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的定义,车联网是由车辆位置、速度和路线等信息构成的巨大交互网络。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物联网、智能交通、车辆信息服务、云计算和汽车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当今我们熟知的无人驾驶、人机交互、智能语音识别等,都是车联网的体现。
形象点理解,没有车联网功能的汽车就像一台不能上网的电脑,而拥有车联网功能的汽车则是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显然可以上网的电脑拥有更多的功能,而拥有车联网功能的汽车也拥有诸如导航、路况实报等等便捷的功能。
车联网有什么功能
1、ECU电子控制单元与OBD车载自动诊断系统
这两个系统在车联网中负责监控和诊断车辆的运行状态。配合智能车载系统可以实现对车辆的不完全控制,如智能泊车(自动识别车位驶入或驶出)、自适应巡航(行驶中自动与前车保持相对固定的距离)、主动式碰撞预防系统(侦测到即将发生碰撞时自动施加制动力)等。由此衍生的各种概念,可以说这是车联网未来发展的基石。
2、车机互联
国外以苹果carplay、android auto为代表,国内以百度Carlife为代表的车载系统。可以将手机的内容投射到车机屏幕上,让车机更具灵活性和延展性,旨在改变车内的视听娱乐体验。虽然只解决了从手机屏幕向另一块屏幕转移的问题,但是最终还是朝向人机交互阶的高智能化方向发展。
3、无人驾驶
对于车联网的分级,欧美各有不同,中汽协提出共五级(阶段),第一至第五阶段分别为:驾驶资源辅助阶段、部分自动化阶段、有条件自动化阶段、高度自动化阶段,以及完全的自动化。目前普遍到第三阶段,而无人驾驶需要注入的东西有太多了,包括云计算、信息处理、通信技术、智能交通、数据共享等,简直就是可预见到的车联网产物。
车联网带来的好处
1、畅通无阻更便利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路上出点小事故,交通就堵成一片。但在车联网时代,每辆汽车都具备GPS定位和一颗“眼睛”,汽车就可以将路况上传给交通管理部门,由云端控制车流,进行路线规划,避免交通拥堵。
2、放心驾驶更安全
行车安全是我们最关心的事情。车联网到来后,汽车能够通过自身传感器主动探索周边环境。能连接城市各类红绿灯和其他管制信号,实现自动提示,并规避危险。随着车联网的发展,未来实现零交通事故率不是梦。
3、低碳出行更环保
在低碳社会的进程中,车联网带来的智能交通将成为节能降耗的重要推手。它可以承担20%的节能减排任务,人、车、路三者构成的流畅交通网络将大幅减少额外的燃油消耗和污染。
可以说,车联网功能让汽车不再单纯的只是汽车,或许比喻为长着四个车轮的手机更加合适。我们都知道手机上网使用流量是要付钱买套餐的,而车联网功能也一样需要支付相应的移动网费用。
显然题主属于乐观派,以鼓励为主。
梳理下题主的意思,大概有三点:
1 无人驾驶技术普及的难点在于现有规则不够完善,导致车子不知道如何决策;
2 无人驾驶技术的测试十分严苛,技术有着不错的积累,我们要相信工程师;
3 无人驾驶事故率比传统驾驶低。
我们一个个来说,关于决策的问题,其实就是讲无人驾驶 汽车 的道德困境问题(当然题主举例很极端),现在世界范围内都有讨论,所以题主提到的这个观点很正确,但遗憾一直没有官方制定条约,所以它确实是无人驾驶大范围推广的阻碍。
至于第二点,现在的无人驾驶技术其实还不行,就连高速公路自动驾驶也只是几家能做到出色而已,无人驾驶非常依仗的激光雷达成本一直没有降下来,像V2X(车联万物)技术也只是这几年大家才有所了解,又或者像高精度地图这些,采集量更是低的可怜。面对各家都在画饼,舆论把无人驾驶吹得满天飞,大家吐槽当然在正常不过了,毕竟最终产品是给消费者使用的,我们总有找错的权利吧?
至于第三点,无人驾驶事故率比传统驾驶低。讲真,这个消息大家看看就好了,当下不要太当真。
今年早些时候,弗吉尼亚理工学院运输学院发表研究报告称:平均而言,无人驾驶 汽车 遭遇的事故少于传统 汽车 。
这项研究是由谷歌委托进行的,研究范围是谷歌旗下逾50辆无人驾驶 汽车 ,它们在德克萨斯和加利福尼亚州行驶了209万公里。谷歌称,旗下无人驾驶 汽车 过去6年遭遇17起事故,不过没有一起是无人驾驶 汽车 的责任。
是不是对无人驾驶肃然起敬了?
但问题是,这个样本容量太小了,而且谷歌的无人车其实还是在人的严格监控下,它是因为没有激烈驾驶的意思才规避了风险,这些大家都没去关注。
如果把50个遵纪守法,开车谨慎的朋友拉去做测试,我相信测试的结果不会比谷歌测试车差。
当无人车达到一定量后,相信路上“遵纪守法的 汽车 ”也会越来越多,整体的事故率也会降低,但现如今自动驾驶 汽车 还做不到比人驾驶更安全智能的程度。
我是 乐创物联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主要是做 物联网方面和工业自动化方面的 。
无人驾驶人们不认可,主要原因还是要获得政府认可获得牌照,才能上路,路上无人驾驶车多了,认可度就会慢慢提升。现在等到5G技术全面铺开时,会促进无人驾驶车的发展。但是想获得认可还要很长的路要走。
好消息是上个月23号,工信部表示,将大力支持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加快推进4G和5G基站建设进度。这里面就提到了车联网,这应该是有导向性的政策吧!无人驾驶获得认可,应该会促进无人驾驶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 汽车 行业的技术发展, 汽车 的功能也是越来越丰富,其中无人驾驶所受到的的关注度就在不断增加。现在伴随着移动互联、Ai、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技术在 汽车 上的应用,无人驾驶 汽车 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众多的 汽车 企业都投入其中,希望抢占先机,在未来的市场上能够多分一杯羹。
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 汽车 是一种主要以移动、运输为目的的 汽车 。它具有感知输入系统、计算处理系统、控制系统、 汽车 信号系统以及其他辅助系统。 感知输入系统、计算处理系统是无人驾驶技术的关键。 无人驾驶技术是多个技术的集成,包括了传感器、定位与深度学习、高精地图、路径规划、障碍物检测与规避、机械控制、系统集成与优化、能耗与散热管理等等。
无人驾驶车系统架构
虽然现有的多种无人驾驶车在实现上有许多不同,但是在系统架构上都大同小异。图中显示了无人车的通用系统架构,系统的感知端由不同的传感器组成,其中GPS用于定位,光学雷达用于定位以及障碍物检测,照相机用于基于深度学习的物体识别以及定位辅助。
无人驾驶技术目前没能普及,主要原因大多数和实测路况有很大的关系。实时路况太过复杂,这就需要移动互联、Ai、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等技术的支持,尤其是物联网方面。此外,在疫情防控工作的需要,无人驾驶的应用,再加上相关部门的支持,无人驾驶技术未来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发展。但是如果想要广泛的运用到生活当中,所需要走的路依然很长。
回答不易,请多关照,多加交流评论。更多相关技术,请关注 乐创物联 !
无人驾驶 汽车 的普及问题,我认为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我相信无人驾驶技术是没有问题的,微电脑控制系统也是没问题的。为什么不能普及运用?理论与现实的差别太大了。比如,我们的民航客机在太空中可以按航行定速巡航,在那个时候,飞行员可以“睡觉",理论上可以,实际上是不允许飞行员“睡觉",还有许多仪表盘需要观察,仍然要考虑飞机发动机等设备的运行情况。在没有任何障碍的情况下,也不能实现无人驾驶。试想一下,我们的无人驾驶 汽车 在十分复杂的公路上行驶,实现绝对程序化驾驶,从技术上可以做到每个环节程序化,智能化,但现实中能否按理想的程序、步骤实施,值得技术人员思考。
无人驾驶 汽车 在高速上可以实现,在城市道路上能否顺利实现也值得深思。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在实践中解决,并不是在实验室能够解决的问题,在运用中就没有问题。智能化高于人脑的反应,但也达不到人脑的灵活性。
我个人希望马上开上无人驾驶 汽车 ,那样可以不握方向盘,加油,踩刹车等等。拭目以待,普及到家。
都还没开始运营,谁说不可。
无人驾驶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可以肯定的说,无人驾驶一定会取代有人驾驶。
无人驾驶是需要经过多方面技术验证的,目前普遍级别都可达到L2级别。
但是, 虽然在技术上有理论支撑,但最终还需要实践来证明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无人驾驶从理论的提出到实验的验证肯定是经过了多方面论证的。
但应用到现实的道路当中行驶,其识别系统、机电系统、电液系统、判断控制系统是否可靠?
如果一个电子元件发热了反应慢了坏了怎么办?这不叫可靠。
如果可靠,是否稳定?寿命又如何?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验证的。
另外,无人驾驶的自我学习能力怎么样?遇到特殊情况怎么处理又是一大难点。
正如你举的例子,是撞人还是下悬崖?这不光是技术上的问题了,伦理道德同样要考虑。
如果无人驾驶仅仅是根据预定好的程序进行行驶,而没有非常强大的自我学习的功能,面对错综复杂的交通状况,目前是不能胜任的。
专门建设一条无人驾驶的道路成本又非常的高,所以最先推广无人驾驶的领域应该是地铁、高铁,公路目前还不行。
1无人驾驶目前没有大规模的上路实验,只有部分地区出现个例现象!
2无人驾驶就和网购一样,它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3一辆无人驾驶不可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全都是无人驾驶才能发挥按部就班,规规矩矩的行驶!
4人类对新鲜事物存在不信任的问题,方向盘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安全!而且这东西它需要一个正规的产品安全控制!
[捂脸][捂脸][捂脸][捂脸][捂脸]加油
没有普及
无人驾驶对周边环境要求较高,而实际开车环境比较复杂;当在 汽车 行驶当中,如果电脑无法识别周边环境时,可能会给自己带来危险,这可能是很多人无法接受的原因。
要有个适应过程,对网络的安全性肯定不放心
电子产品没有百分百,谁都不敢保证没事。打比方按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