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通信行业有哪些看点?

2022年,通信行业有哪些看点?,第1张

看点1:5G专网


2021年,是5G toB的发展元年。这一年,在政府的巨额资金支持下,在运营商和厂商的资源堆积下,各个行业都扶持了大量的5G标杆应用,例如5G工厂、5G码头、5G矿山等。


2022年的问题在于,如何将这些标杆项目进行低成本复制。


也就是说,如果国家不再砸钱,5G是否能靠自己的本事,活下去。运营商和厂商,从“重点保障单个项目”,到“普遍支撑N个项目”,是否还能搞得定。


5G toB的进一步推进,引发了人们对5G专网的关注。5G公网建设达到初步目标,专网是否会成为新的增长点?


其实,我们国家对专网的政策比较严格,对频谱资源控制得很紧,对于企业来说,自主建网基本上没有空间。而且,专网的技术门槛太高,建设和维护成本也高。所以,除了电力、石油、铁路等国有企业之外,大部分企业建设专网的动力和意愿并不强烈。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5G的优势主要集中在时延和带宽,真正有需求的场景并不是很多。如果是自己掏钱建5G专网,大部分企业都会仔细掂量利弊。


我个人觉得,想要发展专网,仅靠资金扶持是不够的。还是要多考虑在政策、技术和频谱方面,能有所松绑,让企业有更多的选择权。我们不是为了5G建设专网,而是为了数字化转型建设专网。与其过于强调5G在专网中的角色,不如更多关注园区全光网络以及云网融合接入的重要性,通过云业务来带动用户对网的需求,刺激专网的建设。


看点2: 毫米波的政策走向


还有1个月,北京冬奥会就要开幕。作为通信人,这届冬奥会,最值得关注的应该是毫米波的亮相和应用。


毫米波这个技术争议很大,很多人将其上升到政治层面。其实,这是没有必要的。从产业链的角度来说,中国同样是毫米波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和受益者。没有必要对一项技术进行排斥。


毫米波作为一项移动通信技术,其实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不堪。速率和覆盖是天平的两端,在不同的场景,各自有各自的优势。毫米波的技术优势就是大容量、大带宽、低时延和精准定位。


冬奥会8K直播、VR/AR直播,是毫米波展示自我的一个机会。如果毫米波在冬奥会现场表现出色,不排除会加速毫米波在国内的测试进展,并进一步影响毫米波发展政策,包括商用频谱的划分。


看点3:R16的商用


2020年3GPP R16标准就冻结了,但真正技术落地,是2022年。R16的芯片、终端,2022年批量上市。所以,今年我们需要关注一下R16到底会给5G现网带来什么样的影响。R16的性能指标,是否会带来显著的体验升级。


与此同时,我们往前看,关注R17冻结,R18启动。5G-Advanced转眼间就来了,到底有什么新花样,我们需要好好研究。RedCap也是值得关注的一个技术,作为青春版的5G,它是否会对NB-IoT等物联网技术造成影响?


目前这个时代,通信技术发展就是唯3GPP马首是瞻。3GPP Rxx的走向,就是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紧跟Rxx,大概率不会走错路。但是,3GPP的一统天下,扼杀了通信技术的创新,形成了巨头对技术的专利垄断,新兴企业“造反”的难度越来越大,新型通信技术出现的概率越来越低。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看点4: 芯片和模组的价格走势


2021年到处都在“缺芯”,这个局面2022年很可能还会持续。


在这个大背景下,通信泛终端芯片的价格,没有如大家预期的明显下降。尤其是5G芯片的价格,仍然很贵。


一方面数字化转型加速,物联网应用爆发,另一方面芯片和模组的价格下不来,这是有问题的。


几个芯片厂商里面,华为因为被制裁,现在退而求其次,追求较低制程(28nm)的芯片的稳定供货。这种制程,虽然5G手机终端不够用,但至少能保证基站、数通、光通信主设备的需求。


另一家国内厂商紫光展锐,经过多年积累,已经陆续开始输出产品成果。展锐不像华为,他们没有自己的终端。从长期角度来看,国内产业链应该加大扶持力度,让更多的终端企业用一下展锐,有人用才会变得更好,保护好这个独苗。展锐自己也要小心被盯上,时间还是很紧迫的。


2022年,国内芯片模组的出货量只会越来越大,Cat1、NB-IoT都有很大的增长潜力。2G、3G加速退网,物联网市场份额会有一个大的洗牌。成本决定了洗牌后的市场格局。


同样面临成本问题的,还有高速光模块。


传输骨干网方面,绕不开的话题就是400G。400G,说来说去就是成本和价格。


骨干网的容量扩增没有停止脚步,云计算刺激下的数据中心数量增长,也是越来越快。这些都对高速光模块有强烈的需求。2026年,全球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45亿美元。


与此相对应的是,高速光模块的价格,和5G芯片的价格一样,下降缓慢。当年1G、10G光模块价格飞速下降的局面,不复存在。


全球经济的整体形势,决定了资源价格的上涨,也决定最终产品价格的上涨。价格上涨,就意味着运营商CAPEX的居高不下。最终,成本还是会转嫁到用户身上。


这一轮行情下来,到底谁会受益,谁会受罪,只能让时间告诉我们答案。


看点5: 千兆光接入和F5G


国内光接入基础设施的发展,极为迅速。十余年的时间,我们一路从1M到8M,10M、20M、50M、100M、200M、500M。如今,很多家庭已经迈入了千兆(1000M)时代。


在千兆快速普及的同时,运营商已经在致力于推动50G-PON的标准推进。


50G-PON带来的用户端接入速度,是5Gbps。其实,站在用户需求的角度,和5G一样,人们也不知道这么高的网速,除了资费的增长之外,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能用到这么高网速的,只有VR/AR和未来的全息视频。从目前国内民众对元宇宙的反感来看,沉浸式的数字世界体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家庭网速的标准带宽,估计200Mbps是一个门槛,再高的话,用户体验没有太大区别。


除了家庭宽带接入之外,企业商用办公光纤接入的需求,应引起运营商的充分重视。


商用光接入的成本太高,上行速率太低,没有外网IP,都是痛点。


在企业上云的大背景下,用户对解决这些痛点的需求,逐渐超过了对单纯下载速率的需求。运营商是否可以放弃一些利益,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方便和体验升级?


看点6: 车联网


2021年,受整个新能源 汽车 发展的影响,人们对车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爱屋及乌,车联网、自动驾驶、无人驾驶,也被公众和资本重点关注。华为、小米相继杀入这个领域,更是刺激了关注的进一步升级。


其实,从技术的角度来看,车联网尤其是车路协同,取得的进展并不算是特别显著。


车联网需要进行的投入很大,在技术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进行广泛建设的可能性很小。大部分地方,都还是以示范区小规模试验为主。


现在行业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开始提“封闭或半封闭”环境的车联网。


说白了,就是园区内部的无人驾驶和车路协同。对于城市规模和公共高速的车联网,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我觉得这个思路是对的,在封闭或半封闭做好试验,再进行规模推广,从安全角度来说更为稳妥。我个人觉得,如果可以建设更多全封闭的无人驾驶高速公路,相信也会对技术的验证和成熟有更大帮助。


看点7: 频谱政策


2022年,一拖再拖的广电5G将正式迎来放号。以广电的能力,即便放号,也不会对现有的市场份额造成影响。值得关注的是,移动借助700M,是否会进一步对电信和联通的竞争优势。


700M广电移动合作,最大的受益者是移动。


电信和联通对频谱进一步共享的诉求,一直没有停止。两家运营商对700M垂涎已久,始终在争取政策上的支持。


从宏观来说,频谱资源共享对电信和联通是有利的。中国移动的实力比中国联通和电信加起来都强,基站数量也是最多的。进一步共享的话,会刺激市场竞争,对市场份额最大的运营商形成压力。


除了700M之外,高频频段(尤其是毫米波频段)的分配,将是运营商争夺的重点。频谱共享政策,最有可能影响国内的市场格局。


看点8:小基站


5G宏站建设已经到了一个门槛,2022年开始,5G会重点进行室内基站的建设。


这就意味着,小基站的市场机会逐渐显现。


说到小基站,大家一直都在关注的Open RAN,到底能有多少市场?目前,全球Open RAN基站的发展,谈不上好,也谈不上坏。用的运营商还是不多。主流运营商基本上以观望为主。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对Open RAN的态度直接决定了Open RAN的命运。我个人觉得,Open RAN大规模用于公共移动通信市场的条件还是不太成熟,尤其是对于中国的运营商来说,运维责任等方面太难界定了,能耗方面也不是很放心。估计会小范围试用,或者在专网进行试用,然后再决定下一步是否批量使用。


有消息称,小基站的集采将会在上半年举行。不知道谁会在这个大蛋糕中受益。


看点9:安全


2021年,全球通信网络并不太平。


6月份,全美网络故障;10月份,FACEBOOK遭遇史上最严重的断网;11月份,甘肃某运营商大规模网络故障;近期,西安一码通的频繁宕机……这些都在时刻提醒我们,网络安全稳定,我们还面临极大的威胁,有很多工作要走。


技术在飞速进步,但网络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坚不可摧。


2022年,我们将迎来奥运会、二十大等重要事件,网络的安全稳定极为重要。通信网络一直在强调“原生安全”,感觉离得还是有点遥远。


希望今年网络能够少出事、不出事,大家平平安安,少一些通信人背锅。


看点10:新技术


通信技术基础理论无法突破的局面,2022年不会有改变。


在6G到来之前,无线空口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超表面技术和太赫兹技术,都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会发展成熟。


新技术的话,值得重点关注的是低轨大带宽卫星通信、AI与传统通信的融合。


低轨大带宽卫星通信这几年很火,带头就是马斯克的星链。我们不可能用星链,所以一定会发展自己的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目前,中国卫通等国家队在这方面进展迅速,覆盖范围逐渐从民航航线,扩展到一带一路和航海主要航线。


国内民营卫星企业的发展阻力很大。卫星这个东西对技术和资金要求太高,一般的企业玩不起,也容易玩死。


卫星是地面通信系统的有效补充。平时可能看不出来,一旦有事,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发展卫星通信,形成于地面5G的有效结合,最终促成空天一体化,是一件值得做的事情。


再说说AI。


AI与传统通信的融合,重点在于性能挖潜、智能运维和降能耗。


性能挖潜,其实就是借助AI赋能无线算法,例如高阶调制,或者Massive MIMO波束跟踪。这块难度还是比较大的。


智能运维。目前通信网络过于复杂,传统人工维护的方式不可持续。在特定场景下适当引入AI,将有效降低网络的运维工作量和难度。


我们距离全智能自治网络还有很大距离,但场景的智能化,已经看到了不少曙光。


能效是能够直接带来经济收益的,也符合国家战略,相信会是AI落地最主要的领域。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算力网络。


今年,运营商越来越关注算力网络。其实,算力网络就是云网融合的延伸。云和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算力和联接力最终都是合为一体。


作为传统通信领域的从业者,面对这个大势,要有自己的认知。


始终围绕着传统网络转,最终是死路一条。趁着现在联接力还是一些话语权,应该趁机渗透算力领域,在包括边缘计算等方向寻找新的商业机会,将自己转型为算力算法工程师,企业则转型为算力企业。


运营商高层看得还是比较清楚的,想方设法在摆脱管道的定位,积极谋求成为数字基础设施提供商,兼方案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运营商大力建设的IDC,还有行业数字化解决方案,就是为了在toB领域成为企业数字化的合作伙伴,避免被设备商架空。


好了,以上就是小枣君对2022年通信行业10大看点的点评。个人意见和看法,不一定准确,欢迎大家拍砖!


说实话,2022年,最大的关注点还是在于疫情。希望疫情能够尽快结束,整个世界恢复到正常的轨道。我们的人生已经被偷走了两年,实在是不想再被偷走一年了。


对吧?

工资高。
根据甘肃兴胜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招聘公告了解到,该公司员工月工资在5000-8000元,有五险一金,工资高于同行水平,工资较高。
甘肃兴胜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31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临夏路街道临夏路,经营范围包括5G通信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

还不错。根据查询boss直聘网站发布的招聘信息得知:该公司施工员工资在8000元以上,工作环境整洁大方、其上班时间合理、不强制加班、会依法缴纳三险。工作内容:合理使用材料及设备,确保工程进行顺利、负责公司设备的管理,按时完成施工日记等。

专业有:
甘肃财贸职业学院有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服装设计与工艺、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粮食工程技术与管理、粮食储运与质量安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等专业,以下是具体名单一览表,供大家参考,由于专业设置可能会变动,正式填报时需要以学校最新公布的数据为准。

武都服务区可以下高速吗现在是可以下高速的根据新的疫情防控政策现在是可以下高速现在呢已经恢复了可以的,因疫情防控,当地政府对G75兰海高速武都服务区往四川方向暂时关闭,请途经车辆提前选择相邻服务区休整。 ​​​​

临高速公路于2001年10月开工,因桥梁多、隧道长而备受关注。 全长9269公里的兰临高速公路,概算总投资3264亿元,为标准化双向四车道。中达咨询查阅各类建筑网站资料得到有关兰临高速公路建设的相关信息介绍:
兰临高速公路建设——费用
兰临高速公路于2001年10月开工,因桥梁多、隧道长而备受关注。 全长9269公里的兰临高速公路,概算总投资3264亿元,为标准化双向四车道。这条公路是国道212线兰州至重庆公路以及西部省际通道兰州至磨憨口岸的起始路段,也是兰州的南出口。该工程翻山越岭,地形与地质情况极为复杂,建设中创立了甘肃公路工程的众多之最。其中,有4070米的新七道梁隧道,有墩高达77238米的芦家沟特大桥以及全长104708米的临洮高架桥。更为重要的是,交通建设拉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已经凸现。
兰临高速公路全长95312公里,公路整体式路基全宽245米。分离式路基全宽2×125米,设计车速80公里/小时,全立交、全封闭、控制出入的四车道高速公路。主要工程数量:路基土石方24329万立方米。大桥12座、中桥16座、小桥32座、涵洞273道、互通式立交5处,分离式立交17处。全线共设收费站7处(主线收费站2处)、服务区1处、养护工区2处、停车区2处、监控信息分析中心1处、监控通信所2处、全线设置交通标志、标线、中央分隔带护栏、路侧护栏和隔离栅。 经济效益预测:
本项目远景交通量为23000Mte/日,财务净现值148470万元人民币,经济效益费用比17,内部收益率1725%。项目建设期3年,即2001年至2004年。
项目进展情况:
本项目交通部于2000年3月21日以交规划发 2000]147号文批项目建议书,2000年11月16日以交规划发
2000]603号文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于2001年3月已批复,2001年11月开工。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部分路段采用BOT方式建设。 项目业主:甘肃省远大路业集团有限公司 。
兰临高速公路建设——桥梁长度
这条长400319(不含辅助部分)米的隧道不仅成为甘肃目前已贯通的最长公路隧道,而且以施工进度快、质量好及在建设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而受赞誉。
新七道梁隧道是兰临公路的控制性工程之一。隧道所在位置为祁连山脉的东南端隆起带,地质情况极为复杂。承担该工程任务的中铁十二局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克服了围岩强度低、类别变化频繁、地下涌水等不良地质条件,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勤测量、紧衬砌原则,比业主计划提前2个月贯通。 芦家沟特大桥全长3998米,总投资3225万元,墩身最高达77238米,主跨115米,桥面高达84米,是甘肃省第一高桥。该桥主桥上部结构为连续刚构箱梁,最大连续长度243米,下部为双薄壁墩,主引桥之间设实心过渡墩,是兰临高速公路上施工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桥梁之一。该桥开创了兰临高速公路及甘肃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四个之最:最高墩身达77238米,为甘肃第一;第一次在600小半径曲线上采用大跨度连续刚构桥型,为甘肃第一;钻孔灌注桩直径2米最深42米,单片梁重达约85吨,号称兰临高速公路之最。
兰临高速公路建设——意义
据介绍,兰临高速公路地质条件复杂,技术难度高,建设中创造了我省公路建设领域的“三个第一”。其中总投资超过4亿元的新七道梁隧道是我省目前最长的公路隧道,单洞长4070米;气势雄浑的临洮特大桥为我省目前最长的公路桥梁,长度达104708米,52孔;还有最高桥墩达77238米的芦家沟特大桥是目前我省墩身最高的公路桥梁。1小时经济圈形成兰临高速公路的通车,不仅缩短了省会兰州通往临洮的距离,同时使以兰州为中心,坐中四联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高速公路网络日益完善,尤其对号称“中国花木之乡”———临洮县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此外,兰临高速公路的通车宣告围绕兰州经济中心,半径在100公里的1小时经济圈的形成,这个经济圈把白银、中川、永登、永靖、临洮、榆中、皋兰、定西等市县连为一体,对于加快这些地区的物流、人流及信息流,促进资源开发,改善投资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尤其对这些地区商业、旅游和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效应。
以上就是CBI中达咨询对兰临高速公路建设的介绍。更多关于公路的知识,请您关注中达咨询的建筑知识栏目。
更多关于建筑行业独家信息,敬请实时关注建筑网微信号。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57210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