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讯 如今大家都处在智能化产业的变革中,汽车的属性也在发生着转变,从单一的交通工具已经在逐渐的演变为一个智能化产品。目前北京现代为了带给消费者更好的出行体验,正在构建自己的智能出行时代的驾乘体验。
9月16日,为进一步推动HSMART+技术战略的落地实施,北京现代与百度深度合作,在智能出行上未来将会强强联手,而第三代智能网联系统则是北京现代与百度智能化领域的重要合作。
第三代智能网联系统正是北京现代车型“聪明大脑”的核心奥秘,该系统融合了DuerOS智能语音交互功能、车家互控、BLE蓝牙钥匙共享及手机远程控车等前沿便捷功能,为用户打造智能潮流的用车体验。
活动现场,北京现代技术中心产品开发管理部虞春晖详细介绍了第三代智能网联系统的技术优势,并与两位百度技术专家——百度Apollo智能汽车业务部产品架构师汪烈、百度IDG智舱事业部高级产品经理周琳共同分享对于智能化的见解。媒体还亲身体验了第五代途胜L、第十代索纳塔、第七代伊兰特以及库斯途等车型的智能便捷性。
汽车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在不断演变,如今它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第三代智能网联系统拥有丰富多样的车机应用和个性化功能,能够为用户打造专属的智能“第三空间”。
第三代智能网联系统的DuerOS 智能语音交互功能拥有强大的语言识别性且更为灵活,只需一句简单的场景化指令,就能轻松实现需求。同时,用户更是能过通过“一条指令”实现多个功能。语言识别功能的高辨识度和执行的准确性让切身体验的媒体们都赞不绝口。此外,用户还能通过车家互控功能实现在车内控制智能家电,或在家通过小度音箱控制车辆等 *** 作,轻轻松松实现多空间联动
BLE蓝牙钥匙功能在现场体验环节赢得了媒体认可——出门不需要再带钥匙,手机通过蓝牙匹配就可控制车锁、启动车辆,更是可以与家人朋友共享钥匙密码,极大提高车辆使用的便捷性。
处于汽车智能变革洪流中,尖端技术和优质产品是企业立足的根本,而开放的姿态和强劲的伙伴则是企业前行的助推器。北京现代深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选择与国内顶尖科技公司百度携手合作,深入洞察用户需求,深耕智能网联技术,共同为中国汽车市场注入蓬勃活力。
早在2014年,现代汽车品牌便与百度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以积极应对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及变化。2015年,北京现代率先将车载智能互联系统“百度CarLife”搭载于全新途胜,让中国用户尽情品尝汽车上的指尖乐趣。2018年开始,现代汽车在智能车联服务、语音识别、车载AI机器人研发和物联网服务等4大领域保持稳定合作关系,为“解放用户双手”做出全面努力。
而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发挥各自优势,加快在语音识别、地图导航、车载内容服务生态等车联网功能的合作开发与应用,推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次元壁打破后力量更强,北京现代与百度的强强联合,不仅在汽车智能网联领域打造出合作样板,更是为满足新时代用户需求做出巨大努力。正如北京现代品牌传播室室长车宇准所说:“在智能化产业变革的潮流中,满足用户期待、超越用户期待是北京现代的行为准则。”未来,北京现代将继续携手百度逐浪踏势、深耕技术、精进产品,让用户放心将精彩未来交给现代。
智能语音是人工智能(AI)领域技术最为成熟的分支,其研究始于上世纪50年代,直到90年代步入产业化道路,Nuance和国内的科大讯飞(002230SZ)等均成立于这一时期,2010年前后行业步入变革式发展期,国内涌现出众多智能语音公司,如思必驰、云知声、出门问问、声智 科技 等。从落地应用来看,由2014年底亚马逊Echo开启的智能音箱大规模普及,打开了消费者对语音交互的认知,截至目前,AI语音已广泛应用在家居、金融、 汽车 、教育、办公、医疗 健康 、地产等 社会 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转型 探索 的不同路径
前不久,思必驰旗下智能硬件品牌“思麦耳”推出了首款产品,即360 降噪会议麦克风音箱,具有智能降噪、免费音频实时转写等功能。
该负责人进一步指出,消费电子产品都有生命周期,目前硬件本身并不赚钱,先把品牌和用户做起来,后续会继续上线一些增值服务,拓展营收模式。
公开数据显示,思必驰于2007年成立于英国剑桥,次年回国落户苏州,2014年剥离了教育业务,2016年升级“云+芯”战略,2018年成立了芯片公司深聪智能,打造“算法+芯片”一体化的整体解决方案。2021年4月完成股份制改造,目前已进入上市辅导期。
另一家同样向上游押宝AI芯片的云知声,曾于2020年11月提交IPO申请,拟在科创板上市,但仅隔3个月后云知声主动撤回了上市申请。根据公开资料及当时的招股书披露,云知声从2015年就开始搭建芯片团队,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云知声分别投入55303万元、116693万元、607115万元和175580万元,面向物联网领域的“雨燕”和面向小家电市场的“蜂鸟”系列芯片已量产和规模销售,“雪豹”车规级芯片尚在进行稳定性测试。
破局之路仍在 探索 期
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陈志刚指出,“目前很多AI企业都在转型,这是可以理解的,是一定程度上必然的趋势。”AI技术要落地一定会涉及平台,也就是说用什么样的载体、在什么 *** 作系统上,有什么样的嵌入式硬件,AI的能力在各种条件下跑得起来,服务更多的场景,是非常系统化的事情。很多落地过程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才可以将价值最大程度地挖掘出来。
AI语音公司的生存现状如何?因为2010年前后成立的这些AI公司大多还没有上市,营收结构及财务数据并未公布,这里只以老牌企业科大讯飞、提交过IPO申请的云知声作为简单参考。
云知声招股书显示,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收分别为6114万元、197亿元、219亿元、8469万元;净亏损分别为174亿元、214亿元、292亿元和112亿元,三年半时间累计亏损额近8亿元。报告期内,云知声的毛利率水平在30%左右,2020年上半年为3166%,相比于其他申请IPO的视觉类AI企业,这一数据偏低。
从营收结构来看,云知声主营业务包括三部分,各部分的占比呈现较大的变动:智能语音交互产品,即物联网语音交互产品、智能语音工具产品等,营收占比由2017年的97%降到2020年上半年的28%;智慧物联解决方案,主要面向酒店、社区、住宅、医院等特定场景,2020年上半年,智慧物联解决方案收入在总营收的占比超过67%;人工智能技术服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近5%。
科大讯飞是国内最老牌的、以语音合成起家的AI企业,截至3月10日收盘,科大讯飞的总市值约1092亿元。根据财报披露,按产品划分,科大讯飞的营收贡献比前四位分别是教育产品和服务、开放平台、信息工程、运营商相关业务,其中教育产品和服务约占比三成。其他营收贡献还来自于智能硬件、智慧政法行业应用、 汽车 智能网联相关业务、移动互联网产品及服务、教学业务、医疗业务、智慧金融产品和解决方案等。2021年前三个季度,科大讯飞营收10868亿元,净利润为768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49%、24%。不过,因保持较高的政府补贴,科大讯飞的商业模式及盈利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疑问。
大体来看,AI语音企业的营收来源是以落地应用于各行业领域的AI解决方案为主,其次是消费电子产品。无论是做AI芯片还是AI *** 作系统,目前还处于研发投入的阶段。无论是哪一条转型道路,AI语音公司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对于当下的“造芯”热潮,CHIP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就指出,语音识别技术并不是新鲜的AI技术,不考虑语义识别的话,实际上已非常成熟,甚至无需专用硬件。使用专用语音芯片的核心意义在于降低软件开发成本,特别是与 *** 作系统适配的成本。因此语音识别芯片最核心的研发方向就是降低成本,包括芯片、代码,开发成本以及功耗、延迟成本。“ 做好难,做便宜其实更难。便宜的话,还需要有更广泛的设备及用户使用,这就考验开发厂商的销售以及产品外延能力。”罗国昭说。
物联网设备播出的语音呼叫(终端始发呼叫)缩写是VOC,全称为Voice of Customer,意为“顾客之音”。VOC是指将顾客所表达的意见、建议和需求收集起来,然后通过分析形成具有决策支持作用的反馈报告。VOC是企业策略决策制定过程中的重要材料,可用于产品设计优化、市场开发、投诉处理等方面。 像VOC这样的语音呼叫服务,通常是对于物联网设备的厂商或服务商提供的增值服务之一,收费方式多样,包括预付费或后付费,平台或按次收费等。语音呼叫可以为用户提供语音报警、语音提醒、语音控制等各种服务,使得用户与设备之间的交互更加方便和快捷。例如,智能家居产品可以通过语音呼叫开关灯、调节温度,智能健康管理设备可以通过语音呼叫查询健康信息等。在实际应用中,VOC服务不仅需要具备稳定的技术支持,同时还要保证稳定的语音质量和优质的客户服务。此外,用户的数据隐私也是供应商需要关注的一点,需要通过技术手段保护用户的隐私数据不被泄露。5G的商用推进,像是给全球智能化产业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各行业摩拳擦掌,寄以搭乘这趟快车道,迅速抢占未来的市场,也让“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逐渐被众人所熟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汽车的传统机械属性逐渐被颠覆,屏幕变得越来越大,车联网系统变得越发复杂,车开始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但也让更多人意识到,无论是按键还是触屏都变的不再安全,而语音交互便为汽车使用场景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于是,作为车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车载语音交互的争夺战逐渐进入白热化状态。
BAT技术强势VS车企主权回收
不可否认,数字化的浪潮正裹挟着一切颠覆传统产业过往的行径,重新书写未来的竞争格局,汽车产业也同样如此。时至今日,汽车产业边界正在一点点被模糊,BAT等互联网科技公司强势切入这场混战。
2017年7月5日召开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其正式对外发布DuerOS开放平台,该平台包括智能设备开放平台和技能开放平台,支撑这两个平台的则是DuerOS对话核心系统,其应用领域之一即是车载交互。发布会当天,车联网供应商博泰集团宣布与DuerOS合作,让“AI赋能汽车”。
同年11月,腾讯宣布推出腾讯车联“AI in Car”系统,以腾讯语音助手为车载语音输出控制能力,建立车载交互中心,并与广汽、长安、吉利、比亚迪、东风柳汽等主机厂达成战略合作,用腾讯生态体系下的内容浇灌成长。
而很早以前便与上汽合作过的阿里,在将YunOS升级为AliOS之后,更是致力于打造国产车载OS,目前也在不断孵化自己的语音交互系统。
BAT的入局,以其强悍的资金、云平台与生态搭建实力,或兼并或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吸收市场中有实力的语音交互厂商,逐渐壮大自身生态体系,从而一统江湖。
但与此同时,据翌擎科技CEO陆维琦分析,“车联网技术正从外围附加服务逐步转变为车企的核心能力,成为车企数字化能力的一种基础设施。他们开始希望利用车联网进行数字化改革来直达C端用户、采集汽车数据”。
整车企业的车联网主权意识正在觉醒,且正在快速布局。
2016年,由吉利集团战略投资、独立运营的科技生态企业亿咖通正式成立,吉利汽车智能网联系统GKUI便出自这个公司。
2018年9月,亿咖通与物联网人工智能科技公司云知声宣布共同出资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芯智科技,双方间的合作基于云知声的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声纹识别、语义理解以及后续不断拓展的图像等AI技术,融合亿咖通科技在车载云平台、内容和车载产品等方面的设计经验,开展面向汽车前装市场的车规级 AI 芯片研发。
而这家合资公司的首款,也是业界首款车规级全栈语音 AI 芯片正式于日前流片成功。
5G时代来临,车载离线语音交互会否成为趋势?
就目前来看,语音交互更多依托于云端算力处理和反馈,而云到端、云到云到端之间的数据传输在无形中产生了更多的信息延迟,加之受限于4G时代通信技术的时延、可靠性均不稳定,智能语音AI助理的对话反馈、 *** 作速度时常会受到影响,造成听不懂、不明白、答非所问的情况。
这就意味着,一边是BAT与整车企业“浴血奋战”,一边却是用户丧失信心后的“拒绝沟通”,用户的需求与车联网产品之间的鸿沟,成为制约了车联网行业行进难的重要因素之一。
于是,可以满足车联网所需的低延时、高计算量、高效率、高可靠以及细致精准的5G,便成为了众望所归。
前景是光明的,但脚下的路该如何走?是奋力向前奔跑,还是兵分两路稳步向前?
“面对时代的变迁,我们需要冷静”,芯智科技产品副总裁孙晓欣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正如我国在2013年末进入4G时代,但真正的产业爆发却发生在2016-2017年间,5G必然会加速,但是否如我们所想般快,还需要打个问号”。
正因如此,“离线”在智能家居领域快速普及,而芯智科技,则致力于打造可以满足车规级的离线语音交互芯片。
据官方资料显示,此次发布的AI 芯片一款集音频信号处理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离线分类引擎,自然语言处理模块、离在线仲裁模块、TTS引擎、离线推理引擎于一体的全栈语音AI芯片。为了更好的应用于汽车领域,该芯片还垂直打通了汽车的数据,增强针对汽车场景的本地逻辑推理等边缘计算的能力。
“未来将会有70%以上的车联网功能在本地解决,包括导航、电话、车控、空调、提醒以及常用地天气、航班、火车票信息等等”,孙晓欣表示,“同时,这款芯片支持全球32+语音/方言识别,其语音深度学习处理速度较主流主控芯片提升了64倍,语音响应速度则提升了20%-50%”。
可以让车在任何地方保证交互能力实时在线,并不断提升车辆的推理能力,让车辆更懂用户。并可以释放主控算力20%-35%的算力资源,以提升系统流畅性或者支持更多高算力功能。
未来,这款芯片也将率先搭载在吉利汽车上,并将在今年第一季度上车验证,计划于年底前量产。此后,芯智科技也将陆续向其他算法厂商所开放,提供芯片上的整体车载交互代码开源,以支持更多云平台和内容服务的自由接入。
盖世结语:智能语音交互技术不断创新进步,众多的企业投身其中,无数成果不断落地普及,但万亿级的汽车市场却才刚刚起步,这场混战尚未决出胜负。
“离线”,是芯智科技对于这一领域的探索,更是亿咖通,甚至是吉利汽车在应对这一混战的重要“筹码”。其希望可以借此打通云到端的局限,也打通吉利汽车与155万甚至更多的GUKI用户之间的阻隔,并吸引更多消费者的青睐,从而“杀”出重围。
短期内,我们或难断定车载离线语音交互会否成为未来发展主流趋势,但或许我们可以一同来期待,毕竟,未来正在快速到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