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发言稿参考

两化融合发言稿参考,第1张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发言稿,发言稿的内容要根据具体情境、具体场合来确定,要求情感真实,尊重观众。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好一份发言稿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两化融合发言稿范文参考,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两化融合发言稿参考 篇1

一、企业两化融合现状

1、大全集团简介

大全集团始建于1965年,总资产超过100亿元,员工近10000人,下属23家企业,产业基地分布于南京、镇江、重庆万州、新疆石河子,主要产品包括电气设备、交通技术、新能源(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上网系统)等。

2014年,大全集团荣获中国电器工业100强第一位,公司在中低压成套电器设备、母线槽、电缆桥架、封闭母线、直流牵引开关设备领域创造出五个“全国第一”。主导、参与11项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其中两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2014年1-10月,集团各项经济指标稳步发展,产值136亿,销售132亿,利税124亿,其中产值同比增长30%。

2、两化融合现状

大全集团两化融合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创新突破阶段,从2002年开始,大全集团联合清华大学、江苏大学、北京清软英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定制开发了“成套电气行业版EIS一体化系统” ,集成了PDM、CAPP、ERP、MES等系统,广泛应用于下属数十家公司;并实施了集团化营销、采购的服务平台,集团实现了行业定制化集成应用。大全集团还作为承担单位主持了10多项省部级信息化项目,其中包括1项目两化深度融合项目、4项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3、具体做法

2010年以来,我们越来越体会到传统的制造业利润率下降明显,残酷的竞争环境已经到来,为此我们通过转型升级、开拓业务领域、转变经营方式等举措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为成就大全集团“全球大业、百年大全”长远发展目标,大全集团在未来的3到5年内,将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并逐步缩小与西门子、施耐德等国际第一梯队的差距,在某些单项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实施集团发展战略,大全集团通过一系列战略布署对战略目标进行落实。其中最重要一项部署即“借助两化融合优势,全面推进公司管理创新,整合内部资源,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

1)高层领导对两化融合的认识和领导力

大全集团的两化融合工作由徐广福董事长亲自领导,由执行总裁葛飞负责全面推进。公司决定通过持续投入,实施人才战略、创新战略。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观念创新来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的同时,逐步缩小与国际第一梯队的差距,在某些单项要接近或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2)重视信息化的促进作用

2010年注册1000万元成立镇江大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拥有专业技术人员55名,负责集团及下属所有子公司的两化融合技术支撑,其中有30名人员在大全集团服务10年以上的复合性人才;同时重视领军人才的培养,信息公司总经理徐慧为省2014年度“江苏省优秀信息主管”。

3)组织学习交流、紧随时代导向

大全集团每年派出60名骨干参加汉诺威工业展、考察德国西门子公司,感受自身与国际先进制造和管理水平的差距。

提高产品智能化与服务化水平,使大全产品成为客户打造智慧工厂的一部分;结合智慧工厂和管理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保护和提升大全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4)选定方向、找到路径、突出重点推进两化深度融合 2014年,江苏省经信委安排两化融合诊断服务,为企业指出了方向。国家工信部安排的体系贯标,我们首批试点,更为企业找到了两化深度融合的路径。通过省经信委和工信部两大支撑及相关实践,发现两化融合体系的思想和企业战略发展想法不谋而合。当前大全集团创新发展的重点在营销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智能制造,其中管理模式的创新——“扁平化管理”,作为创新发展的首选任务。“扁平化管理”模式的变革,首先在于技术的进步带来了变革的机会,还涉及业务流程的优化再造,责使组织结构呈扁平型,再借助信息化集成协同平台,从而对企业的数据做为战略性资源进行挖取、分析;从而为大全深度的智能制造、柔性、服务型制造转型等深度融合打好基础,争取抢占产业竞争的制高点。逐步建立以流程驱动的柔性化管理体系,压缩管理层级,员工贡献、老板可视,评价分配、科学合理,实现“标准化、动态化、精细化、扁平化、信息化”管理。在智能制造方面,大全将利用工业40的先进制造理念,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产品的自动化生产。集团已经与中科院沈阳分院自动化所合作,将基于“以制造为核心”和“以管理为核心”的数字制造观,并以智能物流、智能制造、机器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对整个工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进行顶层整合、设计和规划,从而达到从物料到产品全过程的智能化生产、全产品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和企业的全局性优化运营。

二、企业两化融合取得的成效

1、工作成绩

1)信息技术与重点产品的渗透融合,提升了产品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并研制出智能化断路器、低压智能母线等产品,推动大全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跨域。智能化产品每年新增销售收入5亿元。

2)信息技术与研发设计、工艺设计的融合,推动持续改进、及时响应、全流程创新的产品研发体系的建立,提高了研发设计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产业链协同设计体系,大大降低了产品研发和设计周期。以开关柜产品为例,设计差错率平均降低80%,设计周期平均缩短50%。

3) 信息技术与生产、制造的融合,一方面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特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装备为重点,提高制造业重大技术装备自动化成套能力。另一方面实施先进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故障诊断、质量控制和调度优化,深化生产制造与运营管理、采购销售等核心业务系统的综合集成。显著提升了生产计划执行的准备率,缩短了产品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以集团下属公司默勒电器为例,生产计划变更次数降低了一半,产品生产周期提前5天,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从95%提高到98%。

4) 信息技术与采购、销售的融合,实施覆盖全集团营销、采购的服务平台,实现客户、市场和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物料集中采购和价格管控。通过平台线上年采购额62亿,缩短采购周期20%,年节约采购成本15亿元。

5)通过信息技术推动综合集成,实现设计、制造与管理一体化集成应用,实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集团信息化管控水平,促进企业组织扁平化、决策科学化和运营一体化,增强企业资源共享和业务整合能力。

两化融合发言稿参考 篇2

一、 企业基本情况

红豆集团是国务院120家深化改革试点企业之一,江苏省唯一一家由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商标战略实施示范企业。红豆集团党委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也是唯一一家由中组部发文号召全国企事业单位学习的民营企业党组织。2013年集团产销435亿元,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57位。

多年来,红豆集团荣获国家级荣誉500多项。2007年3月,“红豆”品牌荣获中国服装行业最高殊荣——成就大奖。2007年4月,红豆成为国内首家通过“CSC9000T企业社会责任”认证的企业。红豆集团因其推行卓越绩效管理取得的优异成绩,获得“2009度全国纺织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2011年11月,红豆集团获得“CCTV中国年度品牌”。2012年5月,红豆集团技术中心被评为国家级技术中心,成为中国纺织服装行业较少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企业。集团党委书记、总裁周海江先后当选为党的十七大、十八大代表,2012年底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

二、 企业两化融合现状

1、集团采购的商用信息化系统,包括金算盘财务系统、九恒星资金系统、百胜ERP系统、富勒仓储物流管理系统、优洛克门店督导系统、金蝶人力资源系统、万户OA系统、统一通信RTX系统等。

2、由集团开发部自主开发的信息化系统,包括用于橡胶轮胎生产线生产(MES)和ERP管理的大型综合管理系统、用于纺织服装供应商查询进销存以及日销量的供应商查询系统、用于集团员工工作日志的提交查询和管理系统的工作日志管理系统、统一通信RTX的手机客户端、集团招投标管理的招投标系统等,应用了生产、排成等系统。

3、由集团各二级公司各自负责的管理销售平台,包括红豆电信的联通转售业务、红豆商城的服装网销的电子商务平台、纺织材料交易中心的面料交易平台等。

三、 企业两化融合贯标工作情况

已与南京慧德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金蝶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洽谈,12月初确定协助红豆集团有限公司制定两化融合贯标标准的咨询公司。

四、 企业两化融合取得的成效(有哪些亮点)

1、获得的荣誉

2012年获得江苏省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示范企业

2013年获得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

2、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成绩

股份公司西服厂引进3条瑞典伊藤吊挂线,是国际先进设备,吊挂线的使用,使得衣片的搬运由人工转为设备自动化,消除了搬运衣片的时间浪费,同时吊挂系统是单件流模式,发现问题能及时解决问题,避免了批量生产方式带来的批量质量返工问题,与非吊挂系统相比,人均效率提升了15倍左右。

电子商务的销售取得了飞跃性的提高,以双十一为例,2013年红豆集团双十一的销售额为一个亿,而2014年双十一当天的销售额则是135亿元。

五、 企业两化融合工作的体会

通过两化融合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红豆在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等的协助下,以创民族品牌为己任,以提高集团公司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以深化“千亿红豆“为奋斗目标,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在生产经营的重点环节广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促进了管理创新和管理工作升级。

在两化融合的工作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各公司各部门间的沟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工作都是需要通过沟通大家协作来完成的。为了顺利地实施和推广信息系统,需要领导和各业务部门多多进行沟通,以确定科学的解决方案,提高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效率。

二是要突出实效,让员工和管理者真正的参与到信息化系统的使用和建设中去,从而使大家切实感受到信息化建设给自己工作带来的变化和好处,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增强领导对信息化工作的支持,使企业管理目标和信息化目标得以高度融合。

三是要个个突破,将信息化目标分阶段实施,各个击破,为全面实现企业整体的两化融合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是要坚定信念,信息系统的实施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技术性工作,也不是一项IT部门内部的管理工作,而是一场企业管理变革的系统工程。这样的变革既会牵涉到企业各方利益的调整,也会涉及到思想观念的更新。企业各级决策者必须坚定信念,敢于创新,才能达到最终的目标。

两化融合发言稿参考 篇3

一、南钢两化融合的现状

南钢具备1000万吨钢的综合生产能力,是中国最大的中厚板产业基地之一。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南钢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位居全行业前列,其中经济效益综合指数始终稳居行业前三名。2014年预计利润4亿元。

随着产品不断提档升级,南钢已形成十二大类行业领先产品系列,如军工及海洋用钢,是国内第一家通过造船和海洋工程用钢板10国船级社认可的钢厂,国内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名列前三。船板、船用球扁等应用于军舰制造,与鞍钢一起成为国内军工板材主力供应商; 储罐用钢,液化天然气陆地储罐和船用镍系钢板、石油储罐钢板,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南钢是目前唯一能同时向“三大油”提供陆上LNG储罐用板,唯一能提供20万立方米以上LNG储罐用板;电力用钢,供货国内多个核电项目,成为中核等核电公司的合格供方,并负责起草了风电用钢国家标准,已于2013年实施。

南钢两化融合总体发展路径是借鉴和学习台湾中钢、韩国浦项等国际知名企业管理思想和成功实践,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提升,实现了全面的系统集成与业务整合。南钢信息化与工业的深度融合,不断完善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并形成支撑企业发展的可持续竞争优势。长期以来,南钢十分重视信息化自动化建设,十二五以来,南钢的信息化与自动化建设更得到了快速发展。2004年,国内首个炼轧一体化中厚板MES系统上线;2007年1月正式启动ERP工程,投资1亿多元,建成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关键过程的整体信息化系统;2008年6月,南钢 ERP系统整体上线;2009年3月南钢ERP通过工信部“倍增计划”项目验收;2009年9月,销售电子商务和采购电子商务系统上线运行;2011年南钢信息板块核心,江苏金恒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挂牌成立;2014年,金恒公司信息化综合竞争力钢铁行业前三位,获得两化融合贯标咨询服务资质。

通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南钢形成的拥有自身特色的信息化建设架构,该架构基于传统的5层信息化架构,但不强制区分各层次的信息系统,反而十分重视信息化系统之间互相融合,在每一个业务系统建设之前就极为重视数据和业务的融合。目前南钢两化融合建设在工厂自动化层、产线追踪与控制层、计划与管理层这三层的基本完成,正在全面开展L5层的建设,同时优化、深化L3、L4层的应用。

作为全国首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单位,南钢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于8月中旬正式启动,由金恒公司提供咨询服务与指导。通过与标杆和企业自身目标比对,发现差距,明确提升方向,形成《南钢两化融合现状调研评估诊断报告》,该报告作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策划和建立的基础。根据该报告,分析形成企业两化融合方针和目标,明确管理体系框架,包括管理手册和20个程序文件;以业务流程为主线,梳理作业规程和记录文件,记录文件以信息与自动化系统支撑为主;同时,对380项现行业务流程进行再梳理和优化。经过3个月的努力,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编写完成并发布,并纳入协同办公知识库统一管理。目前已进入内审和管理评审阶段,预计12月中旬提认证申请审核认证。

二、南钢两化融合的成效

(一)精益生产,柔性制造

精益材料设计:以生产订单为核心,结合炼钢、轧钢各工序生产标准及作业条件,创新性的采用四阶段设计方法,组合多个订单进行自动材料设计,实现了余材最少化、缩短生产周期,降低各类损耗。

优化计划排程:利用计算机技术,快速收集生产数据,实时掌握生产节奏,动态调整生产排程,使现场管理能做快速反应已不是遥不可及。炼钢厂上下工序配合紧密度高,各生产工序环环相扣,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需要一个有效率的排程及监控工具来组织生产,炼钢动态排程系统即是担负这样的重任。

柔性过程制造:打破传统的以炉次为单位执行炼钢计划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转炉出钢量波动,造成炼钢计划执行率低的问题,提高炼钢生产组织水平,减少余坯切割损失。系统上线后,计划外余坯减少60%以上、计划板坯未产出量减少60%以上,每年直接经济效益达1000万元以上,有效提高合同兑现率,降低板坯库存。

订单全程追踪:采用多种接口技术以及移动互联技术实现生产数据的高效采集,以用户订单为中心管理各工序的生产进程量,提供订单的生产全过程状况信息,实现信息的高度共享,有效提高客户满意度。

(二)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JIT生产与交付

基于客户精确需求、精确制造、精确配送的一体化方案。船板分段定制配送,供应链协同创新,促进经营模式转型。南钢的准时制生产配送模式是对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模式进行一种变革创新,通过延伸销售与客户协同设计最终产品的用料,组织定制化、精益化、柔性化的生产,提供敏捷、准时配送交付,为下游行业精益精准生产提供服务,最终打造综合成本最优的价值链。现在已在船板上试行船板分段配送。船厂钢材利用率至少可以从90%左右提高到95%以上,库存从2个月降到7-10天,造船周期缩短三分之一以上,人工数量减少三分之一以上。

(三)业务财务一体化,成本日清日结,动态管控 全面的系统集成与业务整合,真正将企业的产、供、销数据与财务无缝集成。生产数据经由抛帐表实时自动转换为成本帐务数据,物流交易核算帐务即在此一流程中完成,可提升管理时效。

(四)新一代能源与环境管理(EEMS),助力企业系统节能减排

南钢能源环境管理系统EEMS是一个集能源数据采集、控制和集中的管理调度、供需平衡、能源预测分析和优化、环境数据采集和监控、环境分析和评价为一体的管控一体化计算机信息系统。EEMS为能源环保工作提供了可视化管理手段,促进了扁平化管理。实现了“事前规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闭环管理模式,提升了现代化管理水平。

1创造性的建立节能与减排的整合平台EEMS,实现联动效应,把经济运行与环保效益结合。

2智能能源管控子系统,在重点生产厂建立能源管理子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对主要设备根据生产节奏进行用电控制,实现产线节能5%的目标。

3同时在EEMS建立能源数据长时存储和历史数据分析功能,为能源管理人员提供能源分析和优化的有效手段。

4环境预测和污染物目标总量控制功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5775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