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别的专业的研究生难吗 我是物联网的

考别的专业的研究生难吗 我是物联网的,第1张

首先,你的专业我认为挺不错的,现在物联网是新兴的学科,你可以继续干下去。但是如果你有其他的兴趣的话,跨专业考研也是可以的,我认为,跨专业考研的初试分数很重要,如果初试分数很高,即使你在跨专业的复试上不如对口考生有优势,也是有很高的录取率的。如果你考一些名校的名专业,比如上海财经的金融,竞争压力比较大,需要你更大的努力,如果是名校的一般专业,或者一般学校的名专业(这两个我就不举例子了),机会会更大一些。你是物联网的学生,可以转向交通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中的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等方向,这样也不算大的跨越,如果你要考金融等热门专业,那么一定要好好准备考研初试和复试,竞争比较大的。如果你特别想转专业而且想绝对考上,还有一条路是考一个比你的学校差一点的学校的那个专业,一般学校都喜欢比自己强的学校学生,不论是什么专业,你可以选一个这样的作为调剂用的保底学校。基于我的个人经验,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谢谢。

如下:

1、哲学专业。哲学恐怕是考研难度最小的专业了,像管理学和文学这种专业,一般国家线都是340到345之间,而像哲学这种专业往年考研初试国家线都在280到285左右。由于专业就业面有限,而且理论性强,因此想要报考哲学专业的考研学子,面临的竞争压力就会小很多。

2、教育学专业。教育学也相对比较好考,也是少数考研不考数学的专业之一。教育学近年来的就业前景也比较好,跨考考研难度也不大,对于考研又不想考数学的考生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3、农学专业。农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涉及经济,还有环境、作物、畜牧生产、工程。
农学是研究农业发展的科学,实际上农学发展前景非常好。农学的考研国家线比哲学还低,比较容易。

考研相对好考的冷门的专业:生物与医学类专业

生物与医学类这个专业虽然带着是医学两个字,但是却不属于医学类专业,医学类的专业可太难了,因为医学类的专业考研难度特别大,不能跨考,但是好一点的医学类的大学也就那么几个!竞争还是很激烈的,是真正的考研内卷专业!

物联网工程专业考研方向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

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专业硕士)工程下的二级学科专业。计算机技术领域重点研究得是如何扩展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发挥计算机系统在各学科、各类工程、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具备物理电子、光电子与微电子学领域内宽广理论基础、实验能力和专业知识,能在该领域内从事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和相应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考研理科复习方法介绍

1、提高复习质量:应采取"回头看"的方针,不机械做题,不盲目铺摊子,不大量做新题、难题,要注意思维的角度和方法,知识点的应用,解题特点,注重知识梳理,整合的过程。

2、善于梳理:知识经梳理后,由点→面→体形成有机联系,这样就可以跳出题海,站在更高的层面上去理解,应用,从而提高解题速度。

3、查漏补缺:检查回顾以往练习中和复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思考错误原因,及时解决,并对各种错题及错误原因进行分类整理,对其中反复错误的问题应再做一遍,有效地避免再犯同一类型的错误。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物联网工程专业

考研选择专业:

1、教师专业优势:教师专业是相对较好的专业,很多女孩子毕业都比较喜欢从事教育行业,以教书育人为目的,是一个当前社会崇尚并且充满极大社会责任感的行业。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农村,都很重视教育,所以选择教师专业是一个不错的专业。

2、护士专业优势:相对女孩子来说护士专业也许是一个比较热门的专业,护士专业入职门槛比较低。而且全国各地,大小医院护士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岗位,很多崇尚白衣天使的女孩子乐于从事护士的行业!

3、计算机专业优势:计算机专业就业前景不错的专业,因此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就业还都不错。

4、人事行政专业优势:人事行政专业,是比较合适的专业,入职门槛比较低,只要通过短期的培训,一般什么专业都可以从事人事行政的岗位。

5、导游专业优势:导游专业也是比较热衷的专业,导游可以到处游玩,还可以获取相应的薪酬待遇,是一个比较不错的专业!

6、电子商务优势:电子商务当前来说,还是一个不错的专业,就业前景都是还不错的。

先抛开物联网工程这个专业,又是老问题:考不考研?!
我认为考研的价值有三:
1、考上了公务员,研究生背景很有帮助;
2、理论派和学术派的必经之路;
3、难于融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的避难首选;
若以上价值你充分认可,请考研。
再回到物联网工程:
既然是工程,究竟是书本上写的有价值,还是你亲自做过、参与过、经历过有价值,我想就不用我说了吧。
物联网的价值在传输层,尤其在中国,应用层和传输层基本都被垄断了,你想改变或影响的可能性有,但微乎其微,无论搞技术还是理论,摸清传输层是关键,更是“钱”途所在。
相信对你的问题会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6695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