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政策

水产养殖政策,第1张

1、稻渔综合种养模式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光、热、水、气、土、肥、种等自然资源,生产出优质稻米和各种名优水产品等,比如种水稻时,在稻田里养殖一些稻花鱼、小龙虾,青蛙等,使效益最大化。目前农业农村部已开始推广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工作,并给予部分示范区政策倾向和扶持,2020年相关政策将继续,具体的要咨询当地相关部门。
2、智能渔场的智慧渔业模式
智能渔场的智慧渔业模式就是支持发展深远海绿色养殖,鼓励深远海大型智能化养殖渔场建设,引导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水产养殖生产深度融合。
3、休闲渔业
休闲渔业就是推动养殖、加工、流通、休闲服务等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这种比较健全,但有一定的挑战性,目前已正在尝试。
4、鱼菜共生的新商业模式
鱼菜共生的新商业模式就是集蔬菜栽培与高密度鱼养殖为一体的生态系统,比如鱼池上面可养一些水培蔬菜,这样鱼产生的排泄废弃物就可为蔬菜生长提供富足的营养,可实现双倍效益。
5、渔光互补的跨界渔业模式
渔光互补的跨界渔业模式就是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对于农民来说,收益相当可观。


观赏鱼

新手在第一次养鱼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方面有很多,最主要的就是鱼儿的用水,因为鱼儿的存活是离不开的水的,所以在鱼儿的用水方面要特别注意,饲养鱼儿的同时要根据鱼儿的品种进行水温的调整,下面就来看看新手养鱼还有那些值得注意的。

1、先决定你想养的品种,再决定买什么鱼缸。

2、准备必要的设备,一个鱼缸,一个网捞,一袋鱼食和一袋杀菌盐。

3、准备好了必要的设备后,现在可以去鱼市买喜欢的鱼了,一般选择鱼时要注意:鱼的眼睛、脑袋、鱼鳞、尾巴等地方没有明细的外伤;捞鱼时选择在水底下的鱼,这些鱼一般游的速度比较快;用肉眼看比较正常的鱼。

4、养鱼的水要注意:一般家用的自来水就行,但是自来水里面有氯气,我们需要用鱼缸或其他装水的盆装上自来水静放至少24小时,等手中的氯气挥发完毕,这样才健康。

5、把买回来的鱼放到干净的水中,同时要撒下少许的鱼用杀菌盐,对水进行杀菌。

6、注意对鱼的喂食,鱼不怕饿但是不经饱,如果你一直喂鱼会一直吃,直到撑死,正常给鱼喂食大概2—3天喂一次就行了。

7、一次养鱼不能养太多,如果你的鱼缸小的话,养多了鱼会导致水中氧,如果买个养鱼专用的小型气泵是最好了。

8、初次买回来的鱼,注意应该2—3天不能换水,不能喂食;

9、鱼的换水,大概在5—7天换一次就行,喂食应该在3—4天喂一次就行,鱼不怕饿,就是经不起撑;

10、鱼缸的清洗最好用苏打水,如果没有就用清水或自来水就行,千万不能用肥皂或洗洁精去清洗。

11、金鱼、锦鲤是冷水鱼,其他统统划分到热带鱼行列。所有热带鱼都必须加热保持水温不低于至少20℃。

12、大缸可以养大鱼,也可以养小鱼,而小缸只能养小鱼。

13、综合你经济能力范围以及放置鱼缸地方的面积,鱼缸越大越好不推荐小圆缸,圆柱缸,扁缸。

14、养的话灯光强点没事,底砂很重要一定要选好,鱼缸不可以太高。

15、过滤一定要有,但不是越大越好,要考虑鱼和草的承受力。

16、如果你想养却不知道养什么适合你,那选金鱼没错的。

17、鱼很折腾,也很费钱,别想的太简单。

18、少往鱼缸里加不必要的东西,很多时候鱼不是病死的,是折腾死的。

19、如果发现养的鱼身上或者脑袋等部位有异样,或白斑或黄斑时,可能是水里的细菌过多,应该给有异样的部位撒上点杀菌盐,并及时换清澈的水。

20、是宠物,请给它们足够的关爱。

新手在一次养鱼时候并不需要害怕养不好,在养鱼之前准备好养鱼的一切必备品,挑选鱼儿时,以健康的鱼儿为准,在饲养的时候注意水质和饲料,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流水槽循环水养殖,池塘内循环流水养殖。结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理念,集成了循环流水养鱼技术与普通池塘养鱼技术,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变为“集约化圈养”,使“静水”池塘实现了“流水”养鱼。通过机械造浪造流,在整个大池塘里形成环形水流,水流流经水槽,能在“跑道”内对水产品进行集中喂养,又能利用水流将排泄物集中到一个槽内统一处理,从而起到净化池塘水质的作用。
二、跑道养鱼系统结构
1、圈养系统:在砖混结构的流水槽中安装纳米微孔增氧的气体提推水动力装置,形成高溶氧水流,构建吃食性鱼类的“圈养区”。
2、排泄物收集系统:在流水槽尾部设计安装废弃物和排泄物收集系统,解决养殖产生的自身污染,实现低碳、高效的养殖目的。
3、外围池塘水质净化系统:在这个系统内,栽种部分沉水或挺水植物,放养花白鲢、泥鳅、螺蛳、青虾、对虾、黄颡鱼、匙吻鲟、罗氏沼虾等水生动物净化水体,并在外围池塘水面上设置气提式推水设施,使整个养殖系统的水体形成大循环。
4、物联网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信息以帮助及时发现问题,并且准确地确定发生问题的位置。足不出户,看看手机或仪器就能获知流水槽里的水产品生产情况,并能及时发现问题。

桂鱼,又称鳜鱼、时令花鱼等。,是淡水鱼中的名贵鱼类,肉质洁白细嫩,味道鲜美。下面我整理了鳜鱼的养殖技术。让我们看一看。鳜鱼饲料鱼的选择池塘养桂花鱼的饵料鱼种类有:鲢鱼、鳙鱼、鲮鱼、麦鲤、泰鲤、鲫鱼、鲤鱼等。饵料系数一般在4-5。根据桂花鱼的生长规格和食量,采用面积比桂花鱼塘大3-4倍的池塘,培育生产足够的饵料鱼,喂养桂花鱼。1早饵鱼:在拟放养桂花鱼的池塘中,每亩预放养鲢鱼、鳙鱼、鲮鱼、麦鲤、泰鲤、鲫鱼等鱼苗(鱼花)100-200万尾,作为桂花鱼的早饵鱼。饲喂花生麸、麦麸等粗饲料,养殖15-20天。当饵料鱼长到15-25厘米长时,用07ppm硫酸铜和05ppm强氯杀虫消毒,然后放入2-3厘米桂花鱼苗培育。2中期饵料鱼:泥鳅、麦鲥鱼、泰国鲥鱼等20-30万尾。可混养在四大鱼塘中,也可在专用池塘中养殖鲢鱼、鳙鱼、鲫鱼等鱼苗,作为大型桂花鱼的饵料鱼。3晚饵鱼:除了自产,也可以购买。一般在繁殖后期,冬天来了,鲥鱼饵料鱼容易冻死。因此,必须培育足够数量的鲢鱼、鳙鱼、鲫鱼等饵料鱼越冬,作为桂花鱼冬春季节的后备饵料鱼。鳜鱼养殖技术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2-4亩,水深2米左右,以长方形为主,水质新鲜,底泥少或无,灌溉、排水、增氧设备齐全。2饲料鱼养殖:根据适口性好、经济成本低的原则,可以选择银鲫、白鲫、团头鲂、鲢鱼、鲢鱼作为饲料鱼。利用放养桂花鱼塘前的空闲期培育早饵鱼,可以自己养殖鲫鱼或鳊鱼苗。还可以在放养桂花鱼前20天左右投放各种鱼苗,放养量为每亩40-60万尾。饲养方法是用豆浆或其他饲料喂养,中后期的饵料鱼要在专门的池塘中饲养。宜采用多塘高密度投喂、多次渔获、逐步疏捕的方法,保证饵料鱼和鳜鱼同步生长。3鳜鱼种放养:放养时间一般为6月,放养规格为6-10cm,放养成活率高,生长快。一般每亩放养量500-800只。4投喂饵料鱼:成鱼繁殖期间,每天以充足的食物为宜。如果饵料鱼太少,会影响鳜鱼的生长或者自相残杀。5水质控制:桂鱼池要控制好水质,勤换水。从6月到9月,高温季节是进食的旺季。每周要注排水一次,每次换水量04m,池水透明度保持在40cm以上。鳜鱼放养技巧1鱼类的来源和捕捞①鱼种来源:现在是炎热的季节,气温很高,鱼种较弱,一般不方便长途运输。鱼群来源多为当地调剂,也可就近在自然水域捕捞。要求鱼种的捕捞地靠近放养地,捕捞和放养要紧密联系。鱼种不要出水太久,最好同时开始捕捞和放养。如果一时做不到,可以暂时用网箱养,或者用拉网挡,但最好不要超过两个小时。严禁离开水 *** 作鱼种。②鱼种的捕捞:鱼种的捕捞和投喂应始终坚持快捕轻放的原则。钓鱼的时候一定要小心,慢慢 *** 作,尽量不要伤到鱼。钓鱼时间可以定在天气凉爽的早晚。捕鱼工具应该是大的拖网、网和其他不会伤害鱼的工具。在同一水体捕鱼时,网数不宜过多,以免鱼漂死。铁丝网会伤到鱼,会让鱼鳞脱落,所以不要用。干塘捕会用污水呛鱼,浅水烫鱼,最好不要用。对于食鱼来说,在投喂的时候,可以用鱼饵引诱,在它们的移动路线上用网拦截,进行集中捕捞,也是一种很好的捕鱼方法。2鱼种的放养和管理①备货前的准备:备货前要做好各项准备,检查进出水口是否完好,防止漏水。如果发现问题,应该立即解决。其次,要观察放养水体的情况,尤其是鱼类逃出池塘的情况,以便摸清底数,便于确定放养种类和放养量。最后要改善水体。目前由于气温高,水体普遍浑浊,水中污染物多,水质很差,病菌容易滋生。应喷洒生石灰或明矾等水,以澄清水体,净化水质。如果水体较薄,要施一点肥料,培养水中的天然饵料。②放养 *** 作:为减少放养死亡,保证放养效果,应补充鱼种。所选鱼种须鳞鳍齐全,跳跃性强,游动积极,体格大,无疾病,无损伤。瘦弱、反应迟钝、充血、有机械损伤的鱼种应淘汰。放养的品种可根据鱼种来源和放养需求确定,但放养规模要大,放养密度要坚持疏放养的原则,使年底成鱼达到商品规格,减少生长期短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养殖效益。放养时,必须对鱼种进行药物消毒后再放入水体,防止鱼带病入池,造成鱼病传播。一般可以用2%~3%的生理盐水或1ppm~2ppm的结晶敌百虫浸泡3~5分钟。③放养后管理:放养鱼种后,根据放养的品种和数量,认真做好投饵、施肥、水质调节和鱼病防治工作。一般来说,精料是加速鱼类生长的主要饲料。每日投喂量为塘鱼总重量的5%~8%,具体投喂后略有剩余。如果池塘里鳙鱼等脂肪多的鱼,可以多施肥,施肥原则应该是少量多次。有机肥应充分发酵后施入水体,每亩施用量为50公斤~100公斤。肥料可以用碳酸氢铵(每亩5-8公斤)或尿素(每亩3-5公斤)浇水,改善水质。放养后7-10天内,用浓氯(03ppm)和漂白粉(1ppm)喷洒杀菌。同时,间隔喷洒结晶敌百虫(04ppm)、硫酸铜(05ppm)、硫酸亚铁(02ppm)的混合物,可杀灭寄生虫,有效预防鱼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53012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