级市场表现来看,物联网概念股年内表现抢眼,合计市值近5万亿元,多只个股年内涨幅明显,国民技术、国科微、上海贝岭、全志 科技 等个股年内涨幅均超100%。

基金加大持仓配置

机构看好消费级AIoT

年内,机构频频前往物联网概念的公司调研。同花顺数据显示,物联网板块中颖电子、海康威视等十几家公司年内受到机构调研超10次,海康威视受到超千家机构调研,中科创达、兆易创新等5家公司受机构调研家数超500家。

中金公司认为,在物联网连接数上升、硬件与场景双线驱动等因素影响下,新的消费电子创新拐点即将到来,消费级物联网有望引领新一轮的消费电子创新浪潮。尤其是“场景智能”方面,智能 汽车 有望成为AIoT时代的下一个热门终端应用。

产业结构层面,通信模组被机构普遍看好。中信证券称,在物联网连接数爆发、产业政策持续加码、网络连接技术迭代和应用场景需求爆发等驱动因素下,物联网模组行业有望迎来“量价齐升”阶段。预计2025年全球蜂窝通信模组出货超9亿片,对应千亿元级别市场空间。华创证券也认为,未来5G模组、车载模组等市场需求有望持续释放,相关产业链公司营收及利润端有望延续高速增长态势。应用层方面,中信证券认为,多应用场景将刺激需求爆发,除了 汽车 网联领域,万物智联领域,双碳目标下智能电网是必经之路。电网万亿元级别投资规模将逐步向配电侧和用电侧倾斜,包括智能电表在内的各类电力智能终端出货量将高速增长。

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加快物联网相关布局。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末,三大运营商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133亿户,比上年末净增19亿户。华为、百度、小米等 科技 巨头早已布局AIoT,持续拓展可穿戴设备和智能 汽车 等消费级物联网品类,并在生态方面不断发力,尤其鸿蒙系统的发布,更加快了物联网生态构建。通信模组方面,移远通信、广和通分别采取“份额优先,规模为王”策略和“深耕高价值场景”策略,加大全球范围博弈。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读后感1

见路敢走,见路不走。

读完《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和《腾讯传》,能发现并判断趋势,是领导者最重要的事情,因为这决定了企业要做什么,能不能踩上风口。做小公司靠打拼,做大公司要靠运气,这个运气是对趋势的判断。腾讯踩准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风口;小米踩准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风口。

腾讯前期很多产品的创意都是从其他公司借鉴过来的,而且马化腾本人也支持用这样的方式来快速发展,而非盲目试错。

看到趋势,并且模仿一些产品,这是见路敢走。

但是他们在实际的实践过程中,由结合本土的文化、消费和行为习惯、经济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因素,不断地迭代自己的产品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论,最终发展成为独特的受大众青睐的合适的产品,而不是一味照抄其他公司的产品模式,这是见路不走。

见路敢走需要勇气,见路不走需要魄力,这也决定了我们能否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开疆拓土。

发挥自己的优势,扩宽自己的能力边界小米与生态链上其他公司的合作方式是“投资+孵化”,而且不控股,小米在建设生态链的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

发挥自己的优势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小米安排非常资深的工程师团队做投资;小米的生态链不是规划出来的,是打出来的,通过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累积实战经验,小米培育了一批既懂技术又懂投资的优秀人才。而这样的人才越多,经验越丰富,就越能助力生态链上的企业获得成功。

其次,小米投资的三个圈层:手机周边、智能硬件、生活耗材。投资的第一圈层是手机周边的原因是基于小米手机已经取得的市场占有率和庞大的用户羣体,小米用现有的优势,并结合对趋势的判断,不断为未来提前布局。

最后,小米会为生态链上的公司提 品方法论方面的赋能。

知道自己擅长做什么,不做什么,将优势的势能发挥最大的同时,小米也在持续拓宽自己的能力边界。

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确保生态链持续发展,最关键的因素是有没有靠谱的人,小米是怎么团结一批优秀的人才的呢?

团结能团结的人,用人做事。

首先,价值观要一致,情投意合,三观一致。道不同不相为谋,价值观一致,再加上背对背的信任,才有更长久的合作。

其次,“抢银行模式”的团队。腾讯、小米的联合创始人的能力都是互补的,且都在某领域有经验或者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互补的团队能让团队听到不同角度的声音。

最后,小米也保证生态链上每支队伍的独立性,并且用激励的制度保证大家为自己干,形成利益共同体。

阅读完这两本书,对互联网公司的“快”有了更深的理解,在人口红利、管理红利都减少的今天,更“快”意味着有着更多的合适的创新,无论是在产品设计方面、商业模式方面还是在团结优秀的人才方面,形成一个更快更好更强的成长循环。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读后感2

一直对小米模式很好奇,产品工业设计精致,但是售价很低,让人难免猜想小米是如何优化供应链,拿到如此低的价格的。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小米是以量取胜,当产品销量越来越大时,成为上游零部件的最大采购商,也就掌控了价格的控制权,进而可以优化供应链,拿到整个行业最低的价格。为此,小米手机以及移动电源等最初的产品都是亏本卖的,要的就是快速占领市场,扩大销售量之后,倒逼供应商降低价格,通过平稳合作,进一步压低成本。

硬件创业很艰难,由于迭代周期长、供应链涉及的角色复杂,往往是『首战即决战』。因此从最开始的产品定义就要考虑清楚,面对的用户羣是什么样的?功能设定如何?定价是否合理?产品在企业战略中处于什么位置?

很同意书中所说的消费升级时代,品牌电商将成为资本的宠儿。然而,好的品牌需要时间的沉淀,而品牌基础则是良好的产品体验,用户口碑。『少做产品,只做精品』。

最后整理一下,小米进入蚂蚁市场的标准姿势:

1用速度拉开距离;

2用规模降低成本,稳定供应链;

3用海量的销量和口碑,获得品牌认可度。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读后感3

一个时代,最先锋的理论一定是军事理论,而不是商业理论。为什么?因为商业的输赢要钱,而军事的输赢则要命。

我们还向古代的蒙古军团学习了两个经典战法:一是轻易不出战,首战即决战;二是无军饷制度。

真正的创业者是什么?如果是你之前最熟悉的领域,你把最熟悉的领域重新做一遍,那是商人,那不是创业者。

商战是一场精密的战争。竞争包括团队、品牌、产品、供应链、渠道、用户、资本、社会影响力等多个维度。

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分歧很少,因为大家都抓事物的本质,不会在细枝末节上纠缠。聪明人懂得相互信任,团队协同作战,如果不能充分信任,仗是没法打的`。这里面要特别强调一点,很多领导招人时都愿意招能力不如自己的,但在小米绝对不是,我们愿意招各个领域全球顶级的人才。

青米公司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林海英有一句话非常精辟:“企业是提高社会效率的组织,企业是否优秀不在于是否比别的企业赢利更多,而在于是否比别的企业效率高。”

傲慢会降低效率。

电商演进的路径是:自由市场式电商——百货商场式电商——品牌电商——遥控器电商。

离人近的打败离人远的,高频次的打败低频次的,主动的打败被动的。

将来这个世界上的商品会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用户个性化挑选的,比如衣服、鞋子,用户一定会挑选款式、颜色、材质;第二类是生活耗材,这一类消费其实占消费者日常消费总量的比例非常高。消费者对于生活耗材的选择一般都有固定的品牌,几乎不需要挑选,比如牙膏、毛巾、大米、空气滤芯等等。在现有的米家App上,我们就在“个人中心”新增了“生活耗材”。我们认为未来遥控器电商将是所有的生活耗材的主要销售渠道。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成为遥控器电商?能够做成这件事的企业必须具备四个基础,缺一不可:1硬件公司2软件公司3互联网公司4电商公司。

其实回头看商业发展史,未来都不是判断出来的,是实践出来。

在业界有一种共识:产品型公司值十亿美元,平台型公司值百亿美元,生态型公司值千亿美元。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一家企业都在说生态,到底什么才算得上是真的生态?自然生态具备三个特征:第一是独立的生命体多;第二是生命体之间互相依赖;第三是自我繁衍。简单来讲就是共生、互生、再生的逻辑。

一切不以好产品为基础的营销,都是耍花招。

在信息对称的时代里,唯有好产品,才能立得住、站得久。

在互联网时代,制造出好产品是一切的起点,也是最好的营销方式。要实现海量销售,只能靠产品的品质赢得好口碑。

强调产品的重要性,不是说营销没有价值,而是说要先把产品做好,不要急于营销,好产品是成功的基础。先有产品和用户,然后才有品牌,这和先有品牌,然后有用户和产品,是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

大公司都是时代的产物。在过去30年里,中国有3个领域可以赚到百亿以上:第一个领域是房地产;第二个领域是能源;第三个领域就是互联网。在过去的30年里,创业的团队,如果不是进入这3个领域,那么无论你怎样努力,团队如何齐心,赚到百亿以上的机会都很渺茫。所以,我们常说:做小公司靠努力,做大公司靠运气。这个运气就是有没有摸准时代的脉搏。

如果我们能把大方向选对,只要你往前跑,中间遇到的问题就都是小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如果大方向没看准就开始猛跑,迟早会出问题。

未来10年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将是消费。所有和个人消费、家庭消费相关的领域都会有巨大的发展机会,甚至与精神消费相关的领域,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大消费时代的特点是:从炫耀性消费到轻奢主义的流行,从追求价格高到追求品质高,从购买商品向购买服务转变,从满足物质消费到满足精神消费的迁移。

做任何事情都是看透宏观现象,把握微观本质。

颠覆蚂蚁市场,动作要快,短时间内扩大规模,才有机会吃到这个市场的红利。

用速度拉开距离,用规模降低成本、稳定供应链,用海量的销量和口碑,获得品牌的认可度。

未来十年是消费的十年,蚂蚁市场有着巨大的人口红利。这两种趋势叠加,我们就找到了产品的突破点:品质。

中产阶层,就是对生活有一定追求的人羣,且收入水平可以满足自己的追求。这部分用户确实购买能力强,但是并不是喜欢贵的产品,和所有消费者一样,大家都喜欢良心定价的产品。

软件产品讲究的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硬件创业则无疑要做到“首战即决战”,争取一战取胜从而奠定公司的基本盘。如果不能一战而胜,投资者信心不足,极有可能造成资金链断裂的局面,也会导致团队士气低落。要做到一战而胜,精准的产品定义不可或缺。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产品定义才算精准呢?我们认为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用户羣精准;第二,对用户羣需求和人性的把握精准;第三,功能设定精准;第四,直指产业级痛点;第五,品质把握精准;第六,产品的定价精准;第七,将企业的商业模式、战略,精妙地寓于产品之中,是最高境界的精准。

如此广泛的产品定义,要如何做到定义精准呢?很简单,靠人。

我们做的小米移动电源,在初期每卖一个产品要赔8元。如果按照当时的配置,其他企业做下来可能赔28元、38元都不止。当时市场上低质电芯制造的移动电源都要一二百元,而我们采用最高端的进口电芯,定价却只有69元。后来随着我们的产品销量越来越大,成为上游零部件的最大采购商,也就相应拿到了业内最优的供货价格。之后通过我们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保证平稳生产,我们很快就把成本进一步拉低。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小米移动电源在69元的价格档位上,还能有微利的空间。

产品的最高境界是元产品。

苹果手机就是最典型的元产品。在做手机之前,苹果做过笔记本电脑,也做过iPod,但那些只能算是爆品,直到iPhone手机出现,苹果的生态链才开始繁衍出来。

标签: 读后感 战地 笔记 生态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是最新一代蜂窝移动通信技术。
大哥,1G,模拟信号,可以打电话,一技闯天下。
二哥,2G,数字信号,打电话、发短信、简单浏览网页。长拳短打样样皆通。
三哥,3G,高速数据传输网络,微信、QQ、手游、看网页、刷微博……互联网上手段多。
四哥,4G,三哥有的我全会,三哥会的我更精。比3G传输速率更快,不仅可以随时随地畅快上网,而且能够视频通话、直播和观看短视频,真正进入了移动互联时代。
02 5G的三大法宝
第一法宝:增强移动带宽 (eMBB,简称大带宽)
什么是增强移动带宽呢?如果我们把上网比作汽车上高速公路,那么5G修的高速公路比4G更宽,上面跑的车更多、更快、更顺畅!
在4G时代,我们戴上VR眼镜,看到的画面比较模糊,画质较差,让人会有头晕目眩的感觉。这是因为VR需要同时处理大量的数据,图像需要做各种特效渲染。相当于很多辆车同时想挤上高速公路,超出了高速承载,所有车都要排长龙上高速。
5G提供了更宽的高速公路,可以同时多辆车上高速,不再排队,更加顺畅。VR在5G时代将会焕发第二春,卡顿已成为过去时,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全新的感官维度。
例如,斯皮尔伯格的科幻《头号玩家》中,在2045年,人类甚至都主要生活在了虚拟的世界里,真实和虚拟界限越来越淡化,5G让科幻逐渐变成现实。
第二法宝:低时延高可靠(uRLLC,简称低时延)
时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个端所需要的时间。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命令从一个地方传到另一个地方所花费的时间。
比如古代皇帝妃子想吃荔枝,命令地方官员上贡,这就先让信使骑马跑一个多月时间到广东,再向地方官员颁布懿旨。这一个月从京城到广东的传令时间就是时延;今天互联网时代,直接在家网上下订单,几秒完成。
5G的网络时延只有1毫秒,是4G网络时延的十分之一。1毫秒是什么概念呢?在人类的生理感官中,听觉是100毫秒,视觉是10毫秒,最灵敏的是触觉,1毫秒,也就是说5G的时延达到了人体反应的极限,比眨眼之间快10倍。
如果我们开车的时候是用眼睛观察路面情况的,一旦发现危险,视觉会第一时间把看到的画面传递给大脑,大脑做出反应并发布动作指令,让我们的手脚去控制车辆做出一系列风险规避动作,至少要10~20毫秒。而无人驾驶汽车只需要1毫秒就会做出反应,5G时代,无人驾驶会变得比有人驾驶更安全。
第三法宝:低功耗大连接(mMTC,简称广连接)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始终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网,农耕时代需要有丰富的水网,灌溉农田;工业时代需要电网、石油等能源网络,这是保障机器运转的血液和能量;当今是信息爆炸时代,我们需要一张庞大的信息交互网络,5G的低功耗大连接能力可以把每平方公里内百万级的海量设备接入网络,真正做到万物互联。
那么什么是万物互联呢?
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简称IoE)指的是将人、流程、数据和事物结合一起,使得网络连接变得更加相关,更有价值。
这个定义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很生涩难懂,其实就是让人与物(机器)、物与物之间可以对话。
机器能听懂的唯一语言就是0和1,我们把所有人、物连接在一张通信网上,这张网上的所有信息都转化为0和1,这样机器就能和我们交流了,可以按照我们发布的指令去工作,做我们想让它们做的事。同样,机器与机器之间也是用这种方式进行交流,按照一定规范进行分工协作。当千千万万个人和物通过这种方式交流时,就是我们说的万物互联。
5G的这三大法宝非常厉害,将和各种新型信息技术伴生发展,会改变我们的社会,嬗变我们的产业,创造我们的时代。
03 5G改变社会
4G时代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催生并繁荣了消费互联网经济,一大批直播、短视频、移动支付、共享出行、外卖等应用应运而生,今日头条、抖音、美团、大众点评、摩拜单车、滴滴出行…等等重塑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轨迹,手机成了人们生活的必备品,吃穿住行一机搞定。
5G时代,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信息技术与5G天然契合发展,将会给各行各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催生很多新领域、新产业,加速传统行业的转化、升级、换代、赋能。
4K、8K超高清视频、AR增强现实、VR沉浸式体验等技术会广泛应用于游戏、传媒、教育、销售、娱乐等诸多领域。
前面提到的科幻冒险片《头号玩家》,讲的就是游戏玩家在虚拟与现实世界的故事,随着5G的到来,AR/VR技术会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5G的杀手级应用,里的场景将离我们越来越近。
什么是AR/VR呢?让我们先看一个小视频……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始人拉尼尔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显示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
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通过设备增强了现实世界的观感体验,使用者是处于现实世界,所观察到的内容是叠加在现实世界之上的。
简单来说,VR看到的场景和人物全是假的,是把你的意识代入一个虚拟的世界,很梦幻,俗称“白日梦”。
AR看到的场景和人物一部分是真一部分是假,是把虚拟的信息带入到现实世界中,现实中明明没有的东西,偏偏就在你眼中出现了,真是“活见鬼”。
有专业人士预测,5G时代,未来AR/VR眼镜将非常普及,就像4G时代人人需要一部手机一样。这是因为AR/VR技术基于5G大带宽、低时延的环境下,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感官效果。
人们在看视频的时候,视频的分辨率与屏幕的分辨率保持一致,以达到最好的效果。VR头显的视场角一般是110°左右,全景视频是一个360°的球体,相当于VR头显视场角的3倍多。VR头显屏幕分辨率一般为2K或4K,因此全景视频的最佳分辨率也是其3倍多,即8K或12K。
然而这样的分辨率对于宽带速率要求是极高的,我们要看一个超高清的、高码率的优质VR全景视频,只有使用5G或千兆家庭宽带,使得网络速率提升到1000Mbps左右,才能在线观看20Mbps以上的全景视频。
04 5G使产业嬗变
5G大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这三大超强能力不仅对我们的生活习惯、社会模式有巨大影响,而且还天然契合了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AR/VR等新型信息技术发展,未来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社区、智慧城市等各个领域,对传统产业进行赋能、促使落后产业嬗变。
下面我们简单介绍5G在部分领域应用的场景。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简单来说就是在制造过程的各个环节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以通信网络为支撑,以数据流动为基础,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制造全生产要素智能化。
在一个智能工厂中,有着大量的自动化设备,海量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需要通过无线网络进行连接,在核心闭环控制系统中,系统通信时延需要达到ms级别甚至更低才能保证控制系统实现精确控制,5G网络切片技术具备极低时延、高可靠、海量连接的能力,能够满足工业闭环控制系统的高性能运转。
智慧交通
智慧交通,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简单来说,就是使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把车辆、道路、驾驶员、交通指挥系统连接在一起,形成智能指挥、自动规避、自主规划等智慧交通网络。
未来道路上不仅行驶着有人驾驶车辆,而且还有无人驾驶车辆,基于5G的边缘计算MEC(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技术,通过将计算能力下沉到网络边缘侧,实现低时延和高带宽接入,实时指挥、调度车辆安全高效行驶。
远程医疗
远程医疗,是指使用信息通信、全息影像、人工智能、传感等技术手段,实现跨区域、跨医院对异地患者进行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治疗的过程。
远程医疗对带宽、时延要求非常高,远程高清会诊、医学影像数据的高速传输与共享需要高速率、大带宽的网络支持,远程诊疗更是要求网络达到毫秒级时延。5G网络高速率、低时延的特性能够很好满足远程医疗的需要。
2019年5月广东首例5G远程B超检查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顺利完成。位于广州越秀区的B超医生 *** 控机械臂,对相隔60公里的南沙区医院患者开展超声检查,5G的毫秒级延时特性,为医生 *** 控机械臂实时远程超声检查提供了技术保障。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成功完成全国首例基于5G的远程人体手术,患者在北京,医生在海南,通过 *** 纵5G远程机械臂进行手术,横跨3000公里,手术圆满完成。
5G在诸多领域都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比如远程维修、远程教学、智慧家居、智慧城市等。
无人驾驶、远程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将会越来越普遍。路上跑的、空中飞的、水里游的,无人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车间不见工人、手术不见医生。万物互联、万物智连,5G的潜力绝不仅限于此,对于未来,我们谁也无法预料,不妨留点想象空间。5G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会为我们创造一个全新的时代!

“中国首条沙漠铁路”“麦草方格治沙奇迹”“垄断性沙漠旅游资源”……中卫多数的荣誉和名片都因沙而起。

黄沙的威胁虽渐远去,但仍局限着中卫的发展。作为一个撤县建市仅10来年的西部欠发达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脱贫攻坚等矛盾和压力,在这里更显突出。比如,全市钢铁、冶金、电解铝等重工业曾占比高达80%。

中卫市市长万新恒说,沙漠城市的转型发展,在世界范围内都是难题。中卫市产业基础薄弱,但同时经济体量小、人口规模小,船小好调头,只要选准产业,做专做精,就能做大做强、点上突破。

资源禀赋越是有限,产业发展越要“另辟蹊径”。对标被称为“沙漠硅谷”的美国凤凰城,参照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目录——宁夏适合发展“大型或超大型数据中心建设及运营”类产业,中卫市找到了现实路径和政策指引,将目光瞄准了云计算这个千亿美元级“大蛋糕”。

抢滩云计算产业,中卫的决定开始并不为外界所认可,甚至被认为痴人说梦。“5年前,我刚来时,圈内朋友都笑我,老田是去中卫放羊吗?”宽带资本兼宁夏西部云基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田溯宁说。

田溯宁等人实际上早已胸有成竹。年平均气温88℃,发生7级以上地震的概率几乎为零,电力供应稳定且价格较低,到全国各大城市的距离均在2000公里以内……原先“隐藏”的优势被逐一挖掘,成为发展云计算的产业优势。

据测算,在中卫建设数据中心的综合运营成本同比要比北上广低45%。“ 因此,仿照当前国际上流行的‘前店后厂’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方式,我们自觉地将中卫定位为‘后厂’。”万新恒说。

资本是最为敏锐的。2013年,宁夏与北京市合作建设宁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的协议签订。2014年,亚马逊AWS最终决定将其在全球布局的第十个数据中心落户中卫。

变跟着东部走为与东部一起走,变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与东部同时创新起步,中卫市用敏锐的产业嗅觉,弥补了经济基础和自然禀赋上的先天差距,也为西部欠发达城市转型蹚出了新路。

如今,谈起云计算,中卫已成为绕不开的城市。“一座座现代化数据中心正在曾经的戈壁滩上拔地而起,中卫也将通过‘云’与世界连接。”田溯宁说。

产业集聚,“后厂”价值不断释放

走进中冶美利云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数据中心的机房,一排排两米多高的高密机柜整齐矗立,里面摆放着正在运行的服务器。

正是这些“机器大脑”,让一家“僵尸企业”起死回生。美利云的前身中冶美利纸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濒临破产的传统造纸国企。2014年,该企业利用上市平台吸收战略投资者,建设20万台服务器发展云计算产业,之后一度成为宁夏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美利云一跃“云端”,实现华丽转型。而“一雁领头,众雁齐飞”,云计算产业在中卫快速聚集。数据显示,5年来,中卫市已累计完成厂房、服务器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亿元。美国ZT、德国世图兹、中国移动数据中心、奇虎360数据中心、美团云……一批世界、全国知名大企业因“云”而来。

“前几年中卫市财政收入有限,近5年却连续保持每年2亿元的增速。”万新恒骄傲地告诉记者。

云计算,不仅增强了中卫发展的“硬指标”,也通过一批应用项目悄然提升着城市的“软实力”。

环卫工作关乎民生,然而在不少城市,却仍处于“谈起来重要,管起来粗放”的状态。而在中卫,道路浮尘每平方米不超过5克,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以克论净”严苛标准的背后是云计算、大数据的“智慧”支撑。

据中卫市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所副所长万玲介绍,中卫市自2016年开始运行智慧环卫云管理系统,融合GIS、物联网、大数据等相关技术,能够实现智能考勤、查岗监督、一键求助等9项功能,环卫管理效率提高40%以上。

逐梦“云端”,“服务器农场”加速形成

一年前,家住宁夏西吉县的李尧还对云计算、大数据完全没概念,而现在,作为宁夏大学中卫校区软件工程专业大数据方向的大一学生,他已可以轻松听懂来自印度国家信息学院(NIIT)外教老师的专业课。

“刚开始觉得很难,但现在越来越喜欢大数据这个专业了,一方面是老师们很有水平,另一方面就业前景也不错。”他说。

在西部发展产业,人才往往是最大的瓶颈。而中卫在云计算产业起步之初,就开始一手抓企业落地,一手抓人才培养。这直接催生了云计算与高等教育在中卫“联姻”。

2014年,宁夏大学中卫校区筹建并招生,中卫市第一所高等院校就此诞生。“中卫校区办学目标很明确,侧重培养云计算、大数据方向应用型人才,学校还与亚马逊、NIIT联合办学,使学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云计算知识。”宁夏大学中卫校区管理办公室主任杨振东说。

如今,每年有140名左右学生来到中卫,走进大数据的课堂。他们中的很多人将逐梦大数据,成为信息化时代的“弄潮儿”。

来源新华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4736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