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定义为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体与物体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最早的是固定互联网,离开了连接线不可能进入网络。后来,随着移动通讯的发展,出现了移动互联网。但不论移动的还是固定的互联网,都是人和人相连。第三代互联网是人和物相连,这个时候,我们把互联网叫做物联网,在中国叫做传感网。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促进社会信息化,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物联网的出现及其初步应用似乎也与互联网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可以说从物联网诞生的那一天起,似乎就和互联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为现代社会中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个名词“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与人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纽带,然而细心的用户可以发现,虽然互联网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成熟的应用,但这些内容与应用仅是针对人与人这个特定的领域并且是虚拟的,那么人和物、物和物之间是不是也能有这样一种对话工具并且反映真实的物理世界呢?针对这个思路和启示,物联网应运而生,它的提出和使用让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有效通信变为可能,这不仅可以降低管理的成本,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物品和各种自然资源使用的效率,是实现社会信息化的重要举措。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结合,将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最终实现整个生态系统高度的智能特性和智慧地球的美好愿景。
从以上的描述和分析不难看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互联网是物联网灵感的来源;反之,物联网的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向一种更为广泛的“互联”演进,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杨震举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可以说是对上述思想的最好诠释:目前想要通过互联网了解一个东西,必须通过人去收集这个东西的相关信息,数字化后再放置到互联网络(服务器)上供人们浏览,人在其中要做很多的工作,且难以动态了解其变化;物联网则不需要,它是物体自己“说话”,通过在物体上植入各种微型感应芯片、借助无线通信网络,与现在的互联网络相互联接,让其“开口”。这样一来,人们不仅可以和物体“对话”,物体和物体之间也能“交流”。所以说,互联网连接的是虚拟世界网络,物联网是连接
物联网与物流的关系及应用如下:
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二、物流和物联网的关系1物流是物联网的发展的基础
作为一种古老的经济活动,物流随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也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物流行业支持。早期的物联网叫做传感网,而物流业最早就开始有效应用了传感网技术,比如RFID在汽车上的应用,都是最基础的物联网应用。
2物流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
在我们一般人的印象中,物联网运用主要集中在物流、和生产领域。有观点称,物流领域是物联网相关技术最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领域之一。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由于物流效率一直是整体国际贸易效率提升的瓶颈,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物联网技术(特别是RFID技术)的应用将极大的提升国际贸易流通效率。而且可以减少人力成本、货物装卸、仓储等物流成本。由RFID等软件技术和移动手持设备等硬件设备组成物联网后,基于感知的货物数据便可建立全球范围内货物的状态监控系统,提供全面的跨境贸易信息,货物信息和物流信息跟踪,帮助国内制造商、进出口商、货代等贸易参与方随时随地的掌握货物及航运信息,提高国际贸易风险的控制能力。实践证明,物流与物联网关系十分密切,通过物联网建设,企业不但可以实现物流的顺利运行,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也将获得很大的改观。
三、物联网在物流中的应用物流业是物联网很早就实实在在落地的行业之一,很多先进的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概括起来,目前相对成熟的应用主要在如下四大领域:一是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的网络系统:如食品的可追溯系统、药品的可追溯系统等等。这些智能的产品可追溯系统为保障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二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这是基于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RFID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物流过程中可实时实现车辆定位、运输物品监控,在线调度与配送可视化与管理系统。三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这是基于传感、RFID、声、光、机、电、移动计算等各项先进技术,建立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 *** 作的网络,实现物流与制造联动,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四是企业的智慧供应链: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面对着大量的个性化需求与订单,怎样能使供应链更加智慧?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客户需求预测?是企业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智慧物流和智慧供应链的后勤保障网络系统支持。
此外,基于智能配货的的物流网络化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物流作业中智能手持终端产品的网络化应用等,也是目前很多地区推动的物联网在物流业中应用的模式。在物流业,物联网在物品可追溯领域技术与政策等条件已经成熟,应该全面推进;在可视化与智能化物流管理领域应该开展试点,力争取得重点突破,取得示范意义的案例;在智能物流中心建设方面需要物联网理念进一步提升,加强网络建设和物流与生产的联动;在智能配货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应该统一规划,全力推进。
简单通俗地说,物流管理是实物流转的管理,是一个业务领域管理。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是通信网络,估计你问的可能是这种网络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是个信息系统,你可能指的也是应用。后面三者的区别大概是:移动互联网是互联网应用在移动业务上使用,实际发展还不止互联网业务,物联网是互联网业务的延伸,运用射频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把物体联系起来,地理信息系统是把各种地理信息按照空间分布及属性,以一定的格式输入、存储、检索、更新、显示、制图、综合分析和应用的技术系统,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都会用到人和物的位置信息,即GPR定位,但与地理信息系统关系不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