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工业大学发布了一份《中国中小企业景气指数研究报告2020》,报告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上半年全国中小企业综合景气指数总体有显著下滑,降幅127%,创 历史 最低点。不过,到了第三季度,实体经济快速恢复,景气环比增长了1003%。
中小企业整体上走出谷底,有赖于疫情过后消费复苏以及一系列扶持政策的落地,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小企业的危机就此过去。
12月13日-15日,2020年APEC中小企业工商论坛在深圳举行,会上围绕优化发展环境、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中小企业 健康 发展法律服务、AI赋能中小企业等主题进行讨论,而贯穿其中的数字化,正是所有中小企业发出的共同诉求。
这和新基建的初衷也不谋而合,新基建为全面开启数字经济时代先行奠定基础,中小企业则在新基建的浪潮中加速数字化转型。这是机遇,亦是挑战。
新基建不是巨头的“ 游戏 ”
4 月 2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把「新基建」圈定为信息、融合、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涵盖 5G、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自此后,新基建浪潮下,相关领域的技术及产业建设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以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为例,目前全国充电桩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418万个,车桩比例大概是33:1,这里面潜藏了千亿级别的市场空间。所以,特斯拉、蔚来以及各大传统车企都在积极布局,而且还不乏阿里、滴滴等互联网公司跨界涌入。
对于新基建这一国家战略性方针,最先吃到红利的自然是行业巨头,尤其是华为、阿里、腾讯等企业,以其生态打法,所覆盖的不只是一个领域。
新基建也是中小企业的利好,以新基建建设帮助中小企业走出困境,激发其发展活力,本就是国家大力推动新基建的期望之一。但是在巨头的威压下,中小企业想要抓住机遇、顺势转型并不容易,因为不是每个企业都有条件、有技术去参与新基建,更何况,很多中小企业在疫情中彻底暴露了在数字化转型上的短板。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也正是由此催生了数字化服务商在后疫情时代的蓬勃发展。
举个简单的例子,疫情期间,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助力下,云逛街、云家教、云就业、云看展…各式云服务层出不穷,而连接中小企业用户与技术实现的大多是数字化服务商。再比如线下零售受疫情冲击影响最大,走向全渠道零售成了零售门店的迫切需求,数势 科技 等一众服务商,成立不过数月就获得了巨头的融资。
还有线上培训,疫情时,企业、机构的培训被迫转移为线上直播,通过平安知鸟的AI直播,解决了他们线上培训、线上经营的“燃眉之急”。目前,知鸟AI直播可以支持100万+员工同时在线参训,使用的企业与机构已超过1500家,用户累计突破5300万,覆盖行业超过22个。
新基建需要行业巨头、技术供应商与中小企业相互协同,这是参与者的共同机遇。无论是产业链上下游联动还是大企业带动中小企业,都将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而如何找到突破口,去解决技术、资金储备、人才等方面的问题至关重要。
转向中小企业,平安智慧城市打响to B第一q?
根据IDC对亚太地区中小企业全数字化转型现状的调查显示,大多数 (84%) 中小企业正在努力实现其全数字化目标,其中略多于一半的企业处于“主动观察” 阶段。但是,仍有近三分之一 (31%) 的中小企业在被动响应市场变化。
主观意识、技能及技术、资金,是横亘在中小企业转型的三大挑战,今年疫情的突发,可以说帮助解决了主观上不愿意转型的问题,但剩下的才是真正考验中小企业实力与眼光的关键。
数字化服务商要想扩大用户、服务于更多中小企业,也要以此为突破口。
2017年,中国平安实施“金融+ 科技 ”的战略,随后平安智慧城市在全国的数十个智慧园区项目稳步推进。相比其他智慧园区,平安在金融全牌照资源、投融资能力、快速研判政策等方面的积累,对应地转移到平安智慧城市的建设上,这是其优势所在。而实际上,这也恰恰是新基建浪潮中赋能中小企业所需。
为什么这么说?从资金上看,受疫情影响,中小企业短期经营的优先事项是生存至上,这导致事关长远的数字化转型投资支出很可能会下降。而如果疫情带来的亏损在未来两三年来仍难以完全消化,必然严重拖累转型的进度。
据了解,平安智慧园区能够甄选优质金融方案,向政府、园区、企业、个人提供丰富的金融服务产品,同时带动 社会 化金融资源,为园区提供本地化、特色化金融方案。
当然,解决中小企业对于数字化转型投入多少、如何投入的问题,不可能只靠金融,而是尽快让中小企业看到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效益,才会增强信心、加大企业自身的投入。以企业培训为例,通过平安知鸟的线上线下一体化培训模式,有效节省了线下培训所产生的人力、场地等费用,同时减少人员在途浪费的时间成本、培训管理的工作量,课程也可以用来重复学习、无限使用,整体可为企业节约大量培训成本;同时,AI 科技 的应用还能够有效助力提升培训组织与管理的效率,实现企业培训降本增效;
透过平安知鸟,也说明找到拥有合适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合作伙伴,是克服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前的技术难题的核心。
智慧园区是智慧城市的一个缩影,而智慧城市与新基建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简单来讲,在智慧城市建设里面,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就是数字化基础设施。从这个维度看来,平安智慧城市搭建的“1+N+1”智慧城市体系,其实对于新基建有着示范性意义。
后疫情时代,中小企业的东风已来
自数字化转型的口号提出,已有数年,直至今日,我们离数字化目标的距离才被逐渐被拉近。
一则,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根本一定来自于中小企业的成功,在新基建这一对未来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宏观布局下,疫情过后的中小企业逐渐认识到数字化转型与自身生存的必然联系。宏观政策与微观经济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共识,数字化转型的阻碍便少了很多。
二则,在新基建战略的引导下,巨头加大对新技术、新产业的资本投入,进而将汇聚一大批中小企业服务商,再作用于对各行业企业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这种企业间的协作正在进入一种空前活跃的状态。我们看到很多行业巨头正从传统软、硬件服务商向技术提供者的角色转变,加速赋能中小企业。
其实,平安智慧城市从过去偏向服务政企客户,到现在正式进入B端,也正是顺应了这股热潮。
经过多年积累,平安智慧城市围绕“医行住学安、养保法政财”等城市治理需求进行深耕,搭建了“1+N+1”智慧城市体系。就在前不久的2020亚太智慧城市评选上,平安智慧城市还与阿里云、华为、中兴等企业一同被评为“2020年亚太区领军智慧城市服务商”。
与其他智慧城市服务商不同,平安智慧城市的优势是在各大城市与各级政府、医疗及教育机构建立起的,涵盖智慧医疗、智慧交通、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的智慧城市体系。比如平安智慧政务,已在国内20多个城市、30多家委办局辅助政府实现“精准决策”、“协同办公”、“智能管理”。
但这也随之带来一个疑问,缺少服务B端经验的平安智慧城市能否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实际上,在底层技术的实力积累下,平安智慧城市在智能化线上培训、智慧人事、智慧交通等方面的成果,可以有效满足中小企业的各类场景需求。
如平安智慧人事一体化平台—HR-X,它从顶层战略和组织环境出发,服从和服务于不同企业各自的战略、文化、发展阶段。以人才培养和学习为例,HR-X引入前沿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能精准识别员工能力短板和学习需求,再通过千人千面智能推荐引擎,个性化配置学习资源,全程追踪进展及反馈学习效果。
HR-X本身就在平安集团庞大复杂的管理实践中得到验证,所以,平移到中小企业的人事管理上未尝不可。
平安智慧城市切入B端,将为其智慧城市体系的构建延展出更广阔的空间,借助新基建的浪潮,智慧城市的构建也会拥有更加完备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基础。
而对于中小企业来讲,赋能中小企业是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平安智慧城市从政企合作到企业协同,可以说为所有参与者打破隔阂、共建产业生态圈提供了积极有效的示范,有助于帮助更多的中小企业迸发新的活力。
抓住新基建建设风口,中小企业才能在产业链中寻找不可替代的价值,那时离真正的复苏也就不远了。
说到智慧城市的发展,就要从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6部门联合印发《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方案》开始说起。
《方案》指出,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社区设计、建设、管理和服务等活动全过程,到2022年,力争全国60%以上的城市社区参与创建行动并达到创建要求,基本实现社区人居环境整洁、舒适、安全、美丽的目标。
8月25日,全国智能建筑及居住区数字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0年工作会议暨第五届绿色智慧社区及智慧城市产业峰会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
众多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围绕“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助力精细化城市综合治理、引导建筑业绿色发展”“推动智慧城市高质量、 健康 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与探讨。
标准化对于城市的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全国智标委在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建筑、智能家居等领域发布了数十项国家标准、团体标准,助力智慧城市发展。
2020年,“新基建”无疑是时代大潮中一个“技术革命的浪尖”,其澎湃而有力地敲击着这个时代。
对于“新基建”下的“新城建”,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专家委员会主席戴红认为,产业要抓住“新基建”带来的红利,利用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城市新旧设施融合、创新设施应用,以人为核心,以智慧城市为落脚点,推动城市建设、治理、服务走向标准化、精细化、智慧化,以“新基建”助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2019年《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到2020年《方案》,在绿色发展的基调下,围绕物联网技术应用、精细化治理等方面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绿色智慧社区标准实践试点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
自2014年以来,全国智标委先后在江苏、山东、天津、重庆、广东、福建、河北等省(市)开展绿色智慧社区标准试点工作,对标准化建设和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海尔董事长陈斌表示,海尔从用户体验出发,在绿色智慧社区、数字城市的“标准化”方面将会努力进行 探索 和实践。
而智安 科技 作为智能家居赛道中的一员,也紧跟着行业巨头的脚步,致力于智慧社区的“标准化发展”。我们秉承着“让世界万物互联,未来万物智能”的愿景,打造以“智慧”为核心的绿色智慧社区环境。
其中智慧物联APP,集智能家居控制与智慧社区服务于一体,依托ZAIOT云端AI能力,打造 “小区内的事,就是一句话的事” 的极致体验,让用户能够通过语音交互的方式,控制全屋智能产品、呼叫物业服务、购买社区商户产品、缴纳物业费等。
从老旧小区改造的民生大计,到绿色智慧社区创建的和谐之居,标准化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进一步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助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跨越式发展、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深远。
新基建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伴随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将持续跟踪研究。
扩展资料
新基建的意义:
新基建的意义不仅在于通过提供基础设施推动相应的新经济部门快速发展,更重要的是使经济社会不同领域,使更多的国民获得普遍化的新经济红利。
在此轮技术革命浪潮中,数据无疑是最为关键的生产要素,但数据要素具有特殊属性,不能简单套用之前任何一种生产要素的激励和约束规则。
数据要素存在互补性和专用性,也存在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有效的数据往往依赖于多主体的系统生成,其生产效率既依赖于基础设施的匹配程度和建设水平,也依赖于企业的创新投入,其生产和使用效率往往涉及多个产权主体和多种异质性数据,既要避免数据垄断,打破数据壁垒,又要激励创新性的数据生产和数据使用。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新基建”都有啥 官方解释来了!
在中央频频提及“新基建”的当下,沈抚新区的一波“新基建”投资已经在路上。
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其中提到,“加强传统基础设施和新型基础设施投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
4月29日,沈抚新区举行招商引资项目春季集中开(复)工暨一方•天年大数据医疗产业园奠基仪式。本次开复工建设项目共计88个,总投资达70858亿元。其中复工建设项目68个,总投资60666亿元;新开工建设项目20个,总投资10192亿元。其中符合“新基建”概念的项目不在少数。
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这88个项目、700多亿投资的开复工,传递了更趋积极的增长预期,也传递了愈加坚定的发展信心,激荡出沈抚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
47个亿元以上的“大块头”
数量可观的“新基建”
88个项目,按照投资额划分,1亿元以上项目47个,其中总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4个,10至50亿元项目6个。
按照产业类别分,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项目10个,生命 健康 项目6个,新材料项目2个,数字经济项目1个,现代服务业项目32个。市政道路及桥梁工程12个,基础设施配套电力及管网工程9个,路灯亮化工程7个、民生保障工程6个,绿化工程1个,生态环境工程2个。
新开工建设的20个项目中,包括招商引资项目10个,总投资达987亿元。分别为:天年大数据医疗产业园项目、未来学习城项目、七喜精准医疗项目、沈抚供应链基地项目、辽宁省房地产协会沈抚新区总部项目、建龙钢铁控股有限公司节能环保研究院总部项目、辽宁省广东商会沈抚新区总部项目、辽宁省河北商会沈抚新区总部项目、数码雷管模组研发检测及生产基地项目、沈抚航飞机器人项目。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个,协议投资额322亿元。
既要合理扩大基建规模,又要抓紧补齐基建短板;既要加强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又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梳理这88个项目不难发现,沈抚新区此次项目开复工,体现了统筹推进传统基建和新基建的重要思路。其中,按照近日官方给出的最新定义,符合“新基建” 概念的项目数量较为可观。
何谓“新基建”
一段时间以来,“新基建”成为热词。
这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党中央、国务院的多场重要会议中,“新基建”屡次被点名。
不久前,较为模糊的“新基建”概念进一步明晰。4月20日,国家发改委首次就“新基建”的内涵作出正式解释。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表示,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 科技 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当然,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持续跟踪研究。”伍浩说。
从“新基建”目前的定义来看,“新”在理念,发力于 科技 端,有助于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加大新型基建投资既有利于调节经济结构,也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符合我国转型发展的大趋势。
从沈抚新区此次开复工的项目看,很多项目可以看作是“新基建”。比如,项目中包括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项目10个,生命 健康 项目6个,新材料项目2个,数字经济项目1个,现代服务业项目32个,等等。以新开工的“一方天年大数据医疗产业园项目”为例,该项目计划建设辽宁 健康 大数据中心、生物制药研发总部基地、智能医疗器械制造总部基地、数字医疗产业链集群、创新创业孵化器以及康养社区,将用三年时间打造“一个生态、智慧、共享、融合、创新”示范园,构建辽宁省大 健康 数据应用平台,东北大 健康 产业集群高地。
疫情的冲击下,基建投资作为宏观逆周期调控的重要抓手,已经成为很多地区的共同选择。如何更好地发力新基建,使“稳投资”在2020年“稳增长”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是需要各级干部思考的重要课题,也充满了想象空间。
莫负春光,只争朝夕,面对困境,以闯的魄力、试的胆识、拼的勇气、韧的执著,辽宁经济肯定会好起来!
编辑 : 李传宏
7月27日,全球领先的专业电子机构媒体ASPENCORE与深圳市新一代信息通信产业集群一起联合主办的“2021国际AIOT生态发展大会”。在下午的“智慧家庭分论坛”中,旺龙智能 科技 供应链总监周继辉先生发表了题为《打造空间人机无感通行解决方案》的专题演讲。“我们公司叫旺龙智能 科技 ,可能很多人没有听过,所以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演讲开始,周继辉简单对公司情况做了介绍。
据悉,深圳市旺龙智能 科技 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专注于人机智慧通行物联网领域,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售后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旺龙作为IC卡电梯、云电梯、机器人乘梯发明企业,专注建筑智能化24年,提供人机无感通行解决方案。2020年,旺龙通过华为云所有技术认证,成为华为领先级合作伙伴。
随着“新基建”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AIoT驱动数字化转型浪潮已来。对于新基建,周继辉认为,其核心是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新”就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过去的物理世界过渡到了数字世界。 旺龙打造空间人机无感通行解决方案,人行和机器人通行共用一套设备(不需要另外增加投资),通过同一套智能化基础建设就可以实现机器人垂直空间及全通道的授权通行,即为机器人“修路”。时下机器人大规模、 社会 化应用已经迫在眉睫,“修路”显然需要先行。
他指出,由于机器人应用必须依赖5G网络,而5G网络在机器人应用中才能发挥全部效能。因此,机器人与5G的发展相辅相生,相得益彰。按照行业专家的判断,5G网络全面应用效能发挥的主要支撑将来自于机器人 社会 化、爆发式增长使用。
不过,要想为机器人“修路”(建设智能化基础设施),必须依托现有的5G网络建设条件,促进机器人应用及AIoT全 社会 普及,同时有利于全 社会 建设的5G网络功效得到最大的发挥,促使机器人成为5G时代的支撑性应用,共享5G发展红利。
据介绍,旺龙智慧社区空间人机无感通行解决方案为社区创造“智能化、一体化、高安全、高可靠”的空间无感通行环境。公开资料显示,该解决方案运用了5G、AI、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构建具备统一顶层设计、 统一授权的人机智慧通行云平台,通过多品类机器人统一集成、统一调度,多梯调度,使得机器人、云对讲、云电梯、云门禁、访客机、停车场等智能设备终端高效协同响应,实现社区住户授权无感通行、访客授权通行及机器人共同使用的完整系统落地应用。旺龙智慧社区空间人机无感通行解决方案,不但提供机器人授权应用,人行无感通行,解决机器人乘梯应用“最后100米到户”配送难题,实现外卖到户、包裹到户、团购到户等,兼顾安全性和便利性。
他补充说,为了解决医院、酒店、社区、园区、加装电梯等场景各痛点,旺龙还通过掌握的核心智能硬件,构建具备顶层设计和统一授权的人机智慧通行云平台,系统及算法经过国密算法加密,拥有国密认证资质,打造面向医院、酒店、社区、园区、加装电梯等场景的空间人机无感通行解决方案。
周继辉指出,传统园区场景的通行面临人力和配套成本逐年攀升、服务水平参差不齐、高峰乘梯还有园区人员安全等几大问题。“使用了旺龙智慧园区空间人机无感通行解决方案后,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去年开始疫情爆发后,医院的电梯也成为可能发生疫情交叉感染的危险地带之一,为了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旺龙&华为联合推出的无接触智能乘梯和机器人应用,就医或其他人员在医院公共区都可以通过语音命令、微信扫码或APP等方式进行无接触通行,避免人员接触电梯按钮,还可以使用多机器人并用,实现医疗配送、生活配送、消杀、清洁等工作,除了降低感染风险外,提升了医院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
周继辉说:“在酒店场景,我们认为有四大需求,人力需求成本比较高,技术岗位比较难行,也可以通过机器人取代,对于客人来说还是需要安全性高,通过机器人和VIP管控、楼层管控也可以通过。入住流程可以通过APP加智能门锁,通过提升客户的入住体验感。人机方面也是一样,可以一套把人和机器人同时解决。从酒店来说一次性发卡可以把所有的楼层和机器人都解决掉。”
“现在拿快递是不是觉得不方便?社区方面我要重点讲一下,我们的方案通过对机器人,对电梯的控制,主要是希望为客户省钱。事实上,智能门禁已经覆盖了很多小区,有些小区的出入门禁卡可能比较多有两张,一张社区门禁一张单元门禁,但进出人员经常使用也有遗失的风险,遗失补卡还需要付出额外的费用,而旧卡未必可以挂失,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而电梯安全方面,一些住宅或大厦电梯要求访客在授权后才能搭乘,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所以,我们有专门的方案,只要采用人脸识别、二维码,或APP就能完成社区通行。”周继辉说道。
他还说,“电梯调度和安全方面,相信大家都知道之前电动自行车在电梯自燃的事件,所以,我们现在计划做一个方案,在动感人脸识别中增加识别电动自行车的功能。如果有住户将电动自行车带进电梯,电梯将停止正常运行,并直接报警给物业。”
“另外,相对老旧的社区需要加装电梯面临的成本高,效率低等痛点,我们也有做一套解决方案,就是通过共享电梯云收费系统解决方案,可以让住户自行查询乘梯费用,实现云收费、运营商线下授权、用户缴费管理、计费统一管理。此外,该系统还可为机器人使用预留通道,后续可随时接入机器人,实现机器人全面应用。
演讲最后,周继辉表示,旺龙智能 科技 的解决方案均围绕智能化、一体化、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所做。“我们已经拥有自有核心的产权的硬件和软件,下一步,我们将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而采取行动,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为更多企业提供更智能化的解决方案。”狭义的“新基建”主要就是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新型基础设施,这也是2018年底以来中央历次重要会议明确宣示的范畴。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加大制造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0年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两者结合起来,狭义的“新基建”应该包括5G网络、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
广义的“新基建”主要是中国信通院等研究机构提出的,而且按照对数字经济的理解方式进一步分为“数字基础设施化”和“基础设施数字化”。这一定义既包括云、管、边、端等数字经济底层基础,也包含了铁公基等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和升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