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宜合水黑榄为什么有的价格高得离谱

信宜合水黑榄为什么有的价格高得离谱,第1张

 黑榄产业渐入佳境
金秋10月,风清气爽,合水境内,乡间农田金灿灿的水稻,在微风轻拂下摇曳着撩人身姿;满目葱茏的四野青山,偶尔可见一串串沉甸甸的金柿子压弯了枝桠,令人垂涎欲滴……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一座座土丘山岭之上,种植了一棵棵上百年的黑榄树,不但其树身高大状如巨伞,更因其入秋泛黄的万千叶片间,缀满了串串黑油油的比拇指略大的黑榄子。同行的合水镇党政办杨主任告诉我们,农村中这些分散种植的黑榄树,普遍都有几十年甚至过百年的树龄,属于以前农村生产队的“遗产”,后分田到户时作为集体财产分给了农户管理生产。目前全镇有这样的黑榄树估计是1000株左右,弥显珍贵。今年9月中旬以来,当地黑榄已开始进入了采摘期。据介绍,当地黑榄品种主要有油榄和糠榄两种,油榄果实细而长,经制作后的榄肉(俗称“榄角”)味道特别好;糠榄果实扁而大,榄肉味道逊于油榄。在“工艺榄”产业兴起以前,一直是油榄价高于糠榄。但自“工艺榄”产业兴起后,油榄与糠榄的身价倒转,榄肉比榄核值钱的历史也被改写,扁而大的糠榄核成了“抢手货”,卖价逐年上升,今年最低收购价也在每斤10元以上。
不管是驱车行驶在合水镇的过境省道,还是信步行走于乡下村庄,随处都能闻到阵阵熟悉的榄香。省道两旁的店铺,隔不远就是个黑榄收购加工点,店内工人忙碌不停,进行着脱肉、洗核等工序。据介绍,近年来,当地人已把黑榄产业做强做大,收购的足迹不但遍及县内周边乡镇,甚至涉足省内的从化、清远、英德等黑榄产区。
“工艺榄”催生天价“榄王”
“工艺榄”,顾名思义,就是用榄核雕刻成各种工艺品。这一产业近年在国内浙江、江苏等省份地区甚为兴盛。约在2010年前后,有苏杭一带的老板最先来到合水镇收购黑榄核,虽然收购榄核的规格尺寸要求较高,但价格奇高,一时成了当地人茶余饭后街谈巷议的“新闻”。当年,该镇庙湾村一棵往年只卖数百元钱的黑榄,被外来老板以近7万元的“天价”承包采摘。次年,该镇石硖村一棵黑榄卖价14万元,随后两年这棵黑榄卖价连续暴增,分别达到20万、29万!短短的三、四年间,全镇16个村先后发现年产卖价超5万元的黑榄树就有40多棵。
一棵黑榄,正常的年产量是100到200斤。不过黑榄生产大多有大小年之分,个别树形特别大的榄树,逢上大年产量可达300到400斤。按量计价,所谓的“工艺榄”,高价者能卖到每斤约1500元的“天价”。黑榄树已成了当地农民的“摇钱树”。
据前来该镇收购“工艺榄”的外省客商介绍,如果核身宽度达到2厘米以上,即可用于工艺制作,宽度越大则价值越高。今年,当地一颗宽度超过3厘米的榄核,以3000元的卖价创下了单颗最高价。而由于榄核是用于工艺制作,要求榄核一定要等到榄熟后才采摘,确保坚硬度,且不能日晒防止出现微裂缝。此外,确定榄核的价值还要看榄核的壳质,收购商一般会取同棵榄树的产品击碎察看,核内壳厚而仁小者为上品。
产业链不断拉长
“工艺榄”给合水群众带来了新的滚滚财源。据该镇领导介绍,近几年,随着知名度的不断提高,每年前来当地收购“工艺榄”的省外客商不断增多,主要来自浙江、江苏、福建、湖南等地,只要产品达到规格要求,随时可联系客商收购。近几年来,当地也涌现出一大批黑榄代购商,从业人员达3000人以上。他们一般在收获期两个月前便四出奔走,提前与种植户商谈定购,或单独收购“工艺榄”,或整棵榄树承包采摘。
近几年来,当地发现的几十棵“榄王”,更被视为“珍稀物种”,增加了其附加值——采种育苗。不少当地群众或远地闻讯者,纷纷来人来电,要求“榄王”主人代育良苗。因为榄苗的嫁接培育时令性强、成活率较低,所以榄苗的价格也较为昂贵,每株售价在100元以上。
据粗略统计,近年当地采于“榄王”种芽新嫁接培育榄苗近4000株,其中约1500株用于当地群众发展种植。

改革开放以来,信宜人民依托丰富的资源优势,山上搞种养,山下搞加工,山外找市场,创出了一条山区特色经济发展路子,先后发展了竹器编织、山地养鸡、水果种植、玉器加工、小水电、松香加工等六大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支柱产业。 2006年,信宜市完成生产总值13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市人均GDP达到13185元,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增长呈现了工业化初级阶段良好的发展特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长高达15%和28%,分别比第一产业增速高113个百分点和243个百分点。二是经济效益步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县域行列,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4亿元,增长541%,财政综合增长率285%,告别了在全省县域财政中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左右的低水平状况,进入了中等水平行列。三是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得到了更多实惠,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873元,增长51%,城镇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3468元,增长6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4亿元,比增177%。 工业 信宜市工业主要以资源开发及资源型加工业为主,工业园区建设初步形成了怀乡竹编工业园、大成石板材加工工业园、朱砂、东镇工业小区等。工业产品主要有:松香、水泥、发电、红砖、花岗岩石板材、机制纸及纸板、竹编及玉器工艺美术品等。镇级工业小区建设相继顺利展开,东镇、怀乡、池洞、大成、水口、朱砂等一批镇级工业小区建设,做到开发建设一片,进园项目一批,实现边开发、边建设、边投产的喜人局面。大成镇开发建设的石料加工小区,有石料加工企业163家,怀乡镇以竹编为特色的工业小区已有18家投产,小区工业产值可达15亿元。随着小区经济的兴起,工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03年以来,有东莞、顺德等一批产业转移到信宜工业园,仅毛纺织企业有605家,织机6万台,从业人员59万人,年产值超10亿元,劳务收入4亿多元。 目前,竹器编织遍布全市19个镇(街道),出口创汇最高年份超2亿美元;玉器加工贸易企业达几百家,玉器工艺品花色品种多达几千种,年产值达8亿元。全市建成水电站263座,装机容量达1917万千瓦;云开牌松香产品曾获得全国林产化工产品唯一金质奖,近年通过改制吸引外国资金建设了颇具规模的松香深加工产业园,年产值超亿元;此外,石料开采加工也形成了年产值2亿多元的规模。电子电器产业不断发展,电饭煲恒温器竞争优势突出。全市电子电器企业已发展到30家,其中江东电子有限公司、华田电子有限公司、福尔电子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已成为国内外著名家用电器企业的元件供应商,电饭煲恒温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高达98%以上。矿产业正朝有序开发、综合利用、深度加工的方向发展,成为该市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 农业 信宜市农业产品主要有:粮食、花生、蔬菜、水果、猪肉产量、水产品、三鸟饲养等。目前,全市农业已初步形成了山地养鸡、水果种植、松脂生产等较具规模的支柱产业。信宜市优质高效农业规模得到进一步扩大,种养业标准化生产已在东镇、水口、钱排、思贺、池洞等镇分别办起了示范基地;农产品质量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已有9个农产品获得了“广东省无公害食品”认证标志,“信宜三华李”、“ 信香”牌优质米获得国家工商局的商标注册;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进一步发展,全年订单农业发展到23万多亩。2006年,信宜市农业增加值3804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463%。 信宜素有“山地鸡王国”的美誉,山地养鸡是信宜市传统的农业支柱产业,利用山地放养“三黄鸡”是信宜农民养鸡的主要选择模式。经过多年培育,“信宜山地鸡”、“怀乡三黄鸡”。已成为响誉境内外的信宜农业知名品牌。该市把山地养鸡摆到“农业稳市”的战略高度来实施,积极抓住山地养鸡被列为茂名市“双百工程”项目的机遇,分别与广东省农科院。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合作开展山地鸡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推广山地鸡标准化饲养应用技术。今年以来.信在市先后在池洞、怀乡、白石、东镇、朱砂、北界等镇建立示范基地8个,扶持示范专业户3000多户,山地鸡标准化饲养量达600多万只,出栏量达400多万只。 信宜市连续多年获得“吨谷市”称号,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农林牧渔业总产量百强县(市)、全国水果百强县(市)、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市”、“中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 等。 第三产业 信宜市以旅游、饮食服务、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2003年以来,通过加强规划,统筹开发,加大投入,完善设施,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整合西江温泉、天马山、太华山、大仁山、镇隆古城、大雾岭的旅游资源,发挥全市旅游景点开发的整体联动效应,推动全市旅游业迈上新的台阶。全市景区接待游客100万,比上年增长15%。尤其是天马山生态旅游风景区,不但以其大自然、真山水、纯生态的大自然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到来,而且实现了边开发、边接待游客、边产生效益,遇上节假日旅游旺季,门票收入最多的一天达到20多万元。 近几年,信宜市旅业、饮食业发展迅速,各种文化娱乐设施一应俱全,先后建起福海、尚旺、汇福、好运来、玉津、唐华、金星等一批大酒店,集餐饮、住宿、娱乐于一体。其中加州大酒店、西江温泉大酒店等评为星级酒店。 外贸经济 信宜市外贸出口的主要以竹木器编织品、家电产品为主,其中竹木器编织品占据了外贸出口产品的八成以上。通过加强电子商务、网上推介招商的措施,扩大宣传,加快流通。同时,为适应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全面推进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提高行政效率;落实招商引资责任制,调动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使该市利用外资实现了历史性的新突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1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47%。我们通过加强对出口龙头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的扶持,扩大生产规模,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努力实现国际市场开拓计划;加强协调和服务功能,积极为出口企业办理出口退税帐户托管贷款,及时解决出口企业资金周转的困难,使全市外贸出口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全市外贸出口总额达732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32%。 民营经济 近年来,信宜市民营经济发展迅猛。信宜市个体户和私营企业已发展到249万户,实现总产值9903亿元,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619%。其中民营工业企业近2000家,工业总产值达49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五成以上,带动就业近20万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543%。2002年,信宜市个体私营企业上缴工商税收7117万元,占全市同级税收比重6894%,全市民营企业纳税超100万元的有25家,超50万元的有43家。民营经济总量不断扩大,成为信宜市经济的正要支撑、科技创新和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及财税、农民增收的主渠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7180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