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平台情况
2022年,中国的电商已经发展超20年的时间,在这20年的时间里,几经沉浮,淘宝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商平台;随后,京东凭借着自营体系占据电商的一席之地;近几年,拼多多以黑马的姿态出现,与淘宝、京东呈现三足鼎立的态势。近1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直播电商开始出现,直播电商以更高的转化率及用户体验,逐渐吞噬传统电商的市场。本文将重点分析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四个电商平台的异同,找出电商格局未来的变化趋势。
从发展历史看,淘宝自21世纪初期发展至今,是目前中国发展历史最久的电商平台。在20年的发展过程中,淘宝构建起了强大的电商基础能力,如支付、物流、商客服服务、营销等。京东约2010年左右开始崛起,凭借着自营策略及自建物流体系,走出了一条与淘宝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了明显的平台心智。近几年,拼多多凭着“砍一刀”的社群营销及百亿补贴的低价大牌促销,月活跃用户已经接近甚至超越淘宝;2020年起,直播电商形态开始出现,抖音凭借着强大的流量以及用户使用时长,发展成为电商领域的新巨头。
从GMV角度看,淘宝+天猫GMV达到75亿,占据国内网上零售总额的60%以上。京东2021年全年GMV为329亿,同比增长262%;2021年拼多多GMV约244万亿,抖音GMV近万亿。
从月活用户角度看,淘宝保持在77亿以上,拼多多保持在7亿以上,抖音月活跃用户约65亿,京东为36亿。
二、电商外部环境分析
(一)政策层面
在国家监管的介入下,以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开始开放外链,未来淘宝链接可以直接分享到微信,这为淘宝的社交传播提供了机会,腾讯的流量和社交关系链可能成为培养淘宝的沃土;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打击对微信依赖较大的淘宝及京东同时,国家层面出台政策禁止平台二选一,使得商家将不只做淘宝或者京东一个平台,这为抖音等电商新势力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但是以抖音为代表的直播电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监管压力,主要表现在直播主播的偷税漏税问题上淘宝主播薇娅因偷税漏税被罚13亿的问题足够引起整个行业的关注,目前直播电商仍较大依赖头部达人,如头部达人出现偷税漏税等问题会给平台带来重大的打击
(二)经济层面
我国城镇化已达到较高水平,下沉市场的网络用户规模也逐步区域稳定,但下沉人群对于网络的使用依然保持增长趋势,淘宝、京东也在加速下沉市场的渗透,同时凭借下沉市场崛起的拼多多也在加速向一二线城市渗透。
但是近3年疫情对全国经济的影响较大,国家经济不景气,因此对于电商行业的消费需求也相对压抑;疫情也对全国各地的快递物流产生影响,商家及商品的限售范围增大,使得疫情后电商行业的发展受到抑制。
(三)社会层面
2020年以来全球疫情的发展,使得更多的消费场景转移到线上,随着直播带货场景的崛起,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也逐渐线上化;直播带货作为品牌实现私域用户转化的重要方式,市场体量正在快速增长,也成为许多内容平台入局电商时长的重要途径。
但是电商行业的流量及人口红利也正在消失,中国的电商渗透率也愈发到底瓶颈,商家的流量及拉新成本也越来越高。
(四)技术层面
4G技术的出现,使得直播带货蓬勃发展,带动直播带货成为电商的新业态;未来随着5G及物联网的发展,电商也会有从线上向线下发展的趋势。
三、各平台竞争力分析
淘宝/天猫:中国最大,最综合的电商平台,商品品类最全;天猫主打B2C品牌电商,淘宝主打C2C,同时还有淘特、闲鱼等垂直化电商平台;发展历史最长,已经形成了完善的电商产业链,购物体验较好(会员服务、附加服务等);
京东:主打京东自营商品,自建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在3C、家电等领域的用户心智强;已经形成正品、物流快等标签,购物体验较好(会员服务、附加服务等)
拼多多:靠着拼团社群营销及微信端的巨大流量,快速成长为中国电商的第三巨头;通过好友帮砍价、免费拿商品、1分钱开团抽奖、邀请好友拆红包、每日夺宝”刺激了老用户分享,也吸引了新用户。主打低价白牌商品;同时百亿补贴也在打造用户心智;此外,农业是拼多多重点打造的一个领域,目前农业的电商化程度还比较低,拼多多想要打造从农业源头到消费者的供应链;从GMV及用户规模上看,拼多多也已经接近天花板
抖音电商:作为抖音APP的电商业务扩展,目前平台主要为直播带货电商模式,是近两年发展速度最快的电商平台;直播电商品牌通过优惠折扣和主播销售技巧,将直播间打造为超级卖场;短视频具有更高的销售转化率及营销优势;但是目前抖音单量波动较大(有直播就有销量,没有直播的时候单量较小),目前还没有沉淀出销量大且稳定的商家;此外,抖音在本土生活上的优势优于三个竞争对手,但是相对于美团还有一定的差距不是。
1、京东金融集团于2013年10月开始独立运营,定位为服务金融机构的科技公司。公司致力于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科技。
2、中大公证处(原四川中大公证处)成立于2001年5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四川省司法厅批准成立的合作制公证处,并直属于四川省司法厅。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京东科技是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以技术为政企客户服务的业务子集团。据称,京东科技可能会在上市前进行一轮上市前融资。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11月24日,有消息称,京东旗下京东科技计划于2022年在港IPO,募资10亿至20亿美元。对此,京东科技官方表示不予置评。
根据资料显示,京东金融科技部门于2013年被分拆出来,过去三年中至少已经更改了两次名称,在2018年之前,该部门始终被称为京东金融(JD Finance),京东金融在2018年改名为京东数科,又在2021年改名为京东科技。
2020年9月,京东数科提交申请,拟通过科创板上市融资200亿元人民币。
彼时,上交所依法受理了京东数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文件,并按照规定进行了审核。
当时的招股书显示,京东数科2017年、2018年、2019年整体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0。70亿元、136。16亿元、182。0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1。6%。2020年上半年,京东数科的'营收继续增长,达到了103。27亿元,超过2017年的整年收入。2017至2020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分别为—38。2亿元、1。3亿元、7。9亿元和—6。7亿元。净利润于2018年转正。
不过自2020年11月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后,商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京东数科亦于2020年底进行重组。2020年12月30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称,经董事会授权推进,京东集团拟将旗下云与AI业务整合到京东数科,并将以此换取京东数科部分股权。
此后在2021年1月11日,京东集团宣布将云与AI业务与京东数科整合后,正式成立京东科技子集团(JD Technology),原京东数科CEO李娅云女士出任京东科技子集团CEO。
2021年4月2日,上交所网站披露了《关于终止对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同日,京东数科向上交所提交了申请撤回申请文件。
如果京东科技上市,也将成为继京东、京东物流外,刘强东手中第三家上市公司。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21 月 24 日消息,京东科技是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以技术为政企客户服务的业务子集团。据路透旗下 IFR,京东科技计划于 2022 年在香港进行 IPO 上市,募资 10 亿至 20 亿美元。京东科技官方表示不予置评。
据悉,京东科技正在与美国银行、中信证券和海通国际合作进行上市。
知情人士称,已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拟在海外上市的申请。据称,京东科技可能会在上市前进行一轮上市前融资。京东科技的前身是京东数字科技,该公司于去年 4 月撤回了 200 亿元的上海 IPO 申请。
2020 年 6 月,京东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去年 5 月,京东物流挂牌港交所,刘强东的“三驾马车”至此仅剩京东科技(原京东数科、京东云、AI 事业部整合)仍走在上市路上。
了解到,京东科技业务覆盖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前沿科技,现已成为整个京东集团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的核心输出平台。
官方表示,目前京东科技拥有 1 万多名员工,其中 70% 以上为研发和专业人员,并且拥有多位入选 IEEE Fellow 的科学家。
京东科技被曝计划2022年在港IPO31月24日,有消息称,京东科技正与美国银行、中信证券和海通国际合作进行上市,计划于2022年在港IPO,募资10亿至20亿美元。对此,京东集团回应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不予置评。
去年1月11日,京东集团宣布将云与AI业务与京东数科整合后,正式成立京东科技子集团(简称:京东科技),原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东数科”)CEO李娅云将出任京东科技子集团CEO。
京东集团表示,京东科技定位于数字合作伙伴,致力于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客户提供产品技术解决方案。京东科技集团拥有1万多名员工,其中70%以上为研发和专业人员。据介绍,京东科技将成为整个京东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的抓手。
2020年9月,上交所官网显示已经受理京东数科科创板上市申请,同时披露了京东数科招股说明书。2021年4月2日,上交所网站披露《关于终止对京东数字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审核的决定》(以下称《决定》),终止对京东数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审核。
《决定》显示,上交所终止审核的原因是发行人撤回发行上市申请或者保荐人撤销保荐。
京东数科招股说明书显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刘强东直接持有发行前总股本的8。86%,通过领航方圆、宿迁聚合、博大合能间接控制发行前总股本的41。49%,共计占此次发行前总股本50。35%,通过特别表决权安排控制表决权总数的74。77%。
观察者网讯(文/卢思叶 编辑/庄怡)6月15日,京东云发布十大技术应用趋势,这是京东集团首次统合云、零售、物流多方618技术团队联合解码京东618背后的技术内涵。
据京东集团副总裁、IEEE & IAPR Fellow梅涛博士介绍, 京东云618十大技术应用趋势为:C2M反向定制、智能客服、多模态内容生成、区块链防伪追溯、智能供应链决策、一体化供应链、虚拟数字人、隐私计算平台、混合数字基础设施和液冷数据中心。
京东云发布京东618十大技术应用趋势
这十大技术应用趋势中,数智化供应链是基础和底座。据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智能供应链Y业务部负责人刘晓恩介绍,京东实现312天周转的背后面是临着很大的挑战,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海量的商品、复杂的仓配网络、线上线下多场景的零售模式、以及与大量上游供应商的供需匹配。
目前,京东智能供应链决策通过智能运营、仓网优化、全渠道履约、C2M反向定制,达成“库存周转天数降至312天”。一体化供应链也在这次京东618中发挥出强大势能,据京东方面数据,全国超200城已实现“分钟级配送”。
京东物流战略与创新业务部资深专家卫海星介绍,京东按照需求场景、商品特性、期望值等维度对供应链做细分,优化库间均衡,减少二次、三次调拨,让流通更加直接、高效。“同时,作为亚洲电商物流领域规模最大的智能仓群,32座亚洲一号再创新记录,新一代智能快递车在多个城市实现了规模化运营,成为消费者享受“分钟级收货”的强力保障。”
今年京东618期间,京东物流最新一批搭载L4级别自动驾驶套件的智能快递车批量投用,加入到上海、常熟等长三角地区城市的京东618服务及后续规模化运营中。
据京东物流自动驾驶首席科学家孔旗介绍,京东在2016年就正式发布国内首辆无人配送车,2017年第一次进入大学校园运营,2018年逐渐在国内多个城市的开放道路跑起来,2020年实现城市级智能配送运营。
2020年上半年国内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为142%,仍有很大提升空间,物流的智能化水平仍是制约商业效率提升的重要一环节。
京东物流 科技 从园区、仓储、分拣,到运输、配送,供应链各个关键环节,基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硬件等关键技术,使物流各个环节具备自感知、自学习和自决策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系统预测、决策和智能执行能力。
目前,智能快递车运行功耗大幅降低至行业领先水平10%,大促期间每日可完成的配送订单量是原来的15倍以上。
对于本次批量投用的第四代智能快递车产品,孔旗表示:“这是京东物流智能快递车量产和规模化应用的关键一步。这批智能快递车的生产严格参照车规级标准,经历了从设计、开发,到产线生产与验证等环节的标准化流程。”
智能快递车
在后端科研上,于去年11月底成立的京东 探索 研究院已经将研究方向锁定为“可信人工智能”、“超级深度学习”、“量子机器学习”这人工智能的三大领域。
京东 探索 研究院院长陶大程教授表示,目前多个国家都在布局超级深度学习,预计超级深度学习在未来5到10年将会逐步支撑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体系的实现 。超级深度学习可以赋能全产业链,包括智能零售、智能物流、智能供应链等多个与人类需求相关的产业。
据了解,十大技术应用趋势已经在京东618大规模落地,而作为京东618背后的技术基石,京东618购物节订单100%云上完成、京东物流、京东金融等均已全量上云。数据显示,京东618开门红当日凌晨,京东云访问峰值QPS较去年同期提升223%,访问带宽增长140%,实时数据分析累计达3万亿条。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 科技 京东云产品研发负责人曹鹏在介绍云上618技术全景时提到,基于高性能SDN控制、TB级专线接入、智能流量调度、高并发数据库访问等丰富资源,京东云可以更加从容地应对618高并发、大流量场景,并通过立体式统一安全运营中心及一体化DDoS防护体系。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曾仰琳
继京东金融更名京东数科、蚂蚁金服更名蚂蚁 科技 集团后,又一家金融 科技 巨头宣布更名。
8月7日,美股上市金融 科技 公司360金融对外公布品牌升级,启用“360数科”为新品牌。
更名背后,可以看到的是各个互联网大公司“去金融”的趋势,相比起“金融”,各公司似乎更愿意打上“ 科技 ”的标签。
FinTech还是TechFin?
这一波更名的浪潮还要追溯到2017年。
2017年3月,蚂蚁金服正式宣布,未来只做tech(技术),帮金融机构做好fin(金融)。
此番宣言,蚂蚁金服正式将自己定调为“TechFin”而非“FinTech”。
彼时,蚂蚁金服相关高管还对外表态,“蚂蚁金服的优势不是金融而是 科技 ,2017年开放金融平台成为蚂蚁金服战略转型的重心,利用‘财富号’做好 科技 ,帮助金融公司、银行、证券、保险以及金融企业打造开放的金融平台。”
然而,蚂蚁金服虽然在2017年就提出要侧重于“ 科技 ”,但在随后的3年里,其集团名称仍标榜的是“小微金融服务集团”。
时间到了2018年末,京东金融率先更名,启动“京东数科”品牌名称,随后开展一系列 科技 化部署。
2020年6月,蚂蚁金服也宣布更名为“蚂蚁 科技 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掉了原注册名中的“浙江”,以“ 科技 ”替代“小微金融服务”。
在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更名后,360金融也宣布升级为360数科,这可以视为顺应时代大趋势的一种选择。
其实,在更名前,360金融就于2019年就开启战略升级,此后动作频频。
据WEMONEY研究室不完全统计,360金融在 科技 上的投入举措,包括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建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引入首席科学家,搭建数据AI中台,更迭组织架构等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月,360金融宣布组织架构升级,此次调整包含了领导层人员及职责变化,调整的岗位涉及CFO(首席财务官)、CSO(首席战略官)、CRO(首席风险官)和副总裁。
其中,CSO为新增设职务。彼时,360金融相关负责人表示,增设该岗位是360金融在金融 科技 20时代,面对新监管趋势和市场发展的重要部署。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后,360数科的诞生就水到渠成了。
对于品牌升级,360数科CEO吴海生表示: “360数科自成立以来就定位为一家 科技 公司。我们通过行业领先的数字平台,帮助金融机构触达并服务于更广泛的用户群体,更好地践行普惠金融。 如今,我们业务中越来越多的比例由技术服务贡献。此次更名反映了这种趋势,也更好地代表了我们在市场上的长期战略定位。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在前沿 科技 领域的投入,积极投身于数字金融新基建的浪潮,为更多的合作伙伴和用户提供更为高效、更有品质的服务。”
更名能否带来更高估值?
业内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没有“ 科技 ”香。“香”在资本市场上,最直观的体现就是估值。
这一点在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相继宣布上市计划后,市场传出的两家公司的估值情况也得以印证。
蚂蚁集团将在A+H股同步上市,外媒称,其IPO市值寻求至少达到2000亿美元。
京东数科将在A股的科创板上市,据媒体报道称,其估值近2000亿元人民币。
蚂蚁集团和京东数科,均选择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市,而360数科作为一家美股上市的公司,其面临的资本市场情况如何呢?
从境外上市的国内互联网金融公司和传统互联网 科技 公司的市盈率来看,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市盈率偏低,均值仅在5倍市盈率的水平,而传统互联网 科技 公司市盈率均值逾60倍。
因此,可以预判,强调 科技 属性,转型轻资本模式,有望让360数科的估值获得提升。
从股价表现来看,8月7日,360数科收盘价报1288美元,更名后的第一个交易日(8月10日),收盘价报1319美元,略有上涨。
品牌升级后 科技 收入想象空间在哪?
更名除了能为各个金融 科技 巨头带来更高的估值外,可以预见,未来各个公司 科技 带来的收入占比也将逐渐增加。
以360数科为例,数据显示,2019年其 科技 收入增速为336%,而2018年为228%。 科技 收入占比由2019年年初的08%跃升到年底的22%。2020年一季度, 科技 服务促成交易金额逾109亿元,同比增长3107%。
科技 收入的提升,很大程度在于360数科为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提供 科技 赋能。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360数科的金融机构合作伙伴数量已增至近百家,包括了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等各类持牌机构。
据360数科方面透露,与其合作的金融机构,在业务流程上均实现了98%的全自动化审批。360数科通过与金融机构开展联合建模、共同设立联合实验室等项目,协助金融机构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帮助金融机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已有多家金融机构在360数科的技术支持下完成自主风控的搭建,实现线上信贷业务全流程的打通。
业内人士分析表示,360数科未来会有2个趋势的变化。一方面,承担风险模式的收入将逐步降低;另一方面,为持牌金融机构提供个贷和小微业务在营销、风控和客服等应用场景的分阶段的标准或定制化解决方案,包括提供模块工具、联合建模、业务咨询和系统架构搭建咨询等服务收入将增加。预计360数科的 科技 收入将逐渐体现在其财务报表上。
从宏观大环境来看,数字经济的浪潮正在来袭。
数字经济一词也多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最新的是,2020年全国两会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成为当今 社会 生产、生活中的热词。
毫无疑问,数字经济目前正成为承接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一种新的 社会 经济形态。
而以360数科、蚂蚁集团、京东数科等为代表的金融 科技 企业,也将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参与者和建设者,协助金融机构加速数字化转型。
当今时代,大多数年轻人喜欢提前消费,因此蚂蚁 花呗 和 京东 白条便是他们的心头爱!那蚂蚁花呗和京东白条,作为电商界的两款代表性的消费分期 贷款 ,到底谁更好呢?就让他们来一场终极大Battle!1 背景PK
蚂蚁花呗:属于阿里巴巴旗下的金融信贷服务平台!
京东白条:顾名思义,属于京东旗下的金融信贷服务平台!
我提示:阿里和京东,都属于互联网界的大佬、大咖!两者实力都很雄厚,安全性、可靠性都值得信赖!
2开通门槛PK
蚂蚁花呗:想要开通花呗,必须要实名认证,并且芝麻信用分要达到600分以上。用户可以通过添加关联xyk的数量、刷增购物次数、邀请好友等渠道提升自己的芝麻信用分。随后,花呗将根据用户芝麻信用分、淘宝的消费习惯、 支付宝 伤的大数据等因素开放额度!
京东白条:京东白条的开通,要求用户至少在京东商城消费满六笔,并且达到铜牌会员级别。此外,还需要绑定一张 yhk 。
3分期费率PK
蚂蚁花呗:分期费率分别为:3期25%、6期45%、9期65%、12期88%。
京东白条:京东白条分期服务可选择分3期、6期、12期、24期,分期费率在05%-12%不等。
4、额度PK
蚂蚁花呗:授信标准是根据用户使用支付宝的综合情况评判,如:转账,汇款等。目前花呗给出用户信用额度目前为0-5万元不等的消费额度。我友情提示,该消费额度是动态的,会随着用户的消费情况有所提升,用户自己也可以在支付宝客户端设置花呗额度,每月只可修改一次。
京东白条:授信标准是根据京东会员在京东商城的消费购物记录进行评判的,额度范围在1000-15000元之间,普遍的额度在5000元—6000元之间。
5、免息PK
蚂蚁花呗:最大免息期可达到54天。
京东白条:最长免息期可达到24期,即2年。
6、还款日PK
蚂蚁花呗:则设定了固定还款日,固定为每月的10号。
京东白条:实行的是30天免息期的还款方式。
7、使用场景PK
蚂蚁花呗:日常使用范围广,吃饭、逛街、购物都可以使用。
京东白条:目前仅支持在京东商场上使用,如购买手机、家电等高额度的。
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物联网或许也是未来的新道路。现金支付方式的实时消费,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才有了支付宝和微信二维码支付的普及。同理,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已经成为下一个要暴增的热点。两者虽然都支持先消费后付款,但各有千秋。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综编银行信息港、第一监控、网易号。牛年牛事多。近日,京东物流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虽然有资本对赌的背景,但在牛年开年之际就公布招股书,对京东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好兆头。
京东物流是京东集团旗下进行IPO的第三家子公司,另外两家分别是2020年9月在科创板提交招股书的京东数科,2020年12月在港交所上市的京东 健康 。
京东物流自2017年独立运营以来,首次融资记录是在2018年2月,25亿美元的投资方包括高瓴资本、红杉中国、招商局集团、腾讯等多家机构。这笔融资背后的上市对赌协议,要求京东物流必须在三年内完成上市,最后期限是2021年3月。
如今,京东物流向港交所递交招股申请,虽是按部就班的程序所然,但也是京东物流的自身成绩所致。一路走来,虽然一直顶着亏损的帽子,不如顺丰那样体积庞大,但京东物流始终坚持为客户提供更好体验这一初心,不断推进其物流布局,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应用,其发展之势已不可小觑,主要有一快、一增、一降的特点。究其原因,既有京东在物流行业布局早的原因,更有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新理念在不断发挥着重要作用。
对于物流这样的重资产行业,很多互联网大佬都望而却步,因为物流的仓储、车辆、人员等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一旦资金出现流动性风险,甚至会拖垮电商的主业。京东物流连续亏损十几年,引发外界纷纷质疑,但京东不为所动,咬牙坚持,不断优化运营,不断加大技术服务力度,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助力下,其物流规模体系不断加强。
京东物流已经建立了高度协同的六大网络,分别是仓储网络、综合运输网络、配送网络、大件网络、冷链网络和跨境网络,截至2020年9月30日,已运营800多个仓库,总管理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包括云仓生态平台管理的面积),已在全国18个城市运营28个“亚洲一号”大型智能库(含一个上海无人仓),覆盖几乎中国所有地区、城镇及人口。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正是在这样的物流规模基础上,京东有了深化服务的能力底气。在此次招股说明书中,京东物流将自己定位为“中国最大的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商”,以此与同行形成定位上的差异化竞争,在具体业务上施行“仓配一体化服务”,努力在仓储及配送服务、大件物品物流服务、物流 科技 服务等业务上,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
从实际表现来看,京东物流正在努力朝其所定位的方向前进。从2020年第三季度单季对比来看,市值5000亿之上的顺丰速运业务收入规模是京东物流三倍之多,但在增速上,市值在500亿以下的京东物流及其他服务营收增速73%,远超顺丰的3404%。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可否认,京东物流收入增速,也得益于其物流技术理念的不断创新。
在2020年11月举办的京东全球 科技 探索 者大会上,京东首次对外阐释了“京东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这一全新理念,将以数智化技术连接和优化 社会 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旨在构建新型基础设施,通过自身数字化能力,降低 社会 成本,提升 社会 各行各业的运行效率。
此前,京东物流大力倡导和践行的“5G智能物流园区”理念,随着5G创新技术在北京亚洲一号率先建成,其高智能、自决策、一体化,推动所有人、机、车、设备的一体互联,包括自动驾驶、自动分拣、自动巡检、人机交互的整体调度及管理,不仅搭建了5G技术在智能物流方面的典型应用场景,在快递投送运行效率上也得到显著提升,客户的感觉就是京东物流“更快更好”,这样的体验让京东物流收获许多回头客,其自身的“私域流量”得以巩固并持续扩大,促进其收入增速。
尝到技术甜头的京东物流并未止步,2021年1月26日,京东物流RFID智能仓储解决方案在重庆渝北大件自动化仓全面应用,此后该项技术将在亚洲一号在内的上百个大件仓推广应用。这标志着京东物流在“以简驭繁”理念的引导下,在大件仓储自动化领域实现了新的突破,能够使仓内盘点效率提升10倍以上,复核效率提升5倍以上,仓库运营的整体效能将增长300%,从以前的“人等快递”,到现在的“快递等人”,这种运行上的效率提升也必将进一步提高其收入的增速。
早在递交招股书之前的2019年,京东物流就正式提出“供应链产业平台(OPDS)”,面向不同属性的产业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积极推动供应链对产业的数字化改造与技术赋能。2020年初,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在公司内部信中重新定义了京东集团,即从“以零售为基础的 科技 服务公司”到“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可见技术服务在京东的战略地位。
在此基础上,2021年1月,京东发布了《技术重构 社会 供应链—未来 科技 趋势白皮书》,可以看作是其对未来物流的总体筹划和战略前瞻:未来十年,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自主系统、下一代计算是推动5D属性,即Deep Tech(深度技术)、Deep Connectivity(深度链接)、Deep Data(深度数据)、Deep Intelligence(深度智能)和Deep Purposes(深远目的)实现的关键技术,在这五项关键技术上,京东将用数字化、智能化的影响力从产业端全面辐射整个 社会 发展,通过连接数智化技术与产业,打通供应链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构建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网络。
总的来看,从2018年至2020年第三季度的11个季度,京东物流累计技术投入达到46亿,在总收入中的平均占比达到34%,不仅领先于同行,而且其技术投入呈不断增长趋势。
在技术创新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已拥有超过4400项专利及计算机软件版权(含申请中),其中超过2500项涉及自动化和无人技术,广泛涉及仓储、分拣、运输、配送、客服等物流全环节,包含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自动驾驶、编队运行、视觉分析、语音交互等在内,已经得到大量应用。2021年,京东物流依靠自主研发的无人仓算法应用,入围全球算法应用最高奖——弗兰兹·厄德曼奖。
在技术实践方面,京东物流用自有的仓库管理系统(WMS)、运输管理系统(TMS)及订单管理系统(OMS),支持客户的供应链数字化。京东物流有首个全流程无人仓以及首个5G物流园区,已实现快递机器人的规模化落地,运营着28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充分展示其“智慧物流”的京东特色。如其最新建设的郑州亚洲一号,依托5G、物联网、人工智能、智能设备等技术,分拣效率实现了5倍提升,日均处理订单量高达百万级别。自2016年起,京东物流逐步完成了智能快递车在封闭园区、 社会 化道路、规模化组队运营的三步走路线,不断刷新着客户的物流新体验。在2020年疫情期间,京东在供应链和物流方面的隐形优势迅速得到了放大,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快速调动物资,第一时间配送至前线。这是同行的短板,却是京东物流最大的护城河。
独木不成林。京东物流深明此理,除了不断加深自身的技术属性之外,京东物流还注重扶植帮手、提携“盟友”,在技术赋能整个供应链的同时,京东物流与中国及全球各行业合作伙伴,搭建了协同共生的开放式供应链解决方案平台,进行多式联运、最后一公里配送、仓储、跨境及冷链服务上的能力互补,满足客户需求。
2018年1月,京东领投了马路创新公司的6000万元A轮融资,该公司是一家智能仓储解决方案供应商,自2015年成立以来,一直深耕机器人、AI、大数据、算法IoT等底层技术与核心模块的研发工作,陆续推出多款AMR/AMR产品及软件系统,有力促进了京东物流的供应链深化。同时,京东投资的达达在“短途配送众包平台+即时零售”方面也表现凸出。在这些“小弟”的帮衬下,京东物流冲击股市的信心更足。
此外,京东物流创新推出的云仓模式,将自身的管理系统、规划能力、运营标准、行业经验进行云端开放,让其他中小物流企业也能充分享受京东物流的技术、标准和品牌,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截至2020年12月31日,京东物流已运营1400多个云仓,在国际物流服务方面,通过与国际及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京东物流已触达超过220个国家及地区。这种开放的技术胸怀,构建了富有京东特色的物流生态,不仅促进其自身的影响力提升,也加速其供应链触角的不断蔓延覆盖。
目前,京东数智化 社会 供应链已在零售、 健康 、物流、金融、城市五大场景的技术赋能中取得初步应用效果。其中,在 健康 领域,数智化 社会 医疗 健康 供应链已将医药供应链、互联网医疗、 健康 管理、智慧医疗等业务板块有效链接。
近年来,尽管一些物流企业相继加大技术投入,但京东物流因为布局更早、技术及资本投入更大,因此优势也更明显。京东物流基于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及物联网等底层技术,正在持续提升自身在自动化、数字化及智能化方面的能力,一方面通过自动搬运机器人、分拣机器人、智能快递车等,在仓储、运输、分拣及配送等环节大大提升效率,另一方面还自主研发了仓储、运输及订单管理系统等,支持客户供应链的全面数字化。京东物流通过“智能大脑”,在销售预测、商品配送规划及供应链网络优化等领域实现决策,提高运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客户体验。
京东在技术上的重视与投入程度,是京东物流亏损出现断崖式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2020年前三季度京东物流产生的亏损净额为1170万元,而2018年、2019年全年产生的亏损净额分别为28亿元和22亿元。从二十多亿到一千万出头,这种断崖式下降,也让京东物流进一步认识到新技术的巨大作用。
尽管有分析认为,京东物流亏损降低是因为京东员工福利开支占比逐年降低,相关数据指出,2018年该项成本占比451%,2019年占比395%,2020年前三季度占比361%,此外还有大量外部订单涌入带来的“飞轮效应”,这些都可以降低成本、减少亏损。
但京东物流仍然坚持通过物流网络优化和技术驱动带来的强大运营效率和优异服务质量,为客户的供应链运营带来了巨大的效率提升,比如加快存货周转、减少配送时间,同时通过提供销售预测及其他智能决策,帮助客户实现业务增长。在过去的10余年间,京东物流在助力京东集团服务4亿多消费者的同时,通过800多个仓库把自营的数百万个SKU的库存周转天数降低至34天,履约费用率降至65%,约90%的京东线上零售订单能够实现当日及、次日达,打造了全球物流 科技 创新的最佳案例。在京东物流看来,这种围绕客户的技术服务也是其亏损降低的原因之一。
据此次京东物流提交的招股书显示,在技术投资上,京东物流将持续强化技术方面的长期竞争力,包括硬件、软件和算法,以及5G、云计算、物联网等基础技术的应用。其中,智能化是京东物流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无人仓库、无人机、无人车、智能配送机器人等,意图通过技术视角,进一步解决物流行业痛点,提升整体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曾对自建物流持怀疑态度的马云曾说过,互联网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价值观。如今,京东物流似乎更快实现了这句话,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的加持下,不仅向外界证明自建物流是可行的,也让坚守物流十几年的京东人感到欣慰。未来随着技术的蓬勃发展,京东物流将给大众提供一个更为智能自动便捷的物流,以无人仓、无人车、无人机等构建起智能物流体系,必将更为深入全面地融入大众生活。
文:赵长春 / 数据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