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现有开源物联网IoT使能平台

如何选择现有开源物联网IoT使能平台,第1张

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IoT本质上是机器系统或者构建好的对象,带有数据收集技术,这些对象之间可以相互通信。所产生的机器对机器(M2M)数据有广泛的使用场景,但通常看作是确定事物状态健康的方式,无生命还是活的。IT管理员可在物理环境中使用IoT,获得想要的信息。事实上,他们已经在这样做了。IT词汇解释:什么是物联网?例如,IoT可用于阻止对亚马逊热带雨林森林的采伐。一家叫做Cargo Tracck的巴西本地服务公司将来自安全公司Gemalto的M2M传感器放在三个受保护的区域。但有树木砍掉或移动时,执法系统将接收到GPS位置信息,允许当局追踪非法移动的树木。有分析师解释IoT使用爱疯手机打比方。托管在云中的分散的第三方应用能够连接,用户能从设备访问所有类型的数据,物联网如何发挥效用?虽然在封闭网络中将IoT看作M2M通信,但这个模式真是只是物联网。有了物联网,按照具体目的部署应用,在网络之外不会相互影响。真实的IoT用于不同应用部署用于不同目的,从受监控机器与对象收集来的数据可用于第三方应用。对IoT的期望是能提供来自封闭信息孤岛的更多信息。对于运行在数据中心的IoT,来自竞争厂商的平台能与其他平台通行。这需要标准API,让所有厂商与设备都能插入,对系统接口与各种设备也是如此。IBM在二月发布了其IoT协议,叫做Message Queuing Telemetry Transport (MQTT),这是个开放的标准。可帮助很多厂商参与到IoT中。(系统集成商)如惠普、IBM与其他厂商开始开放其系统,减少各种限制,因为电信运营商允许不同网络都成为IoT生态系统一部分。但这样的愿景还需要些时间才能实现。同时,大量平台充当着管道的作用,连接来自不同厂商的系统,这样便于通信与管理。Xively Cloud Services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是LogMeIn Inc的公共IoT平台即服务产品。可允许IT设计、制模并投入生产任何英特网连接设备。例如,需要监控能源使用的公司可能使用封闭的厂商专有系统。

楼上一些回答太形而上学了,都是理论,简单的事情整复杂了,非常容易把人往沟里带。
本人从事物联网专业(说实话做了不少产品,但目前OSI七层协议都背不全),分享下自己的答案,希望能给题主一些帮助。
物联网其实是互联网的一个延伸,互联网的终端是计算机(PC、服务器),我们运行的所有程序,无非都是计算机和网络中的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除了计算机外,没有涉及任何其他的终端(硬件)。
物联网的本质还是互联网,只不过终端不再是计算机(PC、服务器),而是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及其配套的传感器。这是计算机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为人类服务的计算机呈现出各种形态,如穿戴设备、环境监控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等。只要有硬件或产品连上网,发生数据交互,就叫物联网。
不过物联网的概念目前被炒到过热。鄙人大概十年前开始学习嵌入式,那个时候还没物联网、智能硬件这么高大上的字眼。相信很多前辈那时跟我一样,学的是单片机编程,大家都用“单片机”来概括这个行业。大概2012年左右,很多热钱从房市涌出,投入资本市场。正是这个时候,一大波高大上词汇来袭。服务器技术叫“云”,单片机叫“智能硬件”,网络单片机应用叫“物联网”,车载单片机应用叫“车联网”。。。呵呵。这种现象是商业进展的必要性,我们搞技术的只能跟着改头换脸,谁叫发薪水的是老板呢,呵呵。
不过受限于技术上的瓶颈,物联网的发展,其实无法像当初互联网那样爆发。或者换通俗一点的说法,大家有没有发现很多物联网的应用,其实是锦上添花的东西,需求性并没有那么强,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智能硬件卖得并不是很好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需求性原因,所以商业上也不会出现滴滴打车那样的持续性投入,又一定钳制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到今年,这一波的投资热潮冷却了很多,但是在这波浪潮里,我们的社会还是发生了很多变化。首先是关注物联网的人越来越多,从业者也越来越多。而且很多大学也开设了相关课程,政府也出台了行业鼓励政策。前面我们说过物联网的概念被炒得有点过热,所以在物联网的大群体里,有两类人最为迷茫。其一就是专注物联网的创业者,其二就是物联网专业的学生。鄙人也曾经属于第一类人。
物联网的技术前景是广阔的,近些年上市的一些空气净化器产品,穿戴设备,家庭环境监控设备,在过去是不曾有的,在目前的消费背景下,正服务着大众。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新式设备出现,这些正是物联网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投身于物联网的技术研发,是很有前景的一件事。
然而物联网的商业前景却是复杂的,特别是对于创业者而言,这不是一个好消息。既然创业,目的肯定是赚钱,然而放眼人类社会,最赚钱的事情,其实归类起来就那么几样。首先是资源、再就是获取资源的工具,以及信息。每个企业,想要活得好,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垄断。然而社会上的大部分资源,都是垄断在大企业手里,小企业参与的,往往是跟民生有关的门槛低的行业,竞争激烈,赚钱辛苦。回到计算机行业,虽然计算机行业开放程度很高,然而垄断的存在并不亚于其他行业。英特尔、ARM等公司,基本垄断了处理器行业。微软、Google(Android)、苹果垄断了 *** 作系统。物联网是新兴市场,虽然目前容量不大,但各家各户都盯着,对于创业者而言,无法创造垄断,很难存活。创业者大部分都是小公司,你无论多么牛逼的技术,一旦有市场,大公司都可以迅速投入数倍于你的资金,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模仿你,超过你,压垮你。你是小公司,宣传推广,也不可能投入像大公司那样的资金及影响力,所以产品再好,也不一定卖得好,这是每个技术型创业者,不得不面对的事实。
正是因为上述压力,很多创业者非常迷茫。本人过去四年间一直从事物联网行业,因此结识了很多同行,其中大部分都是创业者。这些创业者非常勤奋,对自己的想法充满热情,也往往敢于坚持。然而这些并没有什么用,大部分创业者,都没有走到今天,因为投资人的钱总是会烧完的。
我觉得想走向成功,物联网行业的创业者应该处理好两个问题。首先,应该认识到,计算机行业想突破垄断,对于大企业而言,是技术积累。然而对于个人或小团队而言,唯一的方法是缩小用户群体。就是我们应该专注于一个领域一项技术去解决一个问题。如果你说你的客户是大众每一个人,那你的东西基本一个都卖不出去。但是如果你的客户是“捷达轿车车主”+“装过电子导航系统”,那你的东西会比较好卖。缩小用户群体的好处,是大企业不会来跟你抢饭吃,而你又非常容易精准的找到你的客户并说服他们买你的东西。其次,个人或小团队,不应该有任何一刻在亏本,否则你终会难以坚持。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大家都有正职工作(收入),但是比较闲,一起来维护一款小产品,这样的情形,往往容易成功(最后团队或项目被大公司收购,实现财务自由,或职位上升)。
对于在大企业进行物联网方向研发的人员,自然不用担心收入问题,然而可能大部分时间,都要接受来自上层的任务分配。作为物联网技术从业者,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个行业的技术,还是有很多方面需要突破的,个人将一些觉得需要突破的技术陈列如下,希望在物联网方向的研发人员,可以在闲暇之余,做一下这么几方面的技术积累:
1目前国内低功耗网络技术都做得不好,包括zigbee,其实也被过分夸大宣传。
2传感器和传感输入部分,其实有很大的空间,人之所以聪明,跟手、眼、口、鼻、耳有很大关系,然而计算机的手眼口鼻耳,没一项可以跟人比。由于个人很难在芯片技术上积累,所以只能做做算法,对于视觉识别技术,各个领域,都有非常大的潜力,可以研究积累。
3降低研发难度的工具,可以关注下,目前物联网还属于教学推广阶段,能够快速帮助从业者提高研发效率的工具,可以研究积累。(鄙人正是做这一块)
4特定环境下的语音对话算法,可以研究下。目前所有的语音识别,几乎都不过是语音转文字而已,然后计算机通过词汇分析来执行任务,基本都做不了上下文对话。非特定环境下的语音对话,估计国外的苹果、google,国内的讯飞、腾讯、百度都在研究,个人技术者基本没有必要也没有机会。不过在特定环境下(比如自动导航这个环境,人的指令,只会围绕“导航”这个主题),语音对话是非常有效率的输入输出工具,值得个人研究积累。
说完创业者,再来说说各大高校的物联网专业的学习者。
其实我个人是不建议在本科搞物联网专业的,因为物联网专业不是基础学科,在本科开设,没能力的学校,也就是一个幌子,会坑不少人。有点能力的学校,也无法指望在当前的教学构架下,能让学生学到点什么。其原因就是,物联网涵盖的内容太多,随便列举列举:
1数电模电、单片机编程技术:要做物联网产品,起码,你能看得懂电路板吧,你得能给单片机写几行代码,点个流水灯什么的吧。要知道,这过去是放到自动化专业四年要学的东西啊。电路板画得好,就算在内陆省会城市,月薪也随便上万的啊,单片机写得好,月薪也一样上万的啊。打什么物联网的幌子啊!
2网络技术:光给单片机编单机程序还不行,你还得能让单片机上网吧,否则叫什么物联网。既然上网,最简单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型,你好歹得在云端放个服务器吧。且不说服务器程序你要自己写,到阿里云买个服务器,绑定个域名,估计你都得折腾一个礼拜。写服务器程序,那在本科也是一门专业啊,起码VC要学吧(时髦点学java)。你即会上位机,又会单片机,那你是全栈工程师啊,这工资不是更高?
3无线技术:很多产品,光一个单片机还不行,你还得整多个单片机,然后多个单片机互相整个网络,这就涉及到组网。用wifi,功耗太高。用zigbee,光协议就看死你。用蓝牙,人家构架就没这么整过。那只好自己写吧,从驱动到组网协议,你要能写全,还不出问题,那以后还有什么软件构架你整不了啊?
4传感器技术:就目前而言吧,很多传感器都是数字型的,直接丢数值出来,单片机只需连上去就可以用,难到不难。但问题是量多,测温度吧,有温度传感器;测光照吧,有光照传感器;测空气吧,有空气质量传感器;还有加速度传感器、心率传感器、颜色传感器、分贝传感器。。。大学也就四年,学单片机编程估计都要三年,你看你剩下的时间能整几个吧。
5终端技术(App):物联网物联网,你把用户搁哪啊,总要给用户丢个App来看看产品状态吧,那就得学习App怎么做。iOS和Android你还得都学了,不然用户就得减少一半,呵呵。
所以本科开设的物联网专业真的是坑啊,明摆着学校不可能教全的嘛,就算学校愿意教,学生也学不过来啊。给点可行性建议吧:
1明确正确的技术观,物联网是一个行业,而不是一个专业。学好物联网里任何一项技术,都可以独当一面,迅速实现个人价值积累(收入很赞的哦)。如果贪多贪快,除了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失望和打击,没什么好处。
2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物联网涉及软硬件、互联网、App等多个领域,作为个人而言,只可能精其一样。如果是做硬件,那就好好学数电模电、应用电路、布线画板、传感器特性等等。如果是做软件,明确方向,一般建议本科阶段学好单片机编程、熟悉一两种传感器或应用,做一两款小产品即可。毕业后,可逐步过渡,学会和其他工程师配合,学会组网应用,多出作品练手。
3实践大于理论,学物联网或者嵌入式一定要勤上手,多出作品。多出作品,不仅可以增长技术能力、了解物联网构架,最重要的是可以提高自信心。人与人的区别,大部分都在教育,而教育成功与否,自信是非常重要的评估法则。当然,由于物联网一般都是系统产品,建议学习者可以基于成熟的构架去做产品,这样容易成功做出完整产品。可以用我们酷享物联系统,也是选择之一。
4毕业后,尽量不要去初创公司,不过初创公司也很少招应届生。一定要去中型企业或大企业的核心团队,哪怕打杂都行。无论未来是打算做市场还是做技术,一定要记得毕业招工作的时候,要想办法进企业的核心研发团队,大公司进不了,就进小一点的,再进不了,就再小一点。可能有人会问,人家不一定要我啊。对,人家不一定要你,你本科期间作出的物联网作品,就是敲门砖。
5就业后,不要急于成功,闷下心思,跟着团队技术带头人做技术。有什么做什么,尽多培养不同领域的应用,多结实靠谱的技术朋友。三五年后,某一天,你会发现你自己有技术、有团队,可以做任何产品的时候,你的路也会宽阔起来。
------------------------------------------------------------------------------------------------------
好了,广告时间到了,来说说我这两年从事的项目:
酷享物联系统,是开源、开放的物联网系统,以主机+设备的方式,原生支持常见家电控制,提供可以嵌入到设备里的无线物联模块(万纳模块)给研发者,研发者可以基于万纳模块,快速实现自己的Idea。万纳模块8个IO无需编程,就可以被配置为数字输入输出、按键、模拟采样(ADC),PWM等各种方式,极大的降低了设备的接入门槛。
由于酷享物联系统是开源系统,学习者使用酷享系统学习物联网构架的同时,还可以看到酷享物联系统的实现代码,以及诸多应用案例,以最高的效率,提升自己对物联网的理解。
案例:
植物栽培助手(不编程案例)
双向开关、智能插座(不编程案例)
情景面板(不编程案例)
LED调光器(不编程案例)
空气质量监测仪(开源案例)
补充:(2016420)
本来不想上照片的,有评论说我做的这几个作品根本没有联网,那我就发几张照片出来打脸,呵呵。
请问?系统中所有设备,都可以通过app远程联网查看,控制,怎么不是物联网????????????????
请问?系统中所有设备,可以脱离手机,通过网络互为关联,互相触发,怎么不是物联网?????????????????
对,说的就是你,让我看论文的那位!!!!!!!!!!!!!
好了,希望诸多物联网从业者也好,初学者也好,都能戒骄戒躁,努力积累,实现中国梦!哈哈哈哈

鸿蒙既然是开源系统,而且目前的初期阶段还是兼容传统的Linux和Android内核,只是把微内核部分融入其中,所以我认为目前市面上的安卓手机还是有很大概率直接刷鸿蒙系统的,别忘了之前华为可是用上百万测试机型对鸿蒙 *** 作系统进行测试,而不仅仅是华为自己的机型,只要鸿蒙正式推出的话说明后鸿蒙至少可以兼容目前大部分安卓手机的。
之前余承东也在鸿蒙发布会上说过,目前的鸿蒙系统仍然在使用安卓核心架构的一部分,毕竟新系统初期最麻烦的还是应用生态,所以如果华为一次性推倒重来全部使用微内核架构的话就难以兼容目前市面上的APP了,所以初期的鸿蒙系统应该还是有不少和安卓系统共存的存在,其它安卓手机刷机可能性很大。
因为目的是打破谷歌安卓系统的垄断,所以鸿蒙系统应该是在底层Linux的基础上替换了android的那一套东西,然后换成华为自己的微内核架构,并且引入方舟编译器的代码进行优化,这样即使未来谷歌在系统上卡华为的脖子也不必担心了,只是未来如果全面引入华为微内核架构以后,华为再对自家麒麟处理器做了特殊的适配优化,那么鸿蒙系统能兼容多少安卓手机就是一个问号,当然不排除民间某些“大神”通过逆向适配来刷机鸿蒙系统,但是效果应该不会很好,而且无法持续发展。

总之,鸿蒙系统在华为手机业务上只是一个备用方案,在现阶段还能使用安卓系统的情况下不会太快的引入鸿蒙,而是更多的优先在大屏、可穿戴设备上使用。
现在的Android手机采用了ARM架构,鸿蒙系统可以适配ARM架构,因此理论上“鸿蒙系统”可以刷入安卓手机。
玩过刷机的用户都知道,手机刷入鸿蒙系统必备的条件有两点:第一,有适配手机类型的鸿蒙系统,支持手机的各类硬件;第二,手机被root,支持刷机,强行刷机,可能导致主板损坏,比如三星手机的“熔断机制”。既然鸿蒙系统已经开源,那么后期有可能在手机上刷入鸿蒙系统。
1、鸿蒙系统适配手机
从“鸿蒙”系统的发布会来看,鸿蒙系统主要面向LoT设备,同时也支持手机。如果谷歌系统不向华为开放,将“可以随时启用鸿蒙”,华为已经做好了用鸿蒙系统代替安卓系统的准备,但是,目前来看,安卓系统仍然是最好的选择。
从鸿蒙系统最初的设计来看,鸿蒙系统有良好的兼容性,可以兼容安卓系统的所有应用,消费者不需要因为使用鸿蒙系统改变自己的的应用习惯。同时,为了给广大开发者提供便利,原安卓应用代码只需要经过“方舟编译器”编译后,就可以适配鸿蒙系统,节省开发成本和学习成本。
2、鸿蒙系统将开源
鸿蒙系统将全球开源,推动并成立开源基金会,建立开源社区,与广大开发者和合作伙伴共同推进鸿蒙系统的发展,这个也是安卓手机能够刷入鸿蒙系统的前提条件。
众所周知,鸿蒙系统采用了微内核的架构,相比安卓的宏内核,对系统进行了精简,内核只保留了进程调度、内存管理等核心功能,其他的网络协议、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等都放在了用户态,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时有很高的扩展性,方便终端根据需求进行裁剪和添加,解决了安卓系统“碎片化”的问题。
总之,由于采用了同样的硬件架构(ARM),理论上任何安卓手机都可以刷入“鸿蒙”系统,但是可能因为专利、合约、商业利益等原因,刷机体验鸿蒙系统的道路比较曲折,需要民间大神解决。最先能够使用鸿蒙系统的手机,可能是华为搭载麒麟处理器的手机。
鸿蒙是一整套系统,包括手机系统、电视系统、车载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等等,使万物通过鸿蒙连接!这是大局!需要5G支持!到时候什么安卓、安吉星等各个平台的现有系统都要死一边!鸿蒙是一个微内核,分布式布局的系统,各个厂家后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配置系统,但是基础核心是鸿蒙,就现在,鸿蒙不考虑app生态可以随时把安卓替换!大家还在讲手机生态,华为直接跳过,人家要做万物互联基础!!华为为什么一直都不谈手机要做生态,一个太难了,一个层次太低,直接跳过,这就是弯道超车!华为要做万物互联基础还需要很大的努力,之前国人做系统找不到方向,做什么系统都失败,现在有一个方向,就需要国人努力就可以了!国家提供5G互联网的支持,剩下的,就是各大厂商之间的厮杀而已!鸿蒙系统只是算在5G技术里面的一种,中国工业40就需要5G这种无通讯延迟的技术!还有,鸿蒙不是一个 *** 作系统,它是一个底层的系统, *** 作界面之类的需要根据具体硬件去增加,比如手机有手机的 *** 作系统,电视有电视的 *** 作系统,车载有车载的 *** 作系统,智能家居有智能家居的 *** 作系统,但是它们的底层核心系统代码是鸿蒙!

在2019年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宣布,鸿蒙OS正式发布,并对所有的开发者免费开源,希望有更多的开发者共同参与进来。同时也是说了一个让我们非常振奋的消息。

如果安卓系统无法使用,鸿蒙系统随时可以使用。而为什么不现在立即上线,或许是因为生态建设的考虑。因为鸿蒙系统和单纯的手机 *** 作系统完全不同,或者说和安卓系统的存在明显差别。

安卓系统采用的是内核设计,一旦ROOT权限被非法获取,整个系统就会被攻破,相当于是只要拿到了大门的钥匙,就可以轻松的打开每一扇门。而鸿蒙系统是采用微内核,无需ROOT权限,外核服务相互隔离,可提升系统安全。

相对于华为手机来说,装上鸿蒙系统应该是早晚的事情,只是对于华为以外的手机品牌,它们如果是想要安装,是不是可以通过刷机而使用上鸿蒙呢?有关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来分析一下。

安卓系统是全球应用最多的一个,早几年的时候还是会听到刷机,要ROOT的消息。但是在近几年,很多的手机厂商是关闭了这样的一个权限,反正在华为手机上,是没有看到有ROOT的权限。

加上很多手机厂商在安卓系统上开发了属于自己的OS,所以对于一般的用户来说,是很难将手机进行ROOT的。不过对一些发烧友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的。在刷完机以后,再来安装鸿蒙,按道理来说问题也不大。

可有一个前提是鸿蒙对于手机配置的要求是什么,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还有按照鸿蒙的战略方向,不只是运用在手机上的,在智能手表、智能音箱、平板等上面都是可以使用的。

这个也是和安卓系统非常不一样的地方,更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内的手机制造厂商要获得更多的loT市场份额,是需要借助鸿蒙来开发的,自己再重新搞一个非常的不实际。

所以到了那个时候,说不定不用刷机就可以使用鸿蒙系统了。当然这个是局限于安卓系统,但是鸿蒙的兼容性对苹果好像也是可以的。只不过这个时间估计没有那么的快,毕竟搭建一个大的生态战略需要很长的时间。

更是需要其他的开发者踊跃加入进来,你们期待鸿蒙的到来吗?
对于大家较为关心的话题,华为鸿蒙系统是否可以应用于手机产品先给出结果,答案是肯定的!

华为的开发者大会于8月9日正式召开,华为正式推出鸿蒙系统,并且全球实现开源。华为鸿蒙系统主要应用于未来万物互联的智能设备,包括智慧屏、智能穿戴设备、车机、音响、手机等终端产品。

华为鸿蒙系统不仅仅能够使用在手机设备上,并且其系统的特色能够显著的提升手机性能。一起来看看,华为鸿蒙系统都有哪些特色吧!
华为鸿蒙系统的特色
通过华为余承东的介绍,华为鸿蒙系统主要有两大特色:

从华为鸿蒙系统的两大特性,可以看出这是一款面向未来,适用于万物互联的智能 *** 作系统。

手机端使用华为鸿蒙系统的好处
简单了解了一下华为鸿蒙系统的特性,那么,手机端使用华为鸿蒙系统有哪些优势呢?

除此之外,华为余承东还强调了华为鸿蒙系统的安全性,相信这也是大家较为关注的问题。
关于华为鸿蒙系统您怎么看那,若手机搭配鸿蒙系统,您会选择购买吗?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把鸿蒙系统输入普通手机理论上是可行的。只不过鸿蒙前期不会把主要精力放在手机上,鸿蒙 *** 作系统的第一款产品就是刚发布的荣耀智慧屏,后序是一些智能家具和物联网应用,鸿蒙这个 *** 作系统的目的并不是只针对手机,而且面向未来的全场景应用,面向未来的物联网时代实现万物互联。
关于鸿蒙能否用在手机上,余承东在华为首届开发者大会上已经说明,鸿蒙 *** 作系统可以随时用于手机取代安卓 *** 作系统。有些人问为什么首发不是手机版本而是智慧屏等智能家居,因为对于手机来说,生态的形成是需要时间的,而在刚首发的 *** 作系统和已经形成非常成熟的生态的安卓 *** 作系统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的。所以华为应该走的不应该是直接刚的路线,而应该是迂回路线,先布局智能家居等市场,这类产品需求单一,对软件生态要求不高,当家庭中的各种智慧家居使用鸿蒙之后,就会为鸿蒙潜移默化的布局庞大的“硬件生态”,实现到收集的循环渐进的过度。
而且以华为的性格,都是采用的合作竞争方式,华为在很多产品上已经实现自产,比如麒麟芯片,但是依然会大量购买高通的手机芯片。只要谷歌不限制华为,相信华为也不会完全弃用安卓 *** 作系统。

说鸿蒙以后可能可以被刷入普通的手机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鸿蒙是开源的,开源意味着很多的开发者去改进,而鸿蒙采用的微内核可以让开发者根据自己需求灵活修改,做出个性化的系统。现在的安卓手机通常采用ARM架构,而鸿蒙也是可以兼容ARM架构的。但是因为专利、合约、商业利益等原因,相信即使鸿蒙推出手机版了,非华为手机想要体验华为 *** 作系统也是比较曲折的,这就需要一些民间大牛开发者来解决了。
另外,如果谷歌不完全限制安卓,鸿蒙手机OS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因为 *** 作系统的发布知识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形成一个全面的生态体系,这一点需要华为不断的努力,也需要用户对鸿蒙OS的支持。

可能性还是有的,据说华为为了兼容暂时保留了Linux和Android内核。不过,

1、华为觉得手机生态还需要时间,所以暂时没有放在前面优先级。

2、按照商业逻辑,华为不会兼顾现有的其他品牌手机。

3、也没有必要兼容自家的老手机。

所以,可能性在于,在开源社区有一帮大牛,自己改系统,可能实现刷机。

那苹果刷机为什么不能进入安卓系统

可以,只要硬件适配就可能。就如同电脑做WIN10和WIN7一样。用刷机包线刷就可以了。

花开半夏
面向物联网的21个开源软件项目有哪些,物联网开源平台搭建
admin 07-26 04:41 166次浏览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51CTOcom直译物联网市场呈现碎片化、无定形化、不断变化的特征,其性质通常只需关注互 *** 作性。 难怪开源在这方面不俗。 ——客户犹豫不决,害怕将物联网的未来寄托在可能难以定制或互联的专有平台上。
本文介绍了主要的开源软件项目,重点讨论了面向家庭和工业自动化的开源技术。 我们忽略了专注于垂直领域的物联网项目,如Automotive Grade Linux和Dronecode。 我们还忽略了面向互联网的开源 *** 作系统发行版,包括Brillo、Contiki、Mbed、OpenWrt、Ostro、Riot和Ubuntusnappping。这次,我们将智能
这里介绍的21个项目包括由Linuxfoundation管理的两个大型项目: Allseen(Alljoyn )和ocf (iotivity ),以及物联网传感器的端点和网关我还介绍了几个专门针对物联网生态系统特定领域的小项目。 我们曾介绍过更多的项目,但越来越难分清物联网软件和普通软件的区别。 从嵌入式环境到云,越来越多的项目都带有物联网元素。
您声称这21个项目都是开源的,但请确保完整的名称不在本文的范围内。 它们至少在生态系统的一个部分运行Linux,大多数都完全支持Linux,从开发环境到云/服务器、网关和传感器端点部件。 大多数组件都有可以在Linux开发板(如Raspberry Pi和BeagleBone )上运行的组件,大多数都支持Arduino。
物联网领域仍然有很多专有技术,特别是在自上而下的企业平台上。 但是,其中也提供了部分开放访问权限。 例如,威瑞森的ThingSpace针对4G智慧城市APP应用,拥有一套免费的开发API,支持开发板,尽管核心平台本身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的是,亚马逊的AWS物联网工具包包括部分开放的设备SDK和开源入门工具包。
其他主要的专有平台包括苹果的HomeKit和微软的Azure物联网工具包。 在拥有230个成员的Thread Group中,该组织监督基于6LoWPAN的对等Thread网络协议。 Thread Group由谷歌的母公司Alphbet旗下的Nest设立,没有提供像AllSeen和OCF那样全面的开源框架。 但是,它与Brillo相关,也与Weave物联网通信协议相关。 5月,Nest发布了名为OpenThread的开源版Thread。
介绍21个面向物联网的开源软件项目。
AllseenAlliance(Alljoyn ) )。
由Allseenalliance(asa )监管的AllJoyn互 *** 作系统框架可能是市场上采用最广泛的开源物联网平台。
Bug Labs dweet和freeboard
bugglas是从制造基于模块化Linux的有bugh的硬件设备开始的,但很久以前就演变成了与硬件无关的企业级物联网平台。 Bug Labs提供“dweet”消息、警告系统和“freeboard”物联网设计APP。 dweet使用HAPI Web API和JSON来帮助发布和描述数据。 freeboard是一种拖放式工具,用于设计物联网仪表板和可视元素。
DeviceHive
DataArt基于AllJoyn的设备管理平台可以运行在许多云服务上,包括Azure、AWS、Apache Mesos和OpenStack。 DeviceHive专注于使用ElasticSearch、Apache Spark、Cassandra和Kafka,分析大数据。 有些网关组件可以在运行Ubuntu Snappy Core的任何设备上运行。 模块化网关软件与DeviceHive云软件和物联网协议配合使用,作为Snappy Core服务进行部署。
DSA
分布式服务架构(DSA )便于集中式设备的互 *** 作性、逻辑和APP应用。 DSA项目正在构建分布式服务链接(DSLinks )库,以支持协议转换以及与第三方数据源的数据集成。 DSA提供了一个可扩展的网络拓扑,其中包括多个DSLinks,用于在连接到分层代理分层结构的物理互联网边缘设备上运行。
EclipseIOT(Kura ) )。
Eclipse基金会的物联网主要围绕基于Java/OSGi的Kura API容器和聚合平台,支持在服务网上运行的m2m APP应用。 Kura基于Eurotech的Everywhere Cloud物联网框架往往与Apache Camel集成,后者是基于Java的基于规则的路由和中介引擎。 Eclipse物联网子项目包括Paho消息传递协议框架、面向轻量级服务器的Mosquitto MQTT体系结构和Eclipse SmartHome框架。 有些项目实现名为Californium的基于Java的受限APP应用协议(CoAP )。
Kaa
CyberVision支持的Kaa项目为云互联的大型物联网提供了可扩展的端到端物联网框架。
该平台包括一种支持REST的服务器功能,可用于服务、分析和数据管理,通常部署成由Apache Zookeeper协调的节点集群。Kaa的端点SDK支持Java、C++和C开发,负责处理客户机/服务器通信、验证、加密、持久性和数据编排。SDK包括针对特定服务器、支持GUI的模式,这些模式可转换成物联网物件绑定。模式治理语义,并抽象一组迥异设备的功能。
Macchinaio
Macchinaio提供了一种“支持Web、模块化、可扩展的”JavaScript和C++运行时环境,可用于开发在Linux开发板上运行的物联网网关应用程序。Macchinaio支持一系列广泛的传感器和连接技术,包括Tinkerforge bricklet、XBee ZB传感器、GPS/GNSS接收器、串行和GPIO联网设备以及方向感应器。
GE Predix
GE面向工业物联网的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基于Cloud Foundry。它增添了资产管理、设备安全、实时预测分析,并支持不同数据的采集、存储和访问。GE Predix是GE为内部运营而开发的,它已成为最成功的企业物联网平台之一,收入大约60亿美元。GE最近与HPE达成了合作伙伴关系,HPE将把Predix整合到自己的服务中。
Home Assistant
这个作为后起之秀的草根项目提供了一种面向Python的家居自动化方法。
Mainspring
M2MLabs的基于Java的框架针对远程监控、车队管理和智能电网等应用领域中的M2M通信。与许多物联网框架一样,Mainspring高度依赖REST Web服务,并提供了设备配置和建模工具。
Node-RED
这种面向Nodejs开发人员的可视化布线工具拥有基于浏览器的数据流编辑器,可用于设计物联网节点当中的数据流。然后,节点可以迅速部署成运行时环境,并使用JSON来存储和共享。端点可以在Linux开发板上运行,支持的云包括Docker、IBM Bluemix、AWS和Azure。
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IoTivity)
英特尔和三星支持的开放互联联盟(OIC)组织和UPnP论坛组成的这个组织正在努力成为物联网方面领先的开源标准组织。OCF的开源IoTivity项目依赖充分利用的JSON和CoAP。
openHAB
OpenIoT
这款基于Java的OpenIoT中间件旨在使用一种公用云计算交付模式,为开放、大规模的物联网应用提供便利。除了表示物联网物件的本体、语义模型和标注外,该平台还包括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中间件。
OpenRemote
OpenRemote为家庭和楼宇自动化而设计,它以广泛支持众多智能设备和网络规范而出名,比如1-Wire、EnOcean、 xPL、Insteon和X10等规范。规则、脚本和事件都得到支持,还有基于云的设计工具,可用于用户界面、安装、配置、远程更新及诊断。
OpenThread
这是Nest最近从基于6LoWPAN的物联网Thread无线网络标准分离出来的开源项目,它还得到了ARM、Microchip旗下的Atmel、Dialog、高通和德州仪器的支持。OpenThread实现了所有Thread网络层,还实现了Thread的端点设备、路由器、Leader和边界路由器等角色。
Physical Web/Eddystone
谷歌的Physical Web让蓝牙低能耗(BLE)信标可以将URL发送到智能手机。它针对谷歌的Eddystone BLE信标经过了优化,这提供了除苹果的iBeacon之外的一种开放技术。其想法是,行人可以与任何具有BLE功能的支持性设备(比如汽车停放计时器、标牌或零售产品)联系。
PlatformIO
基于Python的PlatformIO包括IDE、项目生成器和基于Web的库管理器,它是为访问来自基于微控制器的Arduino和基于ARM Mbed的端点的数据设计的。它为200多种板卡提供了预先配置的设置,并与Eclipse、Qt Creator及其他IDE整合起来。
The Thing System
这种基于Nodejs的智能家居“监管”软件声称支持真正的自动化,而不是简单的通知。其自学习人工智能软件可处理许多协同式M2M *** 作,不需要由人干预。缺少云组件恰恰提供了更好的安全性、隐私性和控制性。
ThingSpeak
成立五年的ThingSpeak项目专注于传感器日志、位置跟踪、触发器及提醒以及分析。ThingSpeak用户可以使用用于物联网分析和可视化的MATLAB版本,不需要向Mathworks购买许可证。
Zetta
Zetta是一种面向服务器的物联网平台,利用Nodejs、REST和WebSockets构建而成,奉行基于数据流的“响应式编程”开发理念,用Siren超媒体API连接起来。设备被抽取成REST API,用云服务连接起来,这些服务包括可视化工具,并支持Splunk之类的机器分析工具。该平台可将Linux和Arduino开发板之类的端点与Heroku之类的云平台连接起来,以便构建地理分布式网络。
转载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5647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