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富联专利数量达到4966件浪潮云智能运维2.0新品发布

工业富联专利数量达到4966件浪潮云智能运维2.0新品发布,第1张

过去一周

工业互联网领域各种大会接踵而至

与此同时

各企业的布局和进展也有所透露

比如工业富联已经积累了超300件

工业互联网相关专利

浪潮云智能运维20新品正式发布

还有哪些热点

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


工业富联专利数量达到4966件

9月28日,在《工业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与创新》论坛上,工业富联首次公布了其在知识产权全球布局上所取得的成果,工业富联目前专利布局已遍布全球13个国家及地区,专利数量达到4966件,2018年至2020年核心授权专利数量分别达到了558件、770件、889件,保持高速上涨的势头。


作为主营业务之一, 工业富联在工业互联网上的技术创新已经开始从硬件逐渐走向软件,目前所积累的超过300件工业互联网相关专利已覆盖应用层工业SaaS、平台层工业PaaS、IaaS层、边缘层数据采集等四个层面。


浪潮云智能运维20新品正式发布


9月26日,在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浪潮云智能运维20新品正式发布。 基于2021年5月全新升级的分布式云+战略,浪潮云进一步夯实了云平台、业务支撑平台、安全大脑、智能运维4条产品线,形成云数智融合的统一云服务产品体系。在政企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帮助用户完成建云的统一技术支撑。


本次浪潮云智能运维20涉及 应用质效管理系统、业务运营系统、业务迁移实施服务等板块的新品发布 。同时针对建管运融合,浪潮云提出了 “PPT方法论”,即People(人)+Process(流程制度)+Technology(工具),通过浪潮云多年运管经验,为客户提供人、制度、工具的一体化管、运解决方案。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印发


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科学技术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 健康 委员会、国家能源局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 《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行动计划》明确到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 社会 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加稳固。突破一批制约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培育一批示范带动作用强的物联网建设主体和运营主体,催生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运营服务模式, 导出一批赋能作用显著、综合效益优良的行业应用,构建一套健全完善的物联网标准和安全保障体系。


中国新增10家“灯塔工厂”


9月27日,世界经济论坛(WEF)正式发布新一期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名单,新增“灯塔工厂”21家。目前,全球“灯塔工厂”共计90家,其中3家为可持续灯塔。本次入选名单中, 中国工厂新增10家,包括友达光电(台中)、宁德时代(宁德)、中信戴卡(秦皇岛)、富士康(武汉)、富士康(郑州)、海尔(天津)、群创光电(高雄)、三一(北京)、施耐德电气(无锡)、联合利华(太仓)。


截止目前,中国“灯塔工厂”数量已达31家,是拥有"灯塔工厂"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于3C电子、家电、 汽车 、钢铁、新能源等行业,其中大陆工厂有28家。纵向来看,2020年两批次共新增10家,2021年两批次共新增15家,增速明显。(更多详情点击这里)


深圳哈勃注册资本增至45亿


天眼查信息显示, 深圳哈勃工商信息于9月23日发生变更,其注册资本由此前的20亿元变更为45亿元,增幅高达125%。


近日, 华为哈勃又投资了一家工业软件企业励颐拓 ,励颐拓由首席科学家冯志强教授领衔,拥有两院院士及知名教授组成的顾问团队,具备三十余年CAE相关的理论、算法及大型软件开发等技术积累。拥有专业的研发团队,其中博士、硕士学位的专业人才占比达90%以上,并在法国巴黎和上海设有研发中心。目前, 励颐拓基于首席科学家冯志强教授在理论、模型、算法、软件架构等方面三十余年的技术沉淀,已成功研发了CAE软件开发共性平台LiToDesk、前处理软件LiToMesh、求解器软件LiToSim、后处理软件LiToView等。


更多资讯简要:


1、9月29日,《上海市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发布。 到2022年,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500亿元,推动建设100家标杆性智能工厂。


2、近日, 鼎捷软件 公告称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使用自有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的议案》,同意在不影响正常经营的情况下, 使用额度不超过人民币5亿元的闲置自有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低风险理财产品。


3、 9月30日,全国首个5G云上钢厂落户广西柳钢集团防城港基地。 柳钢集团、广西移动、华为利用5G+云+AI等新基建技术,对钢铁生产全流程进行一系列创新应用的孵化,完成了柳钢防城港基地11个业务场景的升级改造,打造了 5G云上钢厂。


4、 海南省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制定了《海南省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计划》)并于9月30日印发。 提到,培育5个工业互联网行业平台,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全省上云企业超过2000家,带动形成15个以上特色鲜明的“5G+工业互联网”示范应用项目。


5、 近日,温州印发《“5G+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行动计划(2021-2023年)》 。行动计划明确,3年时间里,温州将建成5G基站2万个、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30个以上、培育形成“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超100个。

更多5G和工业互联网产业相关资讯、研究、深度报道,请关注5G产业时代公众号!

原标题:2019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分析:规模化应用时,融合各行各业推动智能化转型

物联网融合各行各业推动智能化转型

物联网作为全新的连接方式,近年来呈现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在中国,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与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融合发展,预计2022年,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724万亿元。他表示,各行各业的智能化转型如火如荼,物联网作为连接人、机器和设备的关键支撑技术,应加快推动布局,抓智能化转型机遇。

工业物联:助制造业实现“智能+”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在雷军看来,推动工业物联网的应用,是实现制造业“智能+”的必要途径。

他表示,随着数字经济新引擎5G技术的布局,将能满足机器类通信、大规模通信、关键性任务通信对网络速率、稳定性和时延的高要求,因此物联网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尤其与车联网、无人驾驶、超高清视频、智能家居等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应用到制造业、农业、医疗、安全等领域,为各行各业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物联网行业应用领域市场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仅仅38亿台。截止至2018年底全球联网设备数量已经超过170亿,扣除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或固定电话等连接之外,物联网设备数量达到70亿台。预测2019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达83亿台。并预测在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将突破200亿台。

全球物联网市场的支出预计将在2017年增长37%,至1510亿美元。由于物联网的市场加速,这些估计数已向上修正。2017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达到1100亿美元,截止至2018年末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增长至1510亿美元,并预测在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15670亿美元。

2015-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统计情况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2017-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单位:十亿美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雷军表示,目前全球制造业竞争推动工厂向智能化转型,物联网作为连接人、机器和设备的关键支撑技术受到企业的高度关注。即将布局的5G技术优势,将能够较好满足工业控制需求,同时为制造企业提供远程控制和数据流量管理工具,以便更高效智能地管理大量的设备,并通过无线网络对这些设备进行软件更新。

雷军建议,我国应加大对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等重点领域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引导中央、地方产业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围绕大型制造企业上下游进行垂直改造,加强自动化产线、无人工厂等重大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打造虚拟的产业闭环,提高产业的生产效率和整体国际竞争力。

农业物联万物生长数字化:物联网+农业会迎来怎样的“春天”

雷军表示,乡村振兴战略是以发展和创新的眼光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以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

他认为,随着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5G技术的应用将为建设智慧农业、数字乡村奠定坚实科技基础,带动农业实现发展变革。

什么是智慧农业呢

按照业界的说法,智慧农业以智慧生产为核心,智慧产业链为其提供信息化服务支撑。目前我国智慧农业有四大应用场景:数据平台服务、无人机植保、农机自动驾驶以及精细化养殖。

雷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制定出台5G农业应用补贴和优惠政策,并鼓励社会资本、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共同参与,因地制宜规划打造智慧农业示范区、试验区,并在经验成熟后进行全国推广,全面提升农业领域的高新科技应用程度。

例如在养殖业,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进行基本信息管理、疾病档案管理、防疫管理、营养繁殖管理,发展智慧养殖,实现数字化养殖。

在植保方面,借助物联网技术自动探测和记录区域内的微气候、墒情等环境信息,并结合植物保护专家系统来精确地预测病虫害的发生,从而通过无人机喷洒农药,精准高效解决农业生产的植保问题。

交通物联:无人驾驶或将最早“引爆”

“在5G众多的应用场景中,无人驾驶和车联网被认为是最有可能出现的引爆点。”雷军表示,智慧交通对通信网络有着极高的要求,而大带宽、低时延、海量的连接数量、严密的覆盖,这些都是5G技术的核心优势。

在雷军看来,智慧交通最可能爆发,一方面因无人驾驶具有巨大的节能潜力,在减少交通事故、改善拥堵、提高道路及车辆利用率等方面意义深远,并可直接带动智能汽车后市场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另一方面,全球车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信息化、智能化引领,全球车联网服务需求逐渐加大。基于5G技术的应用,智能交通领域将快速进入发展上行区间。

了解到,在重庆,长安、小康、力帆等汽车企业,均与百度的智能驾驶Apollo开放平台展开合作,包括自动驾驶全技术链流程、功能安全及信息安全、车联网、云服务等领域。

雷军建议,国家应研究、制定和出台关于智能交通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支持产业发展。尤其针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责任问题、技术试验问题、车联网的国家标准规范、智能芯片应用等产业发展关键点进行前置研判,通过鼓励性政策支持交通运输领域智能、安全、可控发展。

医疗物联:智能化就诊为“健康中国”加速

“物联网技术在医疗行业也有很广泛的应用空间。”雷军说,服务患者方面,可以采用LBS技术实现智能导诊,优化就诊流程,还可以借助可穿戴传感器和服务解决方案进行远程护理。

在保障设备质量方面,可以采用各类专用传感器,跟踪设备使用情况,借助预测性维护来修复关键医疗设备存在的潜在问题,完善设备运维体系。

环境监测方面,可以通过传感器对ICU室、手术室等特殊地点进行环境监测和预警。同时,基于医疗护理全流程的健康大数据,在安全保护前提下的数据标准细化、完善,以及数据网络的综合利用也显得尤为迫切。

在业界看来,在推进智慧医疗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有多个方面的需要关注。比如,互联网医疗相关服务体系,包括发展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等;另外还有医疗行业数据安全和服务质量安全。

雷军表示,要推动医疗实现智慧化,国家有关部门应逐步推动新技术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应用,加快完善医疗物联网和健康大数据相关标准,制定医疗智能可穿戴设备及配套信息平台行业标准。

同时,出台针对物联网企业在医疗领域投入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的鼓励政策,使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医疗卫生行业更好地集成创新和融合应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医疗新需求。

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

关注物联网发展的同时,雷军今年参会还重点关注了在2018年热火朝天的商业航天的发展。

在雷军看来,航天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为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年,在运载、卫星和空间应用等领域,涌现出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蓝色起源(BlueOrigin)、一网(OneWeb)等大批商业航天公司,被认为是最为活跃的创业领域之一。

雷军说,商业航天行业规模未来预计可达数万亿美元,将迎来空前的发展机遇,可重复使用火箭、巨型商业星座、商业载人空间站等航天计划,正在逐渐成真,彰显出商业航天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巨大力量。

雷军建议,首先,我国应加快推动航天立法,确保民营企业长期稳定、合理有效利用空间资源的权利。建立商业航天市场准入退出、公平竞争、保险和赔偿、安全监管等机制,构建较为完善的商业航天法律体系。

雷军表示,商业航天属于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门槛高、投资大、战略意义显著,比多数产业更容易受到政府监管和行业政策的影响。

雷军建议,可由政府统筹,国企、民企多方聚力,布局商业航天产品智能制造,鼓励民企参与航天装备制造相关的国家重点项目,加速颠覆性航天技术创新与应用。

同时,制定商业航天装备产品量产及上下游企业的培育政策及实施细则,加大航天智能制造技术共享和转化力度,开放国家航天制造基础设施,颁布航天试验设施共享目录、有偿使用收费标准等。

在此基础上,雷军建议,应完善落实政府采购商业航天产品与服务机制,开放商业航天公司的行业准入,拓展商业服务与应用领域。

例如,可以简化商业火箭发射、航天测控、无线电频率等审批程序,引导鼓励民营企业战略性空间资源布局,承担轨道环境有序可控的应尽责任;可以进一步开放已有发射场,新增发射工位,满足高频次商业发射服务需求等。

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

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智能家居又称智能住宅,是一个以住宅为平台载体,安装有智能家居系统和众多智能家电的居住环境是非常好的,下面就为大家分享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

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1

(一)华为

华为早已在跑马圈地,推出了HiLink连接服务,希望主导该领域,包括美的、创维和志高在内的100多个品牌使用了HiLink技术,生态圈内的硬件可以实现互联互通。

在智能家居生态布局中,华为以聚拢众多伙伴来共同实现,向伙伴提供HiLink SDK、LiteOS、物联网芯片、安全、和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能力,围绕着衣食住行方面提供智能硬件设备,以达到用户全场景的智能生活体验。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近期乌镇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表了《打开全连接时代的三扇门》演讲,阐释了华为打开三扇门、通往全连接时代的三把钥匙。

其中谈到第二把钥匙指出智能家居是物联网的重要领域之一,HiLink智能家居开放互联平台能让所有支持HiLink的终端实现自动发现、一键连接,无需繁琐的配置和输入密码。华为通过HiLink将和所有智能硬件厂家的设备和服务聚合,形成开放、互通、共建的智能家居生态。

(二)小米

同样作为手机厂商的小米,则在积极面向智能家居转型,自2013年开始涉足智能家居,并在去年正式向市场推出“米家”品牌,围绕“米家”品牌为核心,打造了一个至今最具规模的智能家居庞大生态环境,在这个生态体系下培育、孵化众多创新企业,仅去年销售额就高达150亿人民币,小米物联网平台连接设备超过8500万台,显然,已成为全球最具规模的智能硬件物联网平台。

智能家居应如何选择

1、明确个性化需求

大家在购买智能家居产品之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需求功能是什么,需要哪些个性化的服务。因为每个家庭对智能生活的要求不同,所以对于智能家居的选购自然也不同。智能家居的功能可以任意组合,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对智能生活的需求。

除了必备的功能,如家庭安防系统、报警系统、智能照明系统等部分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特殊需要来安装智能家居产品,如家庭娱乐系统、背景音乐系统等,它可以让我们在家中享受到更多的娱乐。

有些消费者喜欢追求功能完美,盲目地安装智能家居,这其实是不明智的。因为有些功能是不必要的,只会成为新鲜过后的摆设品。这不仅会使你的智能生活大打折扣,有时候也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所以建议大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购产品,用最少的钱来实现自己最必要的需求。

2、选择节能环保型产品

节能环保已成为主题词,推动节能成为一种消费潮流和产业趋势,各行各业也都在倡导“节能”、“环保”。作为智能家居生产厂商。

为用户提供既好用又节能的产品,更是不容忽视。基于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节能环保功能在照明节能中体现的最为突出,可通过各种定时事件管理、感应控制功能、亮度传感器灯光亮度自动检测等核心手段,实现照明节能等。

3、产品及品牌的选择

选择产品时主要看的是产品的质量与外观工艺。智能家居产品除了能够带给我们智能的享受,其实好的外观工艺还可以给我们的家庭带来美的视觉享受。有些智能家居产品将重点放在了产品的功能之上从而忽略了外表的视觉享受功能,其实这也是消费者在选购产品时不可忽视的一点。

品牌的选择,一定要遵循“货比三家”的原则,选择一家优秀的智能家居品牌厂商是您规避风险的一个良方。因为一个大品牌的厂商,对于产品的质量是有保障的,并且技术也是能够保证的。所以大家在选用智能家居时一定要尽可能的选择信誉好、知名度高的品牌。这可以使您放心购买,安心使用。当然,您在选择代理商的'时候,也最好以这个为原则。

4、是否具有远程控制功能

远程控制是指通过遥控器、定时控制器、集中控制器或电话、手机、电脑等来实现各种远距离控制。智能家居就相当于一个家庭的智能控制中心,把家电控制、家庭安防和监控、家庭信息终端以及家庭数字娱乐都整合到一起。因此,在购买时请检验是否可以通过Internet来访问智能终端,并 *** 作体验。

5、功能是否集成

智能家居集成是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备集成。对家庭设备采用的是集中统一控制的方式,所以核心应该是有一个通讯协议,一个系统平台,一个解决方案,相当于电脑的 *** 作系统。

而对应的具体产品,如安防产品、监控产品、灯控产品、多媒体产品等,都是可以集成在这一个系统上,通过系统的通讯协议,使各个子系统相互连接,互通信息, *** 作上可以相互控制。而现在市面上很多都是只具有一个简单的子系统设备产品,也宣传为智能家居,其实是不正确的,这就要求消费者在选购之前与商家作好详细分析,并且产品的兼容性一定要好。

6、产品售后服务是否周到

对于每个厂商来说,产品的售后服务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消费者在购买大件消费品时都会非常注重售后服务的质量。尤其是在购买智能家居产品时,这就显的更为重要了。智能家居市场目前在国内还有待规范,每个厂商的售后服务情况也各不相同。所以大家一定要对这方面了解清楚。

智能家居品牌多吗

Honeywell霍尼韦尔:美国的百年科技先锋企业,其创新科技和智能解决方案渗透在航天航空、商业等众多重要领域。如今,霍尼韦尔结合中国市场的需求,积极开拓智能家居市场,把消费者的需求从浅层(空净及净水器产品)到深层(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都覆盖到的品牌。

Control4:总部位于美国犹他州盐湖城,是一家专注于提供智能家居解决方案的公司。智能家居业务拥有丰富、灵活的解决方案,提供多元化的控制功能,如灯光、窗帘、空调、背景音乐、家庭影院、安防、监控的集中控制和管理;有线、无线(Zigbee、WiFi)方式通讯;功能模块化,可根据用户的需求,灵活配置,以控制预算,强大的扩展功能,可满足未来的功能扩展要求。

路创(LUTRON):隶属于路创电子公司,于1961年成立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库珀斯堡市,产品的应用涵括住宅、酒店、办公楼、零售店、公共设施等领域。

可从单个的调光器到控制整栋建筑的全面照明管理系统(包括电动窗帘、占空、日光感应器等),成功项目包括上海中心、中国银行总部、北京首都博物馆、湖州喜来登酒店、上海柏悦酒店等在内的多个大型建筑、公共场所及高端住宅。

CRESTRON快思聪:始创于1971年,拥有30余年的发展历史,是一家专门从事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字酒店、数字家庭的核心技术及智能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

亚马逊:2014年11月,亚马逊推出了一款全新概念的智能音箱:Echo,这款产品最大的亮点是将智能语音交互技术植入到传统音箱中,从而赋予了音箱人工智能的属性。但由于目前只有支持英文、且搜索功能需要网络所以在国内仍未占据广泛市场。

谷歌:2016年5月,谷歌发布了配有内置扬声器的语音激活设备GoogleHome。同年10月,推出能通过语音助理“声控”的GoogleHome。

GoogleHome是一个存在在智能家居各个位置的一个白色盒子,盒子里面内置了处理系统以及谷歌助理。GoogleHome可以借助日渐强大的谷歌助手对用户的语音控制进行识别,从而转化为智能家居全面智能声控的信息源。

欧洲

法国

Schneider施耐德: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通过提供互联互通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助力产业优化,改善城市生态,丰富人们的生活,让每一个人随时随地尽享能效之利。

德国

西门子:作为全球电子电气领先企业,西门子在推出智能家电产品的同时,注重“家居互联”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解决智能家居碎片化的现状。

永诺:永诺智能家居德国知名品牌,拥有百年历史的智能品牌,永诺为了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易用性,采用的是基于KNX协议的有线智能家居系,其渐进式解决方案可娴熟地桥接永不过时的建筑技术和“德国制造”美学设计。

瑞士

ABB:全球电气产品、机器人及运动控制、工业自动化和电网领域的技术领导企业,ABB凭借在智能配电、电气安全、楼宇智能控制、能源效率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和数字化解决方案,满足工商业和居住建筑的业主和最终用户对安全、智能、舒适和绿色的要求。

产品:智能建筑领域的数字化技术,其中包括全数字楼宇对讲系统出入管理、ABBWelcomeIP全数字智慧社区、全高清数字智能家居、非住宅智能门禁、i-bus智能建筑控制系统、i-家无线智能家居系统、i-家有线智能家居系统、开关插座等创新解决方案。

中国:产品丰富百花齐放

青岛

海尔U-home:全球知名家居品牌,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的开山品牌。它以U-home系统为平台,采用有线与无线网络相结合的方式,把所有设备通过信息传感设备与网络连接,从而实现了“家庭小网”、“社区中网”、“世界大网”的物物互联,并通过物联网实现了3C产品、智能家居系统、安防系统等的智能化识别、管理以及数字媒体信息的共享。

产品:家居布线系统、家居安防系统、家庭自动化系统、家庭体验系统。

尼特:公司引进加拿大先进的智能家居理念、品牌和技术,经过近20年的完善和开发,目前已经形成了完全自主的智能化产品体系,并分别在秦皇岛和天津建立了研发生产基地,注册资金超过1亿元。

北京

米家MIJIA:小米智能家居是围绕小米手机、小米电视、小米路由器三大核心产品,由小米生态链企业的智能硬件产品组成一套完整的闭环体验。目前已构成产品矩阵,轻松实现智能设备互联,提供智能家居真实落地、简单 *** 作、无限互联的应用体验。

360智能家居:国内最大互联网安全公司,依托6亿PC用户、7亿手机用户的大数据积累,以及多年积淀的互联网安全技术,360将自身的云服务能力、大数据平台技术、在线营销平台、APP开发能力、开放芯片组等资源等进行全面垂直整合,希望打造一个开放的完整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河南

紫光物联:河东智能家居始创于1985年,是一家同时从事专业网络化舞台灯光控制系统和建筑智能控制系统的设备制造、销售的集团公司。现已有1300多个代理商和工程商的网络。

四川

长虹Changhong:长虹已逐渐褪去了一个传统家电制造商的形象,体内不断融入互联网的血液,凭借智能家居的热潮全面升级转型。2016年推出全球第一台人工智能电视,推出行业首创人工智能语音王空调Q2F系列;2017年底,推出Q3Ts人工智能智慧眼柜机,赢得市场追捧。

上海

索博Super:上海索博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是国际型智能家居专业生产企业,拥有亚洲最大的智能家居研发中心,也是最早将荷兰PLC-BUS及美国X10等成熟智能家居产品引入中国的国内智能家居龙头企业。目前产品有一半以上供应国际市场。

产品:智能灯光开关、智能窗帘面板、智能场景面板、智能插座、zigbee智能网关、智能人体感应报警器、智能金属液晶显示开关、智能金属单开面板、索博智能金属双开面板、索博智能水晶面板、端口模块、索博智能液晶屏双路面板、索博智能遥控器。

浙江

杜亚DOOYA(宁波):全球领先的智能家居及门窗电机制造商。以Zigbee无线通讯技术为核心,开发了能实现本地和远程可视化控制的150多种智能化产品。 BroadLink(杭州):专注于智能家居产品与服务领域,通过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打通互联网平台通道,帮助传统企业向智能转型。公司自主研发的Wi-Fi模块,年销售量超500万片;基于Wi-Fi模块方案开发的一系列“轻”智能家居系列产品销往全球100余个国家。

产品:网关、空气、声音、安防、光纤五个方面,包括iHS智慧家庭主机、语音智能遥控器、魔镜、空调节能王、智能影音控制中心、智能门磁、开关面板等产品。

鸿雁HONYAR(杭州):鸿雁电器诞生于1981年,是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旗下大型在杭中央企业。2016年,鸿雁布局智能家居生态圈,提出“将智能面板(开关插座)打造成智能家居入口、平台、终端”战略;积极开展专利布局。

福建

冠林AURINE(福州):国内最具实力的楼宇对讲和智能家居专业生产厂商。

广东

河东HDL(广州):河东智能家居始创于1985年,一家总部位于广州的国际化科技公司,致力于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酒店领域,提供综合性的智能控制系统和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安居宝ANJUBAO(广州):广东安居宝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高科技上市企业,以社区安防技术研发为核心,集楼宇对讲、智能家居、云停车场、云监控、安防专用线缆等为一体,充分利用技术关联的优势,开发出智慧社区相配套的系列产品。

美的(佛山):一家消费电器、暖通空调、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智能供应链(物流)的科技集团。美的M-Smart系统将建立智能路由和家庭控制中心,将提供除WiFi之外,如Thread、PLC、BLE、EnOcean等新的连接方案。同时M-smart系统还将扩展到黑电、娱乐、机器人、医疗健康等品类。

KOTI(东莞):广东聚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金2亿元(RMB),是一家专注于研究智慧生活领域产品服务,以智慧生活产品的研发及运营服务为主业的大型高科技公司。

TCL智能家庭(惠州):TCL智能家庭科技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成立,向集团全线产品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通过智能单品、智能家居成套系统、智慧社区平台和生活增值服务四大板块进行多层次深耕。

深圳

华为HiLink:是华为开发的智能家居开放互联平台,目的解决各智能终端之间互联互动问题。平台功能主要包含智能连接、智能联动两部分,合作厂商更多是传统电器企业。

新和创neuwill:推出智能家居产品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旗下知名品牌有:新和创、Neuwill。新和创智能家居管理系统集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无线通讯技术(主流ZigBeeZ-HA、WiFi、蓝牙、RF等)、门禁人脸识别技术、安防智能检测技术为一体。

欧瑞博ORVIBO: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连接基础电器,使设备互联互通,构建包括七大智能系统。实现对家居、办公、酒店等场景的智能化,创造更安全、更节能、更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视得安Shidean:深圳市视得安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于1993年,是一家集智能楼宇对讲系统、电视监控器材、家用安防电器产品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

达实智能DAS:达实智能是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建设服务提供商。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深耕细作持续创新,提供定制化的建筑和轨道交通智能化及节能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2

智能家居十大品牌排行榜

天猫精灵

好评率: 9623%

上榜理由:天猫精灵(TmallGenie)是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Alibaba AILabs)于2017年7月5日发布的AI智能产品品牌,当天同步发布了天猫精灵首款硬件产品——AI智能语音终端设备天猫精灵X1,未来还将推出更多AI智能产品 。

安居宝

好评率: 8583%

上榜理由:广东安居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知名(著名)智能家居品牌,国内社区安防知名企业品牌,上市公司,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安防及智能家居领域重要集成生产商。

河东HDL

好评率: 9018%

上榜理由:广州市河东电子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知名品牌,中国智能照明系统先进品牌,广东省建筑电气推荐品牌,中国专业灯光最具竞争力品牌之一,广东演艺设备产业集群核心企业,智能照明控制优秀供应商。

米家

好评率: 9051%

上榜理由:小米集团旗下品牌,成立于2016年,致力于小米供应链产品,专注家用电器的研发和销售,包括智能家电、智能小家电等产品。

紫光物联

好评率: 5556%

上榜理由:紫光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知名品牌,以先进的物联网无线技术为核心的企业,中国品类最全的智能家居设备制造商之一,较早致力于智能家居系统自主研发的高科技型企业。

欧瑞博

好评率: 8708%

上榜理由:知名智能家居品牌,ZigBee国际联盟成员,成立于2009年,隶属深圳市欧瑞博电子有限公司,是深圳智慧家庭协会副会长单位,智能家居平民化倡导者,专注于物联网与智能硬件的高新技术企业。

柯帝

好评率: 5543%

上榜理由:广东聚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柯帝KOTI,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会员,国内规模较大的智能家居公司之一,专门从事数字城市、数字社区、数字酒店、数字家庭的核心技术及智能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综合性高科技企业。

尼特Neat

好评率: 8706%

上榜理由:秦皇岛尼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知名品牌,《家用火灾安全系统》等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大型一体化住宅智能化全面解决方案提供商,专注于智能消防产品的高科技企业。

新和创bechamp

好评率: 9831%

上榜理由:深圳市新和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知名品牌,智能家居推荐品牌,深圳极具竞争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球专业智能家居行业的产品制造商和方案提供商,较早推出数字化智能家居产品的高科技企业之一。

索博Super

好评率: 9396%

上榜理由:上海索博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智能家居知名品牌,在智能家居和电力线通讯领域居领导地位,世界智能家居中为数不多的集标准智能家居协议与产品生产的企业之一,智能家居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之一。

智能家居哪家做的最好3

中国智能家居排行

1、MIJIA米家

作为国内知名的科技公司,小米在2016年发布了智能家居品牌米家。小米是国内最早推出智能家居这一概念的公司,其智能家居产品更是层出不穷,毫不夸张的说小米绝对是国内智能家居的先驱者和缔造者。

2、阿里智能

中国最出名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也是国内首批推出智能家居的公司之一,阿里巴巴已经在杭州、深圳等地开设了人工智能的酒店,从入住到退房全程都无需人工 *** 作,酒店房间的窗帘、灯光以及电视等更是实现全部声控 *** 作,阿里巴巴已经在智能家居这一领域走在了大多数公司的前面。

3、HiLink华为

华为将其研发的智能家居品牌取名为HUAWEI HiLink,目标就是研究各个终端连接的问题,从而组建出一套智能家居的系统。HUAWEI HiLink的未来期许就是可以通过一个移动终端控制所有的智能家居,从而实现一个安全而又快捷的智能家居生态。

4、京东微联

国内一流的电商公司京东,虽然进入智能家居生态链时间较晚,但是京东在智能这一领域发展的非常迅速,其通过app就可以 *** 纵所有的智能设备,实现远程的管理。京东微联是国内一流的智能硬件平台,可以为用于创造简单而又舒适的智能生活。

5、U-home海尔

U-home海尔不仅提出了让人们生活更简单更科技的超前理念,更是在众多智能家居的难题方面皆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也受到了国家多次的表扬。U-home海尔在智能家居的技术研发方面是世界一流,同时也是国内智能家居产业化推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U-home海尔成为2021中国十大智能家居品牌排行榜第一名绝对是实至名归。

作者:郑琼洁 刘 勇

近年来江苏省物联网产业规模保持25%以上的增长率,物联网产业整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截至2019年,全省物联网相关产业规模近7000亿元,形成了以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和应用层为代表的物联网产业结构。其中,应用层的占比不断增加,涌现出一批有技术、有市场、上规模的物联网企业,全省物联网企业已超3000家,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40余家,从业人员达到30余万人。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先发优势不断凸显、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不断凸显、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产业链条不断延展、骨干企业的龙头效应不断显现,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尤其是在国际物联网产业标准制定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已成为江苏产业发展的高地和区域名片。

与此同时,有三大因素制约江苏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一)技术与市场对接不畅,骨干企业创新带动力不强

近年来,江苏物联网企业数量迅速攀升,物联网技术研发能力也大幅提升,但从企业的盈利情况看,有近五成的中小企业处于亏损或不盈利状态,这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的技术与市场无法实现有效对接,存在技术市场化和应用推广难的问题。从江苏物联网产业的总体来看,其产业总体规模和企业的规模较小,缺少产业发展带动力强的上游骨干企业,尤其缺少“专尖特精”的物联网企业。骨干企业带动作用不强。在传感器环节,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骨干企业,在系统集成环节,缺乏具有软硬件、网络、平台、应用流程耦合的一体化高端综合集成服务能力的龙头企业和大型服务商。同时龙头和骨干企业与产业链相关企业合作不够紧密,技术与市场对接不畅,许多物联网产品和技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链和产业链尚未形成,整体核心竞争力不强。

(二)核心技术亟待突破,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

江苏虽然是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和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示范区,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规模化产能较小、核心技术不强、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感知与智能处理产业与国外差距较大。核心芯片、基础性系统、基础性架构等关键领域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中高端传感器依赖进口,智能处理和云计算的基础架构由发达国家主导,缺乏能实现硬件、物联网、网络、平台、应用和业务流程端到端大系统综合集成企业,智能和微型传感器、超高频和微波射频识别(RFID)、地理位置感知等感知技术,以及近距离无线通信、低功耗传感网节点、人机/机器智能交互(M2M)终端、异构网络融合、网络管理等传输技术、基于MEMS 工艺、薄膜工艺技术形成的敏感芯片等相关技术研发水平和标准制定工作落后。物联网的整体研发能力不强,大多数领域的核心技术尚处在研发阶段,从物联网核心架构到各层的技术体制与产品接口大多未实现标准化,物联网标准化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标准化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三)研发投入力度不够,创新人才不足

物联网产业技术研发需要投资大量的资金和人才。在研发资金投入方面,与广东(深圳市、广州市)相比,江苏每年对物联网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力度不大,对物联网企业研发支撑不足,同时与广东企业(腾讯、华为、中兴等企业)相比,江苏物联网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整体较小。在创新人才支持方面,与广东相比,江苏物联网产业发展人才引培力度较小,同时也存在着人才引培政策制度不完善和不够落地、对稀缺高端人才的招引和需求量最大的中端人才的引流不足、一流的人才梯队缺失等问题。

为此,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推动江苏省物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增强龙头效应,打造产业核心技术创新高地

一是打造一流物联网创新企业。大力支持引进国内外龙头企业,鼓励支持企业进行产业前瞻性与共性关键技术创新和应用试点创新,鼓励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打造一批物联网行业的龙头和骨干企业,突出龙头骨干引领作用,建设一流创新企业。通过“以评促建”和“以评促改”,完善企业的评价考核体系,加大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程度、研发成果质量、创新辐射带动作用等指标的权重,引导龙头骨干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化研发支出结构,联合高校院所加强“卡脖子”技术相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提升攻关引领能力。二是建设物联网产业重大创新平台。强化企业主体创新地位,鼓励重点领域龙头企业联合产业链企业开展协同创新,重点在物联网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和“杀手锏”技术。加快建设江苏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江苏省先进封装与系统集成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创新平台。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对接,协同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三是提升物联网产业链协同能力。壮大产业集群,带动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式发展,强化企业专业化协作和配套能力。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关,支持民企广泛参与龙头、骨干企业和高校院所等牵头的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加快形成强协同、弱耦合的创新生态。根据任务体量和条件要求,鼓励民企牵头申报。同时,通过完善 科技 创新政策,加强创新服务供给,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引导民企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小而美、小而精”的 科技 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与“国家队”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局面。


(二)强化技术与市场协同,搭建 科技 创新协同攻关体系

攻破物联网关键技术,提升物联网产业核心能力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 社会 中介服务机构和个人等的创新行为主体,以及创新资源和创新环境协同实现。一是提升技术体系化能力,实施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战略布局。面对日益严峻的外部环境挑战,在推进物联网技术跨界创新时,应从战略高度、以战略思维系统谋划 科技 创新布局,优化 科技 计划,形成锻“长板”、补“短板”相结合的系统性战略部署路径规划,形成多维度、多循环的关键技术供给体系和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格局。二是提高组织体系化能力,打通知识突破与商业实现的价值链接。对于物联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要 探索 大纵深、跨学科的研发模式,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拓展包括产业大基金在内的各类创新投资渠道,实现集科学发现、技术跃升和产业化方向于一体的突破,实现知识突破与未来面向商用生态的有效衔接。聚焦全球竞争的源头技术供给,不仅是追逐“国际发表热点”,更需要形成核心技术突破后的持续改良机制,及时跨越技术商用的成熟度阈值。实现知识突破与商业实现的价值衔接,需要改革当前重大 科技 创新工程的组织实施方式。三是鼓励重大攻关计划的创新单元之间的知识共享。鼓励物联网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与其他创新主体形成协同互动。在核心技术攻关上,借鉴重大公共创新平台的成功经验,制定权责分明的知识产权共享和保护机制,鼓励各类战略 科技 力量形成优势资源平台的吸引力和合作凝聚力,引领对领域的核心科学问题和共性技术的持续攻关。

(三)加大要素投入,优化物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环境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政策。统筹利用现有资金资源,加大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支持。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方式, 探索 建立国家物联网产业专项投资基金。鼓励运用政府和 社会 资本合作模式,引导 社会 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深化产融合作,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商业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推动政策性银行在国家规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自身职能定位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健全融资担保体系,完善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股权抵押、知识产权质押业务,试点信用保险、 科技 保险,研究合同质押、资质抵押的法律地位和可行性。二是完善人才引育体系,打造人才技术梯队。鼓励高校面向产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培育物联网和信息技术人才力量和后备干部。支持高校院所高层次人才到企业任职或兼职,选聘优秀 科技 企业家到高校担任“产业教授”,实现人才双向流动。鼓励产业园区、企业、实训(实习)机构,以及江苏高校、职业(技工)院校,联合或独立开展江苏物联网集群产才融合示范基地评估,打造一批特色化示范性物联网学院、物联网实训(实习)基地。三是加大对外宣传,提升政策效度。通过举办展会、大赛等多种形式搭建企业技术交流平台为本地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力争更多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创新平台落户江苏,进一步强化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导向,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对外推广重点项目、产品,帮助企业快速发展,进一步彰显全链扶持和分类施策原则,不断提升新政策的覆盖面、含金量、精准度。

作者单位:南京市 社会 科学院、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江南大学中国物联网发展战略研究基地

本文刊于《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1年第3-4期合刊


《中国发展观察》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管、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编辑出版,是以发展为主线、以经济为重点的综合性半月刊,开设有战略、宏观、区域、世界、法治、 社会 、文化、前沿、产业、智库论坛等栏目,具有较强的前瞻性、权威性、可读性。《中国发展观察》在学术理论界、各级党政机关以及企业家阶层拥有广泛而稳固的读者群,并被中国 社会 科学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重要机构和中国知网、维普资讯等权威数据库列为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

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A座7层(邮编:100176)

网址:>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 ,简称:IOT。物联网是通过光学识别、射频识别技术、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时采集任何需要监控、连接、互动的物体或过程,采集其声、光、热、电、力学、化学、生物、位置等各种需要的信息,通过各类可能的网络接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物联网是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发展物联网现在已提到国家的战略高度,它不但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升级需要,同时也是实现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一次重要契机。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发布,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七个产业被列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在今后加快推进。其中物联网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在近一年里受到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广东、上海、江苏、北京、山东、四川、浙江、福建等地陆续出台省市物联网发展规划,为本地发展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优惠政策。
物联网将是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据专家介绍,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技术涵盖范围极广,包括具备“内在智能”的传感器、移动终端、智能电网、工业系统、楼控系统、家庭智能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和“外在使能”(Enabled)的,如贴上RFID、条形码标签的各种资产、携带无线终端的个人与车辆等等“智能化物件或动物”或“智能尘埃”,通过各种无线和/或有线的长距离和/或短距离通讯网络实现互联互通(M2M)、应用大集成(Grand Integration)、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Intranet)、专网(Extranet)、和/或互联网(Internet)环境下,采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预案管理、远程控制、安全防范、远程维保、在线升级、统计报表、决策支持、领导桌面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万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控、营”一体化。
物联网相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交通、物流、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安防、家居、旅游、军事等二十多个领域,在未来3年内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在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数字城市、智能医疗、车用传感器等领域率先普及,预计将实现三万亿的总产值。为协助物联网企业把握这一历史发展机遇,促进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提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水平,物联传媒集团联合各方资源,全力打造最高级别的物联网国际盛会。
二、展会介绍:
2011深圳国际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博览会,是一个关于物联网完整产业链、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传感网技术、短距离通讯技术、最新移动支付技术、电子标签生产解决方案、读写器开发最新技术、中间件的精确控制技术、及其物联网技术在交通、工业自动化、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物流、防伪、人员、车辆、军事、资产管理、服饰、图书、家用智能化、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全面解决方案和成功应用展示的高级别国际盛会。
展会为中国乃至国际的物联网行业(RFID、传感器、智能识别、无线通讯)企业提供了一个涉及物联网整个行业链的厂家、供应商、经销商、应用集成商聚合、展示、交流与洽谈合作的完善平台。同时,展会也通过广泛而有影响力的宣传,邀请了大量的物联网各大应用行业的终端客户、信息化服务提供商、软件开发集成商新临现场,实现供需双方的近距离相互了解和商务合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6966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