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中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共享机制的初步探索—以黄石市为例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中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共享机制的初步探索—以黄石市为例,第1张

曾 俊 刘忠明 韩培光

( 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所 )

摘 要 黄石市地质资料类型复杂、分散、信息化程度低,严重制约了地质资料的利用和信息共享服务。为了推动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化集群化和地质资料管理向市县延伸的工作,本文对地级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共享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建立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以汇交为主的地质资料集群机制、汇交网络系统,加强地质资料汇交验收力度,是实现地市级地质资料汇交管理的有效途径。建立地质资料信息共享体系、共享平台体系、共享机制,实现信息共享与服务,是实现地级市地质资料信息共享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和完善地级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共享机制,提高地质资料的社会利用率,服务于城市经济建设。

关键词 地质资料 汇交管理 共享机制 黄石市

0 引言

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工作,涉及地质资料汇交制度和社会共享机制、信息化标准和工作流程、海量异构空间地质信息管理多个技术标准规范,还需要从机制建设方面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业化发展。初步形成全覆盖的地质资料汇交制度。为了探索地质资料全覆盖汇交机制,我们与黄石市市政府、城建委员会、国土资源局联合成立了黄石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小组,并由黄石市市长担任组长,推进相关工作的开展。

1 黄石市地质资料基本现状

黄石市是一个矿业城市,是我国重要的铁、铜、水泥生产基地,矿产资源丰富。经过几十年的地质勘查、矿山生产和城市建设,形成了丰富的地质、矿产、水文、工程、环境、市政建设、科研等地质资料,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黄石市地质资料类型复杂,类型较齐全,是矿业城市的典型代表。地质资料主要涉及矿产勘查、矿政管理、城市建设、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根据不同地质专业和地质资料管理要求,结合黄石市的地质特点,我们详细研究了收集到的地质资料目录,对地质资料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区调、勘查、地质综合研究、国土资源管理、其他 5 大类别。在此基础上,又分为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区域物化遥调查等 11 大类。在11 大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分为区域地质调查、区域矿产调查等 22 类。根据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的要求,结合黄石市城区地质特点,将地质数据分为 11 类,计 100 多个数据类型,作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的基础[1]。

地质资料分散。经详细调查,地质资料主要分布在地质、矿山、建材、非金属、冶金、土地、煤炭、水文、水利、环保、文物、地震、化工、城建、旅游等行业部门。初步统计,涉及地质资料保管单位共有 600 多家,其中矿山资料室 500 多家。

地质资料信息程度低。绝大部分地质资料以纸介质为主,少量为电子介质。尤其是工程地质资料全部为纸介质。仅部分矿政管理资料实现了电子台账管理,铁山矿山建立了钻孔数据库。

地质资料汇交与管理严重滞后。地级市没有地质资料汇交机制,也没有具体的地质资料馆来管理地质资料。多个单位形成的地质资料没有汇交或不及时汇交。一部分汇交的地质资料中存在纸质与电子文档不一致的情况。仅部分矿产勘查资料和矿政管理资料能汇交到黄石市国土资源局。部分地质资料存在文图不符、内容残缺、自相矛盾、电子文档命名不妥等问题。

2 地质资料汇交工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汇交机制不健全

经过三年的试点研究,我们初步总结了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的技术路线,即:地质资料收集、汇交→地质资料分类→地质资料整理、编码→数据标准化和录入→地质三维建模和可视化→地质资料、数据、图形、模型的管理、统计、分析、评价[2]。其中地质资料汇交和收集是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的基础。

目前,全国地质资料馆和各省(市、区)地质资料馆有一套完善的地质资料汇交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由于地级市没有专门的地质资料馆,这套管理机制无法运行下去。黄石市地质资料与传统地质资料类型相比,还有新增部分,如矿政管理资料。如何实现地质资料管理向地级市 ( 县)延伸,应进行市县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共享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22 缺乏地质资料共享机制

地级市地质资料保管单位众多,由于长期的封锁,造成地质资料信息交流不畅,项目投资重复,增加了投资风险。也没有建立起共享服务机制,更没有建立起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共享平台,造成地质资料难以利用和利用程度不高。部分地质资料保管单位由于担心地质资料汇交后自身利益受到损失,而不汇交地质资料。实际上国家投资形成的公益型地质资料,必须汇交;商业性投资形成的地质资料,也应按照相应的规定汇交。

23 汇交渠道不畅

地级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职能放在国土资源局,大部分没有专门的地质资料汇交管理人员,也没有相应的地质资料汇交制度,也没有建立起地质资料汇交联系人制度。地级市内许多地质资料形成单位没有地质资料管理员。部分地质资料形成单位的管理员对地质资料归档还不熟悉,给汇交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部分单位仅将地质资料上交给主管部门,还不清楚要上交到地质资料管理职能部门。部分单位将地质资料视为私有财产,担心一旦上交自身利益受到损失。

24 汇交意识淡薄

近几年地质工作处于大发展时期,地质项目较多。部分地质单位淡化了地质项目管理、地质资料归档管理和地质资料汇交登记管理,出现了地质资料拖交、欠交和不交的现象,给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许多地质项目结题后,没有专门的地质人员对地质资料进行归档,这是地质资料汇交的瓶颈。

3 地质资料汇交管理机制初步探索

目前全国和省级的汇交有相关机制,但是地市级却没有。地质资料收集的费用很大,收集海量资料全靠经费来支付是行不通的。如何将全国地质资料馆和各省(市、区)地质资料馆的地质资料汇交与收集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延伸到市县级地质资料馆,需要进行探索和实践,最终建立一套完整的汇交机制,进而建立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

第一,成立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建立并完善机构设置,起草并实施《地级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根据地级市地质资料特征和地质资料需求,细化国家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务院第 349 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资料管理条例,2002;国土资源部,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2003)。

第二,建立以汇交为主的地质资料集群机制。建立以汇交为主、信息共享与收集为辅的地质资料集群机制。所有地质单位和用户在地质项目结束后,需将地质资料(电子版和纸质)及时汇交到数据中心。一年不交者,由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不延发其地质资料涉密借阅证;在项目立项上进行一票否决。待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技术较成熟后,所有地质单位和用户应提供数据库。由国家投资形成的地质资料,应依据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按时保质汇交。由市场投资形成的地质资料,由国家制定优惠管理政策,由投资主体自觉进行地质资料汇交。

第三,建立地级市地质资料汇交网络系统。加强地质资料管理员的培训工作,建立地质资料汇交联系人制度,充分利用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地质资料汇交。对于地质资料汇交好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对于地质资料不汇交的单位和个人,提出警告,对于屡教不改者,进行行政处罚。

第四,加强地质资料汇交验收力度。对每份汇交资料做到专人负责,跟踪到底。对汇交内容、汇交时间、验收意见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登记,并及时反馈给制作人员,以便于进行及时修改。对于未通过汇交验收的汇交人,不予出具资料汇交凭证。汇交验收人员也需加强业务学习,以提高自身素质,并在实践工作中发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促进地质资料汇交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地质资料共享机制的初步探索

41 建立地质资料共享体系

把地级市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纳入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和省级地质资料数据中心的管理体系之中,成为数据中心建设的一个结点。在地级市内,建立地质资料形成单位、保管单位和汇交管理单位网络体系。

42 建立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平台体系

建立地级市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加强地质资料信息的网络建设,实现地质资料信息和地质数据的资源共享和分布管理,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指导。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选择几家地质资料形成单位、保管单位和汇交管理部门进行信息共享试点。待方法成熟后,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完善信息共享平台系统。

43 建立地质资料信息共享制度

建立和完善地质资料服务体系和机制。统筹安排,上下联动。在全国、大区中心、省级地质资料服务结点体系下,延伸市县级地质资料服务节点。制定地质资料信息服务分级管理办法,实现地质资料数据中心服务许可制度,签订保密协议或合同。用户超范围使用,或不经中心同意而向第三方提供服务,后果自负。也可以实行地质资料担保使用,担保方提供担保资质,承诺担保协议。地质资料共享方应加强各单位中地质资料管理员的约束,确保地质资料管理有序,共享适度。

建立用户信誉分级制管理。一年一评,严重损害数据中心利益者,中心将按制度、合同、协议进行处理,违法者将被移交司法部门进行处理。建立资料利用监督机制,请公众、媒体、执法员对资料使用人员进行实时监督。

44 地质资料信息的共享服务

地质资料信息的共享服务可分为地质资料服务、矿政服务、城市建设服务等。地质资料的共享平台服务主要是地质资料电子浏览、电子资料复印、需求表打印、地质科普等。矿政平台服务主要是在矿政管理电子台账的基础上建立不同类型的数据库,为矿政管理部门提供快捷直观的审批和管理服务,为公益性地质活动和商业性地质活动提供矿政信息和地质资料服务。城市建设平台服务主要是通过建立数据库和地质三维模型为城市规划、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信息服务。

通过信息发布提供服务信息,根据地质需求,通过地质资料信息服务产品研发,提供服务产品。

5 结语

黄石市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地级市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机制有待建立,工作框架和保障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地质资料汇交与管理办法的建立和共享机制标准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通过开展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工作,大力推进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工作和地质资料信息共享服务,主动融入城市建设主流程。构建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保障机制,为城市建设、矿政管理、环境恢复治理、地下水监测等提供地质资料服务。

通过建立和完善地级市地质资料汇交管理和共享机制,充分挖掘地质资料的潜力,提高地质资料的社会利用率,对于创新服务机制、减少重复投资、降低投资风险、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6136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