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链计划=星球大战计划?马斯克的阳谋真实目的是啥?

星链计划=星球大战计划?马斯克的阳谋真实目的是啥?,第1张

“星链计划”起源于2015年。在一次演讲中,马斯克表示:Space X将发射12000颗近地卫星群,为全球用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星链计划”的收入会被用于火星移民计划。

刚开始,谁也没把“星链计划”当回事。毕竟,从1957年人类第一次发射卫星到2015年,58年时间一共才上天了25000颗卫星。

马斯克一张口就是12000颗,占了人类卫星总数的一半,按照常规推算没有20年的时间,马斯克根本不可能完成“星链计划”。

然而,令所有人没有的是,“星链计划”恐怖的发展速度。2018年-2019年,星链计划进行了三次小规模测试;2020年,星链计划步入正轨,全年发射14次火箭,单个火箭搭载60颗卫星;2021年,全年发射19次;截至今年5月,不到半年时间已经完成了14次发射,预计今年发射总数将超过30次。 明年,马斯克的规划是每周发射一次。

短短两年半的时间总共发射48次火箭,看似遥不可及的星链计划,已经在全球部署了2651颗卫星!以现有发射速度计算,2025年12000颗卫星将全部发射完毕。

或许,连马斯克也没想到,计划竟会如此顺利,他迅速调整了卫星数量,进一步提出要在全球部署42000颗卫星。美国通信委员会已通过了这一请求。

他拍摄的照片显示,在夜间,马斯克的卫星群在某个轨道上,呈“一字长蛇阵”闪闪发光,首尾相连几十公里,密度之高,快形成一条直线了。

这就是马斯克的恐怖之处,外界都以为他在吹牛,而他一次次把吹过的牛变成现实。

有人测算过,星链计划占据的近地轨道(200公里-1300公里)的高度,最多容纳60000颗卫星,马斯克打算一人独占42000颗。

未来,我们抬头仰望星空时,每时每刻都有他的卫星在我们头顶飞过。

在普通人看来,需要至少20年时间完成的计划,马斯克用5年即可完成,如果我们再对此不闻不问、无动于衷,可能会输掉这场正在进行的太空竞赛。

马斯克发射这么多卫星究竟想干什么?他自己的说法是为全球消费者提供高速互联网服务。

以我们现在用的宽带为例,绝大部分家庭宽带用的是地基光纤,光纤埋在地下,接入各个家庭。

手机的无线网络,用的是基站信号,基站又细分成很多种,有适合人口密集地区使用的宏基站,有适合地广人稀地区使用的微基站。

反正光纤和基站都建在地上,属于地基通讯,这是当今宽带服务的主流形式。

马斯克的“星链计划”是天基通讯,要把基站建在宇宙中,从太空直接向全球用户提供宽带服务。

这么做的好处是,摆脱了地形的限制。我们知道,很多偏远地区地广人稀,铺设光纤或建宏基站的成本太高,微基站带宽又有限,地基宽带无法解决使用需求。

星链计划完美解决了这个问题,天高任我飞,毫无限制地向地面提供宽带服务。

目前,2600多颗星链卫星已在32个国家开展宽带业务,14万用户接入了星链。使用星链宽带的用户需花499美元购买一个信号接收器和99美元/月的宽带费。由此推算,马斯克能赚6900万美元的宽带费。

这部分钱根本不够覆盖星链计划的成本。据了解,一颗星链卫星的成本为50万美元,一箭60颗,一年发射3000颗,要15亿美元,单次火箭发射又要花100万美元,要52亿美元。

一年总共花费20亿美元以上,6900万美元的收入如何维持?

有人说,马斯克有特斯拉的资金支持。抱歉,特斯拉和Space X是两家独立的公司,财务上无法相互支援。马斯克给出的说法是,靠融资,星链计划最快将在今年单独拆分上市。

可市场真的认可这个计划吗?很难讲。从速度上来讲,星链宽带的延迟是20毫秒,地上的5G延迟仅为1毫秒;

42000颗卫星总带宽为84万Gbps,5G速度标准是1Gbps,这意味着,星链仅能同时为84万名用户提供5G速度的服务,如果想要增加用户数,星链宽带必须减速至3G或4G。

北京邮电大学的教授吕廷杰客观地评价说:“星链计划在通讯技术上毫无创新,马斯克仅仅是在了一个比较空闲的通讯频段。”

投资人会为一个落后于5G、服务用户数量有限的计划投钱吗?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马斯克声称“星链是商业计划”难以自圆其说。

马斯克为何执意推动在商业上很难赚到钱的星链计划?因为背后有美国政府的支持。

公开资料可查到的官方支持者有: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空军。

通讯委员会补贴了星链886亿美元;美国航天航空局是星链母公司Space X最大的金主,每年给Space X 几亿美元的业务做。而美国空军更是要求星链 探索 为战斗机提供网络服务的可能性。

星链计划可在太空和地面为美军提供支持。

在地面,42000颗星链卫星可提供更精准、快速的全球定位服务。传统的GPS定位属于高空定位,美军利用24颗漂浮在20000公里以上的卫星定位,民用误差10米,军用1米。

星链建成后,可轻松达到现有军用标准,且GPS系统不具备宽带链接功能,星链的带宽可让美军真正达到一体化、信息化作战标准。

尤其是为美军战斗机提供宽带支持。众所周知,以F22为代表的5代战机与4代最大的区别是信息化程度高,五架飞机组成的作战小队共享一个数据系统,互通作战数据。

例如,前方飞机雷达发现了敌机,相距十几公里以外的队友也会得到信息,比用传统的无线电通讯喊话准确多了。

五架F22战机能覆盖1000公里的空域,靠的就是信息化能力。星链计划刚好能为美军战机提供宽带支持,在各个战机中传输战斗数据。

在太空,星链计划堪称星球大战计划的翻版。上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计划发射1700颗携带导d的卫星,用于从空中拦截敌国的战略导d。

一般而言,战略导d从地面发射后会在太空飞行很长一段距离,然后再进入大气层,对目标实施打击。

传统拦截技术只能在导d刚发射和再入大气层时进行拦截,在太空中飞行的导d几乎无敌。

星球大战计划向太空发射携带导d的卫星,就是要实施太空拦截,构成美军全方位的拦截能力。

据说,拦截成功率高达999%。里根骄傲的宣称:“星球大战计划一旦成功,核战争不但可以打,而且美军一定能打赢!”

后来星战计划因费用太高+苏联解体取消了。如今,星链计划给了星战计划重生的机会。

当年,星战计划被取消的重要原因是技术研发和卫星发射费用太高,美国人玩不起了。经过30年的缓慢研发,美军在太空武器上已有了长足进步,在卫星上携带导d不再是难题。

唯一横在美军面前的问题是发射卫星。五角大楼一直抱怨NASA卫星发射费用太高,NASA也是有苦说不出,他们的发射服务商是大名鼎鼎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军工复合体的大佬,军工复合体每年吃掉天量财政,一颗螺丝钉都卖2000美刀,发射个火箭不得收费几个亿?

Space X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僵局,马斯克成功降低了发射费用,单次发射仅需100万美元,一颗卫星造价仅50万美元,价格比洛克希德厚道多了。

去年,马斯克还收购了一个微型卫星公司Swarm,这家公司造的卫星价格,仅有现在卫星系统的1/400!42000颗星链计划总费用仅需300亿美元。

美军对此非常有兴趣。即使现在星链卫星没有武装导d,不排除未来技术彻底成熟后,美军让马斯克在卫星上装上导d。

再者,现有的星链卫星都装备了推进器,可以在轨道上自由运动。如果以后爆发太空战,马斯克可以指挥自己的卫星群主动撞击他国卫星。

去年,星链卫星曾两次从500公里的轨道,突然失控,冲向300公里的我国空间站。幸亏我们的空间中提前做了规避动作,才避免了事故。

一次发生是偶然,两次呢?马斯克对此事件没有任何解释!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或许,马斯克刚刚提出星链计划时,真的是为了抢夺天基宽带的市场,为火星移民计划积累资金。

而五角大楼从中察觉出了军事价值,便与马斯克展开合作,不然很难解释,一个并不赚钱的商业项目为何会有80亿美元的融资?为何星链计划的发射会越来越频繁?很多事情,初心是好的,走着走着就变了味。


作者:江左佑安

参考资料:

《SpaceX再发53颗星链卫星,五天发射三批星链》澎湃新闻

《美航天局担忧“星链”计划或致近地轨道“严重拥堵”》界面新闻

《挑战Space X“星链”计划 亚马逊斥资百亿美元建设卫星互联网》财联社

《SpaceX首度伸出并购之手:涉足超小型卫星赛道,能解星链规模之忧?》有牛 财经

《马斯克宣布“星链”Beta测试即将结束,未来收入有望超过SpaceX火箭发射业务》牛 科技

《美国SpaceX已部署近600颗“星链”卫星 却存在五大局限》环球网

《被神化的马斯克背后:在这一点上值得警惕》胡凌;北京大学法学院

《星链计划正在“占领”太空》观察者网

《星链计划那是司马昭之心,我们该如何应对?》抖音“高盖伦”

一箭双星技术,这是一个国家航空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标志性进展,这个代表着这个国家具备了大规模向太空发射各类卫星的能力,一箭多星技术更是代表着这个国家航空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发射一颗卫星,成本很高的,虽然现在发射卫星也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了,基本上像放炮仗一样。我国发射了那么多的卫星,实现一箭双星的比较少,大部分是一个火箭一个卫星,然后那种实现一箭多星的更少,因为那难度太大了,风险也比较高,一颗火箭发射,一颗卫星,他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失败的可能性很小。但是一箭双星这个难度就是成倍提升的,因为它成本的下降也是成倍的呀。

能实现这种技术,意味着以后我们在向太空大规模发射探测器,发射卫星的时候更加具备优势,别人耗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它只能发射一颗,我们可以发射两颗,甚至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一箭多星技术,可以同时发射好几颗,这成本竟然下降了好多啊。因为发射一次火箭成本很高的,一次可以带多颗卫星上太空,就大大降低了它的发射成本,也让我们探索外太空的时候有了更大的优势。

可以说未来50年到100年太空的探索将成为顶级大国之间较量的新战场,因为地球上能探索的地方有很多,但是大家通过卫星基本上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而外太空是茫茫宇宙,存在着很多的未知,但凡有一个国家在外太空发现了一点点有用的东西,那所带来的意义都是划时代的,可能对人类现有的科技体系是一个巨大的冲击。这一切的前提都建立在这个国家拥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去探索外太空,首先就是需要这个企业探测卫星。

通过发射器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中继能量;1890年特斯拉做了无线电能传输试验。

无线电能传输为无线电力传输,非接触电能传输,通过发射器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中继能量(如电磁场能、激光、微波及机械波等),隔空传输一段距离后,再通过接收器将中继能量转换为电能,实现无线电能传输。

根据能量传输过程中中继能量形式的不同,无线电能传输可分为:磁(场)耦合式、电(场)耦合式、电磁辐射式(如太阳辐射)、机械波耦合式(超声)。

1890年,特斯拉就做了无线电能传输试验。特斯拉构想的无线电能传输方法是把地球作为内导体,把地球电离层作为外导体,通过放大发射机以径向电磁波振荡模式,在地球与电离层之间建立起8Hz的低频共振,利用环绕地球的表面电磁波来传输能量。最终因财力不足,特斯拉的大胆构想没能实现。

扩展资料:

无线电力输送系统的主要应用:

1、通过海量能源节点的互联互通,全方位提高智能电网的信息感知深度和广度,助力建设世界首个泛在电力物联网示范区。

2、创新“电力基础设施共享”合作模式,利用电力塔挂设运营商天线,在2018年7月建成国网系统内首座全扇区双平台共享基站,铁塔公司利用电力单管塔挂设基站,从需求对接到基站开通由两个月缩短至十天。

3、电力无线专网投运后,可以为电网建设和运行提供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支撑,全方位提高智能电网的信息感知深度和广度,以智能互联推动南京建成全球首个能源互联网典范城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线电能传输

近日,特斯拉C EO 马斯克 宣布将在2 023 年发布定位为 廉价电动 汽车 全新产品,并否认了此前传闻的“Model 2 ”这一命名。这款 汽车 将是 专为全自动驾驶而设计的 汽车 ,可能 不会配备方向盘 。
取消方向盘、甚至踏板的大胆设想是特斯拉一贯的风格。若是真的取消这些 汽车 “基础设施”,那么将要依靠比现在功能更强大的 F SD 系统 。近日, 特斯拉 向美国的测试车主推送了 FSD 系统 Beta V9 版本。该版本提供了 一套完全基于摄像头的技术解决方案, 可以 依靠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 而非雷达来 实现自动驾驶。
根据智慧 芽 数据显示,截至特斯拉及其关联公司在全球1 26 个国家/地区中,共有4 000 多件已公开的专利申请,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超过9 5% 。通过对上述专利文本进行分析可知,特斯拉在近几年的专利布局主要集中于 传感器 、 自动驾驶 、 电动车辆 、神经网路、控制系统、 物联网等专业技术领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5857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