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如何?

我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如何?,第1张

2006至2020年,物联网应用从闭环、碎片化走向开放、规模化,智慧城市、工业物联网、车联网等率先突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不断提升,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

截至到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已发展到15万亿元。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各类政策大力发展物联网行业,不少地方政府也出台物联网专项规划、行动方案和发展意见,从土地使用、基础设施配套、税收优惠、核心技术和应用领域等多个方面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在工业自动控制、环境保护、医疗卫生、公共安全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应用试点和示范,并取得了初步进展。

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达万亿元。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超预期增长,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在网络强国、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推动下,中国加快推动IPv6、NB-IoT、5G等网络建设,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逐步开始规模化应用,5G、车联网等领域发展取得突破。

政策推动我国物联网高速发展

自2013年《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印发以来,国家鼓励应用物联网技术来促进生产生活和社会管理方式向智能化、精细化、网络化方向转变,对于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信息化水平,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带动相关学科发展和技术创新能力增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本质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兴起。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对人、机、物的全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的新型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数字化转型的实现途径,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力量。

我国物联网行业呈高速增长状态 未来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自2013年以来我国物联网行业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增速一直维持在15%以上,江苏、浙江、广东省行业规模均超千亿元。中国通信工业协会的数据表明,随着物联网信息处理和应用服务等产业的发展,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已经从2013年的489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15万亿元。

虽然我国物联网发展显著,但我国物联网行业仍处于成长期的早中期阶段。目前中国物联网及相关企业超过3万家,其中中小企业占比超过85%,创新活力突出,对产业发展推动作用巨大。

物联网作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

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政策、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的驱动下,2020年GSMA移动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9-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9%左右,2020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目标16亿元,按照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态势,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有望超预期完成;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行业规模将超过27万亿元。

未来物联网行业将向着多元方向发展

标准化是物联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它是希望在早期主导市场的行业领导者之间的一场斗争。目前我国物联网行业百家争鸣,还未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现。因此在未来可能通过不断竞争将会出现限数量的供应商主导市场,类似于现在使用的Windows、Mac和Linux *** 作系统。

合规化同样是当下物联网面临的问题之一,特别是数据隐私问题。目前数据隐私已成为网络社会的一个关键词,各种用户数据泄露或被滥用的事件频发,特别是Facebook的丑闻引发了全球担忧。

因此在未来,我国各种立法和监管机构将提出更加严格的用户数据保护规定,,用户的敏感数据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受到更严格的监管。

安全化是指预防物联网软件遭受网络黑客攻击,在未来,以安全为重点的物联网设施将受到更多的关注,特别是某些特定的基础行业,如医疗健康、安全安防、金融等领域。

多重技术推动物联网技术创新

从技术创新趋势来看,物联网行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不断增强。连接技术不断突破,NB-Iot、eMTC、Lora等低功耗广域网全球商用化进程不断加速;物联网平台迅速增长,服务支撑能力迅速提升;

区块链、边缘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题材不断注入物联网,为物联网带来新的创新活力。受技术和产业成熟度的综合驱动,物联网呈现“边缘的智能化、连接的泛在化、服务的平台化、数据的延伸化”等特点。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预见2023:《2023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大富科技(300134)、梦网集团(002123)、共进股份(603118)、胜宏科技(300476)、润和软件(300339)、立昂技术(300603)等

本文核心数据:物联网产业规模、竞争格局、发展前景预测等

产业概况

1、定义

所谓“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又称传感网,指的是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种种装置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并形成一个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可管理的网络。

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的物流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的内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现阶段,物联网是指在物理世界的实体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计算能力和执行能力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传输、协同和处理,从而实现广域或大范围的人与物、物与物之间信息交换需求的互联。物联网依托多种信息获取技术,包括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多媒体采集技术等。物联网的几个关键环节可以归纳为“感知、传输、处理”。

2、产业链剖析:共有四大层面

所谓产业链,是以生产相同或相近产品的企业集合所在产业为单位形成的价值链,是承担着不同的价值创造职能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围绕核心产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在采购原材料、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通过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形成的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最终用户构成的一个功能链结构模式。

从产业链条来看,物联网的产业链条由上而下可以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层级。

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高新技术出口的限制,不断扩大实体清单,影响了中国一些科技主导型企业的发展,这从侧面警示了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的脆弱性。物联网通过传感器把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联系起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连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其中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源头,已经成为各种应用能力所需的数据来源所在。目前中国国内也涌现出了一些传感器芯片重点生产企业,如:高德红外、西人马、士兰微、敏芯微电子、博通、全志科技、大唐微电子、复旦微电子等。

行业发展历程: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行业政策背景:政策大力推进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在“十四五”期间,明确新基建,还要让5G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并且5次提到关于物联网的规划发展,除了划定数字经济的7大重点产业外,其余4次提到的场合均体现出对物联网发展重点的表述。

十四五规划中划定了7大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包括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这7大产业也将承担起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超过10%目标的重任。

产业发展现状

1、中国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

全球物联网仍保持高速增长。物联网领域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根据GSMA发布的《The mobile economy
2020(2020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2019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达到120亿,预计到2025年,全球物联网总连接数规模将达到246亿,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我国物联网连接数全球占比高达30%,2019年我国的物联网连接数363亿。而根据2021年9月世界物联网大会上的数据,2020年末,我国物联网的数量已经达到453亿个,预计2025年能够超过80亿个。

2、应用层与平台层价值最高

从产业链价值分布看,应用层和平台层贡献最大的附加值,分别占到35%左右,传输连接层虽然重要,但产值规模较小;底层的感知层元器件由于种类众多,产业价值也较大,占到20%左右。

3、物联网应用者使用情况调研

微软发布的第三版《IoT Singal(物联网信号)》报告显示,2021年物联网的应用持续保持增长。91%的受访组织是物联网应用者。

物联网项目可分为四个阶段:学习、试验/概念验证、购买和使用。2021年,29%的物联网项目处于学习阶段;处于试验/概念验证阶段的项目比例仍保持不变,2020年和2021年均为25%;处于购买阶段的项目比例增加了1%,从2020年的21%增加到2021年的22%;处于使用阶段的项目在2020年和2021年保持稳定,均为25%。

4、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突破25万亿

目前,物联网已较为成熟地运用于安防监控、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智能物流等。近几年来,在各地政府的大力推广扶持下,物联网产业逐步壮大。再加之近几年厂商对物联网这一概念的普及,民众对物联网的认知程度不断提高,使得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整体呈快速上升的趋势。2019年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在176万亿元左右,2020年根据赛迪公布的数据,我国物联网市场规模约达到214万亿元左右。初步统计,2021年市场规模为263万亿元。预计未来三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仍将保持18%以上的增长速度。中国物联网市场投资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

产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北京物联网相关项目最多

工信部共公开2批《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公示名单》,结合2批的项目名单分析,目前中国物联网关键技术与平台创新类、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类项目主要集中在北京、浙江、广东和山东。

2、企业竞争:各个行业的企业在相关领域有所布局,以龙头企业间的竞争为主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以“数字化”和“智慧化”为主。根据物联网的应用领域来看,企业在各自行业的“数字化”和“智慧化”有所布局。

互联网周刊发布了2021物联网企业100强,榜单显示华为排名第一、海尔智家、海康威视位居第二和第三,小米集团、中兴通讯、大华股份、阿里云、联通数科物联网、科大讯飞、神州控股进入前十,依次排名第4-10名。

产业发展前景:物联网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1、发展前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物联网占比逐渐上升

物联网是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自主创新突破的重点方向,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在芯片、传感器、近距离传输、海量数据处理以及综合集成、应用等领域,创新活动日趋活跃,创新要素不断积聚。物联网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不断深化,将催生大量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模式。中国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经济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采用包括物联网在内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升级传统产业,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提高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家居生活智能化水平。未来巨大的市场需求将为物联网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综合多方面的情况分析,前瞻认为未来6年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将保持高速增长,到2027年市场规模超过7万亿元。

根据信通院于2020年12月发布的《2020中国物联网白皮书》,2019年中国物联网连接数中产业物联网和消费者市场各占一半,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连接数的大部分增长来自于产业市场,产业物联网的连接数将占到总体的61%。由此来看,未来产业物联网的市场发展潜力大于消费物联网。

2、发展趋势:重点城市带动周边城市发展,分工协作格局将进一步显现

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未来中国物联网产业空间演变将呈现出三大趋势: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我国物流需求系数一直呈上升趋势,“八五”时期平均为16,“九五”时期平均为17,“十五”时期平均为22,2006年为28,表明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对于现代物流发展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渠道系统中,渠道成员之间都采取不同程度的一体化 经营或联合经营。现代企业倾向于建立一种垂直型分销渠道 系统,在这种渠道系统中,各个层次的国内渠道的复杂程度在这几年里越来越高,渠道模式丰富多彩,各有特色。究竟一个产品应当选择哪个渠道作为主渠道销售呢这取决于国内市场的渠道特点和自身企业现状以及产品竞争现状。因此,要一、发展成效
“十三五”时期,全区全面实施科教兴桂、人才强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工作,全社会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创新创业关键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为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科技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十三五”时期,全区扎实做好科技领域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各项工作,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进步贡献率由48%提高到552%,全区R&D经费投入由1059亿元增至1728亿元,完成“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20项,总投资95亿元,转化1827项重大科技成果,突破132项重大技术,获得521个专利,开发出293个新产品,新增产值530亿元,成为全国首批3个特色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之一。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指数在全国排位第八、连续5年排全国前十,“两化”融合总指数为84%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84%提高至2019年的145%。
体制机制改革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时期,全区紧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政策链,坚持“前端聚焦、中间协同、后端转化”,着力攻克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瓶颈,弥补自身创新能力不足的短板,打通创新成果应用的“最后一公里”。着力加强科技项目管理改革和科技领域财政支出,优化整合10个部门的130多项科技专项,制定实施《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及相关配套政策,先后出台《广西科技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广西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等系列政策文件,持续打好体制机制改革“组合拳”。
创新创业主体活力持续激发。“十三五”时期,全区着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规模和数量,2020年新登记市场主体3007万户,其中企业689万户,民营企业占932%。新动能快速成长,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800家,瞪羚企业从无到有,总数达107家。高新技术百强企业拥有研发人员23072名,获得专利3848件,共计投入研发经费9306亿元,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7222亿元,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1319万个。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拥有国家“五类”人才数量97人,引育126个高层次创新人才和团队。
平台集聚效应显著提升。“十三五”时期,全区按照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要求,着重建设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宁市横县双创示范基地等一批平台载体,成立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打造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20家,其中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5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0个,国家众创空间10家。设立贺州、百色、玉林、防城港、贵港、崇左等6家自治区级高新区,高新区数量达到14家。
重点群体就业创业稳中向好。“十三五”时期,全区不断拓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渠道,优化“互联网+招聘+就业”模式,建立“就业咨询—就业培训—就业推荐”一体化帮扶机制,大力扶持高校毕业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坚持把扶贫助困作为重要着力点,扎实做好精细化兜底帮扶,继续实施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行动,开展“高校残疾毕业生网络招聘”“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招聘”等主题招聘活动,为毕业生量身提供就业岗位。“十三五”时期,全区累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065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3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下降至277%。
创新创业氛围更加浓厚。“十三五”时期,全区加快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大力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热情。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启动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广西分会场,成立广西归国留学人员科技创业基地,为归国留学人员开展科技创新创业提供金融、政策、人才、服务等支持。举办广西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广西创客运动会、广西农民工创业大赛等赛事活动,开展“就业援助季”专项服务等活动。
积极推进高水平创新开放合作。“十三五”时期,全区落实“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不断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成员国拓展到巴基斯坦、韩国、日本、以色列、匈牙利、捷克等国家。连续举办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推动现代农业、新能源、传统医药、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化工等领域先进实用技术成果向东盟国家推广应用,与东盟9个国家建立了双边技术转移中心工作机制,建立了15个联合实验室及创新中心。累计获得认定13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与40多个国际研究机构、大学建立起良好的国家科技合作关系。
全方位服务体系逐步优化。“十三五”时期,全区加快实施创新创业行动计划,通过采取降费减负、开展就业行动、提升就业服务等措施,着力激发全民创新活力和创业潜能。制定出台《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打造“专业化、精细化、个性化”的人才服务环境。建立创业服务与创业投资、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开放式服务载体,构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服务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大力发展“互联网+”创业网络体系,加快推广创客空间、创新工场、创业社区等新型孵化模式,“十三五”时期,全区新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新认定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9家,认定首批高层次人才247人。
二、存在问题
目前,全区创新创业发展在投入强度、载体建设、转化带动、生态体系建设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成为制约“双创”工作深入推进的关键因素。同时,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和政策措施创新度不高进一步制约了创新创业发展。
创新创业投入强度不足。截至2020年,全区R&D经费投入强度为078%,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左右,研发经费支出不足广东的1/1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04%左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40%,高新技术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不足湖南的1/2、江西的1/3,科技活动产出指数排全国第27位。科技财政支持乏力,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6645亿元,支出规模仅高于云南、内蒙古等部分西部省份,且支出侧重于农业领域。
创新创业载体建设不足。全区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法人单位共28686家,远低于广东(194574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为广东的36%,众创空间和孵化器总量241家,远低于广东(1975家),规上工业企业中超过九成没有研发活动,有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仅占全部企业的401%,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仅17家,仅占全国的11%,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不足全国的2%。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仅为全国的06%。
创新创业转化带动不足。创新活动产出不足,成果转化运用程度偏低,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不畅,研究开发、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服务体系都不健全,企业缺乏自主研发能力,关键技术面临“卡脖子”问题。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能力较弱,难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研成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科技创新的需求不相匹配。2019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数6846件,仅为广东的2%。
创业带动就业能力不足。创新创业孵化链条仍不完善,多数孵化器毕业企业缺少后续跟进和服务指导,创业者经营能力不高,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双创服务平台建设发展不足,服务能力不强,市场主导、风投参与、企业孵化的创业生态系统尚未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稳定就业、提升质量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2020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带动城镇新增就业人口仅3652万人,不足广东的1/3。
创新型人才支撑不足。全区人才总体创新力、竞争力不够强,高精尖人才队伍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匹配,产业骨干人才供给不充足,面对新发展阶段建成创新型广西、人才强区的目标,人才支撑作用仍然比较薄弱。全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71万人,仅为总人数的014%。
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不优。全区创新环境效用值仅2143,远低于广东(522)。全区仅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1所,对创新创业具有牵引力和支撑力的理工类学科建设滞后。创业担保贷款的申请条件较为严格,创新创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突出。全社会创新创业意识不强,创新创业氛围尚未形成。
三、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是全区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关键时期。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要抢抓用好新发展机遇,奋力赶超、加速崛起。
(一)发展机遇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全新机遇。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方兴未艾,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加快壮大,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向传统产业渗透,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释放新动能,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叠加将为全区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机遇,带动新一轮产业提质升级,触发一批新的创业增长点,涌现一批新的创新策源地。
国家加快科技强国建设带来新窗口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国家将加快布局建设一批重大科学基础设施、产业创新综合体、新型研发机构、双创智能孵化平台等,将为全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重要的技术、平台、资金等要素支撑,为加快“双创”升级提供重要窗口期,有利于加快突破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新经济加速迭代为“双创”主体带来新希望。“十四五”时期,国家将大力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进一步推动建设硬科技孵化器、专业化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一批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的瞪羚企业,新经济的加速迭代将为全区布局高成长性产业、推动一批创新型企业快速成长带来新的“催化剂”。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将辐射周边地区,有利于全区与大湾区加快搭建创新创业人才平台、创新飞地、企业研发交流平台等,为“双创”主体融通发展注入新动力。
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成为新抓手。建设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是国家立足广西区位优势和面向东盟的战略定位,将全区纳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海南等重大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也是国家赋予广西的重大任务和使命,将成为快速提升广西科技创新发展能力的新抓手。紧抓建设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重大机遇,对外主动加强与东盟十国科技创新合作,对内争取与北京、上海、粤港澳、成渝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及邻近省份创新协同,将推动全区加快构建“国内—广西—东盟”创新资源流动渠道,集聚更多国家级科研机构和创新资源,促进与东盟国家产业链供应链更加紧密联系,形成层次分明、联动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二)面临挑战
随着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中美贸易战等影响,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十四五”时期,全区“双创”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从国际环境看,未来五年是科技创新发力最关键的五年,也是最具不确定性的五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秩序大调整与关系大重构、全球疫情蔓延以及经济动荡动态调整等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交织影响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到严重冲击,创新创业存在“断链断层”风险。全区“双创”发展将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创新动能、创业活力成为区域竞争的关键指向,在国内大循环中,东部发达地区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先进的业态模式将集聚更多的创新创业要素,中西部地区创新创业竞争将更为激烈。新的发展形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6693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