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电商平台有拼多多、达令家、贝店、云集、店多多等,具体内容如下:
1、拼多多
创立于2015年9月,2018年7月,拼多多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创立3年,汇聚4185亿年度活跃买家和360多万活跃商户,平台年交易额超过4716亿元。2018年12月,拼多多推出聚焦中国中小微制造企业成长的“新品牌计划,将扶持1000家覆盖各行业的品牌工厂。
2、贝店
贝店社交电商平台是国内最早一批做社交电商平台的,贝店是浙江省杭州市贝友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电商平台,2017年8月正式发布,采用自营的直销方式,面向国内中低端家庭购物市场,类似于京东直营。
就是所有商品都是由贝店平台自己采购,通过和品牌厂商合作,让利消费者,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本人目前正在做,相比之下,还是贝店更可靠一点,主要在于产品的质量能让消费者满意。
3、云集
云集社交电商平台是2015年正式推出的,比贝店还早,云集最开始叫云集微店,主要以销售微商类产品为目的,通过人际关系网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后逐渐开始转向发展社交电商平台。
云集打出的广告是不用压货就可以卖产品,只要卖出产品就可以拿佣金,不过,这种赚钱方式并不新鲜,就是一种常见的CPS类赚钱方式。
4、店多多
店多多社交电商平台,店多多名字有点像拼多多,号称是最好的社交电商平台,店多多是本人亲自测试过的一个平台,刚开始推出的时候火爆一些,店多多的背后是花红药业的微商团队在推广支撑。
加入店多多的门槛费用是399元,应该是最贵的门槛费用。本人亲自测试做另一个购物类APP平台,0门槛费用,直接和天猫、京东、拼多多合作只管推广赚钱。
5、贝壳优品
贝壳优品社交电商平台,这款APP平台是2018年8月左右推出的,也是本人亲自测试过的,和其他平台相比,贝壳优品的特点是有很多低价购物商品,产品相对来说也比较实惠,但是佣金提现和店多多差不多,都要上传身份z,这一点比较麻烦。
标准化是指在经济、科学、技术及管理等产业实践或社会活动中,对于重复性事物或概念,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统一化的规约,形成最佳秩序,以获得产业、社会等范围内的最佳效益。金融标准化则特指围绕金融业的业务流程、产品服务、信息交换、监管治理等方面所开展的标准化工作。由于金融业的电子化、信息化程度较高,信息交换类的标准在金融标准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近代金融业的历史演进中,信息交换标准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重要性:一是促进行业升级,规范新技术应用。标准化建设是创新技术产业化、市场化的重要环节。在制定标准时,相关企业需要全面掌握业界前沿,通过企业间的沟通、协调,对创新技术的应用形成客观、统一的意见。如此形成的标准代表了业界公认的成熟水平,并为行业内所有企业指明了基准线和边界线。一方面,金融科技的创新将对标准化建设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基准线也随之不断提升,促进行业持续升级;另一方面,边界线能够限定金融科技所应用的场景和范围,帮助金融业实现分类指导、分级监管,严格约束网络借贷平台、股权众筹融资平台等新型模式合法合规发展。
二是降低互联成本,挖掘大数据价值。互联网、物联网的连通促进了实体经济中资金流、信息流、物流、人际网的深度融合,赋予了金融服务更丰富的外延。传统面向交易、借贷、支付、清算的金融信息系统,现在则需要联通更广泛的系统、执行更复杂的业务、处理更多样的数据。通过标准化建设,推动各个企业在编码规则、数据格式、接口协议、报表结构等方面形成统一,能够有效提高金融市场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而数据标准的实施也为数据融合提供了重要基础,有助于实现金融穿透式监管和金融业综合统计,充分挖掘大数据价值。此外,在数据开放、数据交易、数据保护等方面加快标准的制定与完善,能够有效规范各个机构使用数据的行为,为数据安全提供保障。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行业竞争力。标准是规范产品服务和市场秩序的依据,标准化建设实质上是个性化、差异化向规范化的转变。在金融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通过市场参与者的沟通、协调形成标准,能够让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地参与竞争,从而避免因不正当竞争带来的资源消耗,降低市场运行成本,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同时,通过行业标准的制定形成产业合力,能够消除或减少金融业对外合作竞争的壁垒,提升金融科技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进而推动金融业改革开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