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地址:湖南职业教育大学城株洲市云龙示范区盘龙路88号
收集于网络,如果错误,联系本站修改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概况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11年3月,是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中南有色金属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湖南省文明高校”。
学院位于长株潭融城核心区株洲(湖南)职教城,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学院占地300余亩,总投资6亿元,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建有教学实验室65个,实验实训设备总价值约4000余万元,与中国铝业、江西铜业、二十三冶建设集团等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建立了40余个校外实训基地,覆盖学院所有专业。学院建有标准的田径场、篮球场等体育设施。
学院目前在校生8900余人,近年来,学生参加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50项。学院与200多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和《高技能人才委托培养意向书》,连续5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0%,近三年毕业生雇主满意度平均为9706%,母校满意度平均为9743%,被评为“省招生就业工作先进高校”。
学院现有教职工4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63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超过40%,二级教授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1名,省级领军人才2名。近年来,学院教师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科技成果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励30余项。学院各级各类科研成果立项共计166项,其中省级及以上项目51项,《高端蓝宝石研抛材料制备技术研究》荣获湖南省“五个100”重大产品创新项目;《现代制造业校企“跨国协同多方共赢”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荣获2018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专业:序号专业名称所属类别1建筑工程技术土木建筑大类2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土木建筑大类3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装备制造大类4有色冶金技术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5环境工程技术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6矿山地质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7储能材料技术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8焊接技术与自动化装备制造大类9环境地质工程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10财务管理财经商贸大类11工程造价土木建筑大类12矿物加工技术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13会计财经商贸大类14国际商务财经商贸大类15数控技术装备制造大类16工业分析技术生物与化工大类17工程地质勘查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18智能控制技术装备制造大类19物联网应用技术电子与信息大类20金属与非金属矿开采技术资源环境与安全大类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周边环境学校位于株洲市职教大学城
株洲职教大学城是我市委市政府为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大战略决策,把握长株潭“两型社会”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和国家职业教育实验改革试点城市的历史机遇,依托株洲职业教育与科技研发的优势资源,加快新型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重大举措。
株洲职教大学城选址于株洲市云龙示范区,居于长株潭城市群的结合部,是“两型社会”国家级配套改革试验区和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的重点区域。城区内有长株高速贯城而过,与株洲市向阳路对接,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乘车20分钟可直达长沙市及长沙黄花机场。
株洲职教大学城占地139平方公里,总投资超过100亿元。2009年底开始动工,计划三年基本建成,五年全面完善。2011年底秋季将有两所学校招生入学。
——国务院批复同意的《长株潭城市建设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中,职教大学城项目被确定为科教创新区主要建设项目。
——株洲四大“百亿”工程
——株洲十大基础工程
——株洲十大标志工程
——省重大建设项目
——省重点建设项目
发展定位
株洲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政策,按照“城市名片、两型典范、发展引擎”的发展定位,实现株洲职教大学城从单一教育功能的职教园区到功能多元、形象独特并体现“两型”特色的职教城区,努力建设成为“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逐步奠定“北有天津、南有株洲”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
区位优势
株洲职教大学城位于株洲市东北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先导区的云龙示范区南部,是湖南核心城市圈的融合区域。东北向与长沙相临,西北向与湘潭接壤,距长沙、湘潭市中心和黄花机场都只20分钟车程。区域内有沪昆高速、长株高速、长株潭城际铁路通过,株洲龙母河贯穿其中,具有良好的区位及交通优势。
总体规划
株洲职教大学城定位为“城市名片、两型典范、发展引擎”,致力于打造“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139平方公里,整体包括“一城十一校,三馆五中心”,具体为市图书馆、市科技馆、职教大学城体育馆,株洲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实训中心、技能认证中心、研发孵化中心以及综合配套服务中心。拟布局一个城市级共享区和三个校际级共享区,总体形成“两片五轴多核心”的空间结构,突出教育、研发、服务、居住4大主题功能。职教大学城2009年底开工建设,计划2013年基本建成,2015年全面建成,2023年成熟完善。规划2023年实现人口规模20至25万,在校学历教育学生人数10至12万,年均培训学生人数10万。
项目进展
职教大学城自2009年底开工建设以来,核心区(教育片区)路网已基本拉通,水、电、气、通信等市政设施全部到位,部分绿化工程基本完成,已有两座桥梁竣工验收并实现通车。并且,于2011年7月实现职教大学城公交开通,教育片区格局基本形成。
(一)完成了高屋建瓴的科学规划。经过7次调整,完成了职教大学城从“园”到“城”的整体控制性规划,勾勒了一个聚人、聚校、聚财,充满希望与活力的职教大学城规划蓝图。实现从单一教育功能的职教园到多功能多元、形象独特并体现“两型”特色的职教城区,与株洲老城、云龙新城和周边的地区协调发展。
(二)集聚了一批优质的职业学院。已入城的7所院校——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湖南省商业技术学院都是国内、省内有较大影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各具特色的高职院校。其中,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工贸技师学院已于2011年9月基本建成并实现招生开学。另外,根据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与株洲市人民政府签署的《关于中国人寿项目建设的合作框架协议》内容,确定保险职业学院和中国人寿企业大学(筹)也将落户职教大学城。
(三)启动了一批综合配套服务项目。株洲市科技馆、株洲市图书馆、株洲市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湖南职教数字图书信息中心、湘菜文化园、职业教育高峰论坛、职业教育比武基地等职教相关配套项目都将落户株洲职教大学城。职教大学城综合配套服务项目商业步行街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教师公寓一期工程已于2011年5月正式开工建设,力争2012年完成一期主体工程,并实现二期工程开工建设。除此之外,还启动了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龙母河(职教城段)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智慧广场及其三大单体建筑市图书馆、市科技馆、智慧大厦项目,力争2012年实现开工
(四)确定了“两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新能源、信息化、“两型”指标体系编制等方面已形成研究成果。已建成两个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000吨的污水处理站并投入使用。“一卡通”项目在湖南工贸技师学院成功启动。
发展愿景
根据职教大学城建设进程:
至2013年底,职教大学城主体功能区基本形成。基本建成教育主导片区,并形成南部服务片区的城市级商业中心与研发中心,届时,相关房地产项目也将投入运营。
至2015年底,职教大学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综合实力全面提升,辐射能力显著增强,将基本形成集职业教育、培训、研发、餐饮、休闲、旅游、居住、服务等功能于一体,聚集6万常住人口的城市综合体。
至2023年,职教大学城进入成熟发展阶段。按照“城市名片、两型典范、发展引擎”的发展目标,实现职教大学城从单一教育功能的职教园区到功能多元、形象独特并体现“两型”特色的职教城区,努力建设成为“中部地区职业教育创新之都”,逐步奠定“北有天津、南有株洲”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真正形成多元活力的知识城、独特宜人的魅力城和高效可行的低碳城。
对中专/技校/职校报考还有疑问,您可以点击2023年电大中专招生咨询(原广播电视大学):>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
其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
其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息。
物联网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广泛应用于网络的融合中,也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物联网的应用:
1、智能交通。物联网技术在道路交通方面的应用比较成熟。随着社会车辆越来越普及,交通拥堵甚至瘫痪已成为城市的一大问题。对道路交通状况实时监控并将信息及时传递给驾驶人,让驾驶人及时作出出行调整,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
2、智能家居。智能家居就是物联网在家庭中的基础应用,随着宽带业务的普及,智能家居产品涉及到方方面面。 家中无人,可利用手机等产品客户端远程 *** 作智能空调,调节室温。
3、公共安全。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情况频发,灾害的突发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加大,网可以实时监测环境的不安全性,情况提前预防、实时预警、及时采取应对措施,降低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的威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