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对物联网的认识,有趣生动一点。

谈一谈对物联网的认识,有趣生动一点。,第1张

前段时间,马云的无人商店在各大社交朋友圈刷屏,人们在新奇物联网走入生活的同时,开始真正认识物联网所带来的奇妙体验。在不久前召开的世界移动大会上,智慧家居、智能停车、智慧楼盘等物联网的应用已经慢慢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国际上也会将物联网称为传感网,这是继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移动通讯技术之后的又一次信息技术产业浪潮,专家也定义物联网为信息技术的第三次浪潮,是确立未来信息社会竞争有事的关键。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未来的物联网就是通过一个小型的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初级加工,然后传输到大的数据中心中进行深加工,这样的过程,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充分发挥了物联网的优势,让大数据处理更加的快捷,方便。
和远智能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是基于物联网的用电安全系统。通过三层结构------数据采集层、通讯管理层、中心监控层将探测器获取的数据分析处理,传输到云平台,使用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实时监控这些数据,即使无人现场监控,也能保证线路的故障及时发现。
智慧用电安全管理系统应用于各个行业之中,为人们的用电安全保驾护航。越来越多的人使用和认可“智慧用电”所带来的便利。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也将推动“智慧用电”变得更加“智慧”。

今年科技业最火的议题,莫过于物联网。国际研究暨顾问机构Gartner预测,2017年全球使用中的连网对象数量将达到84亿个,较2016年增加31%,到2020年更将增至204亿个,此外2017年端点与服务相关支出金额也将达2兆美元大关。

“研华30年前就开始做物联网,一直是冷门产业,没想到现在突然成为主流,像作梦一样!”研华董事长刘克振略带夸张地说。他观察发现,产业每隔15年就有一次模式移转,上一次是从PC转到Mobile,这一次则是从Mobile转到IoT(物联网)。在这模式移转的过程中,产业将会出现四大变革:

变革一,从B2C到B2B

过去科技厂不论卖PC,笔记本电脑或是手机,都是直接面对消费者的B2C模式,然而在物联网时代,将是以企业对企业的B2B模式为主流。“物联网做的是一整套的系统,”刘克振解释,物联网产业分为芯片,平台组建,系统集成,与云端服务四大方面,而做这四种产业公司的商业模式都以B2B为主流。

变革二,从少样多量到多样少量

物联网时代带来的另一项模式移转,是“量”与“样”的概念。“厂商首先要克服的,就是PC时代的『大量』心态,”刘克振表示,在PC时代,芯片是英特尔与ARM的天下,前者更占了九成市场。但在物联网时代,不同的系统需要截然不同的芯片,产业将打破垄断走向百花齐放的方向。

变革三,从水平整合到垂直整合

“在物联网时代,拥有domain knowledge(领域知识)是致胜的关键!”刘克振笃定表示,过去PC时代企业讲求的是水平整合,但物联网要求的是从头到尾垂直整合的能力。必须对目标领域非常了解,专注去做,在市场上才有竞争优势,“很少是又做工厂,又做医疗。”

变革四,从快速变化到慢速变化

由于物联网是一套长期使用的系统,产业也跟过去消费性电子产品快速变化的步调截然不同。“拚的不是快,而是拚软硬整合的能力”。

发掘科技一家专业的物联网硬件方案公司:发掘科技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环境监测、老人护理、人健康、花卉栽培、水系监测、食品溯源、敌情侦查和情报搜集等多领域。
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图景:当司机出现 *** 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要求等等物联网物流领域内应用则比:家物流公司应用了物联网系统货车当装载超重时汽车会自动告诉超载了并且超载多少空间还有剩余告诉轻重货样搭配;当搬运人员卸货时只货物包装能会大叫扔疼我了或者说亲爱请要太野蛮;当司机和别人扯闲货车会装作老板声音怒吼笨蛋该发车。
物联网把新代IT技术充分运用各行各业之具体地说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物联网与现有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整合整合网络当存能力超级强大心计算机群能够对整合网络内人员、机器、设备和基础设施实施实时管理和控制此基础上人类更加精细和动态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达智慧状态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改善人与自间关系。
毫无疑问物联网时代来临人们日常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而谈隐私权和辐射问题单把所有物品都植入识别芯片点现看来还太现实人们正走向物联网时代过程能需要长时间。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物联网也在阔步前行,与此同时,物联网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如今,诸多IT公司都大量投资物联网,以此将人与设备、设备与设备以及系统与系统连接起来。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研究人员估算,到2020年时,物与物联网的规模将是比人与人联网的规模高26倍。
如今,从人们与周围事物互动的角度来看,物联网已经在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预计将来物联网还将发挥全新的作用,并将改变人们的交通、交流和协作的方式。为什么呢?以下10大原因将对此问题作出更好的解释。
1、让人们路途中的交通更加快捷
人们约有15%的交流时间花费在路上,约有17%的燃料消耗在等待红灯的过程中。道路上的传感器、交通视频摄像头以及道路的中央分隔带都将影响着汽车与驾驶员的“谈话”方式。通过监控行驶速度、交通信号灯、事故以及当前的路况等信息,编入程序的汽车,甚至是道路都将给驾驶员的移动设备发去最有效的行驶路线,从而减少交通时间,节省燃料,并让人们出行更安全。
2、预测产品的稳定性
在产品出货之后,买方与卖方之间的互动往往就会减少,如果双方没有新的交易或产品出现问题,那么买方与卖方之间的交流也几乎没有。预测技术能够监控产品的“稳定性”,从而在问题出现之前就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在倡导消费者为先的时代,一家公司如果掌握了预测产品性能的监控技术,那将意味着这家公司将能够让消费者感到满意,并避免问题的出现。
3、创建更多的工作职位
数字朝代已经开创了IT工作职位的新时代。随着物联网的兴起,云和大数据相关的工作也越来越专业化。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去年就发布报告称,首席数码官(CDO)的数量正在不断上升。Gartner还预测称,到2015年时,约有25%的公司将设立这样的工作职位,以此来管理公司数字,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数据专家也将成为公司的重要资产。在获得了大数据和分析的价值之后,人们也将开始看到更多的首席数据科学家、分析师、甚至是客户满意官员等相关的工作职位,甚至还会出现我们目前还没有想到的职位。
4、提供工作能力
社交媒体的崛起已经为人们的交流和团队协作开创了新的时代。像Box、Skype、Jive和Facebook等有价值的社交工具已经吸引了下一代工人的关注。视频交流和图像交流等也将节省人们的交流时间,同时也让这些社交工具与现代化的协调工作系统不分上下。
5、便于将非结构化数据转化成结构化数据
大数据不仅仅是“大”,而是“巨大”。大数据如果被很好地利用的话,那么将会给商业创造更多的价值,特别是在非结构化数据转化成结构化数据之后。分析数据并将这些分析后的数据整合到有用的信息之后,这些数据将会提供消费者、产品行为、市场状况、员工生产力以及更多的相关有用信息。
6、更利于环境保护
如今,感应器已经在一些办公大楼和家庭内运行,但展望未来,这种感应器将成为现代建筑基础设施的必需品。随着用户在房间或卧室内的移动,安装后的动作感应器也将能够按照用户需求打开或关闭灯光设施、加热器、空调、咖啡机和电视机等设备。这些感应器如今已经整合到盲人设备之中,并利用温度和光线等决定打开和关闭相关设备的时长。最终,这种感应器很好地帮助人们节能,节省资金并保护了环境。
7、更好地定位
物联网让位置追踪服务更加简捷。目前,手机、汽车甚至是医院内的联网设备都能够被定位,从而节省有价值的资源。诸多公司将能够很快地追踪他们业务的每一个细节,包括从库存到订单履约情况等,并根据这些位置信息来部署现场服务和员工。工具、工厂和汽车都将能够连接基于位置技术的网络之中,从而让整个链条更加有效。
8、更加智能化的沟通与服务
即使是水冷却机也能够连接到物联网,从而更好地让人们利用更多的时间。例如,水冷却机(或咖啡机、快餐店等)都能够更加智能化的记忆用户的个人偏好,并根据声音和动作激活技术提供相应的服务,甚至是按照用户的需求传递饮料,而不需要用户等候。
9、改变医生工作方式
物联网正在改变医生的工作方式、病人的体验以及整个医患关系。如今,病人的病情必须经过医生当面确诊后才能作出评估。将来,物联网将能够让医生直接读到病人身体相关的数据信息,从而让医生远程实时的掌握病人的信息。
10、根据天气状况安排工作
如今,天气预报主要依赖一些卫星和地面天气监测的结果而进行。将来,大量的感应器将会整合到不同的设备之中,以及空中和地面的数据接受站。使用大数据分析来更好地预测地球状况,将有利于人们更加熟练准确的掌握天气状况和气候变化情况,这样将能够进行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从而让人们更好的规划一周的工作。从全球范围来看,物联网将意味着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预测气候变化趋势和自然灾害情况。

处于市场验证期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 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体与因特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 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物联网发 展历史悠久,可分为三个阶段:

物联网连接数超120亿个

根据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GSMA)统计数据显示,2010-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数量高速增长,复合增长率达19%;202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量高达126亿个。“万物物联”成为全球网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据GSMA预测,2025年全球物联网设备(包括蜂窝及非蜂窝)联网数量将达到约246亿个。万物互联成为全球网络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下游制造业/工业占比最大

从下游领域来看,根据IoT Analytics的数据,2020年全球物联网行业下游占比中,制造业/工业占比22%排在首位,其次是交通/车联网,占比15%。智慧能源、智慧零售、智慧城市、智慧医疗和智能物流分别占比14%、12%、12%、9%和7%,排在第3至7位。

2020年物联网链接内容90%属低功耗、广域网领域

2020年整个物联网90%连接属于低功耗、广域网领域。万物互联趋势下,传统移动蜂窝网络的高使用成本和高功耗催生了专为物联网连接设计的低功耗广域连接技术,对应中低速率应用场景,拥有广覆盖、扩展性强等特征,更符合室外、大规模接入的物联网应用。

2026年市场规模接近155万亿美元

根据知名国际信息技术数据公司lDC的测算,2019年全球loT市场规模为6860亿美元,到2022年,这一数字将突破万亿美元;与此同时,2019年全球通过万物互联传输的数据规模已达到14ZB,2025年传输规模则将达到80ZB。在loT行业本身的从全球来看,目前全球物联网相关的技术、标准、产业、应用、服务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整体上物联网核心技术持续发展,标准体系正在构建,产业体系处于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移动互联网连接和工业互联网连接是未来发展的主要趋势,根据lDC的测算数据,2020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为7490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为1220%;预计2026年,全球物联网市场规模将会接近155万亿美元。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物联网行业细分市场需求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7024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