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字母读音及手写体:α Α alphaalfə;β Β beta 'bi:tə, 'beitə;γ Γ gamma 'gamə;δ Γ delta 'deltə。
乘号曾经用过十几种,现代数学通用两种。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奥屈特1631年提出的;一个是“·”,最早是英国数学家赫锐奥特首创的。
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认为:“×”号像拉丁字母“X”,可能引起混淆而加以反对,并赞成用“·”号(事实上点乘在某些情况下亦易与小数点相混淆)。后来他还提出用“∩“表示相乘。这个符号在现代已应用到集合论中了。
发展历程:
例如加号曾经有好几种,现代数学通用“+”号。“+”号是由拉文“et”(“和”的意思)演变而来的。十六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塔塔里亚用意大利文“plu”(“加”的意思)的第一个字母表示加,草为“μ”最后都变成了“+”号。“-”号是从拉丁文“minus”(“减”的意思)演变来的,一开始简写为m,再因快速书写而简化为“-”了。
也有人说,卖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卖了多少。以后,当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时候,就在“-”上加一竖,意思是把原线条勾销,这样就成了个“+”号。
到了十五世纪,德国数学家魏德美正式确定:“+”用作加号,“-”用作减号。
χ 的读音:/kai/。
χ,Chi(大写Χ,小写χ),是第二十二个希腊字母。
'chi'中的'ch'是一个清软/硬颚擦音,这两个音是同一个音位/x/的音位变体(Allophone)。其发音类似德语'ich'/'ach'中的'ch'、英语'human'中'h'的一些变化、普通话拼音h(但此符号只表示清软颚擦音)
西里尔字母的Х 及拉丁字母的X 都是从 Chi 变化来。
扩展资料:
小写的χ代表了:
1、统计学中的卡方分布。
2、物理学中的电极化率、磁化率,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势。
3、化学中元素的电负性。
4、图论中的色数图像。
5、音标中的清小舌擦音(IPA)等。
常用的十二个希腊字母:
1、α,/'ælfə/,角度,系数,角加速度
2、β,/'betə/,角度,系数
3、γ,/ˈgama/,角度
4、Δ,δ,/‘dεltə/,变化量,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判别式
5、ε,/'epsilon/,对数之基数
6、ζ,/zita/,系数,方位角
7、η,/ˈita/,效率
8、θ,/'θitə/,角度
9、κ,/ˈkapa/,介质常数
10、λ,/'læmdə/,波长,体积,导热系数
11、μ,/mju/
12、ξ,/ksi/,随机变量,(小)区间内的一个未知特定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