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是以什么为基础的泛在网络

物联网是以什么为基础的泛在网络,第1张

“物联网+互联网”几乎等于“泛在网”。所谓“泛在网”就是运用无所不在的智能网络、最先进的计算技术以及其他领先的数字基础设施武装而成的技术社会形态,帮助人类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任何人、任何物都能顺畅地通信。
物联网跟泛在网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通俗的说的话,互联网是专指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是专有名词,其他很多网络都能连入互联网,包括物联网、手机wap那些的;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网络,即可以通过一个物体 *** 控或者了解到另一个物体;传感网是物联网的一大支柱,被包含于物联网;而最高级的才是泛在网,这是对未来的一种设想,就是网络无处不在,随时随地都可以以任何方式接入网络。

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

1、本质区别

物联网的本质是感知与服务。

互联网的本质是基于手机和PC的线上信息和内容推送和共享。

2、数据区别

物联网的数据可交易,对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价值巨大。

互联网信息会消失也会重造,对大数据和云计算价值有限。

3、传输区别

物联网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广电网络、通信网络等实现数据的传输与计算。

互联网把所有的可上网的电脑和机器连接到同一个网络上去。

联系: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扩展资料:

1、互联网是信息连接、虚拟连接,物联网是物物连接或者说设备、终端连接

①互联网是虚拟互联,用互联网技术搭建的虚拟平台或社区连接人与人或人与服务。

②物联网是物物互联,用联网通信技术或互联网技术搭建物与物之间的系统或平台。

2、举例:

①互联网典型:微信、微博、QQ、百度、网游。

②物联网典型:车联网(智慧公交、地铁等)、智慧城市、智慧电力等。

3、使用技术区别:

①互联网技术:例如网页、APP、数据库,连接技术主要是互联网。

②物联网技术:例如RF、蓝牙、WIFI、数据库、总线技术,连接技术局域网或专用网多一点。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互联网

百度百科-物联网

物联网的特点:

1、物联网是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

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地采集环境信息,不断更新数据。

2、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

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在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极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

3、物联网不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本身也具有智能处理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

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理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理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4、物联网的可靠传递。

可靠传递是指通过各种电信网络和因特网融合,对接收到的感知信息进行实时远程传送,实现信息的交互和共享,并进行各种有效的处理。

5、物联网的智能处理。

智能处理是指利用云计算、模糊识别等各种智能计算技术,对随时接受到的跨地域、跨行业、跨部门的海量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提升对物理世界、经济社会各种活动和变化的洞察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线损是电网经营企业在电能传输和营销过程中所产生的电能消耗和损失。那么你对线损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线损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线损产生的原因及构成

1 1 线损产生的原因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是通过消耗一次能源由发电机转化产生,通过电网输送到千家万户的,在这个过程中,从发电机到电网中的线路、变压器、无功设备、调相及调压设备、绝缘介质、测量、计量设备、保护装置等输送和变换元件要消耗电能,此外,还有一些不明损失如窃电、漏电、表计误差、抄表影响等也将引起线损率的波动。

针对以上产生线损率的原因并结合多年来线损管理的经验,降低线损应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入手,首先要对线损的构成进行仔细的分析,根据线损产生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降损措施,有效地降低线损率。

1 2 电能损耗的组成

电能损耗是电能在输电、变电、配电、用电等各个环节中的损耗,它可分为固定损失、变动损失、其它损失三部分。

1 2 1 固定损失

一般不随负荷变动而变化,只要设备带有电压,就要消耗电能,就有损失,与通过设备的功率或电流大小无关,因此,也叫空载损失(铁损) 或基本损失。主要包括变压器、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铁损及绝缘子的损失、电晕损失、电容器和电缆的介质损失、电能表电压线圈的损失(铁损)等。

1 2 2 变动损失

它是随着负荷的变动而变化的,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因此,也称可变损失或短路损失(铜损) 。主要包括变压器、调相机、调压器、电抗器、消弧线圈等设备的铜损,输、配电线路和接户线的铜损,电能表电流线圈的铜损。

1 2 3 其它损失

是指在电能的输、变、配、用过程中的一些不明因素和在供用电过程中的偷、漏、丢、送等造成的损失,习惯称为不明损失或管理损失。

2、引起线损过高的原因分析

2 1 技术原因分析

2 1 1 线路损耗过高

(1) 电网规划不合理,电源点远离负荷中心,长距离输电使损耗升高;或因线路布局不合理,近电远供,迂回供电,供电半径过长等原因使损耗升高。

(2) 导线截面过大或过小,线路长期轻载、空载或过负荷运行,不能达到最佳经济运行状态引起损耗升高。

(3) 线路老化,缺陷严重,瓷件污秽等原因引起绝缘等级降低,阻抗、泄漏增大,损耗升高。

(4) 无功补偿不足或过补偿,致使无功穿越,影响了供电能力,使线路损耗升高。

2 1 2 变电主设备损耗过高

(1) 高耗能主变压器不能及时更新改造。

(2) 运行方式不科学,致使主变压器不能按经济运行曲线运行,造成主变过负荷运行或轻载运行。

(3) 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无功穿越严重,通过线路、变压器传输,造成功率因数低,电压质量差,有功损耗增加。

(4) 主设备老化,缺陷不及时消除等原因使介质损耗和瓷瓶、瓷套泄漏增大,导线接头设备线夹接触电阻增大,损耗增加。

2 1 3 配网损耗过高

(1) 配电变压器容量与负荷不匹配,造成“大马拉小车”或“小马拉大车”,引起损耗增加。

(2) 配电变压器安装位置不在偏离负荷中心。

(3) 低压无功补偿不合理,高峰欠补,低谷过补。

(4) 电压等级设置不合理。高耗能配电变压器没有及时更换。

(5) 低压线路三相负荷不平衡,引起中性线电流增大,损耗增加;因低压线路过长引起末段压降过高使损耗增加;接户线过细、过长,破损严重使损耗升高。

2 1 4 计量误差大

(1) 电流互感器角误差不符合规定要求,精度不够。二次线截面过小,二次压降过大。

(2) 用电负荷小,计量设备容量大,长期轻载或空载计量,使计量误差增大。

2 2 管理原因分析

(1) 营业工作中抄、核、收管理不到位,漏抄、估抄、漏计、错计现象严重。

(2) 内部生活、生产用电无表计计量。

(3) 对排灌、供热等季节性供电配变不能及时停运。

(4) 计量设备不按周期检修、校验、轮换。

(5) 用户违章用电、窃电。

3、线损的基本内容

理论线损

交流电在通过纯电阻的时候,电能都转成了热能,而在通过纯容性或者纯感性负载的时候,并不做功。也就是说没有消耗电能,即为无功功率。当然实际负载,不可能为纯容性负载或者纯感性负载,一般都是混合性负载,这样电流在通过它们的时候,就有部分电能不做功,就是无功功率,此时的功率因数小于1,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率,就要进行无功补偿。

管理线损

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大部分属于感性电抗,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向这些设备提供相应的无功功率。在电网中安装并联电容器、同步调相机等容性设备以后,可以供给感性电抗消耗的部分无功功率小电网电源向感性负荷提供无功功率。也即减少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流动,因此可以降低输电线路因输送无功功率造成的电能损耗,改善电网的运行条件。这种做法称为无功补偿。

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线损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a) 电阻作用:线路的导线,变压器,电动机的绕组,都是铜或者铝材料的导体。当电流通过时,对电流呈现一种阻力,此阻力称为导体的电阻。电能在电力网传输中,必须克服导体的电阻,从而产生了电能损耗,这一损耗见之于导体发热。由于这种损耗是由导体的电阻引起的,所以称为电阻损耗,它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用式子 表示。变压器,电动机等绕组中的损耗,又习惯称之为铜损。

b) 磁场作用:变压器需要建立并维持交变磁场,才能升压或降压。电动机需要建立并维持旋转磁场,才能运转而带动生产机械做功。电流在电气设备中建立磁场的过程,也就是电磁转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交变磁场的作用,在电气设备的铁芯中产生了磁滞和涡流,使铁芯发热,从而产生了电能损耗。由于这种损耗是在电磁转换过程中产生的,所以称之为励磁损耗,它造成铁芯发热,通常又称之为铁损。

1、物联网是物的联网,互联网是人的联网
从字面上看,“物联网”和“互联网”的区别就很明显:物联网是物与物之间的联网(物物相连);互联网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网(人人相连)。
我们平时上网,聊微信,发邮件,视频聊天等等,都是人与人之间在交流,这就是互联网。
家里的抽水马桶水位到了,它就停止,不再抽水了;空调温度到了,它就不再制热或制冷了;洗衣机洗涤时间到了,她就自然停止了;闹钟到了定时,它就开始响……这些都是最直白的物联网。
2、互联网是物联网的基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
互联网已成为人与人交流沟通、传递信息的纽带;那么人和物、物和物之间是不是也能有这样一种对话工具并且反映真实的物理世界呢?于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物联网应运而生。它的提出和使用让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有效通信变为可能。互联网和物联网的结合,将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有益效果,最终实现整个生态系统高度的智能特性和智慧地球的美好愿景。
所以,物联网是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6685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