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园区建设是利用新一代信息与通信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控制、整合园区各个关键环节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实现对各种需求做出智慧的响应。
相较于传统园区,新型的园区模式更加的“智慧化”和“专业化”,智慧园区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智慧应用为支撑,能够实现内外资源的全面整合,做到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管理精细化、服务功能专业化和产业发展智能化,使管理服务等更高效便捷。
智慧园区有信息化、互动发展、管理融合三大特点,有效地解决以上痛点难题。如今的园区,同时顾及政府、园区方、园区员工等多方诉求,实现了较为完善的功能规划。1 智慧园区的理解智慧城市与智慧园区: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表现形态,其体系结构与发展模式是智慧城市在一个小区域范围内的缩影,即反应了智慧城市的主要体系模式与发展特征,又具有一定的不同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的独特性。
“智慧城市”在广义上指城市信息化。即通过建设宽带多媒体信息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等基础设施平台,整合城市信息资源、建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劳动社会保险等信息化社区,逐步实现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
智慧园区是通过信息技术和各类资源的整合,充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各类园区创新、服务和管理能力,为园区铸就一套超强的软实力。智慧园区的重点在于“智慧”:一方面,它在现实的园区环境之外,综合应用各类IT网络技术,通过网上虚拟园区等实现方式,加强园区内部的互动沟通和管理能力,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它更强调增强园区管委会政府、园区企业等各个方面的资源整合能力,把园区内各方的专长资源加以整合推广,为科技园区打造一个整体的强势品牌。
从技术理解:智慧园区结合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感知并整合城市的运行状态,构建了未来城市的信息基础,有力地支撑了城市的发展。
从应用理解:智慧园区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智慧园区带来的改变不仅限于理念范畴,它将使园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换方式、公共服务、机构决策、规划管理、社会民生七个方面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变革。
2 智慧园区的特征
智慧园区,因为有了“智慧”,不再停留在园区数字化层面,一个符合要求的智慧园区需要具备“以人为本、全面感知、内生发展、智能协同”的四大特征。
1)以人为本:以人的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以个体推动社会进步,以人的发展为本,实现面向未来的数字包容,让园区中的人类生活更美好;2)全面感知:通过感知技术,将人、物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感知与互联,形成智慧的泛在信息源;3)内生发展:园区形成具有持续创新发展的内生驱动力量,围绕这种内生发展动力,城市各构成要素之间实现自我适应调节、自我优化和完善;4)智能协同:实现泛在信息之间的无缝连接,协同联动,是园区实现智慧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智慧园区不仅仅是我们原来所宣传的无线城市、数字城市的概念,而是集“智”与“慧”与一体的城市新形态。因此一个成功的智慧园区必须具备智慧园区的四大特征,从根本上实现智慧园区“融合、服务、创新、协同”的目标。
3 “智慧园区”顶层设计
在传统的园区体系中,园区由各司其职的独立部门建立并管理。但是随着园区的不断发展、人口增长、预算限制、基础设施利用不充分,特别是传统管理方式无法从全面整合、互联互通的全局视角去管理园区,这些问题正给园区管理者造成越来越大的压力。 要建设智慧园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模式,把园区视为由多个互联互通的子系统构成的单一体系,而非各自为政自成体系。一个完善的智慧园区正如同最高等生物——人一样,能够感知周围及内部的变化,通过神经传递这些变化信息,由大脑处理后,做出全局的决策,并下发指令由身体器官去执行。
“智慧园区”的顶层设计的制定将决定规划的高度和边界。在顶层设计阶段,框架设计,包括园区基础设施层、园区智能感知平台、园区应用支撑平台、园区信息化应用系统、信息化保障制度、信息化标准体系五个部分。框架设计是基础设施、平台及应用系统高层设计的出发点。
31 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层是园区信息化建设的硬件基础层,包括地块驻地网;移动通信网;无线局域网,包括公共区域无线局域网、地块内局域网;通信机房,包括商务区公共通信枢纽机房、地块内集约化通信机房和楼层设备间;地块信息化管理中心,包括通信机房、数据机房、安防控制机房和配套服务设施等设施。
32 智能感知层。智能感知层是园区数据采集和自动化控制层,包括园区的环境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能源监控系统;地块内的环境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能源监控系统、智能会展系统、智能抄表系统、安防控制系统、智能卡管理系统、楼宇自控系统、信息发布系统、会议系统、有线及卫星电视系统、紧急广播系统、智能微电网等。智能感知层通过广泛分布的传感网、射频识别(RFID)和嵌入式系统,使物理实体具备了感知能力;这部分类似于人体的神经末稍和神经元,主要用于采集城市各类信息并将信息展示给城市里的各个成员。核心元素包括传感器、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移动终端、信息亭、多媒体电话、个人电脑、电子广告牌等。
33 网络通信层。网络通信层是园区数据传输和交换层,包括支撑商务区应用系统的管理信息网络和各种智能感知系统信息传输网络。其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构成的宽带泛在网络,全面实现无所不在的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互联实现任何人、任何物和随时随地的连接,而且是安全、可靠、无缝的连接。在一个“智慧园区”环境中,移动性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重要,视频也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沟通媒介,工作空间(设备、应用与位置)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化,这些趋势和重要转变都需要网络把所有的一切连接在一起,以便能跨越多种业务模式来访问所需内容和信息、加深客户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和灵活性、提升生活品质。
34 支撑平台层。支撑平台层是商务区园区数据集中存储和应用支撑层,即园区的大脑。这是一个综合、统一、互联的城市管理和服务平台,将信息采集及展示模块获取的信息进行传递和处理,同步协调所有园区管理和服务运营机构,实现各机构之间的业务互通、运营整合、统一指挥。包括门户集成、数据集成、应用集成和业务流程集成、外部接口等。智能园区的支撑平台包括智慧园区运行管理平台和智慧园区虚拟服务平台。其中,智慧园区运行管理平台通过物联网、视频监控、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城市运行的监测,以及安防应急,提高政府精确管理能力,使城市运行得更加安全高效;智慧园区虚拟服务平台通过提供智能商务、智能商业、智能会务、智能医疗、智能教育、智能社区、智能家居等一系列应用服务,使服务更加便捷,可以有效提高企业与居民的满意度,将城市发展的成功惠及于民。
智慧园区建设方案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互联网+产业”融合产业模式为手段,面向园区提供全产业链支撑服务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园区在信息化方面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架构,业务管理平台和对内对外服务运营平台。将相关资源形成紧密联系的整体,促进园区的管理部门、企业、合作单位良性互动,获得高效、协同、互动的的整体效益。
一、建设目标
1、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架构、业务管理平台和对内对外服务运营平台,统一入口,使园区管理者、园区企业、员工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盘活园区内各方角色的资源,获得高效、协同、互动、整体的效益。
2、云运维服务:建立立体化、三维一体的无感知信息化运维服务体系,覆盖日常运维管理、故障维修、集中监控服务等各层面,通过云端运维的信息化工具,云端工具打通运维服务端,实现园区统一运维,降低维护成本,提升运维效率。
3、聚合支付体系:通过打通线上、线下支付渠道,构建无现金支付的聚合支付体系,为园区提供统一支付、结算中心,做到消费过程透明化,多方位监控,提高账务流转处理速度,规范财务管理安全,实现后勤财务的统一监管。
4、创新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同时,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促进园区信息化建设,打造高科技、智慧园区,提升园区层次和服务水平。
二、具体场景解决方案
1、安防场景
(1)智能访客:通过访客系统的建立创新性的实现了来访登记数字化、信息化的科学管理。使用该系统后,通过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用户可实现 “数字化登记、网络化办公、安全化管理”,大幅提升用户接待工作效率、服务品质和单位形象。
(2)车辆出入:停车场出入管理系统共为五进五出,两边为无障碍通道系统。大门月卡车辆可由远距离不停车自由进出停车场,临时车辆到自动发卡机有车取卡进入停车场或工厂内。车场内部人员通过无障碍通道系统,自由进入厂内。外来人员到值班岗亭,通过访客系统发卡给临时用户后,刷卡进入车场。其他四进四出为标准分车来停车场系统。
(3)综合门禁:新开门禁系统的每次开门记录均可明确分为合法开门、非法开门和试图开门等详细情况,以备管理人员随时查询;完善的授权认证机制,各类持卡人员进行有效的出入控制;卡片采用三级加密认证方式,几乎无法伪造。
(4)出入闸机:适用于如企业或园区大门口的人员出入身份管理,解决人员身份难以准确、高效判定,远距离识别,并快速通过,以及自行车无障碍通行等问题。
(5)巡更巡检: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集安全巡视、员工工作考勤于一体,使管理者即便稳坐办公室,也能确知员工们尽职于工作岗位。它不仅让你掌握保安人员的巡更情况,同时还可以考核员工的迟到早退,它保证了园区安全,使园区井然有序地完成工作,无疑为带来了间接的经济效益。
在智慧产业园区方面,基于互联网+的绿色智慧、生态共聚的产业园是发展方向,构建互联网+的O2O智慧园区平台是关键举措,平台+生态圈的园区发展模式是必然趋势;同时,也需要有5大模式的创新作为探索中国智慧产业园区发展的新思路。
一、三元空间融合实现园区开发模式创新,通过数字园区与实体园区的融合、产业园区与城市的融合,以及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等;
二、产业生态聚合实现园区发展模式创新,生态化聚合打造产业链与服务链,包含园区入驻企业的物流、信息流、现金流,以及园区的企业服务,发展支撑等;
三、开放平台,以伙伴经济实现运营模式创新,促进建设服务,运营服务、增值服务等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四、产融互促实现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创新资本模式,带动产业、园区、金融三者融合,实现产业和地产收益构成的“双轮驱动”机制;
五、智慧应用实现管理模式创新,通过BIM、3dgis、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在产业园的应用,实现低碳绿色、智慧管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