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出行高峰论坛:5G应用将对自动驾驶有质的提升

新京报出行高峰论坛:5G应用将对自动驾驶有质的提升,第1张

陈晖: 智能驾驶的实现要具备三个要素:智慧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通讯网络。5G的应用将来一定会对自动驾驶的实现有一个质的提升和促进。

胡方俊: 5G会推动无人驾驶尽快形成产业,但会有几年甚至十几年完善过程。

张武安: 在民航业,5G、人工智能、大数据对行业会有非常大的提高。

孟醒: 5G将为实现远程接管场景提供快速的网络支持。

9月19日晚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当天下午,新京报主办“智出行·享未来”——出行发展高峰论坛,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陈晖、中国交通报交通发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胡方俊、春秋航空副总裁张武安、滴滴自动驾驶公司COO孟醒参与“出行产业新升级与未来智能出行新业态”主题讨论,就5G、自动驾驶对未来出行的影响畅所欲言。

5G技术能否催生新的出行业态

今年6月,5G商用牌照发放,2019年正式成为5G商用元年。5G通信技术具有大宽带、低时延、高可靠等优势,将来能否催生自动驾驶或无人驾驶方面的技术?哪些新的业态会出现?

“智能驾驶时代的实现要具备三个要素:智慧的车、智慧的路、要有强大的通讯网络。通讯网络是聪明的车和聪明的路的连接纽带,也是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基础。5G的应用毫无疑问肯定会大大提升车路信息的采集、存储、传输,以及学习感知能力。5G的应用将来一定会对自动驾驶的实现有一个质的提升和促进。”陈晖认为。

胡方俊认为,5G就是一个通信手段,通信速度大大提升。5G会对无人驾驶,包括交通行业的管理会有很大帮助,这是毋庸置疑的。能否把铁道轨道管理的概念引进到高速公路上来,这个观点非常好。如果以后车开到高速公路上,完全不用管了,自己该玩玩、该坐坐、该休闲休闲,固定按照轨道去管理。这是个非常理想的状态,有可能将来会实现,但有一个过程,5G会推动无人驾驶尽快形成这个产业,但是会有几年甚至十几年完善的过程。

张武安表示,在民航业,5G、人工智能、大数据对行业会有非常大的提高。现在推行“智慧民航”,就是由智慧空管、智慧机场、智慧航空公司等系统组成,特点就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来信息共享,协同运行、协同指挥,5G如果应用了以后,会大大加快速度。

“从时间维度上来说,智慧民航系统的应用,把以前从分钟级的运行管制时间级变到毫秒级非常精确的级别,就会大大提高整个民航上运行系统,普通用户最能体会到的技术准点。”张武安认为,从空间维度上来说,现在民航上的空运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假如5G时代来了,享受5G和外部的英特网联系就方便多了。5G发展起来,会大大提升客舱电子商务的发展。

“我离开投资行业以后,回头看还在投资行业里的同事,今年5G是一个大热点,几乎在风险投资行业偏冷,在行业里面非常缺乏热点的情况下,无论对与错,全部扑向5G领域的投资。因为我做自动驾驶方向,我们非常盼望5G能够大规模铺开,但因为这是一个成本很高的基建工作,很难靠私营企业,甚至一些国有企业独立力量完成,肯定要配合政府和其他机构一起来推行这件事情。”孟醒表示。

孟醒认为,当自动驾驶应用到真实出行场景中时,今天的技术很难解决所有场景,很可能会碰到车自身框架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是需要人来远程接管。远程接管时,一种情况主要利用车上面已有的智能。还有一种,需要驾驶员去远程控制这辆车。第二种情况,意味着要实时性、极度低时延网络才能做到。5G将为实现远程接管场景提供快速的网络支持。

5G对交通基础设施是否有改进的空间?

“随着现在交通运输工具施工的技术、材料、通讯技术的进步,交通基础设施也是在不断进步,通常说我们现在是‘基建狂魔’,主要讲的是基础设施的进步,当然其中还有很多新技术和黑技术。”陈晖认为。

胡方俊表示,5G通信对交通行业是一个很大的促进。ETC车站的需求就是用摄像头把监控实时传输回去。此外,对客运管理、司机监管,以及交通安全管理会提供非常好的支撑。

“ 从总体来讲,随着5G技术的全面推广,交通基础设施从钢筋混凝土基础建设到大数据管理对5G的需求和5G支持交通运输物联网的大数据平台建设,道路运输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或者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都是非常大的支撑。”胡方俊总结到。

张武安认为,新一代通信导航监控系统CDMA系统如果能够用5G,计算机系统把原来分钟级的变成秒级毫秒级。如果采取更先进的计算机系统,采用更快的基础建设,把现有的空运容量扩大,低空管理如果也用这些人工智能、大数据、5G,然后放开低空领域,通用飞机产业、家庭飞机都可以发展。会大大增加旅游产业发展。对我们来说在一些瓶颈上的突破非常有帮助。

9月16日,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上海市政府首次给了上汽、宝马、滴滴三家公司颁发载人测试牌照,当前5G正在建设当中,道路基础设施也在改进当中,现在有了载人测试牌照,距离真正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还有多远?

孟醒表示,获得路测牌照,改装的自动驾驶汽车在规定线路之内测试,跟其他人或车辆进行互动,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不仅仅是路测,是载人路测应用示范,可以真的带一个人乘车,这是运营的工作,未来需要更多路径。需要监管机构、政府给我们指引一起推进。

“自动驾驶首要任务是保证安全。通过滴滴目前的网约车运营网络,可以分析出哪些订单适合分配给自动驾驶车辆,哪些超出测试距离范围或者技术范围的订单需要分配给驾驶员。这个混合派单的过程,可以保证每一步都是循序渐进的。只有当安全标准达到相当高指标以后,才会逐步推进。而网约车运营经验所积累的数据化,可以用于训练自动驾驶车辆,使得我们自动驾驶车辆变得更加安全、更加智能,更能适应各种出行场景。”孟醒提到。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天津车主通,您的用车情报站

2021年5月20日,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车联网先导应用创新发展国际高峰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顺利召开。论坛由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和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政府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承办,以“智·通出行 慧·享津彩”为主题,邀请国内外的顶级专家、学者和行业领军人才共话车联网产业发展、促进企业间合作交流,并发布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成果,推动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为天津在国内车联网产业发展占据制高点提供基础。天津市副市长李树起、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刘多、西青区委书记李清、区长白凤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杨坡、副局长孙建国、中国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志新、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陈山枝、中汽数据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屹等领导到场参会,中国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向雷主持会议。

天津市副市长李树起在致辞中讲到,天津积极发展车联网产业,以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建设为契机,围绕落地应用和产业集聚两条主线,打造了“虚拟测试场-封闭测试场-开放测试道路”三级测试服务体系;在示范应用层面,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规模部署蜂窝车联网C-V2X网络,实施重点区域交通设施车联网功能改造及能力提升,形成天津特色。

(天津市副市长李树起致辞)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刘多在讲话中表示,车联网先导区旨在探索丰富车联网应用场景,构建开放融合、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为全国范围车联网规模商用积累经验,希望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积极培育创新领军企业、加快构建标准基础、提出行业应用解决方案、加快车联网部署应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长刘多致辞)

西青区区长白凤祥在致辞中指出,西青区以先导区为依托,立足智能网联汽车整体产业生态发展,在车路协同环境建设、车联网多场景应用与服务、三级测试体系搭建、互联互通验证平台和跨行业标准研究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将有助于加速我国车联网产业规模化商用。

(西青区区长白凤祥致辞)

中国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志新指出,中汽中心坚持发挥行业第三方的智库职能,在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构建、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项目研究、行业管理顶层设计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在汽车产业信息化、汽车与相关产业融合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积累,希望通过承办本届论坛能为中国智能网联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中国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志新致辞)

论坛邀请了欧洲科学院、挪威皇家科学院、挪威工程院院士张彦、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陈山枝、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钟益林、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郑刚等14位行业专家,围绕车联网C-V2X、人工智能、智慧交通、物联网等技术为核心发表演讲,现场共有200余位行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和媒体参会。

(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陈山枝主题演讲)

(欧洲科学院、挪威皇家科学院、挪威工程院院士张彦主题演讲)

创建车联网先导区是落实国家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发展战略、推动车联网应用发展的重要举措,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2019年12月获得工信部批复后,聚集跨行业优势资源,努力打造一个集政策创新、标准引领、数据完善、安全可靠、场景完善、业态丰富的车联网样板工程。此次高峰论坛共发布了系列成果, 一是 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李朝晨发布《自动驾驶蓝皮书: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报告2021》,蓝皮书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与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共同编制,针对一年来自动驾驶产业最新的技术变革与应用以及疫情下对自动驾驶产业带来的影响与机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二是 天津市工信局批复西青区获得车联网直连通信试验5905-5925MHz频段专用频率资源使用许可,此频段与国际主流频段保持一致,20MHz带宽频率资源能够满足智能网联汽车直连通信中长期需求,既保护了现有合法无线电业务和台站,又保障了智能网联汽车频率使用安全。 三是 由中汽研智能网联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志彬代表各建设单位发布天津先导区8项建设成果,包括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基础数据服务平台上线、先导区建设技术规范10版发布、车路协同全息感知一期工程建设完成等。下一步,天津先导区将依托汽车、通信、交通等多方资源优势,聚焦提升先导区基础数据服务平台支撑能力、升级跨行业标准验证体系等五大任务,持续探索车联网落地应用,助力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自动驾驶蓝皮书》发布)

会上,中汽数据有限公司上海工业控制安全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联合实验室,将为整车厂、零部件供应商、高校及研究所等提供服务理论指导及支撑,加速技术向产品的有效过渡,共同为车联网网络安全提供全面、系统、可靠的解决方案。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上汽集团人工智能实验室分别与中汽数据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在车联网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软件安全、自动驾驶、智慧座舱等方面开展多元化协同创新合作,解决行业关键共性问题。

(中汽数据、上海控安联合实验室揭牌)

(中汽创智与中汽数据签订合作协议)

(上汽人工智能实验室与中汽数据签订合作协议)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作为攻破技术难点、痛点的“先锋队”和探索新机制新方法的“试验田”,探索车联网产业发展的中国方案。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副院长钟益林主题演讲)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首席战略官郑刚主题演讲)

(天津市工信局政务服务处高秀成颁发频段专用频率资源使用许可)

(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向雷主持)

(天津(西青)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系列成果发布)

(会议现场)

(图/文由天津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提供)

@2019

你好我就简单的以上海这个展会为例子给您看一下,具体的什么城市的你可以点击链接自行查看啦,另外我们还可以免费发展会看参展商名录以及查看会刊 。网页链接

2018第5届上海国际现代农业品牌展览会 暨智慧农业技术论坛

上海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

亚洲 中国 上海市 上海市

20181212 - 20181214

展会周期:一年一届

展会主办:上海市现代食用农产品交流促进中心;上海市蔬菜食用菌行业协会;上海市农村技术专业协会;上海市肉类行业协会;上海市农学会

为进一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健全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加强农业与信息技术融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农业生态系统,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生态农业,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2018第五届上海国际现代农业品牌展览会暨智慧农业技术论坛汇聚海内外众多国内外知名品牌,为农业品牌产业发展尤其是技术、贸易、信息、资金、人才、资源的拓展提供最佳发展平台,在提升品牌美誉度的同时,助推生态产业经济发展,搭乘服务“一带一路”快车,推进生态农业企业国际产能合作和建设能力、贸易信息互换和服务共享。本次展会的国际性和专业性以及丰富多彩的同期活动将吸引更多的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前来参加此次专业盛会!

展品分类

※食品及设备展区:绿色有机食品、生态产品、肉类及肉制品、糖果及休闲食品、营养滋补品、富晒产品、饮品;加工、包装、储存、检测、运输设备等。 
※农业机械展区:各类农业机械、粮食烘干装备、种子加工设备、排灌工程装备、喷灌设备、设施农业装备、运输机械、动力设备、农用工程机械及农田水利施工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等。 
※智慧农业:农业物联网、传感网络、无人机、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设备;智能农机装备;智能灌溉设备及系统;智能控制、远程监测、精细饲养等相关技术与设备;互联网+农业等。 
※设施农业展区:各类设施农业、植物工厂、温室工程、园艺器械、干燥盘等育苗容器、移动式喷灌机、生态仪器、温室电加热器、农业半导体(LED)照明等。 
※肥料展区:粪尿类、堆沤肥类、秸秆肥类、绿肥类、土杂肥类、饼肥类、海肥类、腐殖酸类、农业城镇废弃物、沼气肥、生态肥、有机天然肥等。 
种子苗木展区:粮食作物种子;蔬菜种子;经济作物种子;种苗加工、包装机械设备等;种子新品种、新技术及相关配套设施;绿化苗木、种球(苗)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6655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