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三杰”陈赓曾救了蒋介石的命

“黄埔三杰”陈赓曾救了蒋介石的命,第1张

陈赓被誉为“黄埔三杰” ,,黄埔军校第一期有600多学生,而陈赓却被誉为“黄埔三杰”之一。这不是当时学校***封的,是被学生们所公认的。他们3人学习成绩出类拔萃,作战身先士卒,各方面起表率作用,是群众自动推举出来的领袖人物。当时人们中流传着个顺口溜:“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灵不过陈赓的腿。”这不仅肯定了他们‘三杰’的地位,还说出了他们的特点。
陈赓腿的出名,主要是在那段时间,做了三件突出的事。
1924年11月底,在军校学习了7个月的陈赓,以优异成绩毕了业。此后被留校任第二期入伍生连连长、第三期本科副队长。这时盘踞于广东省东江地区的陈炯明部队叛变,广东革命 组织东征军,分三路讨伐陈炯明叛军。陈赓根据 的指示,积极参加了革命军的第一次东征。
陈炯明及其同伙的部队68000人,在英帝国主义的援助下,早就图谋打进广州,消灭革命 。1924年9月,孙中山准备北伐,主力集结韶关,一部进入江西。陈炯明趁此之机,令林虎所部7000余人,以主力进攻江西南部三南地区,企图切断革命军退路;一部部署于河源地区准备策应;另以叶举、洪兆麟部约8000人部署于惠州、平山之间,企图进犯广州。1925年初,陈炯明乘孙中山北上病重的机会,举兵进犯广州。
在中国 支持下,黄埔军校以教导第一、第二团,炮兵营、工兵营、辎重队及军校第二期步兵总队、第三期入伍生第一营组成校军,参加右路军行动,成为东征军的主力,又有 人彭湃的农民军配合,进军一直比较顺利。1925年3月12日,陈炯明的林虎部队7000多人忽然向汕头西面棉湖地区反扑,那里的革命军只有1000多人,伤亡惨重。当时 蒋介石 、何应钦等军事***都感到束手无策,十分惊慌。于是周恩来挺身而出,一面命令 员率部坚决阻击敌人,自己则亲自登上炮兵阵地,在纷飞的炮火中,指挥炮兵猛轰叛军,并击中叛军指挥部,将其前线指挥官击毙,加上此时援兵赶到,把来犯之敌全歼。此后东征军的进展,势如破竹,击溃了陈炯明部主力,控制了东江地区,取得了第一次东征的胜利。
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消息传来,东征军上下感到无比悲痛。但此时在广州等地的军阀们却觉得机会来临,滇军、桂军的头领们,纠合其他军阀和北洋军阀代表,在香港密谋后,在广州发动叛乱,控制了广州市区。广东革命 被迫退到黄埔港。为了扭转危局,廖仲恺于5月13日奔赴汕头,与蒋介石、周恩来和苏联派来的黄埔军校顾问加仑将军会商,决定东征军停止进军,返回广州平叛。
为了摸清敌情,革命军派陈赓先行化装进广州侦察。当时广州已被反动军阀部队控制,作为湖南人到广州去搞秘密活动,极易暴露身份,是极其危险的行为。但是身为 员的陈赓,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早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了。
他脱掉军衣,换成一套西装,佩戴了一枚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的徽章出发了。到了广州,雇了一条小船,从沙面北渡珠江,因为他打听到了已经控制了全城的叛军,只在那里留下了空子。划船的是一位渔家姑娘,船到江心,不知为什么,两岸的军队突然隔江打了起来,子d头“嗖嗖”乱飞,姑娘吓得不敢划了,陈赓再三安慰她,鼓励她,指着说,“看,子d不是朝我们打的”,“它是打当兵的,不会打我们老百姓”等等,姑娘终于把他送到了对岸。他首先和秘密的革命组织接了头,了解些情况后,就独自走进了广州的闹市区。
在闹市区,陈赓发现几个人正沿街散发 反苏联的传单,有的一捆捆丢在地上还未拆开。他灵机一动,顺手拣了一些带在身上,没有想到,这东西比通行证还管用,遇到叛军拦路,拿出传单就能通过。经过3天的奔波,陈赓将广州叛军的情况基本查清楚了,并把敌人阵地及火力部署情况详细标在一张广州市的地图上。
返回途中,陈赓经过惠爱中路第一公园时,突然遇到一股滇军,举着“拿获 就地正法”的令牌,气势汹汹地迎面走来。他已躲避不及,只得硬着头皮迎上去,但手里已经没有反动传单了。滇军士兵拦住了他,上下打量了一阵,怀疑他是黄埔军校或东征军的人,准备把他押送到南堤八旗会馆杨希闵司令部去。陈赓则指着胸上佩戴的校徽,一口咬定自己是广东高等师范学校三年级学生。滇军士兵将信将疑,带他到学校去对证。由于叛军在广州敲诈勒索,贩烟聚赌,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百姓对他们十分厌恶,都希望革命军早日打回来。所以门房老头一见到陈赓,就毫不犹豫地承认他是该校学生,还说“老师正找你哩!”叛军才放了他。
这一次侦察成功,给陈赓带来了声誉。
革命军根据陈赓的情报,于6月12日向叛军发起了进攻。陈赓率领他的连队,冲过珠江,一口气打到北校场,并通过工会中的党组织,动员火车司机逃跑,使上了火车的杨希闵残部,因没人开车而走不动,才全部被歼了。
救了蒋介石的命陈赓闻名遐迩
在革命军平定广州叛乱的时候,陈炯明从香港英国 那里得到了大量军火和钱,还得到了北洋军阀段祺瑞 的30万元军饷及两艘军舰,于是纠集残部,卷土重来,又占据了东江各地,企图利用惠州城的险要地形,与广州的国民革命 对抗。
这样,又迫使国民革命军于1925年10月1日举行第二次东征。蒋介石任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周恩来任总政治部主任兼第一师党代表,第一师师长是何应钦。这一次革命军实力比上一次东征时强大了,又有广大人民支持,所以进展很快,却受到了惠州城的阻拦。
惠州城三面环水,一面枕山。城垣坚固,易守难攻。惠州县志上有描写惠州地势的诗:“铁链锁孤身,飞鹅水上浮;任凭天下乱,此地永无忧。”传说自唐代以来,该城固若金汤,从未被攻破过。10月11日东征军扫荡了外围守敌,占领了飞鹅岭,由第二师第四团攻城,由于步、炮不能很好配合,第四团连攻两天,伤亡惨重,果然未能攻破。在议论纷纷声中,蒋介石提出撤军主张,周恩来坚决反对,认为撤军要动摇军心,而惠州城也不是不能攻克的,问题是要改变战术。怎样改变战术呢?在众说纷纭时,周恩来提出:改四面围攻为三面进攻,网开一面,让敌人出逃后聚而歼之。当这个意见被采纳后,周恩来又命蒋先云等组织党团员为敢死队骨干,带头登城。
陈赓这时在第四团当连长,这个团所有的连长都是 员,战斗力特别强。战斗发起后,陈赓率领自己的连队,奋力爬梯子登上城头,敌人子d打中他的右脚,他拔出d头像没事人似的继续冲杀,浴血奋战到第二天傍晚,敌人主力被歼;顺着“网开一面”的道路逃出城的敌人,也被预伏的革命军歼灭了。
这支陈炯明最精锐的部队被歼后,敌军望风而逃,东征军长驱直入,迅速向潮州、梅县地区前进。蒋介石看中陈赓作战勇敢,就下令调他带领他的连队到总指挥部担负警卫任务。
惠州攻克后,东征军分头前进:第一师沿着海岸线继续东进,于10月20日攻克海丰县城;总指挥部则跟着第三师,作为左路军,沿着东江向广东省东北的梅县方向前进。不料10月27日在五华县西南方向的华阳地区,与叛军的林虎部队主力遭遇。
第三师还没有真正和完全实行党代表、政治部新制度,且整编不久,官兵政治觉悟不高,也缺乏严格的训练。师长谭曙卿又轻敌冒进,在完全不了解敌情的情况下,仓促应战,由于力量悬殊,战到中午,即被敌军包围,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
蒋介石闻讯后,赶到前线督战,叫陈赓到第三师传达他的“不准退却”的命令。他说,你是黄埔的好学生,现在革命危在旦夕,校长命令你,赶快下山,去向谭师长传达我的命令,不准退却;临阵脱逃者一律q决!
谭曙卿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拔出手q带着师部的零散部队,占据了一个高地抵抗一阵,但于事无补,敌人一个侧击,第三师全线崩溃,敌军直扑总指挥部而来。
蒋介石急得要命,当即命令陈赓:“谭曙卿无能。你去代理第三师师长, 部队,重新组织抵抗,一定要把林虎的部队顶住!”但兵败如山倒,大规模溃退已无法阻止。第一师又相距太远,没有较好的通信手段,既得不到消息,也无法及时赶来救援……最后连总指挥部的人都悄悄溜掉了。
蒋介石在不久前开进惠州城时,受到人民热烈欢迎,在掌声和鞭炮声中,他感到很得意,当众说了许多动听的话,觉得自己前程似锦,无限光明。没想到转眼间却落到这种狼狈境地,如果自己不战死,又有何面目再回惠州城呢?想到这里,心乱如麻,觉得真的不如一死了之……
在这子d、炮d头上乱飞的危急时刻,陈赓却非常沉着,睁着明亮的眼睛热情地劝他:“胜败乃军家常事。这终究是一个师,还不是黄埔训练出来的部队。你是总指挥,行动会影响整个战争,大局要紧呀!还是赶快离开这里,将来带领黄埔学生军再打回来……”
这件事,陈赓1952年1月26日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部和参谋们亲口讲过。他说:“那是1925年10月,国民革命军在广东第二次东征讨伐叛变的军阀陈炯明。周恩来和何应钦率第一师打海丰,蒋介石的总指挥部率第三师行动。我当时是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当连长,带着连队警卫蒋介石。第三师与陈炯明主力林虎部遭遇,在华阳打上了,一打即败。蒋介石急了,就跑到前线去督战,也不顶用,全师溃散。蒋介石对我说要杀身成仁。我劝他不要自杀,这个部队的军官不是黄埔军校训练出来的,不是你的学生。我们撤退到安全地点,再收拢部队,还可以再打。蒋介石听了我的话,借坎下台阶,不自杀了。但吓得直打哆嗦,连路都不能走了。我看敌人已离得很近,情况太紧急了,就背着他跑,跑到一条河边,把蒋介石送上一条船,我就组织部队顶住追击的敌人,掩护蒋介石过河,然后领他跑到一个安全的地方,这样就救了他这条命。我的脚在打惠州时负了伤,在背蒋介石那阵还没有好哩。”
这一事件轰动了东征军和黄埔军校,并由毕业的学生带到了全国各地,使陈赓闻名遐迩。
蒋介石得救后,想立即和第一师取得联系,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派人去送信。但在这战乱时期,不仅要赶160里路,还要翻一座高耸入云的莲花山,肯定要遇到很多困难和危险。所以蒋介石在大家面前高声问了几次,没有人敢答应。最后还是陈赓挺身而出,伸出自己有力的手说:“还是叫我去吧!”
蒋介石望着陈赓红彤彤的面颊,有点过意不去地说:“你太辛苦了!”可是别无选择,如今只有他是个最可信赖的人,最能完成这个任务的人了。蒋要求陈赓立即出发,务必要在明晨十时把信送到。山高路远任务紧不说,最困难是道路生疏,不知道路上会遇到什么危险,也许会出现走错路的事。
陈赓不带武器,装了50元毫洋,拿着一根棍子踏着黄昏的暮色出发了。爬上莲花山不久,就被一群土匪拦路。他急于要长途跋涉,到海丰县的后埔,完成送信任务,所以没说什么,就把身上带的钱掏出来给他们,作为“买路钱”。
土匪拿着钱上下打量穿便衣的陈赓,见他面色红润,身体健壮,气宇轩昂,就说:“你的口音不是本地人,看样子你是个军人吧?”
陈赓看了下自己那身不甚合体的便服问:“那又怎么样?”
土匪说:“你老实讲,是陈炯明的人,还是广州来的革命军?”
陈赓微微一笑:“你看我像陈炯明的人吗?我是革命军,是去海丰执行任务的。”
土匪们立即交头接耳起来。原来他们都是被反动势力压迫剥削得走投无路的贫苦农民,是被“逼上梁山”的。听说陈赓是革命军,马上退钱给他一半,并且拿来纸,用笔画上了一些圈圈点点的符号交给陈赓,说如果路上再遇到他们弟兄时,把符号拿出来,就不会有麻烦了。还告诉陈赓,深山里可能有老虎出没,叫他路上要小心提防。
深夜,陈赓只身钻进深山密林中。因为估计会遇见土匪,所以没有带手q;现在听说可能遇见老虎,怎么办呢?野兽是不会讲理的。于是他将手中的棍子丢掉,找了根粗的木棒提在手上,瞪大眼睛,望着前面蜿蜒崎岖的路;张大耳朵捕捉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生怕走到密林里,山势险峻处,突然跳出一只张牙舞爪的斑斓猛虎扑向自己,所以时刻准备着一场激烈的搏斗……颇像《水浒传》中武松过景阳冈的气概。不过,他是清醒的,而那时的武松是醉意蒙�。
为了赶路,陈赓不顾一切地拼命跑,跋山涉水,爬高就低,鞋子很快就出现了破绽,急忙搓了根草绳绑一下继续前进,不久脚就打了泡,再走就脚板浮肿,皮开肉裂,鲜血直流,但他的脚步不能停,坚持咬着牙赶路,一点也不敢怠慢……终于在第二天下午1时赶到了后埔。周恩来看了信,问了情况,立即派一支部队把蒋介石接过来。由于这支部队的支持,第三师也得以收集溃散的部队加以整编。
蒋介石对陈赓这一段的表现,当然很满意,特别是对他的“掩护”更是赞扬备至,赠送给陈赓很多礼物,还将陈赓调作他的侍从参谋:出门,紧随其后;在家,可以随便出入蒋介石的住所。很多人都悄悄说:“看这样子,陈赓就要飞黄腾达了。”也有人点头说:“看人家那些功劳,有谁能比呢?”陈赓自己当然也是兴高采烈的。蒋介石陈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7123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