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截至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在医疗场景下,边缘计算主要帮助医疗保健体系的IT基础架构,具体来说,是防止医疗设备管理的应用程序发生延迟。在边缘计算的支持下,无需构建集中的数据中心,可对关键数据进行本地化,在安全性、响应速度和有效性上有更佳表现。
应用二:本地零售的实时数据分析
边缘计算的主要目的,是让运算尽可能接近数据源。在零售场景中,以往企业都是将各分支的数据汇总到中心位置进行分析,再进行决策和行动。而通过边缘计算,零售店铺可以在本地就进行数据处理和优化,这样组织的行动反馈就能更快更及时。
应用三:让虚拟现实更生动
在技术支持下,本地设备可以大大提升用户的参与程度,用户也可以有更生动、更即时的增强现实体验。在这个前提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进行转型。
应用四:加速数据分析
在这一场景下,通过本地计算能力,在数据分析早期就引入较高智能水平的运算。这样可以使得数据更为清晰,从而加快企业的分析和决策速度。在云计算场景中,运算对智能化和精准度的要求较低,主要是在后期应用中使用,故而分析数据需要花费更多时间。
应用五:智能制造
其实边缘计算在智能制造方面属于基础层面的构架。在生产车间采进行“近实时”分析,可以提升运营效率,并增加边际效益从而提高利润。此外,通过边缘计算系统来收集数据、制造智能化工具过程中,可以及时识别异常情况,尽量避免产线停顿。
应用六:消除过剩数据
传统的云计算架构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多余数据堆积在云存储里,比如物联网的感应数据等。这些数据大多都是无用的,对企业来说花费成本区储存这项数据基本上是没有必要的。边缘计算可以做到只向云端传输有效数据,让流程更为优化。
应用七:让安保系统响应更快速
对于那些建有庞大又复杂的安保系统的企业来说,边缘计算非常实用,它可以有效筛选出关键信息防止带宽的浪费。举例来说,动作捕捉摄像机如具备运算能力,就可以只上传有价值的信息。
应用八:现实数据收集
在零售环境下,物联网、数字标签、IP光纤都是实现边缘计算的基础配置。未来我们的业务将依赖规模在万亿级别的数据挖掘和集成。边缘计算通过本地设备和传感器,协同云端一起收集现实数据,能够做到这个量级的数据聚合。
应用九:降低运营成本减少存储需求
在边缘计算加成下,收集到的数据无需在本地和中央服务器之间穿梭,就可以让本地设备知道要执行哪个功能。这样就可以节省运营成本和存储设备的投入了。
应用十:让诊断与治疗更有针对性
这虽然也是医疗场景的应用,但这里的边缘计算更专注提升病患的康复体验。医疗物联网设备在边缘计算应用下,可以更快更早地检测出病人的异常健康数据。这就可以让医生的诊断措施和医疗干预来得更及时。此外,随着可穿戴系统的普及,存储设备及传感器的成本也会不断下降。在边缘计算技术的帮助下,看病就医将从“被动治疗”转变为AI辅助下的实时的、预测性的保健式医疗。
如果说2019年是边缘计算的“爆炸性增长”年,2020年是边缘计算的“突破年”,那么2021年边缘计算将迎来发展的拐点。随着5G发展的升温,边缘计算作为核心技术也站上了风口……
2021年5月17日,2021世界电信和信息 社会 日大会系列会议——5G+边缘计算与产业会议在河南郑州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来自工信部、运营商以及边缘计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十多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 “云边智联,释放产业新动能” 共话边缘计算产业未来新发展。
落地开花
产业成熟仍任重道远
随着应用场景走向碎片化和多元化以及网络数据的海量爆发式增长,网络边缘的负荷逐渐加大。边缘计算作为一种分布式计算能力,将数据处理、应用运行等由网络中心下放到边缘节点上,可以大幅减少业务传递层级,降低核心网和传输网负担,减少对带宽资源的占用,使得边缘数据更安全。优势突出的边缘计算,备受产业各方推崇。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网络发展处二级调研员梅杰在致辞中指出,目前全球产业界正在积极推进边缘计算标准技术应用的发展,我国也非常重视边缘计算相关工作,特别是多接入边缘计算(MEC)技术与产业的发展。依托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先后发起了多项边缘计算相关标准研究工作。在产业化部署方面,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先后开展了边缘计算技术研究和应用的 探索 ,组织上下游企业发力边缘计算市场,助力移动边缘计算应用落地开花。
“MEC既提升了用户的业务体验,也减少了对骨干传输网以及上层核心网的资源占用,因此MEC边缘云作为5G网络的一项关键技术,是承载行业数字化应用的平台,是贴近应用的网络能力开放入口,在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泛在低空、物联网等领域呈现出旺盛的市场需求。”河南联通副总经理王宜科在致辞中表示,
从技术角度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曹蓟光认为,边缘计算关键技术逐渐成熟,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充分利用边缘侧资源异构、实时响应等特点,边缘智能、算力网络等边缘原生技术不断涌现,加速应用开发创新;二是云原生技术不断轻量化并持续下沉,为边缘侧提供与云上一致的功能和体验,推动边云协同;三是边缘计算与区块链等融合技术不断涌现,为业务需求和计算资源之间提供敏捷的可信安全链接。
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当前边缘计算的产业化道路也不可避免面临一些挑战。对此,梅杰对于边缘计算未来发展提出三点发展建议,一是加速技术和产品研发的进度,二是加大应用示范推进力度,三是推进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促进行业技术与标准的融合发展。
云网智联
边缘计算迎来发展拐点
在边缘计算产业链上,三大运营商既是技术创新者和标准制定者,又是应用落地者和产业推进者。三大运营商结合自身特点,以云网融合、云边协同为依托,在边缘计算方面做得有声有色。
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与IT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刘景磊提到,目前行业对网络切片、边缘计算需求强烈。中国移动发挥网络优势,以网带边,充分发挥运营商网络固有优势以专网切入,带动边缘云发展。目前,中国移动已经推出了100+龙头示范项目、网络切片50余个。边缘计算涉及69个客户,49个已完成边缘计算部署。
中国联通集团边缘计算高级总监陈丹介绍,目前联通MEC平台拥有五大优势:一是全国一体化的运营体系;二是跨域互联,业务复制;三是云边协同和边边协同;四是为2B客户提供灵活的自服务能力;五是安全可信防护机制。目前,中国联通首批建设了6个MCE的创新孵化基地,分别面向不同的领域:在北京是新媒体,在天津是交通,在福建是教育,在山西是能源,在重庆和广东都面向工业,以统一规划、标准、渠道支撑应用入驻,打造全生命周期闭环机制。
作为东道主,王宜科介绍了河南联通在边缘计算方面的推进成果。他表示,河南联通持续推动河南省5G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战略协议落地,坚定落实电信联通共建共享,已在河南省18个地市级本地核心DC设置29套MEC布局类节点,持续提升中原数据基地承载能力。“5G与MEC边缘云的结合,倒逼了云计算算力的进一步提升与5G网络建设部署的不断加强。”
“中国电信建立5G产业创新联盟以“1+1+1”模式对产业生态赋能,以联盟为中心,广泛引入生态合作伙伴;以开放实验室为平台,面向合作伙伴打造端到端的服务能力,通过联合创新中心,与客户联合研发,合作共赢。”中国电信研究院未来网络研究中心主任雷波在演讲中特别提到。据悉,5G开放实验室依照《中国电信5G定制网产品手册(2020年)》,联合省公司、业界主流厂商、研究院自主研发团队,搭建了“致远”“比邻”“如翼”三种模式的云、网、边、端一体化解决方案验证测试环境,面向客户开放并可灵活调整。
作为中国电信的子公司,天翼智联在5G+边缘计算赋能智慧物流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天翼智联 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全国销售总监李志夫以综合性物流园区5G+边缘计算综合应用为例介绍了5G+边缘及思源的最新应用,包括5G视频安防、5G门禁、5G烟感以及5G无人机等,且园区平台都可以嫁接到边缘云上。
赋能千行百业
5G+边缘计算产业乘风会有时
5G融入千行百业,为边缘计算创新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此外,5G网络对云计算等技术的引入,改变了传统的CT网络架构,也为云边协同、云网融合等提供了可能,从而促进边缘计算的发展。在本次会议上,边缘计算产业链相关企业就此分享观点,交流经验。
英特尔中国运营商事业部技术总监侯志强介绍,目前边缘计算首先是要做跨域解决方案的融合,其次是需要有效的控制成本,构建一个灵活的云平台,打造面向不同行业和不同场景的能力。同时也需要推出能够快速完成在边缘侧面向行业的解决方案,如标准硬件的平台,软件参考设计和开源软件参考设施用云的方式进行构建等。
新华三集团运营商事业部技术总监陈峰表示,目前边缘计算主要会存在四个方面挑战:一是缺乏高效管理,二是不易节约成本,三是安全需求难以保障,四是设备、环境复杂。以上这些因素既是重要挑战也是未来边缘计算能够助力5G网络取得商业成功的关键。
不仅仅在技术领域,在 娱乐 方面,九州云边缘计算技术高级总监许斐也提出了独到见解。他认为,云 游戏 是下个时代的 游戏 方式,也是最后一个被视频流升级改造的C端业务,5G和云 游戏 相辅相成,云 游戏 将是5G在C端的第一个爆发点和杀手级应用,同时也只有5G+边缘计算才能真正让云 游戏 变为现实。
作为中国最早一批早从事“开放云边基础架构技术开发和服务”的专业公司,九州云伴随着中国的5G建设积极布局5G边缘计算市场。在云 游戏 领域,九州云已经和运营商体系内测过云 游戏 的架构,不仅支持自己和运营商做这样的云 游戏 ,也支持和其他的一些云 游戏 平台一起做这样的接入。未来,九州云希望始于 游戏 ,将九州云MEC云 游戏 框架,赋能下个世代的互动体验,丰富渲染云 游戏 +直播、云 游戏 +互动视频、云 游戏 +VR、云 游戏 +广告、云 游戏 +社交等不同场景。
腾讯云边缘计算副总监唐云兵认为,边缘计算是在设备和中心云之间融合网络、计算、存储、应用等核心能力的一整套平台服务。价值出发点是低时延、高带宽、安全隐私、自治能力,这也是腾讯云目前做边缘计算产品一直贯彻和关注的价值点。
此次大会上,我们看到了边缘计算产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听到了业界专家对未来产业的建议和畅想。众人划桨开大船,边缘计算的发展离不开产业伙伴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技术的更迭演变,相信不久之时,边缘计算产业将会更上一层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