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与物流的关系及应用是怎样的?

物联网与物流的关系及应用是怎样的?,第1张

物联网与物流的关系及应用如下:

一、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指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红外感应器、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与互联网结合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二、物流和物联网的关系1物流是物联网的发展的基础

作为一种古老的经济活动,物流随商品生产的出现而出现,也随商品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物流行业支持。早期的物联网叫做传感网,而物流业最早就开始有效应用了传感网技术,比如RFID在汽车上的应用,都是最基础的物联网应用。

2物流是物联网的重要应用领域

在我们一般人的印象中,物联网运用主要集中在物流、和生产领域。有观点称,物流领域是物联网相关技术最有现实意义的应用领域之一。特别是在国际贸易中,由于物流效率一直是整体国际贸易效率提升的瓶颈,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因素。因此物联网技术(特别是RFID技术)的应用将极大的提升国际贸易流通效率。而且可以减少人力成本、货物装卸、仓储等物流成本。由RFID等软件技术和移动手持设备等硬件设备组成物联网后,基于感知的货物数据便可建立全球范围内货物的状态监控系统,提供全面的跨境贸易信息,货物信息和物流信息跟踪,帮助国内制造商、进出口商、货代等贸易参与方随时随地的掌握货物及航运信息,提高国际贸易风险的控制能力。实践证明,物流与物联网关系十分密切,通过物联网建设,企业不但可以实现物流的顺利运行,城市交通和市民生活也将获得很大的改观。

三、物联网在物流中的应用物流业是物联网很早就实实在在落地的行业之一,很多先进的现代物流系统已经具备了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敏捷化、可视化、自动化等先进技术特征。概括起来,目前相对成熟的应用主要在如下四大领域:一是产品的智能可追溯的网络系统:如食品的可追溯系统、药品的可追溯系统等等。这些智能的产品可追溯系统为保障食品安全、药品安全提供了坚实的物流保障。二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这是基于GP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RFID技术、传感技术等多种技术,在物流过程中可实时实现车辆定位、运输物品监控,在线调度与配送可视化与管理系统。三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这是基于传感、RFID、声、光、机、电、移动计算等各项先进技术,建立全自动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建立物流作业的智能控制、自动化 *** 作的网络,实现物流与制造联动,实现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协同。四是企业的智慧供应链:在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面对着大量的个性化需求与订单,怎样能使供应链更加智慧?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客户需求预测?是企业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这就需要智慧物流和智慧供应链的后勤保障网络系统支持。

此外,基于智能配货的的物流网络化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物流作业中智能手持终端产品的网络化应用等,也是目前很多地区推动的物联网在物流业中应用的模式。在物流业,物联网在物品可追溯领域技术与政策等条件已经成熟,应该全面推进;在可视化与智能化物流管理领域应该开展试点,力争取得重点突破,取得示范意义的案例;在智能物流中心建设方面需要物联网理念进一步提升,加强网络建设和物流与生产的联动;在智能配货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应该统一规划,全力推进。

仓储管理的活动直接连线著前端的原材料供应生产和后端的产品销售,是制造型企业利益链上的重要一环。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你们喜欢。

篇一

基于RFID的物流仓储管理

摘 要:传统物流仓储管理属于粗放的人工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对仓库中的货物、集装箱资讯等进行登记管理,由此造成人力成本较高、工作效率较低、企业运营成本较高、市场竞争力不够等状况。目前,传统的物流仓储管理已经不适应资讯化建设的要求,伴随着RFID技术的出现、发展、成熟和广泛应用,高效、智慧、快捷的物流管理体系已是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物联网;RFID;电子标签;智慧化;资讯化;自动化

中图法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302201404-0024-02

0 引 言

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讯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资料,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基于RFID的物流仓储管理利用RFID在资料采集、资料传递方面的独到优势,实现了产品资料资讯采集的高速自动化,有效避免人工输入可能出现的失误。实时精确的定位跟踪可以准确地定位产品存放的准确位置,大大提高物流点货、入库、出库、验货、盘点、补货等工作的效率。基于RFID的物流仓储管理,通常是采用软体系统和硬体装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的。本文重点介绍如何利用“物联网”的思想,达到智慧物流仓储管理的目的,包括体系结构、在各环节中如何实现基于RFID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解决的问题等。

1 体系结构

基于RFID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本系统的硬体包含伺服器、客户端PC机、手持装置和RFID电子标签。在不同的业务环节,都可以搭配不同的软体系统来使用。

设计时,可将抽象的“物联网”与实体业务流程结合起来。“物”是物联网感知层,即RFID电子标签,电子标签中包含了实体货物的资讯,通过手持装置可以识别出来;“联”是物联网网路层,即区域网或网际网路,把各个作业现场、各个业务流程联络起来;“网”是物联网应用层,即软体系统,能够实现货物物流及仓储业务流程的智慧化、资讯化管理。软体系统包含安装在客户端PC机上的物流管理客户端系统和仓储管理客户端系统;安装在手持装置上的手持机系统包括上签、库管和点检等功能;还有安装在伺服器上的综合资讯化管理平台。

2 实际应用

21 物流作业流程

手持机系统和物流管理客户端系统共同完成物流作业流程的资讯化管理,共同实现原始资料采集、电子标签初始化,完成在运输过程中的几次点检确认工作,以及物流资料的管理。主要涉及的环节有物流集货、物流货物集港口、起运港装船、目的港卸船、物流运送货物等等。

在物流作业流程的初期就可以引入RFID电子标签,进行一些初期工作,包括原始资料采集、电子标签初始化、上签即将电子标签贴到货物上等,将电子标签与货物建立了关联关系之后,就可以进行智慧化的物流管理了,包括扫描点检、货物识别、货物查询定位等。

在物流作业流程中产生的资料都储存在物流管理客户端系统中,主要是物流办公室人员使用,实现对物流资料的管理,是作业现场与综合资讯化管理平台的桥梁。

22 仓储作业流程

仓储作业流程是物流作业流程的下一个环节,所以在该环节中可以使用物流初期贴的RFID电子标签,但是在运输过程中,难免出现标签脱落或损坏的情况,所以在入库时就要进行补签,已便于后期进行智慧化管理,建设智慧化仓库。

手持机系统和仓储管理客户端系统共同完成仓储作业流程的资讯化管理,共同实现产品的入库、出库、调拨、盘点等 *** 作。RFID的应用,使货物的入库、出库、盘点、货物识别、货物定位变得很容易,降低人为 *** 作的误差,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外,通过仓库管理子系统,能够快捷准确地生成需要的各种报表,并对产品从入库、出库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的跟踪,提供有效管理。

23 综合资讯化管理平台

综合资讯化管理平台用于和各个客户端系统之间进行资料通讯,负责汇总物流管理客户端系统、仓储管理客户端系统等生成的资料,同时也由综合资讯化管理平台释出资料给需要的客户端系统。基于这些资料,就可以对货物运输、仓储等各个环节的明细资料进行查询,针对性地生成统计资料和各种报表等。

24 可以解决的问题

本套系统架构可以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人力成本较高。传统仓储物流管理属于粗放的人工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对仓库中的货物、集装箱资讯等进行登记管理。对于不同的物料需要进行反复核对,在问题商品质量追溯以及客户售后服务方面,都会造成人力资源的很大浪费。在物流环节中,发运时需要大量人工干预来清点数目,抵港后仍需依据要求再次进行人工清点核对,因此成本较高。

2工作效率较低。由于有些商品的特殊性,在出入库、物流运输阶段均需清点数量,有时清点还需要吊装配合才能完成,耗时费力,出错率较高。

3反应速度较慢。由于采用人工管理的模式,无法及时统计仓储物流的相关资讯,不利于掌握库存动态,进行库存分析,也不利于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库房,降低库存量,提高库存周转率。所以通常存在的情况是“虽然已经实施了ERP,但是情况并没有显著的改善,库存依然很高,订单反应速度还是很慢!”或者“库存已经很大了,但是终端还是经常缺货,订单满足率不高,甚至还有继续恶化的趋势!”

引入该系统后,可以很好地帮助作业人员及时发现物流及仓储过程中的问题,缩短解决问题的周期,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产增值,提高竞争力。

3 结 语

引入RFID电子标签技术,可以把RFID本身的技术优点与物流、仓库管理的需求相结合,大大节省了成本,加快了产业链整合速度,提高了竞争力。同时,可以大幅提高传统物流、仓储环节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增强商品的可追溯性,实现库存资讯的及时统计分析。因而可实现数字化物流与智慧仓库,能够对货物进行全流程跟踪,也可以将各处的不同仓库进行联网,实时进行仓储统计与调拨,实现从生产、销售、运输到仓储的全流程资讯化管理。另外,也可以帮助企业利用与调配各种资源,有效控制业务程序,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同时帮助企业逐步消除管理瓶颈,提升管理水平,建立竞争优势,提高影响力。

参 考 文 献

[1]百度百科 射频识别技术[EB/OL] [2012-10-25 ]

[2]物流仓储管理[EB/OL]

[3]孙朝政射频识别技术在仓储物流中的应用[EB/OL] [2007-08-10]

[4]余雷 基于RFID电子标签的物联网物流管理系统[EB/OL]

[5]佚名RFID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研究[EB/OL] [2013-07-05 ]

点选下页还有更多>>>

物流行业用物联网可以做货物仓储、运输检测以及智能快递柜。物联网在物流行业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这些年随着快递业的迅速发展,物联网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给人们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物流生活。

在以往的仓储中,在对货物进行扫描、数据录入时都是需要人工去处理的,效率不高。除此之外,因为仓储中货物数量庞大,堆放比较混乱,这时候就很难进行流程的跟踪,导致物流信息不够清晰,让客户很难实时掌握自己的物流信息。而物联网技术应用在货物仓储中,就产生了智能的管理系统,让整个货物仓储能够更有效率、更有条理的进行物流 *** 作,从而及时跟踪物流信息。

物联网技术应用在运输检测中,让运输货车以及货物可以实时得到监控、定位跟踪、检测货物的温度状态等情况。运输检测可以让货物的运输更加有安全保障,减少货物被损坏。让运输的过程可以更加安全,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的成本,减少货物损耗的机率。

现在我们所使用的智能快递柜就是基于物联网技术。智能快递柜可以对货物进行扫描识别、储存、监控以及管理,和服务端相连接,让用户可以更加方便查询到自己快递的信息。用户通过取款码到指定柜台快速取件,这对于一些上班族、学生来说其实是比较便利的,取货时间更加自由。                                                                                                       

企业取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离不开正确运用市场营销策略。而物流管理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关键因素。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流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一:浅谈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管理中的运用

摘要 :目前,商品物流活动已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联网作为实现智慧物流的关键,对融合内部各系统,协调内部各系统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将物联网技术引进物流仓储管理体系中能够实现智能安防、智能维修、智能采购及智能检测等,为推进物流仓储管理体系全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必要充分的基础。

关键词:物联网 ;仓储管理 ;智能化

一、物联网与物流仓储管理体系的关系分析

RIFD 技术和 GPS 技术是我国物流仓储管理体系最常用的两大感知技术。随着物联网技术突飞猛进发展,物流仓储管理体系感知技术呈现多样化发展,其主要体现在 :传感技术、M2M 技术、蓝牙技术、视频识别技术等,这些技术主要用于下述方面 :冷链活动常选用温度的感知技术 ;物流安全防盗活动常选用侵入系统的感知技术 ;对各业务流程的控制活动常选用视频的感知技术等。

对于物联网的发展模式而言,与其他网络的发展模式会有所不同,物联网是以促进世界经济快速发展为目标的生产力,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个架构,互联网诶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其感知层的主要构成为甲级传感器和感应器,其网络层主要用于互联网,无线通信网络和其他网络,应用层主要是他们作为一个有效的用户,并确保仓库物流管理的衔接。物联网需要传感器技术, RFID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除了有效应用这些技术外,根据实际使用的东西,可以将应用程序分为三种基本方式:智能对象标签、目标对象跟踪、环境监测与智能控制对象。在这个阶段,物联网的应用处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早期阶段,只有实现“物”联网,才能真正优化物流管理。虽然在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中已经使用物联网,但它还不能有效的发挥物流管理系统信息库的功能,因此需要物流企业网络系统的组合,物流信息系统的重建,并作出适当的调整,致力于高效的东西,积极利用现代物流技术与装备,开展后勤和情报工作,以推动变革,以确保我们的物流系统和仓储管理实现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二、物联网在物流仓储管理体系应用现状

从物联网的本质上看,其表现在三个方面 :互联网特征、识别与通信特征及智能化特征。上述三大特征共同决定了物联网的高效性。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其将为推进智慧物流革命发挥重大积极影响,进一步拓展物流仓储管理体系发展空间。

近年来,国内各大物流企业相继认识到物联网的先进性,从而纷纷将物联网引入各项物流领域中,力求实现自身企业又快又稳发展。物联网是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其具有三大显著功能 :整合感知识别功能、传输互联功能及计算处理功能等。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业实现物联网的应用已成为信息时代下的必然趋势。将物联网引入物流仓储管理体系中不仅能够实现生产系统、物流系统、销售系统及采购系统的智能融合,而且还能够打破传统的物流工序和流程,进一步提高物流仓储管理体系的工作效率和水平。随着社会物联网体系逐步成熟,促进了物流仓储管理体系局部物联网的发展,并逐渐融入到社会物联网中,之后物流仓储管理体系局部物联网可与社会物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此用户凭借互联网或物联网手机终端便可实现产品信息的查询,以此既降低了物流仓储管理体系的工作负担,而且还节省了用户的查询时间,真正的实现了产品信息随时随地查询。

三、物联网在仓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一)物联网在出库管理与入库管理中的运用

无人搬运车和智能机器成功引入仓储物联网。在传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无人搬运车逐渐趋于智能化,实现智能化的无人搬运车称之为智能搬运车。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智能搬运车正日益成为物流仓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慧物流终端的一部分,构成了新的物联网 *** 作系统,使物流仓储管理实现了网络化,智能化的 *** 作,并实现共同的智慧物流。从这个角度看,智能网络和技术背景的另一种网络技术,智能搬运车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将起到显著影响。

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按货物存储仓库管理员的清单进行发送,货物将传递给仓管员。仓库 *** 作员则根据从RFID设备,或手动输入,设置为国家商品数据,货物信息将出现在仓库的物流仓储管理系统中,存储 *** 作完成后,生成存储产品的数据表,产品数据记录产品存储名称,型号,生产日期,储存时间,多余的存储空间,质量状况,仓储经理和代码库的数量等问题的信息。信息收集是指一个管理数据库的仓库管理员在系统中输入产品型号,名称和数量,系统自动显示当前的库存情况。基于这些产品的保税仓库 *** 作员信息,店长核查后取出,完成库的 *** 作。商品空间完成的车辆(如叉车)收集运输物资到某些货物仓储,由工作人员完成存储检查,然后将当前位置信息存储系统的访问信息确定后通常会由仓库管理进行最终确定。网络技术的应用,可以轻松,迅速,准确,不间断的自动与它的技术部署的信息系统输入货物的当前存储位置。射频识别技术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所定义的存储空间,并且存储空间时,存储配备电子标签,以确定货物的存储,通过该信道在读取器的嘴仓储,相关的信息可以被自动插入到系统货物仓库物流管理。目前的存储系统记录信息,并检查它是否被允许通过的信息保存和存储库存信息,如果发生错误生产信息将由解决员工来完成。

(二)物联网技术在库存管理中的应用

库存管理系统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库存的转移,它主要是用来改变物品的位置和数量。通过股权转让功能的实现这一库存管理系统,从这个国家的库存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多个国家的能力合并成一个国家,透过股份,不仅有利于转移的实施以确保货物的排放量科学,合理性,也保护了货物运输的安全存储。目前,我们大部分的物流业已经成功地推出了事情的定位技术,物品的储存,找到的对象和货物流条件下的放电状态跟踪,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他们的行动,并在在正确的时间实时评分,以确保材料的变化和信息管理系统的材料存储位置的变化的可持续性。

以发布的智能系统为基础的物流卡车收到指令后,结合库外流动信息点的具体情况,将该库转移实现物流仓储安排的合理性,科学性和安全性。仓库将保留重要场所的货物,存储环境直接影响货物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决定是否满足客户的要求。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主要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网络系统。物联网有三个显著的特点:设备设施普通化,服务终端互联自主化和智能化。物联网的这三样特征一起决定着物联网已经具备了测量功能和获取可靠信息的功能,因此物联网对库存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

1 姜超峰 2011 年仓储业发展回顾与 2012 年展望 [J] 中国流通经济 ,2012(3)

2 李振汕 物联网对物流业发展的影响 [J] 物流科技 ,2011(3)

3 余志平 信息技术在房地产企业中的应用及展望 [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0(16)

4 杨洋 物联网技术与北京物流业的发展 [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2)

5 沈哲 物联网技术与物流企业竞争优势实证研究 [J] 浙江社会科学 ,2012(2)

6 冯亮 , 幺攀 , 孙洪峰 物联网环境下供应链仓储管理系统分析与设计[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6)

物流管理论文范文二:浅谈城市物流运输的风险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品贸易也日渐强大,这就为运输型的物流企业增加了业务量。物流运作过程中的风险问题也随之出现,如何在保证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同时,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在物流运输的环节中,选择最优的运输方案,避免安全隐患。城市物流运输存在多方面的限制,本文将从运输的路线选择问题入手,进而对“最后一公里”问题进行研究,给出更好的城市物流运输网络的建议。

关键词:城市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风险分析

一、物流运输风险分析

(一)风险的概念

风险是指由于随机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收益偏离预期的程度。

(二)风险分析的概念

风险分析是找出行动方案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其环境状况和对方案的敏感程度;估计有关数据,包括行动方案的费用,在不同情况下得到的收益以及不确定性因素各种机遇的概率,计算各种风险情况下的经济效果;作出正确判断。

(三)影响因素

1运输合同主体资信不足,导致合同无效或无效履行。

2因货物运输、保管不当造成货物损失的赔偿风险。

3合同履行中未及时检验、移交、接收及接受货主特殊指示而产生的违约风险。

4货物延迟交付的违约赔偿风险。

5对环境污染的风险。

二、城市物流运输网络

我国目前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实力的增强带来了贸易量的逐日增大,物流行业的迅速崛起成为必然。物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运输和仓储。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物流运输在城市内部也发展快速,这就确立了现代物流在城市经济的发展中的支柱地位。城市物流系统的构建主要根据城市特色、发展定位、产业结构特征、城市规模、地理区位等因素,科学规划物流网络和物流通道。物流网点的选址决定了整个物流系统的模式、结构和运作效率。

物流网络的规划与布局不仅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而且影响城市的交通运输功能和生态环境,同时,选址模型根据现期数据得出的解在未来的经济环境下使用会被证明是次优的[1]。基于物流网络一体化的思想,以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与生产制造类企业为出发点,在城市中建立配送中心,通过案例分析得出物流运输网络构建的思想。

案例 某公司在三个地方有三个分厂,生产同一种产品,其产量分别为300箱、400箱、500箱。需要供应四个地方的销售,这四地的产品需求分别为400箱、250箱、350箱、200箱。

三、物流运输“最后一公里”

(一)“最后一公里”概念

最后一公里物流是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它的优势是可以实现“门到门”,按时按需的送货上门。

(二)面临问题

专家认为,我国物流服务组织化、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程度低,直接导致“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效率较低,成本较高,“一边捆着草,一边饿着牛”的现象比较突出。随着城市化程度的加深,配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物流运输需要更多的配送车辆。但是由于供应需求的信息渠道不畅,城市“最后一公里”往往是“有货找不到车,有车找不到货”,造成比较严重的空驶等问题。

同时,由于此类问题的出现,也将会导致物流成本的增加,并将反映在运输货物的成本增加上。突出表现在菜价的上涨上。一方面的问题是菜农的贩卖价格极低,另一方面是蔬菜市场价格的居高不下。蔬菜价格从产地到销地将翻涨几十倍,从产地的几分钱一斤,运送到市郊就将涨至几毛钱一斤。因为城市内交通管制等问题,而且要保证蔬菜的新鲜,人货混装的车辆是不允许上路的,菜贩只能通过小面包车装运蔬菜进城。小面包车遇上交警罚款,又将导致蔬菜成本的再次上涨。蔬菜运送至菜市场,由于菜贩还存在摊位费、卫生费、水电费,菜价将又一次上涨。所以,蔬菜从菜农到菜市场,虽然只经过短短的十几小时,它的价格将从几分钱涨至几块钱。

不仅如此,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快递业也迅速崛起。电子商务伴随着信息流、商流、资金流和物流。人们十分强调电子商务中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而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 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日益明显,但是物流能力的滞后对其发展的制约也越来越明显。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投诉反映最多的是快件延误、快件丢失、损毁等问题,这些投诉90%以上都出现在“末端投递”方面,这也成了制约快递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三)解决方案初探

在商务部、财政部的指导下,各地以城市共同配送试点为契机,加大商贸物流基础设施投入、推动物流配送经营模式创新、推广现代物流技术应用、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城市物流配送体系进一步健全,规划布局日趋合理,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包括: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物流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和末端配送网点三级配送网络体系;现代先进技术应用,开展供应链、物联网、信息平台、冷链配送、路径优化、诚信认证等管理示范;标准化设备应用,鼓励改造或租用标准化仓库,规范厢式标准配送车辆,推广标准编码、带板运输、仓储笼运输;配送模式创新,鼓励在服务居民生活领域发展共同配送、连锁商业配送、电子商务配送,突出快消品、生鲜食品、药品、家用电器等配送重点,满足消费个性化、多样化和便利化需求。

构建城市共同配送服务体系,是建设大市场、大流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各部门、各地加强系统设计、整体部署,上下联动、共同推进。

一要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城市共同配送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市共同配送网络节点;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为开展城市共同配送提供制度保障。

二要研究制订标准。试点城市应对城市共同配送服务体系各要素、各环节进行规范,落实好国家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对缺少的标准,可先行探索制订地区标准。

三要创建良好环境。城市政府应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分管市领导负责,商务、财政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城市共同配送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完善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应结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相关规划,研究出台支持试点的本地化、差别化政策,享受水、电、税、地等方面的物流优惠政策。

四、结论

城市物流运输是整个物流传递过程的最后一个节点。随着世界范围内信息网络的构建,物流运输在远程传递的过程中速度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信息流、资金流、商流都能及时地伴随着物流进行。

目前,国家应该着重建设城市化物流网络,通过开通配送中心、优化城市交通等措施,加强城市物流网络的畅通性。企业自身应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地完善本企业的资源配置,规划好运输路线,尽量规避“最后一公里”问题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建立良好的供应链系统,通过对链条上每一个节点的控制,做到整条供应链的最优。

参考文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66378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