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召忠、尹卓和宋晓军谁最厉害

张召忠、尹卓和宋晓军谁最厉害,第1张

应该是张召忠最厉害
张召忠退休前是少将军衔,国防大学博士后导师,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原副主任,军事装备学学科带头人。
张召忠既在海军基层工作过,也去发生战争的伊拉克工作过两年多,经历过战火,也作为军事科研带头人主持军事科研研究工作,还作为军事评论员参加多年国防宣传工作。
张召忠最早是北京大学东语系毕业,后来在英国皇家军事科学学院学习。
尹卓也是海军少将,海军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不过研究方向跟张召忠是不一样的,张召忠主要研究装备研发,而尹卓则是研究战术,战略为主,装备为辅。
尹卓本科是在法国巴黎大学、格雷诺布尔大学毕业的,后北京外国语大学研究生毕业,最高学历是法国军事学院海军系、法国合成军高级班
宋晓军是大连陆军军校雷达与声纳技术专业毕业,在部队服役很久,后来在舰船知识杂志社工作。

张召忠当年对伊拉克战争的预测是失准的,这个是个很显而易见的结论,并不需要争论辩解什么。就算美军之后十年在伊拉克陷入泥潭,那也是脱离狭义上的伊拉克战争战局层面上的事情。并不能掩盖菊座当时对萨达姆军实力过于高估的事实。
鉴于张召忠的身份,其在公开媒体上的发言不会完全是其个人基于其知识储备做出的分析,同时还会夹杂相当大比例的宣传内容。所以菊座当年的所言,有相当的政治需要在内。不过同时,这并不意味着菊座当年真的是没有说一点实话,并不意味着他当年心理真的对战局的发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萨达姆覆灭之前,整个解放军系统内部,少有对信息化现代战争具有清醒到位认识的人。我认为,换其他任何军队系统的人来做同一期节目,虽然可能其对战局的预测呈现更现实的表现,不过想要精确预见到美国后来在伊拉克的一路高歌猛进,几乎不可能。
很多诸位网友认为理所当然的常识,也是有其刚刚诞生的那一天的。在其之前,不仅是大众,就算是领导层也会倾向于在以往的战例里寻找战争的规律从而建立在我们现在看来非常落后的常识。在你们笑菊座的因果律武器没有奏效之时,何不想想菊座代表的是什么一种什么认识?解放军内部是不是广泛存在着这种认识?如果他的所言真的是他的认知,那么是不是解放军的技术军官们对现代战争的认识产生的偏差。如果他的所言不是他的认知而是政治任务,那么下达这个政治任务的高层对现代战争的认识是不是更为不到位?用16年的头脑来嘲笑03年的评论没什么值得骄傲。13年的时间,足以更新一代战机,两代航发,五次CPU革命,以及数不清的技战术法则。你现在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当年并没有你想的那么明朗。因为很简单,没有以往战争的先例,没有在手的信息化装备参考,只靠对技术发展方向的研究而产生的朦胧预感来准确描画信息化战争的模样,太难了。
03年伊拉克战争,虽然存在萨达姆部队大规模叛变被买通等不可抗力。但是其显现的信息化战争的新特点新属性已经足以颠覆国内大批专家学者的陈旧世界观。可以说,就算萨达姆的部队不存在消极抗战等因素,战争结果也不会改变,而且萨达姆会死更多人。这场战争里,武装直升机集群对坦克集群的屠杀以及其高的吓人的交换比已经令大陆军主义的解放军陷入高度的自我怀疑。大规模精确打击令前线后方的边界模糊,使得旧有指挥层级系统低效而脆弱。传统性能指标相近的两款装备,在信息化水平一项指标上的差距能够在宏观战局上形成多大的影响。这都是对解放军而言的新课题。或者说,是以往听说过但没有重视的课题。
1991年的海湾战争更重视空袭,虽然信息化初露锋芒,然而尚在襁褓之中,很多看起来“信息化”的地方实际上只是简单的绝对空中优势的副产品,可以说,是信息化战争的雏形阶段。而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数字化部队越来越重要,还有就是部队的快速反应,快速部署,其中地面战则以大纵身的一记钩拳解决问题,采用的指挥体制还是传统的树型体系,当然这是建立在非常强的信息处理能力上的,军可以指挥师也可以直接指挥到团。这样一来部队的反应速度大大提高:白雪行动的电子战阶段 空袭阶段和最后48小时地面战,尤其第3机械化步兵师直接长途奔袭到了巴格达城下。
2003年的战争更重视信息化作战,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实现了陆军的立体作战,数字化平台广泛使用了,就是军师旅团一级指挥一级。这些变化,加上第一次海湾战争中就初步显现的信息化优势,令91年还仅具一个雏形的信息化战争,在03年露出了狰狞的獠牙。
首先必须要说,张召忠当年的预测并没有如他所愿。当年张召忠也并非真的认为萨达姆能反杀美军,但是伊拉克军方面的实力放在中东范围内的确是一支不容小觑的力量。这也是为何国内当时军方普遍认为萨达姆将会凭借手中的这些家底跟美军打上几场血战,最后让美国付出相当的成本之后胜利。国内的一票专家学者对美军最后胜利是有一个广泛的共识的,这一点连菊座也没有异议。问题出在,战局超乎想象的顺利让整个世界都惊叹,上到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下到军事杂志编辑部,街头键盘侠。所有人无一例外对美军的一路高歌猛进惊得下巴都掉到了地上。菊座,只是这万千个体中的一员而已。
这其实不奇怪,那场战争其实对整个中国而言,也是直接了解现代信息化战争的一个契机。那年,整个解放军内部,一个直升机的空地协同就称得上是“先进战术”“联合作战”,我们今天看军事演习经常听到的一句“复杂电磁环境”在当年估计还在集团军级别的参谋们的纸上谈兵里。美军越战中使用的战术还在被解放军当做硬骨头研究学习。突然间,信息化战争露出了狰狞的獠牙,这一切,都令人措手不及。菊座方面对战事预测的失准,不应该仅仅让大众简单产生“所谓专家学者也不过如此”这种毫无营养的心理认识。总体上讲,它同时反映出了我国军方在当时对世界最近前沿的军事科技和战法的认识极大滞后,这种认识上的滞后,不是仅仅存在于菊座一人身上。而是贯穿整个解放军各个层级的指挥参谋机构。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讲,菊座当年听到战局走向后露出的惊讶表情够令人印象深刻了吧。我相信同时,在北京西山指挥部,在中南海沉重的木门里,在政治局的封闭会议厅里。那些掌握最高军事政治权力的元老门心里受到的震撼一点不亚于那个摄像机前的局座。
是的,局座预测失准了。战局往着相反的方向走了。这一刻,不仅仅对菊座个人公信力是一个打击,同时受到更严重打击的是整个解放军部队对于未来战争的信心,因为菊座当年的观点,正是整个部队,至少是很大一部门高层将领对战争认识的体现。但是,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国人,能从此事得到什么认知?你若从此事得到的,仅仅是一个大名鼎鼎的少将“口出狂言”被事实无情打脸的肤浅认知,并心生得意乃至嘲讽之意。那么萨达姆那些兵真是白死了。
局座在那场战争中的所言及其引起的一系列风波,有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其可以视为对世纪之初国内军界不清醒的头脑泼的一盆冷水。也可以视为大棒继续催促解放军在现代化改革的路上继续加速。也可以视为在世纪之初中国军界对自身实力和地位认知的一次重新洗牌。新世纪的战争,已经迈进了新纪元。及时认识到的人可以迎头赶上,认识不到的人将会被远远甩下。
可惜啊,你们这些人,还在消费一个退休老头儿十多年前的一次失准评论。而且消费得如此没有营养,那么我只能说,03年那场战争还是没有打醒你。

张召忠:日本八八舰队还是八艘舰艇 但实力已经翻了好几番

八八舰队是以八艘战列舰和八艘巡洋舰组成,是日本海军以主力军舰为核心的海军扩充计划,其宗旨是组成强大的海军力量与敌对决。在日本帝国海军的历史上有多个以“八八舰队”为名的海军军备计划。

一、组成

以横须贺的第一护卫队群为例,该护卫队群历来是海自列装新锐军舰的急先锋,该群包括第一和第五两个护卫队。

第一护卫队包括:DDH-181 日向、DDG-172 岛风、DD-107 雷和DD-101 村雨。

第五护卫队包括:DDG-173 金刚、DD-108 曙、DD-157 泽雾和DD-115 秋月。

共计8艘战舰,其中的日向、金刚和秋月是新锐战舰,且都是各级的首舰。村雨、曙和雷属于村雨级驱逐舰。岛风号属于旗风级防空导d驱逐舰。泽雾号属于朝雾级反潜驱逐舰。

舰队的核心是日向号“直升机驱逐舰”,当然了这是日本人的说法,别的国家都称为直升机航母。于2009年服役,是目前海上自卫队排水量最大的战斗舰艇。这是一艘引起了巨大争议的舰艇,舰艇的本身并没有什么争议,最大的争议是来自于日本装备这样的军舰目的何在?因为日向号在2009年服役,此时的俄罗斯已经不负苏联的实力,军事实力严重萎缩,因此,日向的目标就是兔子,就是所谓的外岛和“有事”。日本海自将日向级作为“八八”舰队的旗舰,因此日向号装备了主动相控阵雷达,并具备导引ESSM防空d打击空中目标的能力。在计划初期,日本对外宣称日向号只能够搭载3架反潜直升机和1架扫雷直升机,但后来又改称能搭载11架SH-60K反潜直升机。总之,对日本这种遮遮掩掩有过了解的人都不会相信日向级只具备搭载11架反潜直升机。而且通过观察美日军演,美军的V-22鱼鹰也可以在日向号上起降,而且从日本政府不顾本国民众对美军部署鱼鹰的抗议,执意允许美军鱼鹰进驻的态度来看,日向级在某些时候搭载V-22才是它的主要用途!

“八八”舰队的防空核心是金刚和爱宕这样的宙斯盾驱逐舰。金刚号是日本海自装备的金刚级首舰,是美国海军以外装备的第一种宙斯盾驱逐舰。于1993年服役(想想当时兔子有什么),同级共4艘,日本自称金刚的满载排水量为9400吨(实际过万)。MK41发射单元96个。2000年之后,日本宣称受到了朝鲜“洲际窜天猴”的威胁,因此将宙斯盾系统升级到了基线71标准,同时开始装备标准3导d,具备拦截d道导d的能力,并与日本岛上的“爱国者”系统形成两层拦截网。

自从金刚级导d驱逐舰增加了防御d道导d的任务后,“八八”舰队就需要一型伴随金刚级驱逐舰,为其保驾护航的防空僚舰。其作用实际上还是以防空为主,因此秋月级导d驱逐舰出现了。秋月级最著名的要数舰桥外部的FCS-3A相控阵雷达系统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大小盾”。结合装备的ESSM防空d,以打击略海飞行的反舰导d为主,提升“八八”舰队的防空能力。共有MK41发射单元32个,通常携带64枚ESSM和16枚反潜导d。反潜系统完善,搭载反潜直升机2架。

“村雨”级是日本海自以反潜为主的驱逐舰,其反潜装备如声纳、反潜导d和反潜直升机还是很先进和完善的。搭载SH-60J反潜直升机1架。此外,初期型“村雨”采用16枚海麻雀和FCS-2-31型火控雷达,能同时打击两个空中目标。后来日本海自对“村雨”级进行了改进,利用MK48发射装置发射ESSM防空d换用FCS-3型火控雷达,利用分时照射技术能同时打击6个空中目标。

“旗风”级导d驱逐舰是上世纪80年代服役的防空驱逐舰,防空武器采用当时美帝开发的标准1型防空导d,一座单臂发射装置,备d40枚,现在来看防空能力很一般,但是在兔子正在奋力建造051和053的那个年代,这种区域防空能力是兔子不可及的。此外,旗风是海自第一种以燃气轮机为动力的水面舰艇。

朝雾级导d驱逐舰是日本海自发展的以反潜为主的驱逐舰。搜潜设备较为完善,对潜打击武器由舰载鱼类、反潜导d和反潜直升机组成,搭载1架反潜直升机。防空主要由八连装海麻雀防空导d发射装置和FCS-2-12G型火控雷达组成。

二、防空能力

八八舰队的防空能力在非航母编队中是非常强的,舰队以金刚级(爱宕级)为核心,具备打击d道导d、掠海反舰导d和飞机等空中目标的能力。其防空作战指挥系统以宙斯盾系统为核心,以引进的美国技术为基础结合日本自己开发的防空、火控系统构建了远(标准2/3)、中(ESSM)和近(海麻雀+密集阵)三层防空体系。为了应对反舰导d的饱和攻击,在金刚级宙斯盾驱逐舰之后,加入了秋月级驱逐舰,增强舰队抗击反舰导d饱和攻击的能力,重点提高水天线目标的防御能力。除了秋月级驱逐舰,近年来日本海自将“村雨”级的海麻雀改为ESSM,并将数量提高到32枚,进一步增强了抗击反舰导d饱和打击的能力。本帖子中的“八八”舰队,共有各型防空导d320枚,防空能力很强。

三、反潜能力

“八八”舰队建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反潜。因此从建立初期到现在,反潜能力和要求没有丝毫的下降,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兔子潜艇发展给海自带来的压力。为了巩固八八舰队的反潜能力,每当美国海军新式反潜装备服役,日本很快就会引进,比如美国的拖拽声纳,反潜直升机,反潜导d等。此外,日向级的服役进一步的提升了八八舰队的反潜和两栖作战能力。从反潜直升机的数量来说,八八舰队在日向号加入后共有反潜直升机17架,称为直升机航母编队更合适。

考虑到日本拥有世界上规模第二大的陆基反潜机队伍,结合美国海军的情报支援,八八舰队的反潜能力依然是世界一流水准。

韩国作为弱小国家,受到了列强的数百次侵略,其中给当时的老百姓带来深重灾难的战争是从1592年至1597年日本侵略韩国(朝鲜)的壬辰倭乱。
19世纪,韩国依然是一个“闭关自守之国”,坚决反对与西方建立外交与贸易关系。此后,一些具有帝国主义野心的亚洲和欧洲国家竞相对韩半岛施加影响。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强占了韩国,开始对韩国实行殖民统治。 日本的殖民统治激发了韩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自那以后对半岛进行了长达40年的“殖民地统治”。尽管战后半岛南北分治,但日本的这段“殖民地统治残虐史”对朝韩而言并未成为“过去时”。日本在与韩国的交往方面,常常会因历史、领土纷争等问题而闹僵。日本人禁止韩国人在学校使用韩语授课的同化政策激怒了韩国知识分子。1919年的3月1日,韩国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抗议活动,数千人为此牺牲了生命。1945年日本在二战中战败以前,韩国人民在日本的殖民统治下一直过着悲惨的生活。在殖民统治期间,日本统治者对韩国和其人民实施经济上的疯狂掠夺。
所以,韩国人非常痛恨日本。韩国国内有很强的对日民族情绪。鉴于历史情结及地缘政治错综复杂的诸多因素,日韩结盟是一个高度敏感的谋略,容易触礁,恐怕“谋易行难”。韩国《东亚日报》等传媒近一周以来多有报道,朝野贤达人士忧虑强硬派所图谋之日韩结盟及在军事安保合作上若“过火”会“刺激中国”,讥讽日欲同韩结盟是“单相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5490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