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成效
按照区委“三区一美”战略部署,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的目标任务,从治河、治污、创模到生态创建不断探索实践,在成功创建“市级生态区”的基础上,全面启动生态区建设,不仅实现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优势也在不断延续、巩固和提升。1002份民意调查表反映,对区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表示“满意”的952份占95%,“基本满意”的48份占48%,“不满意”的2份占02%;从246名受访网民反映的情况看,认为区政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很好”的126人占512%,认为“好”的111人占451%,认为“较好”的6名占24%,认为“较差”的3名占12%。
调研组认为,全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领导重视,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亮点纷呈,成效明显。
(一)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2013年就成立了生态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今年,又进行了调整充实并进一步明确了各责任单位的目标任务、工作要求、考核机制等。2013年制定了《璧山国家生态县建设规划》并报人大常委会审议,2015年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还制定《实施方案》,将工作指标细化分解,较好地落实了相关责任单位的工作责任;同时制定下发了年度创建工作《考核办法》,量化考核。通过严格的考核奖惩,倒逼了各责任单位落实创建工作任务,形成了分层管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创新机制,推动创建
1建立治污防污机制。区政府建立了治污防污机制并在此基础上细化完善了《关于进一步明确山坪塘整治工作验收要求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洗车场新增条件的通知》、《关于2015年生态创建考核中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执行标准以及水库、山坪塘、精养鱼池验收执行标准的通知》等系列环保监管的配套协作机制,进一步落实了环保主体责任,同时加强督查、巡查,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建立全民参与机制。区政府从群众关注的事入手,结合区人大常委会代表主题活动,积极开展了环保知识“进企业、进村居、进校园”的“三进”宣传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18万份,开展专题培训4次,开设知识讲座4次;区环保局参与承办“生态文明 绿色梦想”征文和演讲比赛活动;精心谋划生态文明摄影大赛,收到摄影作品200余幅;结合“世界环境日”等重要节日,举行“践行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主题公益健步走等活动;在大型多媒体阅读器、学校和社区的电子显示屏、广播等电视阵地进行生态文明视频和宣传标语的播放,由于工作开展有声有色,各级媒体竞相聚焦璧山绿色发展,在区内取景,制作MV30首,报道了璧山从打造“深绿城市”,建设“绿色水城”、坚持以人为本,走快速城市化与生态宜居相融共生道路的好做法;“音乐与城市营销”获评2014年重庆十大年度营销事件。上述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全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健全环保分级监管机制。以市环保局三级监管网络为基础,进一步延伸打造“市环保局—区环保局—镇街—村(社区)”四级监管网络。区环保指挥调度中心与31名区级环境监察人员、59名镇街、高新区管委会环保专职人员和201名村社专兼职环保员形成金字塔式的管理体系。全区基层环保能力建设显著提升,环保分级监管机制不断健全,基本实现污染源的网格化管控。
4建立环保准入机制。在全市率先出台环保负面清单,禁止或限制高污染企业入驻;强化节能、节地、节约资源导向,坚持“四个不批”、“三个严格”,严把项目准入关口。
(三)统筹兼顾,重点突出
1狠抓污染源治理。区政府始终紧扣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指标体系,突出工作重点,解决存在的问题,生态创建成效显著。以“四清四治”为依托,对1026家企业进行整治,完善了环保审批手续,督促其规范整治,并建立电子档案台账,2000余个工业企业已纳入区级和镇街监管,“智慧环保”提升监管水平。一方面,将全区500头生猪当量以上的56家畜禽养殖户、231家工业企业、经营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43家餐饮店作为监管重点。另一方面,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工程。实施环保物联网试点建设项目,为全区环保规范整治工作奠定了基础。共安装电子标签1894个,视频监控设施41套,在线监测设施46套,工况监控设施35套。三是实现数据共享。区环保物联网平台与市局数据中心、12369系统和移动执法等系统实现数据信息同享,初步实现管理与技术有效融合。
2开展专项行动关注重点污染源。在“利剑一号”严厉打击环保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中,办理了两起环境污染刑事案件。2015年,关停污染企业10家、采石场15家,1家养殖场已进入司法程序。截止到目前,全区累计关停污染源985个,其中,工业污染源512个、养殖等其它污染源473个,规范整治污染源2890个。
3依托工程治水整治水污染。实施生态水利工程。整合中央、市、区各级资金持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惠及全区142个村、3799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建雪山、大岚等6座水库。实施全域水体严管。对全区3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库水质进行加密监测和日常巡查监管,对91座水库和571口山坪塘、126个精养鱼池进行了集中整治,对剩余的2551口山坪塘和590个精养鱼池进行了自然修复或生态养殖改造。实施污水处理厂(站)改造。已完成10个场镇污水处理厂(站)的升级改造, 完成18个场镇污水处理厂(站)的新建并投运。投入资金,加强了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建设,12座一体化污水提升泵站的建成,有效提高镇街污水收集率。在此基础上,通过福禄、大兴、三合、马坊、保家等中水回用点,大力推进了中水回用工程,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加强河流整治工作。加强了河外截污、河面清漂,进一步巩固了“三河”污染整治成果,整治后的河段防洪、泄洪、水质、两岸绿化都有了较大的改观。
4打造智慧环保。在全市环保物联网试点工作基础上,升级实施了智慧环保工程。一是分级智能监管。将工业污染源监管巡查责任分为区、镇街、村社三级并设置差异化的分级巡查标准,通过企业电子标签识别系统规范环保巡查程序,将全过程监管信息通过手机环保通和电脑方式直接适时传入璧山环保物联网信息中心,逐步实现辖区工业污染源的智能化规范管理全覆盖。二是大力推进污染源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工程。分类安装在线监测、视频监控、工况监控和电子标签四类探头,将全区所有国控、市控企业在线监测数据全部接入物联网。 (四)措施有力,成效显著
区政府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田园、宁静”五大行动为抓手,突出办好民生实事,统筹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工作,收到显著效果。
蓝天行动,优化空气质量。为了巩固城市建成区无煤区创建成果,对辖区270个经营面积150m2以上的餐饮单位实施了油烟净化治理;对37家加气站实施油气回收达标治理,对31个砖厂实施烟(粉)尘和二氧化硫达标整治并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对混凝土预混搅拌站实施作业控尘规范整治,投入资金提前一年实施PM25监测预警工作,空气环境质量达标率逐年增加。今年1-9月,全区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已达256天,PM10等浓度持续下降。
碧水行动,巩固治河成果。“河外截污、河内清淤、外域调水、生态修复”形成长效机制,截止调研时,清漂量达到202吨,进一步巩固了璧南河和璧北河的污染整治成果。
绿地行动,优化人居环境。全面启动城市立体绿化,城区立体绿化面积累计超过7万m2;完成水系绿化150公里,完成国、省、县道公路绿化870公里,基本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黛山大道为主体的绿化长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9%。同时加强了管护,如健龙镇通过管理外包,村、社、农户层层落实管护责任制,加强了行道树的管护,收到明显效果。
田园行动,美化场镇村庄。新改建22座垃圾收集站,将全区现有175个村的生活垃圾全部纳入无害化处理,扎实做好城区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项目。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完成全区33万头存栏生猪当量污染治理工程整改。深入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行动,48个行政村的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宁静行动,改善声环境质量。重点推进3个噪声达标区创建和复查工作,完成2家企业噪声整治,创建红宇家园、天湖花园等4个安静小区,全区噪声达标区覆盖面积约2266平方公里。
在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区政府突出办好民生实事,通过有力的措施推进生态创建工作,收到显著效果。
目前,青杠、大路2个街道已通过国家生态镇街验收,来凤街道已申报市级生态镇街待验收,八塘镇等10个镇街已申报生态镇街待验收,14个村已获得市级生态村(社区)命名。
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民生态环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普及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污水处理有待进一步加强。青杠、来凤、丁家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未达时序进度,由于历史原因部分老城区未实行雨污分流;一些街镇的二、三级管网建设不配套,污水收集不好,影响污水处理效果,个别污水处理场(站)运行管理不正常,处理排放的污水不达标。
(三)河道污染物的清漂有差距,璧南河水质时有反d。
(四)在农村垃圾清运的长效机制建立方面还有差距,城镇背街小巷的保洁工作有的不到位。
(五)对城市规划区内的汽车修理企业、小餐馆的油污治理力度还不够。
(六)绿化管理工作措施还需进一步精细。一些地方公路两旁行道树死亡后未及时补种,新植树木管护责任未落实,部分树木存在虫害等问题。
(七)水源的保护力度应进一步加大,特别是饮用水源地的保护;自来水水质有待提高。
三、建议意见
(一)进一步加大生态环保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力度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村务公开栏、赶场天街头宣传等方式,加强对创建工作的宣传,通过宣传创建工作中典型的人和事,进一步调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电视、网络、报纸要进一步加大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对不文明行为作宣传引导,不断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生态创建的良好氛围。
(二)把水污染治理工作摆在重要位置
一是对全区污水处理厂站的建设、改造进度制定计划,实行对账销号,切实加以落实。二是要进一步落实污水管网建设的责任,提高污水收集入网率、进水达标率。三是污水厂站的的管理维护,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四是加大山坪塘整治,巩固三河治理成果,五是切实加大水源保护,特别是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加强自来水厂管理,不断提高处理能力,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饮水安全。
(三)进一步抓好重点污染源的管控
一是继续铁腕关停重点污染源。二是运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建立全天候、全方位的监测系统并将监管人员、信息平台、群众参与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全民参与、全民监管的良好态势。三是探索建立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垃圾清运、日常保洁和城镇背街小巷的常态机制,进一步在面源污染治理、农贸市场、洗车场卫生背街小巷等方面加大工作和监管力度。
(四)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保障机制。要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层面的资金;整合有关项目及各类专项资金,保证生态建设中重大民生工程按时推进及运行;探索充分发挥镇街、村(社区)基层环保人员作用的办法。二是加强监管,推动五项工作新常态的建立和落实。即:实现场镇和农村道路保洁新常态、重点企业污染设施设备运行和污水处理厂(站)运转新常态、公路两旁行道树种植管护责任制落实和管护新常态、垃圾清运和垃圾台(箱)周边保洁新常态。三是在公路行道树种的选择上,可进一步比对选优品种,种植四季杨的路段应考虑一定距离内间种其它树种,形成物理阻隔,减少病虫害发生。四是关心群众利益,帮助指导解决诸如来凤街道等部分涉污项目关停后善后问题的处置,防止影响社会稳定。
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包括第二代身份z、ETC自动收费、智能物流等。
1、第二代身份z:
第二代身份z最大的改革就是它的防伪技术,第二代身份z有定向光变色“长城”图案、光变光存储“中国CHINA”字样、防伪膜、等防伪技术,二代身份z采用的是非接触式IC芯片卡和指纹感应,这是典型的物联网基础应用。
2、ETC自动收费系统:
ETC自动收费系统可以让来回的车辆在经过拦车杆时只需要减速行驶,就可以完成认证、计费,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但因为要升级收费系统,还需要在车辆上面安装识别芯片,所以很多地方是采用ETC与人工收费两种系统。
3、智能物流:
物联网技术同样运用到运输物流业,将转感器安装在货车和正在运输的各个独立部件上,从一开始中央系统就追踪这些货物直到结束,这样便可以全面实时的追踪这些车辆和货物行程,不仅可以实时更新货物信息,还可以防止货物被盗。
扩展资料:
物联网的运用范围:
物联网将现实世界数字化,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物联网拉近分散的信息,统整物与物的数字信息,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运输和物流领域、工业制造、健康医疗领域范围、智能环境(家庭、办公、工厂)领域、个人和社会领域等,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和应用前景。
在物联网上,每个人都可以应用电子标签将真实的物体上网联结,在物联网上都可以查出它们的具体位置。通过物联网可以用中心计算机对机器、设备、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对家庭设备、汽车进行遥控,以及搜索位置、防止物品被盗等,类似自动化 *** 控系统。
同时透过收集这些小事的数据,最后可以聚集成大数据,包含重新设计道路以减少车祸、都市更新、灾害预测与犯罪防治、流行病控制等等社会的重大改变,实现物和物相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物联网
工业园区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与助推器,已逐渐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主要模式之一。近年,伴随着一些工业园区污染事件的曝光,导致工业园区的发展建设引起了 社会 各界的质疑,其对流域水环境的破坏、饮用水源的污染,更是把舆论推到了顶峰。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功能分区日趋清晰。为了优化工业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了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特色工业园区及技术示范区等多种形式的工业园区,信息化成了工业园区污染防治工作开展的重要支撑手段。
中地数码有幸参与了由江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组织的《江西省工业园区地下水监测管控网络体系建设示范项目》,以“地下水污染防治”为核心目标,按照“污染监管、监测预警、模拟分析和应急处置四位一体”的建设思路,融合地下水监测网络体系,建设了江西省工业园区地下水监测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将工业园区企业、管委会及政府监管职能单位(生态环境部门)等业务有机结合在一起。系统为绿色生产、污染防控、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提供全面的信息基础以及技术支撑,全面提高了工业园区地下水污染防治管理水平。
项目亮点总结:
1、实现了大数据量三维模型(地上地下模型+倾斜摄影模型)高效共享
2、构建了基于WEB端的数值模拟模型四维动态展示场景
3、打造了基于数值模拟技术的实时污染溯源功能
MapGIS智慧环保信息化解决方案
为发挥生态环境全要素信息的应用价值,建设多门类学科碰撞融合的业务场景,中地数码以工业园区地下水监测管控为突破口,继而推出了MapGIS智慧环保信息化解决方案。
MapGIS智慧环保解决方案从环保业务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出发,谨遵环保行业信息化建设标准规范体系的发展趋势,构建“1+1+N”模式的智慧环保信息化平台,基于全行业全要素数据资源,面向行业领域多类用户,打造不同业务层级的专题应用。
智慧环保是一个专业跨度大、体系复杂的行业,面向不同类型用户如环保节能企业、环境专业监测单位、政府业务管理部门等不同维度的建设需求,MapGIS智慧环保信息化平台充分发挥MapGIS全空间智能平台的优势,以数据为核心,实现环境业务体系与感知体系全要素信息的全面整合,融合多维度分析技术,打造综合性的可视化分析应用、建设多业务融合的应用场景。
感知:将具有时空性、多源、多业务、多模态、多时效特点的环保行业各类数据融合,汇聚成衔接业务专题与专业体系的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形成业务覆盖全面的数据资源体系。
解析:以全空间智能GIS平台为基础,实现生态环境全要素信息的获取、集成管理与处理分析,融合环保专题数据治理体系,支撑环保业务管理与专业维度多元成果数据的批量生产,为行业应用提供数据基础。
应用:面向环保业务管理需求,建设环境保护多维度的可视化管控场景,打造多专题的应用体系。
数据资源体系(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
集污染源和环境质量数据汇聚、整合、交换、管理、分析、协同共享功能于一体,将分散的各类环境数据统一规划与管理,提高数据的标准化水平和数据的可用性,提供多样化数据展示形式。融合业务及专业两条主线,全面整合环保业务大数据体系与环保空间大数据体系,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形成双驱动“环境大脑”,以支撑多学科、多元化数据交叉融合的分析应用建设。
平台支撑体系
以MapGIS 105全空间智能GIS平台为基础,融合环保行业大数据治理平台与物联网平台,支撑环保全要素全空间数据资源一体化组织与管理,为多源异构环保专题数据的多维可视化分析与应用提供保障。
应用服务体系
围绕跨专题的数据一体化、跨业务的管理协同化、跨专业的融合可视化等核心要素,支撑环保全要素信息集成应用的建设,精准匹配各类用户需求,提供不同专业类型、不同业务主线的全空间一体化应用场景。
1、成果表达多元化
实现环境污染监测管控信息、分析成果数据、其他专题内容(地质模型、地球化学调查数据等)的集成展示,通过多维度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多元化成果展示场景。
2、监测管控一体化
(1)专题驾驶舱
实现环境管理挂图作战,提供生态智能专题驾驶舱和环境业务全景展示,综合利用大数据、地理信息、“互联网+”等技术,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环保业务数据进行结合,实现跨专业的业务协同应用体系。
(2)污染治理工作监管
支持通过多期环境调查数据、遥感影像数据对比查看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进展情况,直观了解污染治理工作取得的成果,支撑政府管理人员对环境污染责任人防控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
3、业务决策智能化
紧密围绕环保监测管控核心业务流程,实现数据与环保业务管理协同化,并提供智能化决策服务。
(1)环境分析研判
融合专业数值模拟模型,实现对实时监测数据的趋势分析和预测技术,模拟环境受单一因素或多因素融合影响下的变化情况,支撑专业工作人员快速制作环境污染调查报告,划分重点监管对象,开展环境污染隐患点分析排查工作。
(2)环境污染预测
依托获取环境污染物调查数据以及实时监测数据,开展环境污染预测分析,模拟预测不同外界因素影响条件下,污染物的运移变化及聚散特征,支撑环保专业人员评估污染事态,分析潜在影响,为开展治理工作并实现管理的过程控制提供支撑。
(3)污染溯源
基于三维模型提取工作区内潜在污染源的空间分布数据,可获得污染源可能的空间分布范围,将其对应的监测设备、装置与场所的空间属性相对照,通过空间数据检索,可找到造成污染事件可能性较大的污染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生态环境保护正成为中国经济 社会 发展核心要素之一。纵观环保行业,国家层面提出了重大战略作为支撑、各部委到各省市出台了相关政策予以支持,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支撑。我国已经到了经济与 社会 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全新时代,中地数码将积极 探索 环保智慧化发展新模式,为行业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物联网(英语:InternetofThings,缩写IoT)是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行使独立功能的普通物体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
物联网指嵌入式物理设备,如:汽车、家用电器等,具有计算机化系统,如软件、传感器等,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在这项技术中,每一个设备都能自动工作,根据环境变化自动响应,与其他或多个设备交换数据,不需要人为参与。整个系统由无线网络和互联网的完美结合而构建。物联网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设备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人们节省金钱和时间。
物联网包括智能手机、耳机、汽车、灯泡、冰箱、咖啡机、安全系统、警报系统还有许多其他家庭和移动设备。
通过物联网可以用中心计算机对机器、设备、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控制,也可以对家庭设备、汽车进行遥控,以及搜索位置、防止物品被盗等,类似自动化 *** 控系统,同时透过收集这些小事的数据。
最后可以聚集成大数据,包含重新设计道路以减少车祸、都市更新、灾害预测与犯罪防治、流行病控制等等社会的重大改变,实现物和物相联。
扩展资料:
一、应用领域
智能家居、智慧交通、智能医疗、智能电网、智能物流、智能农业、智能电力、智能安防、智慧城市、智能汽车、智能建筑、智能水务、商业智能、智能工业、平安城市
二、应用案例
1、物联网传感器产品已率先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防入侵系统中得到应用。机场防入侵系统铺设了3万多个传感器节点,覆盖了地面、栅栏和低空探测,可以防止人员的翻越、偷渡、恐怖袭击等攻击性入侵。而就在不久之前,上海世博会也与无锡传感网中心签下订单,购买防入侵微纳传感网1500万元产品。
2、ZigBee路灯控制系统点亮济南园博园。ZigBee无线路灯照明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是此次园博园中的一大亮点。园区所有的功能性照明都采用了ZigBee无线技术达成的无线路灯控制。
3、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利用先进的通讯、计算机、自动控制、传感器技术,实现对交通的实时控制与指挥管理。
交通信息采集被认为是ITS的关键子系统,是发展ITS的基础,成为交通智能化的前提。无论是交通控制还是交通违章管理系统,都涉及交通动态信息的采集,交通动态信息采集也就成为交通智能化的首要任务。
-物联网
-物联网概念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