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智能井盖、智能路灯、智慧消防、智能垃圾桶)等
智慧水利(智慧灌溉、自动泄洪预警)等
自助终端(自助快递柜、自助图书、自助办理)等
智能电网
智慧能源(水电站远程监控、风力发电监控)等
环境监测(水源水质监测、自动天气监测、空气质量监测)等
工业控制(基站天线角度监测、工地粉尘监测、矿井自动控制)等
以上都是属于 物 联网应用 如有不解欢迎追问!电子水尺在水利监测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一体化的结构,可以稳定监测水位的高度变化,利用物联网通信,可以实时的把数据传输出来,电子水尺我认为应该比较适合短距离的监测,差不多4米以内吧,长的一个不好安装,成本也贵,工作效果监测精度应该是各种传感器中最高的一类。
通俗的说物联网就是东西和东西直接连起来的网,主要的表现方式就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举个例子,以往抄水表都是挨家挨户的去看水表,现在通过物联网技术就可以实现网上抄水表,只需要在一定的范围内建一个基站就好了,通过基站把水表和控制后台都连起来,就是用得物联网啦。前几天新闻里,智恒科技和锐捷网络签了个20万个终端的协议,就是用在智能抄表的。
行业发展历程:“十四五”时期“构建智慧水利体系”
从国内智慧水务相关政策来看,在中国城镇人口日益增长的发展背景下,城镇水务建设需求不断提高,智慧水务应用规模逐步扩大。从2014年至“十四五”规划,国家对智慧水务行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发展智能水务”到“发展智慧水务”再到“构建智慧水利体系”的变化。
2020年我国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48亿元
中国智慧水务行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由于有关部门未公布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规模数据,我国智慧水务项目主要是政府部门主导,因此前瞻根据中项网公布的智慧水务相关建设项目测算,2020年我国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248亿元。
供水管网迅速扩张管理压力大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供水量持续增长,供水管网迅速扩张,面对分散的管网、用户、泵站、水厂管理,要求水务部门和企业的管理手段、工作效率能跟上快速的发展,因而水务部门和企业需要建立一个支撑整个供水管理的智慧水务平台。
2019年我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达9201万公里,供水普及率达9878%,2020年,我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约为9641万公里,供水普及率约为9898%。
污水排放量持续上升
根据中国住建部的《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2019年中国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2019年中国城市污水排放量为555亿吨,县城污水排放量为102亿吨,村镇污水排放量为216亿吨,合计873亿吨,我国的污水处理工作刻不容缓;前瞻初步统计,中国2020年城市污水排放量为588亿吨,县城污水排放量为105亿吨,村镇部分污水排放量为233亿吨,合计926亿吨。
我国智慧水务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供水现状、以及水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水务管理过程中控制漏损等问题),为智慧水务营造了发展环境。而智慧水务还有很大的市场可开发,如智慧水务行业的发展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实现与人工智能的结合,进一步实现人机交互的综合应用,未来我国智慧水务前景可观。预计到2026年,我国智慧水务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70亿元。
—— 更多数据可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智慧水务行业趋势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