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21年第四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公示!

北京2021年第四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公示!,第1张

经北京石景区相关部门公示,现对于该区域的部分老旧 小区 进行综合整治,其中包括的楼栋数283个,建筑面积14088万㎡,下面我们来看看具体的项目有哪些

一、2021第四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老山西街27号院3栋,建筑面积14万㎡;北重西厂17栋82万㎡;模式口中里小区37栋,建筑面积96万㎡;铸造村一区6栋,建筑面积17万㎡;模西南小区21栋,建筑面积11万㎡;模式口北里小区13栋,建筑面积63万㎡;模式口南里小区21栋,建筑面积107万㎡;金顶街科研宿舍楼5栋,建筑面积183万㎡;金一区2栋,建筑面积12万㎡;

西福村社区-体委9号院2栋,建筑面积16万㎡;模西北小区49栋,建筑面积116万㎡; 长安家园 1栋,建筑面积31万㎡; 杨庄中区 4栋,建筑面积5万㎡;八角北路11号院5栋,建筑面积29万㎡;地铁家园3栋,建筑面积56万㎡;海特花园西区47栋,建筑面积348万㎡;西井三区5栋,建筑面积282万㎡;苹果园四区8栋,建筑面积29万㎡;

永乐小区(三山园)10栋,建筑面积76万㎡;永乐小区(四季园)6栋,建筑面积59万㎡;六千四小区6栋,建筑面积129万㎡;厂前小区5栋,建筑面积117万㎡;一万平小区4栋,建筑面积207万㎡;八千四小区3栋,建筑面积06万㎡。

二、2021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目标:

(一)全市列入老旧小区综合整治计划确保实现400个小区、建筑面积1500万平方米;力争实现600个小区、建筑面积2300万平方米。

(二)全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新开工确保实现300个小区、建筑面积1100万平方米;力争实现400个小区、建筑面积1500万平方米。

(三)全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新完工确保实现100个小区、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力争实现150个小区、建筑面积600万平方米。

(四)加强协调配合,力争已列入中央和国家本级综合整治计划的211个项目全面开工。

(五)加强制度机制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根据居民意愿以市场化方式参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激发居民参与改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小区关联单位和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发挥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将社区治理能力建设融入改造过程,促进小区治理模式创新,健全小区长效管理机制。

当下,全国各地老旧小区改造正在加速推进。在老旧小区改造中,“适老化”“无障碍”成为关键词。

5月18日,《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简称《规划》)正式印发,这也是全国首个减量发展背景下的城市更新专项规划。《规划》提出,聚焦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工作,统筹推进老旧小区分类改造,提升居住品质,促进职住平衡,到2025年完成16亿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同时,《规划》明确,要注重适老化和无障碍改造,加强适老化改造设计管理,突出加装电梯、公共环境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等重点任务,统筹养老、助残等相关政策,鼓励“物业服务 养老服务”。

事实上,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那么,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如何对接“银发一族”的社区养老需求?

北京:

推进室内适老化改造,探索“五方联动”

劲松模式、清河样本、昌平经验……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方面,北京走在了全国前列,各区总结出了“因地制宜”的模式和经验。

去年5月,北京率先发布了《关于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实施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指导意见》,推出适老化改造“菜单”,为适老化改造提供了参考标准。

在北京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方面,特别注重的是“内外结合”和“社区配套”。以北京海淀区南二社区为例,这是北京市首个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试点,由海淀区政府出资,从适老居住环境、出行环境、健康环境、服务环境、敬老社会文化环境营造五大方面进行适老化改造。

在室内适老化改造方面,南二社区对小区内99户80岁以上老人和重度失能老人家庭进行家庭居室适老化改造,包括配置防滑垫、感应夜灯、连续手把、洗澡椅等方便老人自理的设备,还配置了智能设备,实现就寝、习惯化动作、如厕、洗浴等数据实时监测,如有异常,老人家属和医护人员可在第一时间获悉。

同时,在社区配套方面,南二社区注重老年人的生活需求,补齐了便利店、理发、家政、洗染、维修、末端物流等八项基本便民服务功能。从2019年改造至今,南二社区这种“内外兼备”“软硬件结合”的做法成了北京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样本和成功案例。

继海淀南二社区后,在朝阳区政府的支持下,朝阳区劲松小区引入社会资本用于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并形成了“劲松模式”。

“劲松模式”开启了多重意义上的创新,探索出了一条“区级统筹,街乡主导,社区协调,居民议事,企业运作”的“五方联动”机制,对老旧小区引入社会资本力量具有示范性意义。不仅如此,在引入物业时,劲松小区率先以“先尝后买”的理念,以“先服务,再体验,后收费”的原则,让居民感受到环境与服务提升的切身变化,从而更容易接受自主向物业缴费。

河南开封:

探索“红色议事厅”,推广“3 3”电梯加装模式

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八朝古都开封市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与一二线城市不同,三四线城市普遍面临着人口外流、人口老龄化问题,在老旧小区改造时,开封市积极探索和创新适老化模式,给三四线城市适老化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辖区内的金康苑小区和武夷连片小区提升改造,获得了群众点赞。值得一提是,已有27岁“高龄”的金康苑小区在2021年被国家住房和建设部确定为全国推广的12个典型改造案例之一,供全国学习借鉴。

对此,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结了两个小区的成功经验,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旧改标准,即“五连”和“六有”。“五连”包括地下连、地面连、风貌连、服务连、人心连;“六有”即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有健全的便民商业服务设施、有完备的市政配套基础设施、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有全覆盖的物业服务、有健全的社区管理机制。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在老旧小区改造之初,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成立了由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任双组长的党建引领城市更新及老旧小区改造指挥部,并建立周例会和日调度制度,用心研究创新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理念。

在广纳民意方面,金康苑小区和武夷连片小区创新推广了“红色议事厅”;在引导民意方面,发挥小区内群众威望高、号召能力强的老人建立“红色管家”志愿服务队,带头参与矛盾调解、政策宣传、疫情防控等,实现“我的家园我来管”。

在老旧小区的改造中,加装电梯成为老年人无障碍通行的必要一环,但是,也有低楼层的居民反对加装电梯和额外收费,认为自己“吃了亏”。在武夷片区的老旧小区改造中,正是通过“红色议事厅”、居民会客厅,开展“微治理”,尊重民意,发挥民智,创新性地采取了“3 3”电梯加装模式。

“3 3”电梯加装模式即分高、中、低3个档次,居民可以根据自身居住的情况,选择一次性出资、分期付款、按次刷卡使用3种付费方式。这种按需付费的使用模式不仅解决了老年人上楼难的问题,也获得了小区居民的大力支持。

“小区缺少老年人和小孩娱乐休闲的地方,公共区域私搭乱建及小菜园也随处可见。”这是来自河大家属院居民的抱怨。在改造前,河大家属院内部原有的广场小花园是一片废弃的杂草,到处是居民私搭乱建的小棚子、鸡窝、菜地等。在改造后,小花园实现了“变身”,不仅花团锦簇,而且设置了针对老年人的健身休闲区,中间设置有乘凉亭,兼具了美观和实用性。

河南省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河大家属院进行改造。受访者供图

据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物业科科长丰光辉介绍,在“红色议事厅”中,住四楼的居民张阿姨提出“每天下楼买菜回来上楼时都很吃力”的现实情况,在武夷社区的老旧小区改造中。针对张阿姨提出的“上楼吃力”,社区加装了临时折叠休椅,座椅旁边还有温馨提示和紧急联系电话,可以让张阿姨“上一层,歇一歇”。

据介绍,经过几年的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作,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内杂乱无章、简陋破旧的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提升了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赢得了当地居民的点赞。

浙江杭州:

运用市场化机制,推广“物业 养老”模式

作为长三角的核心城市,杭州在老旧小区改造方面探索出一条“居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共建共治的模式,“交给专业团队干专业的事儿”成为杭州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理念。

杭州上城区采荷街道引入了宋都服务作为“金牌管家”,负责对辖区内的36个老旧小区进行升级改造,不仅推出了一套可供复制的社区居家养老理念,还打造出了闻名的“社区养老一条街”。

在上城区四季青街道钱景社区的三新路景芳东区段,原本有一条知名的“小区商业街”,但由于非机动车乱停放、周边沿街环境差、社区活动场地小等原因,当地社区决心将其改造,通过引入宋都服务全资子公司和瑞生活,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成功将“小区商业街”改造成了“幸福养老一条街”。

“幸福养老一条街”总长100多米,总面积约1200平方米,这条路旧貌换新颜,设置了食堂、超市、理发店,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地满足了老年人的生活需求。

杭州上城区采荷街道通过引入和瑞生活率先探索了“物业 养老”的模式,在物业服务方面,设置了社区养老的服务“菜单”,包括怡闲园、怡康园、怡智园、怡惠园、怡学园、怡养园、怡乐园、怡护园、怡和园、4S服务驿站等十大功能区块,形成了集生活照料、文化娱乐、医疗保健于一体的一站式社区养老服务。

满足社区养老需求已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工作,杭州通过运用市场化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激发社区服务升级的可持续动力,让越来越多老年人在社区享受到更专业、更多元的养老服务。

杭州上城区引入和瑞生活升级改造后的景芳小区。受访者供图

专家建议:

推动适老化改造多元化筹资,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推进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具有迫切性。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比达1870%。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就“加快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议题提出建议,加大筹资力度,推动适老化改造多元化筹资。地方政府应加大适老化改造投入力度,并应多方努力,形成合力,积极为适老化改造创造政策环境。

上海交大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陈杰教授表示,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应该遵循三个原则,首要原则就是尊重意愿,要“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有机结合,有效互动。不主观设计,多倾听基层声音,确实社区里有需求再行动。遵循法治精神,尊重物权产权和社区的自主权自治权,绝不应运动化推动。

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陈杰指出,循序渐进,条件成熟一个做一个,做好一两个典型案例,形成示范效应,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经验,小范围进行试点,树立品牌再大范围推广,获得更多社会投入,形成良性循环。此外,社会参与是基础。适老化改造不能成为政府一家独角戏,一定是以社会力量为主,应用市场机制,充分调动社会多方面积极性,形成各方合力。

北京易享生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吴晓蓉告诉记者:“社区居家养老属于‘有刚需,无市场’,缺乏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来运营。比如,在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时,引入的物业公司能否持续提供专业的社区养老服务,零碎的养老服务商如何统一管理等。”

对此,陈杰也深有体会,他表示:“基于对前期多个试点项目的调研,推广‘物业 养老’落地,主要受到六个来源的阻塞:场地缺自主、业务无授权、业主认同低、服务能力弱、运营模式不明、政府支持不足。这其中有三个矛盾凸显,物业服务企业的非专业性服务供给水平与养老服务的专业性要求之间的供需矛盾,物业服务企业对经营业务的盈利性要求与养老服务的公益性普惠性要求之间的属性矛盾,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群体在当前社区治理框架和物业服务模式下的利益矛盾。”

对此,陈杰建议,物业服务企业可以在自身内部孵化专业养老化团队或者引入第三方专业化养老机构来化解专业化不足的矛盾。而对于盈利的矛盾,可以让物业企业在满足约定服务质量考核的前提下承担微利、无利甚至亏本的公益性、普惠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同时,也授予其开展增值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优先特许权,放开相关价格管控,满足部分有购买能力的老人对高层次、高品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这样“肥瘦搭配”,形成交叉补贴。

“目前,老旧小区的适老化改造侧重点是社区外部,而缺乏对老年人室内的改造,比如取消高差,防滑、无障碍扶手、适老家具等设计,甚至到智能化的硬件设施等。有一些改造需要室外和室内同步考虑,比如老旧小区卫生间地面存在高低差,老人出入不便,最好从系统解决,进行老旧小区卫生间主立管改造,从而降低高差,减少老人跌倒风险。”吴晓蓉如是说。

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

其中,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方面,在我国房地产领域并不陌生。早在今年之前,不少房企就已积极布局养老产业,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形成了一定规模效应,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可以成为房企的“第二赛道”;而物业公司在这一领域有先天优势,也可将其发展成增值服务的亮点。值得关注的是,未来房企和物业公司,在这一领域该如何发力?业务模式方面又将如何调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来源/IC photo

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更为迫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城市、社区、家庭的空间都急需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从而为居家养老、就近养老提供支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有序推进城市更新,加强市政设施和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开展老旧建筑和设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再开工改造一批城镇老旧小区,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

此前的2月21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也提出,“十四五”时期,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要达到100%。与此同时,提升社区和家庭适老化水平,有序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小区路面平整、出入口和通道无障碍改造、地面防滑处理等,在楼梯沿墙加装扶手,在楼层间安装挂壁式休息椅等,做好应急避险等安全防护;有条件的小区可建设凉亭、休闲座椅等。

事实上,虽然部分品牌开发企业在房地产细分领域筹谋多年,配套养老功能的楼盘项目也已有所尝试,但大部分项目中,很少出现以老年人口作为主体进行的空间设计,也很少有无障碍的设计,这一问题在老旧小区内尤为突出。

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全国政协委员莫天全指出,目前部分老旧小区没有物业服务或者物业服务相对简单,仅提供保洁、垃圾清运等基础项目,不足以助力适老化改造,“这样的小区在大中城市占比较高,也是改造难度最大的。但与此同时,老龄人口在这样的小区占比却很高,改造需求更为迫切。”

在莫天全看来,适老化改造要有先后、有层次、因地制宜地推动。在新小区开工建设的同时,就要考虑到适老化需求的建设,为未来养老做准备,而不是等到后期改造。而对于适老化改造难度较大的老旧小区,建议将项目市场化,挑选条件适当的小区,引入专业的养老机构来进行改造设计,打造适老化样板工程;然后总结经验,扩大适老化项目的成果,以点带面铺开。

适老化改造或能成为房企“第二赛道”

当前,适老化改造已是大势所趋。从房企层面来看,安馨康养集团董事长鄂俊宇认为,存量物业、适老化改造是房企必然面临的发展路径,如果房企意识不到这是长期趋势,不为此趋势做内功储备,包括人才结构、运营模式进行相应改变,没有存量改造的能力,在地产增量收缩背景下,可能会逐步退出市场。

近年来,已有不少房企纷纷布局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但涉及养老领域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则更为细分。这对于房企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

“对于无障碍环境建设和适老化改造来说,本身就存在着诸多机遇,如果形成了一定规模效应,可以成为房企的‘第二赛道’,提高房企的营收来源,扩大市场空间,同时也有利于品牌溢价率的提升。”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如是说。

不过,姚劲波同时强调,相对于开发行业,适老化改造尤其是在老旧小区进行适老化改造,本身面临的挑战并不小,对房企来说面临着资金缺口大、各方利益平衡难度大以及长期维护压力等诸多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形成一套统一的 *** 作模式,并通过规模优势取胜,可能性极小。

在鄂俊宇看来,房企切入适老化改造这一领域,最关键的是需要在战略和观念认知上进行转变,即从过去类金融化销售型物业形态向持有、运营型转变,从原来高投入、高周转,以及伴随而来的有可能是高利益、高风险的模式,转向小投入、长周期、挣慢钱的模式。“这需要看房企在战略和认知上是否有决心,有没有足够耐心愿意为这一机遇深耕。此外,在财务指标上,房企也需要对团队考核指标有个重新定义,如果依然用原先的思维或模式来考量,可能很难适应和坚持。”鄂俊宇如是说。

而在具体发展路径上,姚劲波指出,对房企而言,重要的是要因地制宜,“南北方的适老化有明显差异,一二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适老化需求不同,养老有共性需求,但更重要的是个性化需求,需要在了解各地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等诸多差异后,有针对性开展改造建议,并不断落地和优化改造方案。”

物企“前期准备”尚不充分,未来有望突围

值得一提的是,适老化改造方面,物业企业有其先天优势。恰如江苏三三德玖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志伟所言:物业服务可以零距离贴近,可转变“不舍得花钱养老”的传统养老观念,使养老转变为养生;也可以转变商业化服务模式,提倡社会化和公益化养老。此外,在政府决策指导下,可实现小投入大产出,引导社区养老形成共识。

不过,截至目前,物业企业在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方面尚未探索出较成功的先例。那么,物业企业目前面临哪些挑战?又该如何调整?

鄂俊宇指出,居家养老、适老化改造是物业企业介入康养社区服务一个较好的路径。目前的问题在于,物业企业对适老化改造这一特殊模式理解得还不够深入,对于客群需求、服务标准可以选择的合作方范围较窄,尤其在没有形成规模化的样板和示范时,物业企业可能会浅尝辄止。“物业企业需要有耐心,将它当作一个重要的必选项或长期业务,才能迎来较成熟的发展模式。”鄂俊宇称。

姚劲波指出,物业企业目前的主要工作依然体现在保洁和安保两项,虽然一些品牌物业企业也在不断推出各类增值服务,但其收益所占比重很小。同时,提供居家养老相配套的专业服务,本身专业度高求较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也很难胜任此类工作。对于物业企业来说,如果要大规模进入,必然在前期需要大量人员和资金投入,但在现实中,物业企业目前在这方面所做的前期准备并不充分。

“随着改造标准不断完善,居家养老配套服务标准逐步确立,物业企业的参与度一定会明显提升,也将诞生一批以优质养老服务为特色的企业品牌。”姚劲波如是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4965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