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搜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进入官网进行查询。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是教育部发起并牵头,联合国务院有关部门以及有关行业、人民团体、学术团体和地方共同举办的一项公益性、全国性职业院校学生综合技能竞赛活动。每年举办一届。去年是这样的:
2016年1-3月,网上注册报名
2016年4-7月,作品制作(比赛资助器件发放到各地区负责人和iCAN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
2016年7-8月:分赛区选拔赛
2016年10月:全国总决赛(其中特等奖晋级ican’17国际总决赛)
可以到官网查询,近日,由厦门市教科院、北京新大陆时代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承办的2022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福建省选拔赛(以下简称大赛)物联网赛项在厦门城市职业学院顺利举办,来自全省17所院校的34名选手参与竞赛角逐。我校由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学院王洪老师指导,陈文印、冯浩翔组成的参赛代表队获得全省第二名;由王伟生老师指导,吴农文、赵泽洋组成的参赛代表队获得全省第四名。
本次选拔赛物联网赛项为团体赛,分物联网工程设计与实施、物联网系统维修与性能优化、应用开发与调试3个模块,采用线下方式举办比赛。金砖国家职业技能竞赛物联网赛项紧密跟踪国际物联网的发展趋势,主动适应产业国际融合的新形势,充分发挥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的引领示范作用。本赛项以大赛为平台,努力促进国际职业标准的互学互鉴、共融共通,努力提升职业院校物联网等相关专业的专业建设能力,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对物联网世界职业规范、职业标准的适应水平,助力后疫情时代职业技术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很多的,我参加过去年国际物联网大赛总决赛的评审。
比如有传感器、摄像头装在遥控飞机上,可以拍摄和收集远处的信息;还有智能电梯,改进电梯的电路,在电梯等待区增加红外感应装置;还有智能灭火器,可以自动感应火源位置,进行调向,然后喷水灭火;还有智能家居的监控系统,可以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家中的温湿度等等
我的经验是:结合各种不同的技术,合成一个多功能化的物联网系统。不仅可以获奖,而且很有意思。
希望有所帮助!求采纳~
-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技术部为推进5G移动通信、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一步落实国家“互联网+”、“智能+”战略行动计划,积极打造我国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领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引导大学生积极开展信息通信技术与产业应用协同创新,运用物联网的技术思想创新研究物联网智慧服务系统(Smart Service System ,简称3S)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案,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在物联网技术与应用领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构建公益性、开放性的众创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优化在校学生创业创新生态环境,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面向高等学校在读全日制研究生和大学生举办第七届3S杯大学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三创(创意设计、创新技术、创业方案)”大赛。一、咸宁的大学有哪些 咸宁共有2所大学,名单分别为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湖北科技学院是湖北省属普通本科院校、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全国百所产教融合示范高校。
二、湖北科技学院简介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区位优势突出,交通十分便利的高校 位于湘鄂赣交界处的鄂南地区,北临武汉70公里,南距岳阳120公里,武汉城市圈、长株潭两个“两型社会”试验区与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为学校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京广铁路、武广高铁、武咸城际列车、106国道、107国道、京港澳高速、杭瑞高速、大广高速、长江黄金水道把学校纳入现代立体交通网络,从学校出发,乘坐武广高铁、武咸城际列车半小时内可以进入武汉市区,全程高速70分钟内可达武汉天河机场。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校园环境幽雅,教学条件优良的高校 1861亩的校园里处处竹枝摇曳,桂影婆娑;一汪揽月湖碧波荡漾,杨柳依依,是典型的江南山水园林校区,被评为“湖北省花园式学校”。学校校舍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7亿元;图书馆藏书210万册,中外文期刊14万种,电子数据库28个。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高校 学校起源有两支。其一是1937年创立的蒲圻简易师范学校和1942年创立的湖北省立第一高级中学,几经变迁,于1971年合并组建湖北省咸宁地区师范学校;1977年升格为武汉师范学院咸宁分院;1983年更名为咸宁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其二是1965年创立的湖北医学院咸宁分院,1994年独立设置咸宁医学院。2002年3月,咸宁医学院、咸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咸宁学院;2011年12月,更名为湖北科技学院。学校在长期发展历程中,从单一性的师范教育和医学教育,几经艰苦创业、升格合并、交叉融合,逐步发展为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5年以来,相继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 湖北大学 、 武汉纺织大学 、 湖北医药学院 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11年,药学获批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招录首届研究生。现有研究生、本科、专科三个办学层次。近年来,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先后与德国、英国、法国、西班牙、印度、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国的10多所高校开展实质性合作办学。
近五年,学校教师共承担教研、科研项目20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130余项;获各级各类教学、科研奖励1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项20余项。学生参加学科竞赛屡获佳绩。2013年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2014年荣获第一届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华中与西南赛区决赛特等奖;2015年获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华中与西南赛区特等奖2个,获咸宁市温泉赛区首届“香城杯”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1个;2016年获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电轨组二等奖,获省第二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2016年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总决赛三等奖等。2017年,获第五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二等奖;获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TI杯)”全国总决赛三等奖;获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总决赛三等奖;获第六届湖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专业组)团体三等奖,个人一、二、三等奖各1个;“赤壁羊楼洞砖茶文化口述史调研”暑期实践团队荣获团中央优秀报道奖,星火支教团队获得团中央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校 81年的办学历程,学校形成了医学为传统优势学科,理学、工学、经济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相互支撑的学科体系。现有研究生招生专业3个,本专科专业89个,教学院19个,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药学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地理科学)、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材料辐射改性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级实验实训中心1个(全科医学);“十三五”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1个(医药工程学科群)、省级重点(特色)学科2个(药学、核科学与技术)、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临床医学、教育学)、湖北省第三批高校改革试点学院1个(湖科爱尔眼视光学院)、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地理科学、核工程与核技术)、省级品牌专业4个(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地理科学、小学教育)、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计划项目8个、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2011计划”1个(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基地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省级创新创业和实践基地3个、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1个、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1个。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名师荟萃,英才辈出的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共1398人,其中专任教师1023人,正高职称120人,博士25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87人;有特聘院士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湖北省“楚天学者”15人、“彩虹学者”24人、“揽月学者”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和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与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有省级重点产业化团队1个(非动力核技术产业化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2个(药理学教学团队、地理科学教学团队)。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培养了具有社会责任感、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0万余人,他们中绝大多数人已成为咸宁市及周边地区医疗卫生、基础教育、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骨干力量,还有不少人是海内外学界名流、商界雄才、政坛精英。《欧阳海之歌》作者金敬迈,美国克拉荷马大学终身教授、血管细胞学与分子生物学专家邹明辉等均毕业于我校。
湖北科技学院是一所融入地方,勇于担当的高校 学校是湖北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长期以来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以服务求发展、以贡献求支持。依托“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和药学省级重点(特色)学科,全力推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依托“湖北省电机与控制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咸宁机电产业联盟”,全力助推咸宁百亿机电产业链。依托“非动力核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全力孵化百亿非动力核技术产业链。依托“咸宁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基地”、“土地资源开发与规划研究中心”和“咸宁研究院”等基地,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依托 “国培计划”和继续教育项目,为咸宁中小学提供师资培训。依托“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嵌入式系统研发中心”和“软件工程研发中心”,引领咸宁信息产业发展。依托“院士工作站”、“咸宁桂花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油茶研究所(筹)”,全力助推咸宁百亿油茶产业和其他农林产业跨越式发展。依托“鄂南文化研究中心”,全力助推鄂南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依托“咸宁市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临床医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和精神病咸宁市重点专科,打造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救助康复“咸宁经验”,服务城区百万群众医疗卫生需求。
三、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是2003年4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原咸宁教育学院、咸宁应用科技学校、湖北省咸宁财贸工商管理学校和咸宁财税会计学校合并而成。办学历史始于成立咸宁专区的1965年。原咸宁教育学院的前身华中农学院咸宁分院创办于1976年,1984年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湖北省中职师资培养培训基地”,1999年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湖北省首批高等职业教育试点院校”。在4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院培养了近10万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其中高职专科毕业生23800余名。
2003年,学院被教育部和信息产业部等六部委联合确定为“开展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全国79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随后规划并用四年时间投入18亿元,全力拓展主校区,到2007年底,主校区扩建工程建成并全部投入使用。
学院校园面积1086亩,校舍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1058万元,图书馆藏书1082万册(含电子图书),收订各类期刊383种、共收藏合订本38947册,建立了主干10万兆的校园网,教育教学设施、体育运动场馆、学生生活设施配套齐全。
学院设有10个系,即生物工程系、机械系、电子信息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管理系、财经系、艺术系、体育系、文法系、英语系;开办高等职业教育专业34个,涉及了理、工、农、经、文、法、管、艺、体、教等门类,有全日制在校生12026人;教职工1028人,其中教师762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151人,青年教师中96人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学院被认定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点和IT&AT培训基地,设有湖北省自学ks考点、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站;建有数控实验实训室、电子电工综合实验室、视听实验实训室、单片机实验室、计算机信息管理实验室、材料实验室、测量实验室、建筑软件实验室、信息工程实验室等校内实验实训室98个,其中园艺技术实训基地立项为“中央财政支持奖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成了较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09个,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电子阅览室等一应俱全。
学院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务实、廉洁高效、开拓创新的领导集体。学院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职教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是省级“园林式学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